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這情況應該檢舉什麼呢?

看板car作者 (囧興)時間7月前 (2023/11/06 11:00), 編輯推噓7(7012)
留言19則, 8人參與, 7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借這個標題回一下 我覺得路上很多三寶 真的是被其他良好駕駛人寵壞了 想彎就彎,想切就切 因為大家都讓著他 所以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很危險 曾經在平面道路 碰過中線要切外線車道到路口右轉 一路不打方向燈,一直往外線車道靠的 想用一個類逼車的方式要別人讓他 開了大概有100-200公尺 最後因為沒人要讓他,他就停在路口 停下來以後,才想起要打方向燈這件事情 最後的最後,才有公車,因為紅燈,好心讓他 他才得以切過去 那台車是一台老Camry (2006大改的那代) 我都不知道他是新手買代步車 還是一路三寶還能好好活了很久? 如果大家開車都亂七八糟 就會東南亞一些大城市一樣 因為塞車車速慢 加上大多人開車都會全神貫注防禦駕駛 車禍數量搞不好還會減少 自從限縮違停檢舉以後 我覺得在台灣都會區開車 一整個有東南亞的強烈即視感 平常每天上班都會經過桃鶯路 從交流道下來以後右轉的那段路 明明就是四線道,但只有兩線能正常開車 因為店家生意都做到門口 然後沒辦法檢舉的情況,外線直接變成臨停區 各種三寶 老人移動神主牌,資源回收阿婆 也都慢慢地在外線悠哉悠哉移動 然後上班族的機車 就從旁邊高速呼嘯而過 機車碰到臨停的車 再往內線切就好 四輪可沒辦法開外線 不然突然碰到一個臨停 就會切不回來,被連卡好幾台,反而更慢 還有小販直接貼著公車停靠區擺攤 檢舉也沒用,我一天也只能檢舉一次 他賺的金額遠遠超過 然後開到一半路中央 動不動就有機車跨雙黃 甚至直接從對向逆向騎過來迴轉 但很神奇的是 開了幾個月都沒看到車禍 每天上班都覺得,台灣人根本沒資格去歧視東南亞國家 我們自己就是雜亂無章的東南亞國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8.154.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99239655.A.9D0.html

11/06 11:15, 7月前 , 1F
是呀 東南亞
11/06 11:15, 1F

11/06 11:15, 7月前 , 2F
開車上下班儘量開高架 會舒服很多
11/06 11:15, 2F

11/06 11:23, 7月前 , 3F
https://streamable.com/qfj21w 看到比自己鈑金大
11/06 11:23, 3F

11/06 11:23, 7月前 , 4F
就怕,看的不爽就逼車攔車,這就是現況
11/06 11:23, 4F

11/06 11:33, 7月前 , 5F
這篇原原PO不就是在高架發生的事 閘道限速也是夠低
11/06 11:33, 5F

11/06 11:35, 7月前 , 6F
照限速開上來跟主線車速落差就會超過40有夠危險
11/06 11:35, 6F

11/06 12:09, 7月前 , 7F
不是被寵壞,因為你撞上去起碼吃三成肇責,還要漲保
11/06 12:09, 7F

11/06 12:09, 7月前 , 8F
11/06 12:09, 8F

11/06 12:12, 7月前 , 9F
小販打110,叫警察開單,用82條沒收攤架。這個不可
11/06 12:12, 9F

11/06 12:13, 7月前 , 10F
勸導,我直接拿手機錄影,警察就會開單照做
11/06 12:13, 10F

11/06 12:36, 7月前 , 11F
這種喜歡壓線吃線逼車的 下車大都一臉咖小樣 被砍
11/06 12:36, 11F

11/06 12:36, 7月前 , 12F
被斬也是在法院哭著喊黑道
11/06 12:36, 12F

11/06 12:38, 7月前 , 13F
台灣本來就東南亞
11/06 12:38, 13F

11/06 13:19, 7月前 , 14F
不只是沒辦法檢舉,就算能檢舉的也會有許多因素無法
11/06 13:19, 14F

11/06 13:19, 7月前 , 15F
成案。車子就打了雙黃燈停在車道上,直接佔掉一道,
11/06 13:19, 15F

11/06 13:19, 7月前 , 16F
連駕駛都不在車上竟然不能檢舉。
11/06 13:19, 16F

11/06 13:40, 7月前 , 17F
違停不影響到機車行人就算了 直接擋到機車道 很難
11/06 13:40, 17F

11/06 13:40, 7月前 , 18F
想像這種人是有多自私
11/06 13:40, 18F

11/06 16:23, 7月前 , 19F
因為台灣有條幹你娘的應注意未注意的垃圾條款
11/06 16:23, 19F
文章代碼(AID): #1bI5RddG (car)
文章代碼(AID): #1bI5RddG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