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關DCO

看板comm_and_RF作者 (可愛的哲哲)時間16年前 (2007/12/28 10:32), 編輯推噓9(900)
留言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hlin ()》之銘言: : 在IEEEXPLRE上搜尋DCO可以找到非常多篇 : 希望有熱心網大能提供一些較經典的paper, : 讓有心入門的網友們有著力點, 1. DCO 最早的經典當然就是: Jim Dunning, Gerald Garcia, Jim Lundberg, and Ed Nuckolls, “An All-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with 50-Cycle Lock Time Suitable for High Performance Microprocessor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30, pp. 412-422, Apr. 1995. 使用 binary-weighted MOS, 來 control inverter 的 RC delay。 後來的 follow-up paper 很多,但是主要精神都跟這篇差不多。 這種架構的缺點就是 DCO 線性度難以掌控。 2. 後來國內開始有很多老師從事 ADPLL 研究,一開始也大多 follow Jim Dunning 的論文做 DCO, 只是在 ADPLL controller search 動作上改良。 3. 2000-2003 間,開始有老師從事 cell-based ADPLL 研究,為了要使用現成 cell 來製作 DCO, 必須要有些方法產生精細的 DCO resolution. 代表文章如: Terng-Yin Hsu, Chung-Cheng Wang, and Chen-Yi Le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Portable High-Speed Clock Genera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s II: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Vol.48, pp. 367-375, Apr. 2001. 也是後來 follow-up 的文章很多,但是精神上都差不多。 4. 2003, RB 首次推出 LC tank 的 DCO for RF application. Robert B. Staszewski, Dirk Leipold, Chih-Ming Hung and Poras T. Balsara "A First Digitally-Controlled Oscillator in a Deep-Submicron CMOS > Process for Multi-GHz Wireless Applications", in 2003 IEEE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 接下來 RB 這個論文產生器就發表了數十篇有關 ADPLL for RF 應用的論文。 幾乎每個 block 都發表一篇,堪稱是論文撰寫範例最佳代表。 後來可能是因為文章太多,大家嫌看起來麻煩,所以 RB 也很貼心的寫了一本書, 把他發表過的論文整理了一下。 直到 2006 年底, RB 仍然不斷的發表論文。 如果多一些這種人的話,大家都不用混了。 5. RB 使用 varactor 來使用在 DCO 設計上,可以改善 DCO 始祖那篇線性度的問題, 因此開始國內又有一些 follow-up 文章開始跟進: Pao-Lung Chen, Ching-Che Chung, and Chen-Yi Lee, “A Portable Digit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 Using Novel Varactors,“ in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 II: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Vol. 52, pp. 233-237, May 2005. 使用 Varactor, DCO 的線性度比較好,但是 Varactor-based DCO 要做 wide-range 不容易,因此後來又有一些人開始想辦法改良 DCO 架構。 例如使用多級架構 DCO, 串接 coarse 與 fine-tune stage。 6. 因為 DCO resolution 其實再怎麼做都是不夠用的,因此 RB 在最早發表的那篇 中, 順便提到了把 sigma-delta modulator 引進 DCO control,藉此 enhance DCO resolution 的作法,因此從此之後 DCO control 除了整數位外,還有小數 位調整。 7. 到 2007 年底為止,大概 DCO 的發展歷史就是這樣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12.9

12/28 11:21, , 1F
12/28 11:21, 1F

12/28 14:26, , 2F
太猛了 Orz
12/28 14:26, 2F

12/28 14:31, , 3F
昨天台大電機才一個從TI的回來講這東西
12/28 14:31, 3F

12/28 21:58, , 4F
超強~
12/28 21:58, 4F

12/28 22:33, , 5F
第四點最後寫得好幽默 XD
12/28 22:33, 5F

12/29 02:11, , 6F
詳細
12/29 02:11, 6F

12/29 03:09, , 7F
X and m
12/29 03:09, 7F

12/29 11:32, , 8F
推..強者
12/29 11:32, 8F

12/29 13:52, , 9F
猛哥~~太強了~~
12/29 13:52, 9F
文章代碼(AID): #17T60ZfU (comm_and_R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閒聊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閒聊
文章代碼(AID): #17T60ZfU (comm_and_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