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鄭傑鋼琴獨奏會~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ꠠ…

看板clmusic作者 (退伍,是一場開始)時間15年前 (2009/01/09 02:12), 編輯推噓10(11120)
留言32則, 1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yingyi1030 (台灣漢斯利克)》之銘言: 看完這篇,我開始相信,PTT古典版,不,乃至世界樂評少了大師小毅,必將黑白失色。 還記得元旦小毅參加了NSO舉辦的心年音樂會嗎? 忘了嗎?沒關係,請直接按←跳到古典版篇,小動作會喚起你的回憶。 在這短短的幾天中,相當難得地小毅大師並沒有發表關於1/4英雄生涯的樂評。 與其說小毅大師偷懶,我更相信小毅大師日理萬機, 為站穩世界樂評地位孜孜不倦地努力投稿而錯過了這場音樂會的時間。 沒關係!小毅是不讓大家失望的,在千萬的嘆息聲中, 我們看到了小毅再度走向國家音樂廳,來到了演奏廳欣賞鄭小姐的演出。 在此小弟願以小毅大師導讀人的身份, 為大家介紹小毅大師的創意與思維。 : 2009/1/8 到演奏廳欣賞鄭傑演出貝多芬「鋼奏27, 28, 29」. 選擇這場音樂 : 會主要還是為了聽貝多芬的後期鋼奏作品, 其中包括了音樂史上鋼奏作品 : 中的了不起的超級大作<漢馬克拉維> op.106, 這部作品與舒伯特的「鋼奏 : 21」D960堪稱是音樂史上的「鋼奏雙璧」, 個有特色, 互有高下, 為進階 : 愛樂人所不可不鑑賞的最佳選擇. 在小毅大師的資料庫中,貝多芬的作品乃是大師畢生研究的重點。 原因無他,這乃是樂聖貝多芬之於樂壇的地位等同於小毅大師之於樂評的地位。 故,在這樣的前提下,小毅在這段文章中提出了<漢馬>與.D960堪稱史上雙璧, 不僅見解讀到更是前無古人的遠見思考, 據說遠見雜誌正因為小毅的獨到思考,正打算請小毅到該雜誌擔任古典主筆。 : 雖然小毅承認自己不是很擅長鋼琴作品, 但是對於大師貝多芬葫蘆裡賣什 : 麼膏藥, 可是非常清楚. 或許跟很多人一樣, 古典音樂欣賞啟蒙總少不了 : 貝多芬, 從初階, 中階, 一直到高階, 貝多芬的作品涵蓋範圍極廣, 任何程 : 度的愛樂人都可以在貝多芬的作品中有所感受, 可是喜愛貝多, 談論貝多 在業界有句話叫作「隔行如隔山」, 即便是神通如大師小毅仍舊有他的弱項。 文中大師小毅相當謙虛地說「小毅承認自己不是很擅長鋼琴作品」, 這仍屬謙遜之詞。以小毅一屆大師之身段能夠講出如此謙虛之內涵, 讓後生晚輩如我相當汗顏,或許這就是上位者的氣度吧! 但是音樂終究是有相通的道理存乎其中, 因此不懂鋼琴沒關係!小毅大師告訴我們除了努力之外, 只要用點心就能融會貫通, 無論貝多芬寫的是鋼琴、小提琴還是口琴、馬頭琴, 無論貝多芬寫的是低階、中階、高階、超高階、超超高階,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貝多芬」,萬變不離其宗。 小毅大師微言大義博大精深,的確叫人佩服不已。 : 的人很多, 卻總還是在版本比較的問題上較多, 真正要講得出貝多芬的作 : 品價值, 意義與深度在哪, 恐怕程度不好的人還達不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 : 感覺的問題因人而異, 同樣的音樂不同的人聽就有不同的感受, 而這首「漢 : 馬」恰好提供了一個解答, 在後面的文章會再詳述. 