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波里尼彈莫札特鋼琴協奏曲 9月發行

看板clmusic作者 (顧曲 和仲)時間18年前 (2006/05/29 10:2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波里尼在2005年, 與維也納愛樂演出了兩首莫札特的協奏曲(no17 21) 將在今年9月發行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whatscoming/ 在1976年發行了莫札特的 19 23 號協奏曲 自此之後, 即鮮少有其他莫札特的錄音* 由於1976年的演出令人頗為印象深刻 因此這次的新錄音發行讓我很期待 前陣子在DG的網站, 有一個Mozart Forever的連結 裡面說今年5月就可以看到這張唱片了 可是直到五月中, 我在DG自己網路上的目錄卻遍尋不著這張唱片 當然, 也沒有在唱片行裡看到 讓我覺得很.. 迷惘 這就是所謂的"人間蒸發"嗎? 不過今天終於讓我發現了它的出版消息 為何變成9月才出版? 原因不得而知 1976年波里尼的演出, 是與指揮家貝姆及維也納愛樂合作 在七零年代後期, 波里尼與貝姆曾多次合作 除了莫札特的兩首協奏曲外, 還有貝多芬及布拉姆斯的協奏曲 曾有看過往路上的前輩評論 認為貝姆與波里尼的理念南轅北轍 以及樂團過於搶眼, 波里尼並沒有完全施展開來 因而導致評價兩極 不過最近看了一部他們合作的錄影 卻讓我有一些新的想法 http://www.deutschegrammophon.com/imgs/s300x300/0734097.jpg
其中合演了貝多芬 3 5 號及莫札特 19 23 號 卻讓我感動萬分 我並非耳朵天生靈敏之人, 時而會漏聽細節 貝姆以 "精準" 作為詮釋的準則, 他的演出較少有感情的耽溺, 而較多細緻的節奏與音色變化 波里尼的演出亦然, 有所謂 "技巧完美" 之類的評語 這種演出, 如果只是單單聽唱片 耳朵如我之輩, 可能就會因為聽不到細節而覺得乏味不知所云 過去我曾經認為貝姆其人浪得虛名, 或許就是源於自己耳朵不靈之故 但如果是觀賞DVD則不致有此麻煩 基本上貝姆手勢雖然隨性, 也不見得優美, 但提示能力很強, 可以很清楚的表現出樂曲強弱陰暗變化的細節 而看到波里尼的表情, 也能瞭解他那明亮的琴音下埋藏了哪些東西 我覺得 之所以會有 "波里尼施展不開" 這種感覺 或許是因為波里尼自己在許多樂段放暗鋼琴的角色 在樂團中有人solo時, 讓鋼琴變成稱職的伴奏 因而常常會變的不顯眼 後來我極度喜愛波里尼+貝姆+維也納的組合 或許也就源於波里尼那能屈能伸的琴音 而維也納愛樂, 借用網路上某前輩的話, "每個團員都是獨奏家" 他們solo的時候, 其實也不枉費波里尼為他們伴奏, 和諧的感覺, 真的很美 最感人的一段也許是莫札特19號第二樂章慢版 那是... 那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現在貝姆已經作古很多年了 在DVD裡可以看到, 貝姆在演奏貝多芬第三的時候 頭上貼了一塊膠布 那是不是後來他的致命傷的傷痕呢? 每想到這裡, 總是有種不忍之情 而貝姆逝世24年後, 波里尼自己兼任指揮, 與維也納愛樂再次合演 曲目包含名氣極響的21號, 這裡面也包含了一段極著名的慢版, 令人期待 相較於21號的名氣, 17號..好像還沒看過有人在網路上討論過? 但當初, 19號相較於23號, 名氣何嘗不是判若雲泥呢 所以我也報以相同的期待之心 希望 那三十年前萬般和諧的場景能再現 *過去曾在上揚的唱片裡, 看到有波里尼演出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 不曉得這算不算正規錄音呢?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it was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14.188

05/29 11:29, , 1F
同意..也很喜歡玻里尼和貝姆的合作
05/29 11:29, 1F

05/30 01:31, , 2F
三十年後..人事全非..頭髮也掉光啦>//<
05/30 01:31, 2F
文章代碼(AID): #14UbkwPL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4UbkwPL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