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Smetana 我的祖國 版本

看板clPianist作者 (阿咻)時間18年前 (2006/09/01 20: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不好意思,借題發揮個一下 :p = 要開始碎碎唸了 = 齊瑪曼在大師班裡面提到,蕭邦的幻想曲原本是要寫成協奏曲的,提出如 此觀點。其中提到第二樂句原本是寫給木管的和聲,然後,應該用怎樣的發聲 方法。就器樂來說,這就是鋼琴去模仿出一個效果。是很簡單的兩層關係。 A 模仿 B。 一個樂句背後的意義是很重要的,齊瑪曼藉由不同時代的鋼琴,對於曲子 的效果會造成差異來表達出「還原」的這個概念。不是譜上長什麼樣子就是那 樣。這就是很重要的詮釋問題。當然有很大一部分在詮釋上是需要猜測的、講 得比較含蓄就是推敲、揣摩。但是其實在考證之後,不加上想像力就會變得很 空洞、曲子的生命會被抹煞。當然每個推論都是有其背景支撐的便是,不會神 來之筆把莫札特硬生生扭成了許尼特克。舉例來說好了,還是講比較有名的,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其中有一個跨越好幾小節的,由部別接力演奏 的一大串下行琶音,最後收在定音鼓上。( 手邊沒譜..是樂思丕變的轉折點 ) 這時候就可以很明顯去猜貝多芬的意圖是要製造一個下墜的音型,只是樂器音 域限制,所以拆成好幾部。這時候就知道每一部在接續上天衣無縫之必要性, 然後再思考音量的變化所達到的效果。 會突然想提出這個,除了大師班文章的受教之外,加上今天聽了一張唱片 :(一個很不熟悉的廠牌)Matous出版的史麥塔納—我的祖國,四手聯彈版本。 從高中認識這首曲子開始,就一直想把改編的鋼琴版拿來聽,如果有譜更好。 但是沒有很努力去搜尋譜,cd倒是借著了。全曲六個部份我還算安分地聽完, 沒有只聚焦在最有名的第二首,莫爾道河。然而對這曲子的熟悉和熱愛讓我又 仔細聽了一遍,有一些感想。首先就是鋼琴模仿木管。開頭是長笛部份,是莫 爾道河的源頭。從兩部到四部,還有豎琴的點綴部份。這些在四手聯彈裡都聽 得見。但是這是一首交響詩,很典型的描寫型的音樂,在處理上會顯得比較棘 手,而很可惜的,這一片的兩位鋼琴演奏者沒有成功。 開頭的演奏,在鋼琴版應該考慮的部份我會拆成兩部份來看。第一,鋼琴 模仿長笛的部份;第二,鋼琴模仿源流的部份,也就是作曲家表達的核心,而 不僅是著眼在已經把真正的音樂譜給木管之後。鋼琴家面臨一個問題,當然我 們無從得知鋼琴家的解答是什麼,但是一樣的問題對於音樂的理解似乎是應該 遭遇到的難關:鋼琴該怎麼表現?是要模仿長笛,還是模仿水流,還是模仿「 長笛模仿水流」的音色。就感覺起來,這三個選項其實都可以納入考量。只不 過我聽起來,這一片只有很流暢但甚至沒有圓滑的鋼琴音階,開頭實在是莫名 其妙。接著也是一樣的問題,有不少段落都有獵人的號角。那這是要模仿銅管 呢?還是模仿號角?還是模仿「銅管模仿號角」?把問題拆成這麼多層,的確 很複雜,但是不仔細考慮就不會精細。我相信真的能有大師做出讓人讚嘆的差異感 這一片比較好的部份反而是在最後的大調部份。整首曲子的編曲也還是有差啦 ,畢竟演奏出來的是鋼琴,所以有不一樣的編曲。(說到編曲,口琴樂團也有 改編這首,一樣的問題,只是把鋼琴換成口琴,有辦法克服嗎,或者是有辦法 模仿嗎。如果不行的話,應該要怎麼解決?之類的問題就是更精細的部份了。 這時,模仿就不那麼單純只是雙層關係了。) 接下來看其他段落。在農村的歡樂氣氛之後的夜晚段落,水面精靈的舞蹈 。出現一個譜版的問題,沒看過四首聯彈跟管弦版原譜的比較,不敢肯定。我 要講的是裝飾音的部份,在旋律上的,通常是以慢速演奏的裝飾音部份。裝飾 音的位置往往可以決定不同的演奏效果,當然也要很重視作曲家的原意。在沒 看到鋼琴版譜的狀況下,我大膽揣測,他裝飾音寫在一樣的地方,都是在小節 開頭。因為這在管弦樂團裡可以製造出柔、緩的效果。但是從這片cd裡面聽見 的處理方法是,把裝飾音彈在前一小節的最尾端,讓那個被裝飾的音從精準的 拍點上出現。這對於節奏的控制的確是很好,也可以掌握住說故事、或者是風 景鏡頭的持續。但是這樣或許就和所描寫的內容格格不入了。同樣的問題也出 現在這一大段結束後,接回莫爾道河主題的時,前置的音群沒有獲得應有的轉 折感,就理直氣壯地跑下去,這樣稍嫌僵硬,與河水瞬息萬變的流動性也不相 符合。最後,在大調展現之前的一段「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處 理地太謹慎小心,這一點讓我直呼可惜。鋼琴的音量展現應該是很驚人的,可 是略為失望,沒聽見衝擊力,動態幅度拉不大就喪失了前後對比。接進大調的 祟動音群、也被處理得很小心翼翼的,就少了很多趣味。整體而言確是稍有失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78.65 ※ 編輯: trinax 來自: 219.68.78.65 (09/01 21:07)
文章代碼(AID): #14-2vueJ (clPianist)
文章代碼(AID): #14-2vueJ (clPia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