在這段中,我們看到了小毅大師除了樂評能力十分卓越, 在文章編輯能力方面也是鶴立雞群,有著相當不同的品味與技巧。 他先以「後面的文章會再詳述」來賣個關子,告訴讀者想要解謎就得繼續讀下去。 這讓我想到了日本推理文壇的前輩宮部美幸, 更讓我想起了英國推理小說女王阿嘉莎.克莉斯汀。 小毅大師不僅是樂評界的翹楚,更是樂評界的推理小說之王。 貝多芬29號鋼琴奏鳴曲素有「漢馬克拉維」的暱稱, 但是小毅大師在此簡化了這個暱稱,以簡單的「漢馬」解決了這麼長的暱稱問題。 這不僅是人類文明的一小步,更是文字管理的一大步。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行動力」,在這裡我們看到小毅大師先知的眼睛再次告訴我們, 廢除冗長的暱稱提升工作效率,乃是當今企業管理的第一要務。 「看PTT長知識,看小毅長效率」真是令人深感佩服。 : 這場音樂會的觀眾不多是很正常的現象, 擔任演奏的是沒聽過的鋼琴家鄭 : 傑, 聽起來像是男人的名字, 但其實她是女的, 至於為什麼要起男人的名 : 字不得而知, 反正也注定不會成為什麼音樂史上的傑出鋼琴家, 小毅這邊 : 也不便多做揣測. 其實人多人少透漏的只是捧場的親朋好友的多寡而已, : 演奏廳很多類似的獨奏會, 根本是沒人要聽的, 搞了半天有點變成像是自 : 家人在演奏廳租場地辦Party一般, 真正買票進場的, 反而好像成了局外人 : 一樣, 所以一些資深樂迷是不太可能參加這種音樂會的, 不過小毅比較不 在這段文章中我們不得不收斂起玩笑的心態隨著小毅大師略帶嚴肅的口吻深思這個問題。 國內的藝文活動,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一種詭異的現象。 音樂家來到音樂廳開演奏會,除了不得已為了資格升等等原因, 很多藝術家的音樂會彷彿是在開親友派對一樣, 現場的觀眾常是音樂家自身的朋友居多, 因此在喊安可或是鼓掌時,常讓外人覺得一頭霧水, 尤其單純想聽聽音樂會的聽眾常因這種情況而顯得退縮。 這種情況在演奏廳時常出現, 小毅大師以一屆大師蒞臨鄭小姐的演奏會現場, 非但沒有體認到這如臨大敵的現實狀況,反而讓音樂會現場宛若是自己的私人派對。 因此小毅大師本著一個愛樂人應有的良心,秉持愛樂的堅持和氣度, 口吻沈重態度嚴厲地指責這樣的行為, 無非就是想要改善國內的演奏會風氣, 讓音樂回歸音樂,讓想買票進來的人有更正當的動機走進音樂廳。 這不僅是樂評人社會責任,更是正義化身的表現。 行文到此,請大家站起來在電腦面前為小毅鼓掌,可以的話喊聲Bravo吧!小毅聽得到 : 一樣的地方是, 小毅欣賞音樂會幾乎全是曲目考量, 其次是衡量個人的行 : 程時間安排而已, 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小毅倒是不介意, 也不會覺得尷尬或 : 是無聊, 反而是人少小毅比較擔心會被樂迷朋友給認出來, 因為演奏廳全 : 滿也才四百多個座位, 更何況這場演奏會觀眾還不到一半, 搞不有人剛好 : 參加這場的已經大概察覺到或是懷疑某個人就是小毅了也說不定, 這點對 : 小毅反而有些不利, 不過換個角度想, 這種演奏會的觀眾應該是以沒在看 : 小毅的文章為多數, 應該根本不知道小毅是何許人物, 其實只要有上ptt的 : 古典音樂板應該都會看到小毅的文章, 只是台灣很多愛樂人其實可能連 : 「ptt水平」都不到. 