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發現柴可夫斯基3--悲愴絕響

看板clmusic作者 (Conducting Art!!~~~~~~~)時間16年前 (2007/10/15 15: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juanne (窩窩)》之銘言: : 關於今天的柴六: : 在第一樂章表現上有兩個地方比較讓我覺得可惜的,其一是中間發展部的最高潮, : 整個樂團背景並沒有足夠的支撐,能讓緊繃的情緒達到頂點,而速度似乎也沒有慢下來, : 讓銅管樂句能更為悲慟一些。其二是尾奏時,法國號的錯音,破壞了好不容易營造的沉靜 : 。不過我想整體而言,第一樂章的演出,已經呈現出音樂中種種糾結的感情,序奏的陰霾 : ,第一主題中,不斷推移加劇的不安,優美沉溺的第二主題,都讓人心情為之波動。 聽完的感想,第一樂章是不得我心的樂章,音樂在線條、節奏和表達上都不甚滿意, Cb(contrabasso) 開頭想表達虛弱的空心五度和聲全都被突兀加進來的Fg(fagotto) 給喚醒,少了鬱悶糾結的情感;結束序奏,進入到Allegro non troppo,String的確 是聽得出來不整齊,和木管銜接的樂段也常常互相delay ,到了Fg接Fl上行的八分音 符琶音,和Strings 差更遠,就這樣聽起來不是很肯定的到Vc(Violoncello) 要接給 Va(Viola) 的ritardando molto這邊三連音才讓人放心,不過這應該是因為un poco animando的關係;Andante 樂斷,不知是我對弦樂不甚了解還是怎樣,由Vn(Violin) 以及Vc齊奏的旋律,我怎麼聽都是頓頓的,大多數的換音都好像弓頓了一下的不甚流 暢,少了teneramente et cantabile溫柔歌唱的感覺,第二次外加了三連音伴奏的旋 律,Cor(Corno/Hn) 一部進來的八度音準差蠻多的,到了高潮的上行音階,柴老標示 的incalzando這邊有感受到,到了Allegro vivo(激烈的快板)前,Cl(Clarinetto)持 續下行的弱奏,我一直被換音時候的鍵音(因為水氣?)干擾,不過漸弱我認為不錯; 到了Allegro vivo,feroce(狂暴的)樂段感覺很明顯,不過我覺得這邊Va整個弱掉, 到了銅管如果Tr(Tromba/Trompet)能夠再直接一點的音色會更好,更能穿透人心,一 直到接下來的管樂弦樂超長切分音樂段,完全失敗!差不多三四個小節後就演在一起 了(個人拙見是認為弦樂趕了@@),一直演到Andante 旋律再現的前段低音銅管下行, 真的覺得「太快了!Too fast and hasty!!」,柴老特地在Strings 寫了largamente , forte possibile ,指揮還是維持前面的速度,這裡本該是整個樂章最深沉也最有 張力的樂段,就這樣用一半時間走(?) 過去,本是詮釋方式不同而已,只是覺得這個 樂段應該更小心對待才是;回到Andante 跟前面弦律的聽覺問題一樣,不順暢,到了 最後Strings pizzicato 的最終段Andante mosso 這邊,Tr的第二句Ab---Cd--Db │ D--Eb---x │的Eb好像很危險的感覺,要是不專業的我就可能用12接1 ,再顧音準; 最後段老師的Tuba出來,也有驚到一下,所以最後的結尾並不如所標示的morendo 一 般那樣fade out and dying away...。 : 第二樂章的演出,我期待的是一種更為流暢,一種如舞會般歡愉的氛圍,能夠和前一個樂 : 章形成一個明顯的對比,但顯然今天展現的則是比較沉重的節奏,而樂團也沒有將如此優 : 美的旋律演出的更亮麗些。 說實在,我有點不同意你所謂的「一種更為流暢,一種如舞會般歡愉的氛圍」,這個 樂章標示著Allegro con grazia,是所謂的「優雅的快板」,開頭或許還會讓人以為 是圓舞曲式的樂章,不過從節奏和旋律來說,都帶著些許晦暗的哀愁,尤其是由Timp (timpani) 每拍一個點所帶入的中段旋律,更標示著con dolcezza e flebile,雖然 溫柔細膩,但卻更悲慟哀愁。對我而言,樂團聽到的和從指揮的動作上,沒有看出來 想要表達比較沉重的節奏就是了XD。 : 第三樂章,在樂曲一開始,好像出現了速度不統一的情形,等到跟上後,整個樂句銜接及 : 節奏仍然顯得不夠緊繃,而讓人有些精神渙散,一直到最後進行曲樂段由銅管主奏有力的 : 加入,吹奏的音階銜接繃緊了節奏,才打起了精神直到曲末。 開頭的確是有點失速,不過聽幾個版本開頭也都小失誤;這個樂段沒有太多要說的, 其實是因為不太熟而且有點混合進行曲和詼諧曲的感覺,不過要說一下最後面的BsTb (不知道是用Tb還是BsTb)如果能更幫Tuba的忙就更好了,不知情的人或許以為這就是 Finale了吧(笑~) 。 : 第四樂章弦樂部奏出悲慟激昂,也有哀怨自憐,而中段行板的旋律則彷彿透入深淵的一絲 : 微弱飄搖的光,旋即又被最晦暗的情緒所掩蓋,直到曲終。法國號在中段主題進入前的切 : 分節奏,可惜並不明確,同樣在曲末低音提琴也有類似的節奏,我想若能加以強調,可能 : 使這段樂曲的表現張力,更加提升。但相信透過這個樂章的洗禮,或許有人的思緒也為之 : 悸動,久久難以平息。 的確,開頭的弦樂的確讓人悲慟深沉,我也很愛這個樂章,不過個人喜歡再慢一點點 ,畢竟等等音樂會變得affrettando 激動起來;中段行版前的Cor ,我聽其他樂團也 聽不太出來,畢竟要比後來加入的Strings 演奏的pp還要再少,對有吹樂器的人來說 ,我覺得很苛求啦@@,直到Cor II, IV部演奏C#的Gestopft,還想聽到更多低音的這 個聲音,會讓整個音樂變得更自省更深沉,就這樣走到了最後。 : 專業而挑剔的耳朵,絕對是能幫助樂團進步的推手,而樂團本身的自知自省也是大家長久 : 來所敦促的。但我相信有部分聽眾,甚至有許多,都從今天的演出找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 : 感動。 每場音樂會一定會有感動的人,只是因何而感動不同,有人因為付出感動、有人因為 音樂感動,也有人因為驕傲感動,只是你想得到什麼感動,聽眾通常都想因為聽到的 音樂感動,這就是有這麼體諒和批評的戰文之由。 以上這些自我的心得文,有些並不客觀,也可能因為才疏學淺講出來的,有指正或想 討論的,也請不吝指教,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16.123 ※ 編輯: geopor 來自: 123.192.220.149 (10/15 15:54) ※ 編輯: geopor 來自: 123.192.220.149 (10/15 15:55)
文章代碼(AID): #174nZMni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74nZMni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