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erman獨奏會聽後感

看板clmusic作者 (王老先生有快遞)時間18年前 (2006/07/09 16:27),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望著全場愈來愈熱烈的standing ovation,這情景可真教人感動。我享受著鼓掌的力度, 清晰感受得到,這股震耳欲聾的氣勢,可不是平常的虛與委蛇。連掌聲都成為一個令人動 魄的時刻,不禁覺得,到底是Krystian Zimerman彈得太好?還是台灣聽眾太少機會能現 場感受到醍醐天籟的滋潤?算了,直覺的瞬間,這一切都是對「完美」的一個反射動作, 識貨的聽眾,是該知道怎麼做的。 掌聲未歇,Zimerman帶有一點調皮的莫札特輕鬆上場。跑完行板之後,腦海中突然浮起某 位前輩對九年前那場演出唯一稍有批評的部分:「海頓美是美,不過軟了點,蕭邦味太重 。」Zimerman的莫札特有股進行優雅對話的氣質,沒有咬文嚼字的艱澀,而句裡行間還是 充滿擋不住的貴族品味。偏一點的想法是,Zimerman沙龍金粉般的音色,並不能在天真俏 麗的莫札特音樂裡加分;不過終樂章的頑皮算計,Zimerman倒也為自己大大扳回一成。 Zimerman的拉威爾,以吃掉聽眾掌聲的姿態現身。連番重擊之後,Zimerman正式端上他的 拿手絕活:美得令人屏息的弱音。當我將他「最近」的一張獨奏錄音,也就是德布西前奏 曲放到極大聲聆聽時,極弱音不僅有細緻的坡度,而且仍然能夠飽滿呈現「聲音的影子」 。所謂「光與影的交錯」,Zimerman在拉威爾的八段兼具陰森、頹廢、狂熱的後浪漫圓舞 曲當中,毫不保留地將層次的光譜切分到最細,像是翠玉白菜的各種綠,細到摸不著刻度 。 如果把蓋希文等同於爵士,那麼Zimerman的演出肯定是不合格的,Zimerman太詩人了,耍 high與搖擺的方式都不合美國酒吧裡的那一套。然而,也在這類曲子裡,讓我們看到 Zimerman的聰明與用心。Zimerman向來是絕頂聰明的說書人,字字動聽,句句回味;在不 合己身的體裁中,他也能夠有條不紊地找到抒發之道:他的穩定和結實,覆住了蓋西文微 醺的天馬行空。曲子的本質因此一點一滴地被Zimerman給「偷」了過去,轉化成Zimerman 擅長的領域。 上半場在莫札特與拉威爾之間迅速切換,還能夠有此番精湛琴藝,Zimerman的身手堪稱不 凡,同時發揮出他研究音樂廳聲學的成果;而下半場親耳聽聞金紐扣發威,瞧見Zimerman 頻頻「放大絕」,更讓小的我雞皮疙瘩掉滿地。這種足以喚出蕭邦靈魂的音符,深深讓我 覺得,鋼琴演奏的美好時代事實上從未消逝,持續到今日。 蕭邦的四首馬厝卡舞曲由淺入深、從恬適入火花。那是Zimerman家鄉的語言,他知道怎麼 說得簡單,同時又說得入味。高級浪漫並不是要逼出你100%的情緒,輕輕點一下,功力高 的人照樣能點入你的心坎裡;而從頭high到尾,或許也只得換來一身的疲憊。而馬厝卡的 舉重若輕,讓後頭的鉅作更具濃郁的感受空間。 之所以「金紐扣」在我心裡有強大的傳承意義,在於Zimerman與Anton Rubinstein兩人的 演奏有一種相近的「健康氣質」。在聽完蕭邦第三號奏鳴曲之後,讓我更確定了這個想法 。Zimerman能在浪漫樂派的作品獲得那麼多迴響,他那滴水不漏的完美音色、高掛頂尖之 流的彈琴技巧居功厥偉;會把自己當作鋼琴製造商的Zimerman,從最稀疏的最弱音,到最 綿密的最強音,在他手中完全沒有失了準頭的危險,而且能維持一貫的美感。然而究其詮 釋,至少在一排個性派鋼琴家之前,他是很方矩嚴謹的(除了一些滲雜舞台效果的段落不 算)。Zimerman「健康氣質」在節拍表面跑得安穩緊密,彈性速度用得也算節制、自然、 舒暢,沒有強說愁的任何疑慮。Zimerman的拉威爾、德布西需要計算,但蕭邦是他的呼吸 ,一口深呼吸的延展,就能「提出」曲子的精神。這也是我覺得下半場並不華麗,但卻深 刻許多的原因。 像是九年前舒伯特D.959小行板的翻板一樣,Zimerman蕭邦奏鳴曲的緩板很難不讓人心中 為之一顫。仰望天花板,我在想著要怎麼珍惜這一小段吉光片羽(畢竟沒有replay鍵可按 ),該是冷眉以對,還是放任自己掉入Zimerman的漩渦裡?當終樂章的巨響把我從出神的 狀態喚回來時,心裡滿是致上最高敬意的感謝,同時夾雜著一絲不滿足的悔恨。 有時覺得,甚至只是看到Zimerman左手在空檔時一邊指揮,一邊想hold住殘響的翩然模樣 ,這票就算是有價值了。沒想到大師龍心一悅,竟搬出敘事曲第四號當安可,這動作豈是 短短「造福」二字而已。或許是安可,Zimerman在此曲的幅度與張力都比錄音版本來得巨 大,既深情又暢快。另一首安可也不短,據聞是Grazyna Bacewicz的第二號奏鳴曲,看到 他即使在幾乎把鋼琴當打擊樂彈奏的狀況下,還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響,真是強到令人瞠 目結舌。 上次Zimerman來是九年前,下回Zimerman來會是幾年後呢?這個長達好幾年的夢終究醒了 ,我要準備做下一個夢了。 -- 我想我們多多少少總是對自己在這個世界這樣活著的意義, ꄠ 以及不久將死去消失掉的意義,想盡可能親自確認. -村上春樹,《約束的場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12.217 ※ 編輯: zimerman 來自: 218.161.12.217 (07/09 16:34)

07/09 17:05, , 1F
的確是太少場次能現場感受到醍醐天籟的滋潤
07/09 17:05, 1F

07/09 17:06, , 2F
我猜很多大師或名團可能會暗想: 我今天並沒有特別賣力呀
07/09 17:06, 2F

07/09 17:09, , 3F
台下的觀眾幹嘛如此激賞 ╮(╯_╰)╭
07/09 17:09, 3F

07/09 17:31, , 4F
哈哈哈,我為卡兄的推文鼓掌,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
07/09 17:31, 4F

07/09 23:15, , 5F
推 ID..>"<
07/09 23:15, 5F

07/10 00:17, , 6F
不喜歡他的mozart 風格有點太浪漫了
07/10 00:17, 6F

07/10 11:13, , 7F
是九年前嗎?
07/10 11:13, 7F
文章代碼(AID): #14iBuDse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4iBuDse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