有看到嗎?「行程安排」,小毅大師的音樂會也得看行程安排, 這證明了小弟在第一段的推測中果然沒錯! 小毅大師很忙地,能夠抽空讓他臨幸的音樂會畢竟有限, 因此鄭小姐應該感到高興,小毅大師排得出行程聽您的音樂會呢! 話題回到本文,在這段文章中我們看到小毅大師行事低調的一面。 或許你不知道小毅大師有諸多隱藏的粉絲在各大音樂會出現, 因此小毅特別小心那種人少的音樂會,深怕哪天被揣測出來自己就是小毅大師。 被認出來要求簽名、拍照倒是小事,搶了當天主角的風采那就不好了。 小毅大師再次體現了他貼心、體貼的一面,讓人看到大師人性的根性。 所謂飲水思源,小毅大師源自PTT乃回饋PTT。 諸多時候他都將PTT水平放在心中。 理由無他,一方面他心中最掛念的仍舊是PTT古典版的成長與茁壯, 在他的方針中這一向是最高指標。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PTT古典版乃是全國水準最高的BBS古典版, 因此他以這作為量尺的標準,顯得PTT與小毅大師共存亡的決心。 : 上半場先是演出「鋼奏27, 28」, 雖說是後期鋼奏, 但依創作年來看, 比較 : 像中後期作品, 因為真正的所謂貝多芬後期, 其實是指在創作後期弦四與 : 「貝九」「莊嚴彌」的時期才算, 但也算是有不錯水準的作品. 下半場才是 : 演出重量級曲目「漢馬」. 如果排除一些初級樂迷的淺薄的見解, 單從高階 : 樂迷的觀點來看, 很多看法仍只是觸及皮毛而已, 不少資深樂迷或是自認 : 很懂鋼琴作品的人對「漢馬」的理解仍停留在「華麗」「壯大」「激情」和 : 「更多的激情」上, 事實上一部作品如果是如此不凡與偉大, 絕對不應該只 : 有這樣而已, 雖然說, 以正常人的觀點來看, 貝多芬的一些作品在主題的 : 安排與旋律的構造, 確實是有點瘋狂, 並帶有強烈極端的情緒反應, 也就 : 是因為這樣的瘋狂, 才深受廣大愛樂人士所喜愛. 不過就小毅的看法, 貝 : 多芬最高明的地方應該是在他的音樂語言中, 所特有的非凡的可傳達性, : 「漢馬」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部作品, 即使找不太會彈鋼琴的人來彈奏, 受 : 感動的程度並不會相差太多, 這就是貝多芬的天才之處--強大的包容性. : 很多樂迷常會被「漢馬」的第一樂章華麗的開頭給迷惑, 以為這真是一部 : 為測試鋼琴而做的雄偉作品, 其實內行的都知道, 「漢馬」的重點是在第三 : 樂章表現,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測試聽古典音樂人程度的方法, 只要問 : 問你身邊的人最喜歡聽哪一部鋼奏就好, 如果他回答的是:「漢馬」, 那表 : 示他是一個高手, 但如果他的回答是:「貝多芬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 : 克拉維> 作品第一零六號 op.106的第三樂章」, 那表示這個人不簡單, 他 : 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漢馬」第三樂章可以說是鋼琴音樂史上最獨一無二, : 天下無雙的樂曲, 非常值得愛樂人深究, 一聽再聽, 小毅在重覆一遍, 是 : 「貝多芬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 作品第一零六號 op.106的 : 第三樂章」. 