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好棒的貝七~~~~~~

看板clmusic作者 (你也是 XD)時間17年前 (2006/11/04 14:06), 編輯推噓11(11012)
留言2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fugapiano (我愛招妹)》之銘言: : 標題: Re: [心得] 好棒的貝七~~~~~~ : 時間: Sat Nov 4 10:30:42 2006 : : 咳嗯,從椰林上看來的,但這也是原po看來的,無標明出處。 我也記得不知在哪看過。那時一笑置之,沒想到還有人把它當寶。 : 「 ...事實上貝多芬的七號完成度並不高,而克萊柏所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也只能說 : 是非常地克萊柏而已。翻開七號的總譜,對照著這張唱片的每一個樂句,你就會發現這 : 兩個人合力創造出許多非常可怕的東西。 ...由此可見貝氏在完成七號與八號之後,有 什麼可怕的東西?裝得神秘兮兮比較不會被揭破自己的底嗎? : 整整十年未發表任何交響曲,而克氏至今鮮少做錄音的指揮,這些都足以顯示他們是相 1.照這理論不是應該七號寫完就羞愧得不寫了嗎?怎麼又寫了一首? 2.自己追蹤一下小克萊巴的演出很難嗎?http://www.thrsw.com/cklist/ 早年不說了,一直到九九年的五場音樂會還是全演貝七,似乎不太有「自知之 明」呢 XD : 當有自知之明的。如果現在讓聽力恢復的貝多芬同克萊柏坐在音響前一齊聆聽這張唱片, : 他們一定會同聲大叫:『天啊!這糟透的東西是誰寫/指揮的?』 ...」 喔,「一定」耶....XD 黑格爾批評康德說,「什麼東西都沒有的地方,也就不會有矛盾」,在這裡也適 用。對大家讚賞的東西投以輕蔑的一笑,再加上附會的心理推測、用自己幻想出 的劇情自我「證明」,這樣還能得到別人認同,實在也算是一個奇蹟。 : 貝多芬這首交響曲被普世喻為希臘的酒神, : 甚至把四個樂章分段為:期待 --> 悲傷 --> 喜悅 --> 勝利 : 也有樂評家把第四樂章形容為「Dionysian」, : 不過,貝多芬也沒有註明這首交響樂的主題, : 這都是後世的詮釋吧。 : : 基本上,我認為欣賞貝多芬, : 腦海裡還是不要有演員的image才好 :p 你從哪看出原 po 腦海裡有演員的 image? 再者,為什麼別人要照「你認為」的方式去欣賞「才好」,你老兄比較高明? : p.s.越來越覺得,一部戲劇的音樂價值高不高, : 得等到他全部播完才會有深刻體驗吧。 現在在說交響曲,誰在和你說戲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197.129.149 ※ 編輯: cplinn 來自: 68.197.129.149 (11/04 14:24)

