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提議「汽車牌照課稅分級應以馬力分級

看板car作者 (正圓錐)時間6年前 (2017/12/20 07:29), 6年前編輯推噓0(4410)
留言18則, 8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zxc34 (時間偷偷溜走)》之銘言: : 首先 : 這篇文的標題內文只說牌照稅 : 那就按「使用牌照稅」的部份討論 : 為什麼要課徵使用牌照稅? : 就是針對那塊車牌去課稅啊 : 為什麼要對車牌課稅? : 如果沒有車牌,政府要如何管理所有合法上路的車輛? : 有人開車違規影響其他用路人權益 : 或是發生交通事故對方逃逸的話 : 沒車牌怎麼找車主? 怎麼有依據對車主開罰? : 可以把車牌想成是車輛的身分證 : 所以為了管理及維護制度才要課牌照稅 : 這是我能想到一般人比較能理解的說法 : 我是覺得現在以排氣量來分級滿奇怪的啦 : 不外乎是老舊觀念 大排量=性能好=車價貴=排污高 之類的 : (先不討論其他車種單論自小客車) : 現在小排量渦輪當道 節能環保 性能又比較進步 : 是否應取得租稅優惠 鼓勵車廠研發創新呢? : 那原文提的依馬力分級我是覺得更奇怪 : 舉例: : 1.福特 Mustang 5.0 421hp 車價235萬 : 2.RR Phantom VII 6.75 460hp 車價2700萬以上 : 目前牌照稅4201-5400cc $46,170 : 6601-7800cc $111,700 : 如果依馬力分級上述兩車都400多匹應課同稅金嗎? 或是頂多差一級 : 價差10倍以上的車 課同樣稅 應該不符合量能原則 : 我是舉很極端的例子啦 但是這個情形很廣泛的存在 : 再舉一例 歪L 4.6na 跟 MB 2.0T 都380多匹 但車價就沒差那麼大了 : 總之不管有沒有渦輪 一顆引擎的馬力設定 : 隨著車廠引擎科技 車款用途考量 去做激進或溫和的設定 : 應該不宜作為單一課稅依據 : 如果要再加入油耗環保因素 那應該是燃料費的部分該考量的 : 有版友提到依車輛尺寸 長寬高重 來分級 : 對於車輛用路的話這個我覺得合理 : 但 這跟”牌照稅”沒關係吧 : 應該要另立一個道路使用費之類的才是 : 最後 我覺得先依車價分級距 再依級距訂累進稅率 會比較合適 : 對我們一般老百姓而言 從價課徵 量能課稅還是最實在的 : 至於是實價還是訂價 要不要含選配 要不要算折舊...... : 小弟剛接觸這個議題 : 原本好像都是談論燃料費隨油課徵 這篇談牌照我也覺得奇怪 : 然後在網路上吸收資訊10篇文有9.5篇分不清牌照稅燃料費都混為一談 : 明明是對不同的事來課「稅」與收「費」 : 只是都是因為車子而產生的 : 燃料費-監理機關(中央) 牌照稅-縣市稅捐機關(地方) : 大家搞清楚了嗎? 其實我對燃料費的部分還是有待深入了解啦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原來用排氣量課稅是因為民國50年代的確是只有NA車跟電動車(是的,以前就有了,短距 離的搬運車) 所以看排量的確可以看出車子大小台,而電動車是用電機功率換算相當排量課稅 前陣子吵的很大的Tesla 100系列要收11萬多的牌照稅的話題只是因為財政部修改了適用 對照表 本來只有對應到322hp(對應15210,2.4~3.0L排量)的表修改到對應509hp以上繳11.7萬 以上稍微扯遠了,反正本來設計的方法就是用排量來對應內燃機,EV用馬力換算排量方式 ,而且設計上就是用輸出動力來分級的 而分級上則有明顯的懲罰性加重,3.0L以下是0.6L一級,每級差4千多塊(前二級的500以 下&500-600差距較不等差) 而3.0L以上則是1.2L一級,每跳一級是1.3萬、1.8萬、2.3萬、4.8萬 所以以前曾有很多官員脫口而出說3.0L以下是小車的概念大概是這樣來的,因為3.0L的確 是個分水嶺 但現在有增壓、油電、柴油,排量已經無法表示車的輸出大小,這個分級自然沒有鑑別度 了 所以要如何重新定義車輛輸出並依照原有的高輸出懲罰課稅分級?直接定義馬力是一個方 法 但歐洲就是因為這樣才柴車橫行,好一點的話應該是馬力、扭力各有一個表,課稅的時候 就兩個金額加起來就好,但這樣扭力動輒破50kgm(破百也不難)的EV車就炸了……最好 的方法還是因應汽/柴/油電/電各有分級表(且還要對應各自的客車跟貨車),然後每隔2 年依照稅收狀況&科技發展小改,不過公務員的水準大家都知道,看看燃料費對照表最後 一次修正是1983年了,那時候車子的油耗拿來課現在的車也真是很屌 最後,很多人會說歐洲都改碳排稅了,台灣直接也改碳排分級好了。對此我是覺得不好, 因為本來牌照稅(對應輸出)跟燃料費(對應燃料消耗)就是兩個算法,只是最後都照排 量分級,感覺上是一樣的,如果以後燃料費改碳排收,分級直接依照每台車的能源局測試 值,牌照稅就依照本來定義的輸出課稅,這樣兩個錢就能定義出更多不同的車種,收的更 精確 至於說“為何大輸出要多繳稅”的……啊你有能力買大輸出就多負擔稅金呀,付不起的買 小輸出就好啦X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99.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13726152.A.FB7.html