已經講的麼清楚明白, 還找不到這首樂曲的話, 乾脆不要再聽 : 古典音樂了. 這一大段文章,無非就是一個重點「漢馬」。 相信大家對於小毅大師的行文風格有相當的熟悉, 我們知道小毅對於非重點的作品一向採取精簡的態度。 簡單的幾行草草解決了「鋼奏27, 28」,這也顯現了小毅淘金洗沙的卓越能力。 重點還是在精簡過名字的「漢馬」。 「貝多芬最高明的地方應該是在他的音樂語言中, 所特有的非凡的可傳達性」 天阿!這不是神的語言才說得出來的話語嗎? 在所有音樂家中貝多芬最接近神,而在樂評家中唯獨小毅在我心中最靠近神。 尤其小毅在行文的最後一再地強調 「貝多芬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 作品第一零六號 op.106的第三樂章」 這彷彿是貝多芬善用的頑固音型(如Gross Fuge, Op. 133)的慣用手法, 不斷不斷不斷地強調同一件事情,讓你記得讓你煩讓你印象深刻讓你永身難忘, 若說貝多芬是「樂聖」,那麼小毅就是「評聖」。這一點我是一點都不懷疑地~ 另外不知道您是否看出小毅大師文字中的妙處呢? 「小毅在重覆一遍」,有沒有發現,小毅大師用的是「在」而非通俗用法「再」 其實小毅並沒有打錯字!他的確用在,但是他相當高明地省略了這裡, 原文應該是「小毅在重這裡覆一遍」。 這種精簡的手法相當技巧性地透過沙塵掩埋,就是小毅大師給予人們的測試, 你是否看出來了呢?這是小毅大師的巧思呢! : 整體演出算是平平, 其實就是練習後的成果表現而已, 也不是說感覺很差, : 只是小毅認為, 同樣的作品若是普萊亞, 紀辛或布蘭德爾來全是應該不僅 : 如此而已. 演出完後有安排一首安可曲, 演奏家有講了一些常見的感謝話, : 她說她是坐飛機剛到台灣, 可見得她不住國內, 或許對台灣愛樂人的程度 : 不是很了解, 其實這場音樂會開始前, 還特別提醒觀眾不要在樂章中鼓掌, : 可是這種情形還是發生了, 難道說真的是有人太白目, 白目到這種程度了 : 嗎? 小毅事後回想, 變得有點不太明白為何要欣賞這場音樂會, 或許在台 : 上演出的鄭小姐也在思考, 為何要來演出這場音樂會吧? 難不成真的是在 : 「對牛彈琴」? 不過幸好台下真的有一個人 真的懂古典音樂, 真的懂「漢 : 馬克拉維」, 希望這樣講能給鄭小姐一點安慰, 並請相關人士能轉寄這篇文 : 章傳達給演奏者知悉. 行文到此,小毅大師語重心長地祭出 「普萊亞」、「紀辛」和「布蘭德爾」等大師的名諱, 用意相當清楚,就是希冀鄭小姐能夠向大師看齊,做出更高水準的演出。 小毅以一屆樂評人鼓勵後進向上發展,乃社會責任更是樂評道義, 這不僅是本分更是責任, 為此我不斷地流淚,受到小毅大師的感動或許我也應該奮發向上了,不是嗎? 尤其小毅大師到最後仍不斷鼓勵鄭小姐並非「對牛彈琴」, 因為台下仍有小毅大師這位知音跟他一同分享「漢馬克拉維」, 所謂「知音難尋」正是此意吧!? 感謝小毅大師給予我們這寶貴的一堂課! 希冀在未來的日子我們仍舊可以看到小毅大師精彩的文筆, 以供晚輩瞻仰大師風采。 -- 你牙齒痛?牙齒痛不會去看醫生哦? --

