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Muzik.Online] 古典樂無法激起聆賞熱情!?

看板clmusic作者 (oberlender)時間12年前 (2012/06/15 17:3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說到這種熱情 我感受很深 我在德國七年了 聽過不少音樂會 很多好團的音樂會讓我很享受 但說到讓我最感到"開心"的音樂會 則幾乎都是年輕室內樂團的音樂會 特別是那種成軍三年以內 樂手約22-27歲左右的團! 她們經驗不足 技術還有發展空間 但是卻是最充滿熱情的 而且場場都是一場身歷其境的冒險 特別是你可以很深刻感受到樂手的情緒 她們還不懂得在演出時掩飾自己的無自信與緊張 全部反映在音樂裡面 同時我自己的情緒也會被遷著走 在大多數的狀況之下 都可以在後面的片段回歸到正軌 這時我自己在心理也為她們的努力喝采!! 但最重要的 這些團因為剛出到不久 她們的音樂會裡面還充滿著她們的親屬團 所以氣氛會很輕鬆很high XD 像文章中所提到的 那種尖叫和站在椅子上的那種畫面 在這種年輕團的演出裡還蠻常見到的!! 總之就是很high很有趣的音樂會~~ 等到在過個幾年 她們變成老經驗的團以後 這種刺激的感覺就慢慢消失了....... 這也是為啥我很愛聽年輕團的原因:D ※ 引述《trinitypuma (鄉民代表)》之銘言: : 【Muzik.Online】 : 古典樂無法激起聆賞熱情!? : 布魯克林愛樂(Brooklyn Philharmonic)的經理理查.戴爾(Richard Dare)投書 : 《霍夫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指出幾年前前往音樂會時,購票的經驗不佳, : 但當時的服務人員則將此不悅經驗試作理所當然。進了音樂廳內又有「拍手禮儀, : 得要遵守,再加上各各面無表情的觀眾,讓音樂會的觀賞經驗很難快樂得起來。 : 戴爾認為古典樂不該如此,在赫洛維茲(Joseph Horowitz)的新書《道德之火》 : (Moral Fire)就描述了一八九十年代當中,觀眾「尖叫」和「站在椅子上」的情 : 境。《紐約時報》也描述過二十年代的大都會觀眾在最受歡迎的歌手表演時,「又 : 哭又叫,在樂池上架起旗幟、狂亂搖舞」。樂評桑斗(Greg Sandow)也分析過,古 : 典樂觀眾與年紀劇增的問題。 : 即使是貝多芬,也無法想像如今中規中矩的景況。貝多芬當時受過許多抨擊,如第 : 三交響曲「英雄」(Eroica)的1805首演就有人評道:「如果貝多芬再這樣下去, : 他和大眾都會不得善終。大家都會因為太過累人了,而想半途離開音樂會。」貝多 : 芬那前所未有的大膽作曲,連好友都不能接受,但後世卻能發現他不受傳統限制的 : 奧妙。如今貝多芬的音樂演出卻變得無趣規矩,成了「包裝過的偉大音樂」。 : 戴爾認為,乖乖端坐音樂會,與美國精神背道而馳,他邀請大家站起來鼓掌。不僅 : 作曲的作曲家曾有過革新精神,仍在世的作曲家也一樣,需要觀眾的鼓勵支持。如 : 今美國人製作聆聽邀想樂的頻率是史上新高,只不過多是在電影和電玩配樂,代表 : 一般人仍喜歡交響作品,只是不一定要在音樂廳裡頭。觀眾害怕破壞規矩,因而「 : 不敢」上音樂會;若能讓觀眾與音樂同流,不用在乎太多制式規矩,古典樂也能「 : 回歸」於大眾,不再是音樂勢利眼專用了。 : 圖文版:http://muzik-online.com/?p=1458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2.196.105.148 ※ 編輯: blockfloete 來自: 92.196.105.148 (06/15 17:32)

06/15 17:50, , 1F
推年輕團,生澀卻更貼近聽眾
06/15 17:50, 1F

06/15 23:30, , 2F
各位可以先從在國家音樂廳站上椅子/尖叫開始做起
06/15 23:30, 2F

06/16 00:15, , 3F
我在來比席布商大廈做過一次 不過那是因為德國人比我
06/16 00:15, 3F

06/16 00:15, , 4F
瘋狂 回到台灣的話 我就不知道敢不敢了:P
06/16 00:15, 4F
文章代碼(AID): #1Fsm4UEP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Fsm4UEP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