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再論紀錄片的虛構本質— 關於《麥胖報告》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夢想與思考的焦距)時間19年前 (2004/10/29 15:54),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對於上文我有些質疑,因為我找到的原文在這邊。 ※※※※※※※※ 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164 再論紀錄片的虛構本質— 關於《麥胖報告》   文/何瑞珠               I 《麥胖》本事 這部電影內容簡單易懂,話說一個身心健康的33歲美國男性導演決定對自己 的身體做一個實驗,他打算一個月三餐都吃麥當勞,而且當店員問他要不要「超 大容量」時,他得說要,他這個月做的運動必須和大部分的美國人一樣,那就是 只從家門口走到車門旁,結果他體重直線上升,更糟的是他的膽固醇、體脂肪都 迅速增加,肝甚至發生病變,片中的醫生表示,「再這樣下去,他可能會死」。 電影穿插了許多有趣的圖解,譬如說,不管是麥當勞、溫蒂、肯德基,這些 美式速食店的包裝全都越來越大,也加了很多歡樂搖滾樂,整個實驗的過程中還 分別走訪不少營養師和醫生,也到全美最胖的德州,以及造訪美國中西部小學的 餐廳。導演要傳遞的訊息一目了然,美國胖子這麼多是因為飲食失調,而麥當勞 或者所有提供高熱量食物的美式速食業者應該負起一部份的責任。電影也暗示了 最近美國國會剛通過的「漢堡法案」,也就是過胖的民眾不能胡亂興訟控告食品 業者的法案,原因並不在於議員冠冕堂皇的認為,民眾應該為自己吃的東西負責, 而「漢堡法案」很可能是因為速食業利益團體拉攏議員才會通過。 II 《麥胖》本質 《麥胖報告》雖然輕鬆幽默,但它採取了一般紀錄片的技巧,訪問專家學者 外加實驗對象(導演自己)現身說法,最後傳達了一個吃速食會得到慘痛下場的訊 息。我是不曉得有多少觀眾看完後會有種「恍然大悟」的表情,從此深信麥當勞 是吃不得的;電影用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是否相較於劇情片會更有說服力可能得 要再做研究。只不過《麥胖報告》推論過程草率且漏洞很多,尤其每次當這位導 演吃完麥當勞在那唉唉叫說他頭暈不舒服之際,都讓我有種他演技不佳的感覺, 總之我看完後對於導演想藉由電影推銷的「吃麥當勞會胖甚至會死」的概念是存 疑的。而實際上,存疑的人還蠻多的。 由於這部電影早在今年一月就在美國日舞影展曝光,既然美式速食行銷全球, 很多不信邪的人也都做了同樣的實驗。根據今年七月五日美國華盛頓時報( Washington Times)的報導,一名49歲的馴獸師Soso Whaley吃了兩個月的麥當勞, 結果瘦了九公斤(註一),其實她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少吃多運動而已,麥當勞 顯然也賣小薯、小漢堡和健怡可樂,而這位馴獸師也把過程拍成紀錄片,今年秋 天將會先闖闖影展。而荷蘭也有一個美食記者也做了同樣的實驗,他吃了一個月 麥當勞後瘦了七公斤,這位美食記者只不過在吃麥當勞的時候發揮自己的專長, 注意卡洛里含量,同時也做運動而已。(註二)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倫敦時報也 報導有人做此實驗,法新社也曾報導過另一個人的實驗,他們也都不胖反瘦。總 之,變胖不是某種食物使你變胖,而是你吃的量和你消化熱量的方式。 雖然《麥胖報告》當中也出現了不少醫生和營養專家,但很奇怪的這些醫生 的反應竟然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就是對只吃麥當勞竟然會對身體造成那麼大的傷 害覺得很震驚,難道醫生不知道對身體造成損傷的不是漢堡本身,而是這位導演 吃麥當勞時的「異常」方式嗎?片中的專家學者大部分的時候除了震驚之外,並 沒有給我們更多的質疑訊息,這些專家都是導演請來的,而他們的發言更是經過 導演的剪接,想要從中得知和導演企圖塑造的「吃麥當勞會變胖」的概念不同的 看法,很顯然的在《麥胖報告》中是找不到了,因為這部紀錄片只提供單向的、 一言堂答案。 這是一部帶有「目的性」的紀錄片,這也是為什麼導演得去做出那麼極端的 實驗,包括完全不運動和猛吃超大套餐等。而可怕的並非導演的「目的」,而是 他的「方法」。因我其實是贊同他的「目的」,也就是去檢視和逼迫跨國食品業 者推出更健康的食品,但是運用「擬真」的紀錄片手法,又為了紀錄片得拍出他 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必須採取極端手段去誇大麥當勞的可怕。在這樣一面倒的過 程中,到底我對導演或這部片還有多少信賴,已被一個個浮現的問號淹沒。 許多觀眾對於「紀錄片」天生有種信賴感,但真的仔細去驗證每一部「紀錄 片」的過程,卻會發現原來「紀錄片」都已被扭曲過。 III 體型與影像 由於我們台灣人很難天天餐餐都吃麥當勞,因此《麥胖報告》導演的極端手 法還是形成一種「美國才會發生」的遙遠感覺。但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其實也天 天上演著各式各樣瘦身產品的「紀錄片」。電視上的減肥廣告通常都是某位名人 或者某些鄰家小妹,在吃了某種產品後,隨著她身後如同人一般大小的立牌逐漸 縮小之際,在短短的時間裡,廣告中的人就變成了一個窈窕美少女。相信我不需 列舉到底有多少電視廣告的瘦身或增高產品被踢爆是假的,曾被踢爆過代言增高 產品的明星坦言從沒長高,畫面是鏡頭的技巧造成的,至於減肥食品到底是否是 因為產品本身,還是其他瘦身手法才使人變瘦的紛爭更是層出不窮。經過了這許 許多多的騙局,你---還能不假思索的就相信這些看似真實的影像嗎?「眼見」 從來都無法「為憑」,還是呼籲大家三思。 (註一)原文請見http://washingtontimes.com/business/20040704-111251-1420r.htm (註二)原文詳見http://www.fitnezz.net/article_read.asp?id=251 ※※ 因為自己直覺何瑞珠的文字風格跟原轉文者不太相同,所以查一下, 希望能夠澄清一些事情:) 更何況,上一篇文跟主題《麥胖報告》是無關的, 我相信那應該是某讀者的讀後感,而非何瑞珠原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3.202

219.91.101.247 10/29, , 1F
有可能 為求謹慎我把po文刪掉好了
219.91.101.247 10/29, 1F
文章代碼(AID): #11WVTB4z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WVTB4z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