01/05 23:34,
嘆曰:「Roshan之才, 十倍於我。我不如也~~」
01/05 23:34

01/09 00:19,
不必客氣, 你不要害小毅被劣退就好
01/09 00:19
小毅大師在古典版給予小弟的再三叮嚀,銘記在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21.11 ※ 編輯: Roshan 來自: 59.115.21.11 (01/09 02:27)

01/09 02:33, , 1F
一個瘋子加一個傻子配起來剛剛好, 真是無聊當有趣!
01/09 02:33, 1F

01/09 02:44, , 2F
小毅、小毅、小毅、小毅、小毅、小毅、小毅、小毅、小毅
01/09 02:44, 2F

01/09 10:02, , 3F
寫得洋洋灑灑,不推不行阿~
01/09 10:02, 3F

01/09 11:27, , 4F
我看到海報的頭一個感想---這年頭有票價100元的音樂會
01/09 11:27, 4F

01/09 11:27, , 5F
還真是不可多得啊!!!
01/09 11:27, 5F

01/09 11:58, , 6F
雖然小毅的樂評我持保留態度XD 不過他點出一個問題 就是獨奏
01/09 11:58, 6F

01/09 11:59, , 7F
廳的觀眾長久以來 不是親友就是演奏者的學生居多 其實很可惜
01/09 11:59, 7F

01/09 12:00, , 8F
演奏廳吧
01/09 12:00, 8F

01/09 12:01, , 9F
照理講小廳的票價非常"平易近人" 然而為何難吸引愛樂者捧場
01/09 12:01, 9F

01/09 12:03, , 10F
值得深思 (To p大 剛剛打太快 來不及改)
01/09 12:03, 10F

01/09 12:05, , 11F
我個人認為是演出者。
01/09 12:05, 11F

01/09 12:05, , 12F
有一次我去演奏廳欣賞小提琴的獨奏會 我和演出者無關係 純因
01/09 12:05, 12F

01/09 12:05, , 13F
常常在小廳的演出者選小廳是因為觀眾不夠,
01/09 12:05, 13F

01/09 12:05, , 14F
而去大廳,則是演出者大牌而觀眾多。
01/09 12:05, 14F

01/09 12:06, , 15F
這個狀況很可惜,如果強的演奏家願意為了小廳的音色去,
01/09 12:06, 15F

01/09 12:06, , 16F
我會願意花更高的票價去聽。
01/09 12:06, 16F

01/09 12:06, , 17F
曲目吸引我(當然也期待演出者的詮釋) 結果聽的時候 我嚴重的
01/09 12:06, 17F

01/09 12:07, , 18F
而老實說,演奏廳的演奏水準真的比大廳低很多,
01/09 12:07, 18F

01/09 12:07, , 19F
或許是審核不夠嚴謹,常常有感覺像上畢業音樂會水準以下的
01/09 12:07, 19F

01/09 12:07, , 20F
演出。
01/09 12:07, 20F

01/09 12:08, , 21F
受到干擾 旁邊兩個不知為何而來的高中生 在演出時一直窸窸窣
01/09 12:08, 21F

01/09 12:11, , 22F
窣的講話.嘻笑 如入無人之境 再加上演出者不如我的預期 後來
01/09 12:11, 22F

01/09 12:13, , 23F
我就沒再去小廳了
01/09 12:13, 23F

01/09 12:15, , 24F
其實那天我驚訝的是 觀眾群有很多高中生 在演出時一直在小聲
01/09 12:15, 24F

01/09 12:16, , 25F
的講話 太誇張了 這才是我不可思議的地方
01/09 12:16, 25F

01/10 02:11, , 26F
真是有趣的一對寶阿!
01/10 02:11, 26F

01/10 11:17, , 27F
應該另闢一個clmusic_joke版
01/10 11:17, 27F

01/10 15:29, , 28F
r兄明褒暗匾,功力深厚,才真是更令人佩服
01/10 15:29, 28F

01/10 18:29, , 29F
樓上 你怎麼可以懷疑Roshan的一片赤誠??
01/10 18:29, 29F

01/11 13:28, , 30F
肉麻當有趣 比走進廳內的人糟糕多了
01/11 13:28, 30F

01/14 21:12, 5年前 , 31F
曲目吸引我(當然也期待 https://muxiv.com
01/14 21:12, 31F

07/11 10:12, 4年前 , 32F
我個人認為是演出者。 http://yofuk.com
07/11 10:12, 32F
文章代碼(AID): #19Pa8EnI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9Pa8EnI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