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孔子的生平

看板ck55th302作者 (屁....啦)時間18年前 (2006/06/15 16:2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大策考完來找我吧 我帶你去逢甲看大奶店員 而且我現在覺得你可以考慮去哲學系或是中文系 你應該會比較習慣吧 只是有時候考試要唸很多 ※ 引述《witnis (我要用功讀書)》之銘言: : 我好感動喔,與你們分享。 : -----------------------------偉大的孔子分格線-------------------- :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 有 聖 人 。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 更 為 精 進 。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 曲阜原是西周的重要封國,在很長的時期內受到周王室的特別优待。魯國最早受封的國君 : 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他從周天子那里帶來了許多文物,各种禮樂制度也仿照周王室設置 : ,魯國因而久有“禮樂之邦”之稱。曲阜濃厚的傳統文化气氛,對幼年的孔子產生了很大 : 的熏陶作用。國君和大貴族那引人注目的車馬儀仗,為迎接諸侯國的使節而舉行的規模盛 : 大、質量很高的樂舞,以及重要祭祀典禮時的庄重場面,這一切的一切不僅使孔子感到好 : 奇,還使他對這些古禮滋生崇敬之心。 : 經過耳濡目染,孔子在与小朋友一道做游戲時,也常常將家中的小碗小碟擺上桌面,當作 : 祭祀用的俎豆(禮器),模仿大人的樣子,學著行禮,在進退行止之間頗見其用心之處。 : 看著儿子那嚴謹的模樣,母親顏徵在心里感到很高興,為幫助孔子演習禮儀,她有時還專 : 門買來一些小的禮器。 : 這樣過了几年,孔子在母親顏徵在的教導下學會了識字,并讀到了一些典籍,他的知識逐 : 漸丰富起來。 : 少年孔子在以自己的勞動換取生活資源的同時,在學業上更顯示出加倍的努力和堅韌的求 : 知欲來。在當時的情況下,禮教文化的學習,主要是依靠平日的耳濡目染和實際環境的訓 : 練,這對貴族階層的成員來說,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孔子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机會, : 創造學習知識的條件。在晚年時,孔子回憶自己的勤學經歷時,說: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 這是說他在15歲前后即已立志向學。可以說,這一好學的動力持續了孔子的整個一生,到 : 了晚年他學習《易經》時,還勤于翻檢,使穿系竹簡的牛皮繩斷了好几次。孔子還說過這 : 樣的話: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學也。 : 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是對于他極端好學的如實而又生動的寫照。 : 如飢似渴投入學習的孔子,從不放過一切求知的机會。 : 《論語八佾》中記載了孔子入魯國太廟的情形。孔子進入太廟后,對每一件不明白的事, : 都要問個清楚。于是,有人笑話他說:“誰說陬邑大夫的儿子知道禮儀呢?你看他到了太 : 廟里,每件事都要問一問。”孔子听到后,回答說:“我這們做,才是真正知道禮儀啊。 : ” : 《左傳召公十七年》記載了孔子向郯子學習的故事。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這年 : 孔子16歲),東方小國郯國(今山東郯城西南)的國君郯子來晉見魯昭公。在魯國的招待 : 宴會上,魯國大夫昭子問起少昊時代職官的情況,因為郯子是少昊的傳人,他很詳細地進 : 行了解答。孔子听到這件事后,設法赶去求見郯子,向他請教了許多問題,獲知了許多先 : 前聞所未聞的古代史實和傳說。事后,孔子曾深有感触地說:“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 : 四夷,猶信。” : 孔子在學習古代典章文物制度時,十分注意進行實地考察。這一時期,他的足跡曾遍及魯 : 、衛、杞、宋等國。為了研求夏、商兩個朝代的禮儀及典章制度,孔子到了杞國和宋國。 : 据傳,周武王曾封禹的后人東樓公居杞(今河南杞縣),為杞國國君,而商代王子微子啟 : 是被封在了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帶),所以,在杞國和宋國保存著夏代和商代的禮儀制度 : 。當然,宋國對孔子來說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他曾不止一次說過自己是商代人的后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35.88

06/19 00:52, , 1F
哈哈哈 大奶不是老溫的最愛嗎
06/19 00:52, 1F

06/20 00:09, , 2F
^_<呵呵喝,我比較喜歡可愛的勒,太性感的我受不了喔
06/20 00:09, 2F

06/22 23:46, , 3F
我range廣
06/22 23:46, 3F
文章代碼(AID): #14aHg3LX (ck55th302)
文章代碼(AID): #14aHg3LX (ck55th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