Re: [請益] 我該如何深入電音

看板electronic作者 (Ray)時間16年前 (2008/02/27 12:09), 編輯推噓15(1503)
留言18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恕刪,小弟下點小意見 *[m*[0;33;40m聽電音有兩種人 1.固定幾種曲風的 2.什麼都聽的 通常第一種最後會變成第二種..... 因為人不可能只有單一類型的需求 在喜歡最後也會聽膩 *[m*[0;33;40m培養品味 上一點說過,聽電音的人,最後一定會熟悉各種的曲風 你會認識到很多以前不曾聽過的藝人 會聽見很多不同的意見,評論 常常在主流音越與非主流音越裡打轉 會注意別人聽什麼歌,現在流行什麼 尤其是會注意銷售排行,dj排行等等 而培養品味,還有保持裡性的態度是聽音樂必要的兩件事情 "沒有所謂的爛音樂,是口味不同罷了" 舉例說明: 很多人說羅百吉的音樂很爛很台,但他創造了桃園XX舞廳單月90萬張門票的紀錄 我也不喜歡聽,但是不得不佩服 *[m*[0;33;40m充足的知識 培養品味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知識 簡單來說,就是多聽,多學 下面這3件事情是我拿到1張CD的時候做的時候 1.播放他 2.開始閱讀簡介,上網瀏覽樂評,試著了解該歌手的個性與創作風格 3.做完第2件事情的時候,該專輯也聽的差不多了,接著可以挑出自己喜歡的歌,多聽幾便 短時間內不要聽太多專輯 會造成資訊的混淆,判斷的不正確 而且馬上會出現,比較心態 會出現"剛剛那張比較好聽,這張先收起來好了" 這種做法是對第二張音樂很不公平的 也是相當沒品味的做法 之後你可以試著向朋友介紹你所知道的訊息,喜所喜歡的訊息 但還是要記住,個人的評論要保持理性 *[m*[0;33;40m更專業的聊解 其實不需要把每首歌的歌名都記下來 只要大概知道你所喜歡的DJ,有哪些類型的作品,這樣就好了 不記歌名的原因是,一方面也不好記,畢竟我們是聽華語長大 把英文歌名全部記起來,也沒有帥很多 把背單字的時間放在音樂製作的過程 了解一張CD如何?品 (不是指燒錄過程捏) 了解音樂的製作過程與步驟 了解電子樂器等等 這方面的知識更能提升個人在電子音樂的品味與判斷正確性 -- ▄▄▄Ray/Taipei/1986 ▄▄ MSN:: raytw1986@hotmail.com ▄▄▄▄Spaces:: Http://raytw1986.spaces.live.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24.189

02/27 12:59, , 1F
推薦這篇文章
02/27 12:59, 1F

02/27 13:26, , 2F
推薦這篇文章
02/27 13:26, 2F

02/27 13:45, , 3F
晚點我在排版一次~"~上課中偷po的文~
02/27 13:45, 3F

02/27 13:52, , 4F
推薦這篇文章
02/27 13:52, 4F

02/27 14:13, , 5F
薦這篇文章 寫的很好!
02/27 14:13, 5F

02/27 14:17, , 6F
其實不只在於電音 可以套用在整個聽音樂上該去注意的!
02/27 14:17, 6F

02/27 15:40, , 7F
推"沒有所謂的爛音樂,是口味不同罷了"
02/27 15:40, 7F

02/27 17:07, , 8F
不認同那句話
02/27 17:07, 8F

02/28 01:40, , 9F
現在能看到的樂評大多都是類似側標或是廣告宣傳的東西..
02/28 01:40, 9F

02/28 02:32, , 10F
樂評商業化 可信低 所以才更要培養個人的品味與判斷力
02/28 02:32, 10F

02/28 03:42, , 11F
馬兒:我想長壯一點、跑快一點,可主人不大給吃草的。
02/28 03:42, 11F

02/28 05:45, , 12F
音樂還是有有直感沒質感的好壞差別
02/28 05:45, 12F

02/28 08:02, , 13F
推,別再劃小圈圈了,低迷的電子scene已不容許再度自相殘殺
02/28 08:02, 13F

02/28 20:19, , 14F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唱*
02/28 20:19, 14F

02/29 01:59, , 15F
ooo 台北的天空~ 有我年輕的笑容
02/29 01:59, 15F

03/03 04:38, , 16F
我沒啥深入耶,但我是聽阿明的asot 才喜歡trance的
03/03 04:38, 16F

03/08 22:50, , 17F
推薦這篇文章
03/08 22:50, 17F

03/20 22:28, , 18F
03/20 22:28, 18F
文章代碼(AID): #17nEA1Dp (electronic)
文章代碼(AID): #17nEA1Dp (elect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