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三軸加速規的應用

看板comm_and_RF作者 (發霉的玻璃)時間12年前 (2012/08/07 19:18),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youfe (隨時做好準備 用心生活)》之銘言: : ※ 引述《andy5216 (andy5216)》之銘言: : : 想請問一下 : : 我現在正在玩三軸加速規,我知道它可以測量出加速度, : : 所以我想請問一下各位,加速規除了可知道該物體的加速度之外,是否可以算出他的 投擲距離??? : : 比方說將加速規裝在鉛球裡面,當投擲出去後,可以算出它的飛行高度和落地後的距 離。 : 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實際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譬如說 : 1. 加速度爆表的問題 其實我們一個小小的揮動產生的G力就很大 : 目前MEMS加速度計(其實就是G-sensor) 比較普遍的是正負8G 很容易就爆了 這個要看你所用的加速規(Accelerometer)其規格如何,當然規格越好就越貴 ,這是成本問題。像軍用的飛彈就會用很貴的加速規,但除了加速規還有一個 就是感測三軸轉速的陀螺儀(Gyroscope)。這兩組裝置就可以形成一個慣性感 測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 2. 誤差問題 任何感測器多少都會有誤差 他感測到的值是加速度 : 所以要換成距離的話 必須對時間做兩次積分 誤差會要常常做補償校正(這不容易) : 這也就是為什麼慣性導航一直做不好的原因 : 綜合以上兩點其實應該可以得到一個(飛行/高度)距離 我有做過一點的慣性導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它好處為可以自主 不需倚賴外界的資訊,但缺點就如同你說的積分導致誤差累積。解決辦法之一是 使用GPS/INS的整合導航系統,利用GPS誤差特性改善,這就牽涉到比較複雜的演 算法設計。 : 但是這個距離值得參考的價值很有限 更不用說要拿來做競技的裁判標準 : 所以目前的G-sensor大多用來做落下偵測或是像Wii之類的控制 : 很少有拿來做其他應用的 而且有時候這種東西會覺得乾脆用按鍵比較快 : 小小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謝謝 目前純粹的IMU應用就是目前用於電影或動畫的動態捕捉(motion tracker),可 去google搜尋一家公司叫做Xsens。我認為目前這種東西也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成本也在慢慢得下降中,或許就可以改善誤差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2.192.106

08/08 18:28, , 1F
沒錯 軍規的IMU的確很威 但其實飛彈主要還
08/08 18:28, 1F

08/08 18:30, , 2F
是依靠衛星給的資訊來做定位 IMU輔助平衡
08/08 18:30, 2F

08/08 18:30, , 3F
控制速度 有些還有增加影像比對辨識
08/08 18:30, 3F

08/08 18:31, , 4F
至於電影的動態捕捉 IMU也只是方案之一
08/08 18:31, 4F

08/08 18:32, , 5F
還有用光學的的動態捕捉 類似Kinect
08/08 18:32, 5F

08/08 18:33, , 6F
我想說的是 這東西可替代性太高沒有殺手應用
08/08 18:33, 6F
文章代碼(AID): #1G8FcYWH (comm_and_RF)
文章代碼(AID): #1G8FcYWH (comm_and_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