11/04 21:33, , 1F
原PO有提到日劇,我想這篇最後一句是在回原PO這個地方
11/04 21:33, 1F

11/05 00:12, , 2F
又要戰了嗎? XD  (搬板凳)
11/05 00:12, 2F

11/05 00:21, , 3F
我從沒想到戰文 只不過 樂評等於感覺等於一堆形容詞
11/05 00:21, 3F

11/05 00:21, , 4F
我喜歡的也不一定非要人喜歡不可 貝七的版本一堆 大家
11/05 00:21, 4F

11/05 00:22, , 5F
討論看看是不能相容的議題嗎? 學音樂的也不會這麼狹隘吧
11/05 00:22, 5F

11/05 00:23, , 6F
且 本系列討論題就是從日劇開始的 不是嗎?
11/05 00:23, 6F

11/05 00:24, , 7F
感想:您真是衝到了極點啊。
11/05 00:24, 7F

11/05 00:37, , 8F
我想,我冒然找了這段評語未加註解也會讓板友誤會
11/05 00:37, 8F

11/05 00:37, , 9F
這兩天等我課上完,報告寫完,音樂會聽完,會跟板上做
11/05 00:37, 9F

11/05 00:37, , 10F
詳細說明的,請不要太躁進好嗎?謝謝包涵。
11/05 00:37, 10F

11/05 01:25, , 11F
cplinn兄是台大椰林的CPLin嗎
11/05 01:25, 11F

11/05 09:41, , 12F
我覺得能經過日劇這種大眾的東西,讓大家喜歡古音也不錯
11/05 09:41, 12F

11/05 11:20, , 13F
其實古典樂早就存在我們身邊了..
11/05 11:20, 13F

11/05 12:35, , 14F
看日劇讓人"喜歡上"古典樂,我很懷疑這種效用能持續多久XD
11/05 12:35, 14F

11/05 13:36, , 15F
日劇的效果很大,我也是看了日劇才喜歡古典樂的。
11/05 13:36, 15F

11/05 13:36, , 16F
「無法結婚的男人」和交響情人夢好多好聽的古典樂。
11/05 13:36, 16F

11/05 13:52, , 17F
其實本來就有在聽了,只是接觸的都是蕭邦跟莫札特的鋼琴
11/05 13:52, 17F

11/05 13:53, , 18F
交響樂接觸太少,嗚嗚,我對不起貝多芬.....
11/05 13:53, 18F

11/05 23:35, , 19F
這有什麼奇怪?因為聽音樂會喜歡上古典樂比較高尚嗎?
11/05 23:35, 19F

11/05 23:36, , 20F
喜歡就是喜歡 真的喜歡何必擔心會不會持久
11/05 23:36, 20F

11/05 23:36, , 21F
話說回來 不持久又怎麼樣?至少多了一個人生的資產
11/05 23:36, 21F

11/05 23:42, , 22F
誰在跟你談高不高尚的問題了?面對這兩個不同的媒介,我只
11/05 23:42, 22F

11/05 23:42, , 23F
提了一下我的疑慮,又不是想否定這個現象的發生..
11/05 23:42, 23F
或許是我用了不適當的詞讓你產生誤解, 我簡單再問一次我的問題: 為什麼你獨對某一種媒介 (日劇) 產生 "(很)懷疑" , 而卻對其他的媒介如此安心? 我是一點也看不出這兩種媒介和 "興趣會持續多久" 有什麼必然的關聯. 看了日劇 喜歡上音樂的人很可能一直聽下去, 聽了音樂會喜歡的也可能是三分鐘熱度啊. 你 的疑慮的根據到底在哪裡? 統計數字? 直覺? 也因此, 你說 "不是想否定這現象的發生" 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論調. 因為關鍵不在 於你對這兩種媒介的評價如何, 而是在於當你產生 "懷疑" 時就包含了一種未經反 思的假設. 在你的 "問題" 之中其實已經把某一種媒介和 "興趣的持不持久" 畫上 等號了. 你做的並不是把這兩種媒介並列, 分析它們的效果後去評斷它們的好壞 ( 若是如此, 就算大方地否定又如何? ) , 而是在提出問題時就已經包含了答案, 因 為某一種媒介已經被你預設為 "只能引起短暫的興趣" 了. (不要說什麼你只是 " 懷疑" , 問題在於你怎麼不會去懷疑另一種媒介呢?) 再退一步, 就算某種媒介真和 "短暫的興趣" 畫上等號, 又有什麼好讓你 "(很)懷 疑" 的呢? 這世界上多的是 "短暫的興趣". 假如說某甲前一陣子喜歡網球, 之後 喜歡上騎自行車, 再來喜歡上電影. 你會為某甲或網球/自行車/電影界產生 "(很) 懷疑" 嗎? 假如你不是在唱片公司工作, 那我真的要不客氣地說 "干卿底事" ? 這 世界上多的是美好的事物讓人自由取用, 以我的觀點, 多一個人喜歡上古典樂, 多 一首曲子----如貝七這樣的好曲子----被人喜歡, 我會覺得非常高興, 不管他是經 過什麼媒介喜歡上的, 喜歡上多久都是如此. 這一定會在他的生命中佔據某種位置 , 產生某些意義的. 這就是我說 "人生的資產" 的意義. 也因此我根本弄不懂到底有什麼好 "(很)懷疑 " 的. 認真說的話, 那些從小學音樂當成 "才藝" , 之後又不成為專業演奏家, 反 而被壓迫得對音樂的興趣全失的, 才是最值得 "(很)懷疑" 的 "媒介" 吧! (我不習慣檢查推文來回應, 如有進一步回應麻煩你回文或寫信了) ※ 編輯: cplinn 來自: 130.219.235.253 (11/06 06:33)
文章代碼(AID): #15J2tS0F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J2tS0F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