12/20 07:39, 6年前 , 1F
問題是 大輸出越來越平價的當下 這懲罰性課稅很過時
12/20 07:39, 1F

12/20 07:40, 6年前 , 2F
一台也不過六百萬出頭的 課起來比千萬超跑還貴
12/20 07:40, 2F
六百萬出頭的動力輸出比千萬超跑還高,那多課稅不是很正常嗎???買車就省400萬了X DD

12/20 07:48, 6年前 , 3F
其實政府只是要錢找藉口因為電動車沒cc渦輪收太少了
12/20 07:48, 3F
如果你仔細看電動車馬力對照表會發現……常規的2.0T 200~240hp的還是分類在原來1.8 ~2.4L級距,新法反而讓馬三這種2.0NA繳少一點捏 ※ 編輯: ariete (111.71.99.75), 12/20/2017 07:53:46

12/20 07:53, 6年前 , 4F
野馬5.0才200多萬 也課五萬啊
12/20 07:53, 4F
課不起五萬,可以買野馬2.3L呀,難道有人逼你買野馬5.0L? ※ 編輯: ariete (111.71.99.75), 12/20/2017 09:51:13

12/20 10:30, 6年前 , 5F
直接根據車的定價收錢不就好了,每五十萬一個級距
12/20 10:30, 5F

12/20 10:30, 6年前 , 6F
這才叫能力越大負擔越多
12/20 10:30, 6F
貨物稅、關稅就是根據報關價課稅的,一個分級要收幾次?

12/20 10:32, 6年前 , 7F
動力比千萬超跑高就要多課稅哪裡公平?那千萬超跑內裝,
12/20 10:32, 7F

12/20 10:32, 6年前 , 8F
科技或外觀材質用料比較好為什麼不多課稅?
12/20 10:32, 8F

12/20 10:39, 6年前 , 9F
所以我不懂你的意思到底是想課「有能力」的人,還是處罰
12/20 10:39, 9F

12/20 10:39, 6年前 , 10F
沒錢但買到大馬力的人
12/20 10:39, 10F
同上,貨物稅關稅就課過一次了,而且我不懂沒錢但可以花600萬買車的道理

12/20 10:47, 6年前 , 11F
RX8表示抗議!
12/20 10:47, 11F
RX8現在已經照2.6L排量繳稅,換馬力繳,250hp繳更低的稅,抗議無效XD ※ 編輯: ariete (111.71.99.75), 12/20/2017 11:05:38

12/20 11:06, 6年前 , 12F
一個是交易稅,一個是規費最好能拿來比
12/20 11:06, 12F

12/20 11:06, 6年前 , 13F
難不成你買了房子繳了一堆稅,每年就不用繳地價稅?
12/20 11:06, 13F
好吧,或許是我扯遠了,回到牌照稅的本意來看,本來就跟車價無關,照車價課本來就亂 搞,除非政府有意照佔用道路面積跟重量綜合課稅,而非用輸出動力做車輛分級,但這樣 EV會哭哭唷

12/20 11:12, 6年前 , 14F
車子使用的引擎和馬力都是影響車輛價格的一部分,所以馬
12/20 11:12, 14F

12/20 11:12, 6年前 , 15F
力在貨物稅和關稅也課過了,並不是只有內裝材質等等的東
12/20 11:12, 15F

12/20 11:13, 6年前 , 16F
西才被課過稅,只單獨抽出馬力再課一次並不公平
12/20 11:13, 16F
※ 編輯: ariete (111.71.99.75), 12/20/2017 11:27:11

12/20 13:07, 6年前 , 17F
用油耗分級比較好吧
12/20 13:07, 17F
油耗分級是燃料費該改的方向,牌照稅不需要同樣標準,如果同一標準那就兩規費合一就 好啦,何必收兩次 ※ 編輯: ariete (111.71.99.75), 12/20/2017 13:12:23

12/20 14:39, 6年前 , 18F
一樓是說GTR吧哈哈
12/20 14:39, 18F
文章代碼(AID): #1QEQ38-t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