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橡皮擦計畫

看板book作者 (瓜瓜)時間3年前 (2020/10/14 22:49), 3年前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7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作者簡介 《橡皮擦計畫》一書由 Michael Monroe Lewis 所著,Michael 寫過多部暢銷書,例如《 魔球》、《大賣空》與《老千騙局》等等。他曾經在《紐約報雜誌》撰稿、擔任《新共和 》雜誌的資深編輯,以及英國《觀察家》週刊美國版的編輯,而現在,Michael 在《Vani ty Fair》擔任編輯。 內容簡介 《橡皮擦計畫》的副標題是: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原文看起來會比 較有感覺:《Undoing Project: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這本書在敘 述兩位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康納曼)以及 Amos Tversky(特沃斯基)如何在了 解人類心智這個領域中打下一片領地的故事。 《橡皮擦計畫》閱讀起來很流暢,作者在不同的故事主線中不斷轉換兩位主角的事蹟,看 完全書大概可以把劇情分為幾個主線:兩位主角的個人成長、研究歷程、參與以色列的戰 爭、研究結果跨出心理學領域以及兩人越來越深的矛盾。沒看過本書的朋友可以透過我放 在最後面的章節心得,稍微看出本書劇情穿插的脈絡。 既然本書閱讀起來像是情節緊湊的小說,那這篇心得我就不會針對劇情多做細節描述,稍 微查了一下 SEO 前幾名的網站,內容多在描述《展望理論》以及兩位主角電影似的關係 發展,因此這篇心得我會從比較少討論的兩個主題下手,分別是:《人如何做判斷:做選 擇的原因》以及《與行為經濟學的統合:從「不當行為」看「橡皮擦計畫」》。 #人如何做判斷:你喜歡茶還是咖啡? 假設有一個人,他喜歡咖啡勝過茶、喜歡茶勝過熱可可,那如果我們在桌上擺上了咖啡跟 熱可可,他會如何做選擇呢? 人在做「判斷」,或者說在做「決策」的行為可以大致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具體簡單的 :在其他條件都相等的狀況下,每個人都希望賺更多錢,而不是更少;都希望承受較少痛 苦,而不是較多;但第二類就比較困難而且模糊,沒有明確的好壞之分:一個人要如何決 定住在哪裡、和誰結婚或是買哪一種果醬。 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本書主角 Amos Tversky 的老師 Clyde Coombs 提出一種人類在面對 第二類型的判斷時的模型:列出一連串「二選一」的選擇清單。以選配偶為例子,通常我 們會假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理想配偶的標準,然後會將現實中遇見的每一位可能配偶 ,與心中的完美形象做比較,最後選擇最符合理想的那一位。 但 Clyde Coombs 不這麼想,他用喝茶做了一個比喻:一個人如何決定要在茶裡放多少糖 ?在那個人心裡,一定有一個理想的甜度,因此他會慢慢加糖,直到最接近這個理想的甜 度為止。在拿選配偶當例子,假設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配偶形象,這個形象具備了「一 些」他們認為重要的特質,但每項特質不是同等重要。人們會從現有的人選中,選擇最接 近理想形象的那一位。 那麼,這個最接近是如何接近呢?那個人對於不同特質的權重是多少?而且這些特質又會 被大腦如何評估?一個在找另一半的女人,是怎麼把眼前的男性,和她心目中的理想做比 較的呢?Clyde Coombs 猜測,人會不斷在兩者間:自己心中的理想與現實世界所遇到的 人之間,找尋「相似性」並做出選擇,而我們最後的決定,正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 好,簡單來說,就是人在做選擇的時候並不是拿兩個東西跟樣品一比較,然後說一個比較 像一個比較不像,就做出選擇。在做判斷的時候,是先有一個樣本,然後拿裡兩個東西的 「多項」特質一樣一樣的跟樣品比較,那每個特質所佔的權重就很重要了,舉例來說,在 選配偶時,是「幽默感」這個特質還是「多金」跟樣本的相似度比較重要呢? 當你還在埋頭為「權重」問題苦思的時候,Amos Tversky 針對上述想法提出了另一個質 疑:什麼是「相似性」?所有的心理學理論,在描述人們如何做判斷時都有一個共通點: 距離。當你比較兩件事物時,你實際上是在問兩者間有多相近(closely)。舉例來說, 兩個人、兩個想法、兩種情緒:依據心理學理論,這些都存在於心智中,就如同存在於地 圖上,每個點之間有固定的關係,而那就是距離。 舉例來說,比起綠色,紅色跟紫色的距離更近,所以人們會說紅色跟紫色相似,而不會說 綠色跟紫色很像。但是這種說法有根本性的矛盾。仔細想想,什麼是距離?距離是對稱的 ,紐約到洛杉磯的距離,與洛杉磯到紐約的距離是相等的。但是我們會說「土耳其人像老 虎一樣善戰」不會說「老虎像土耳其人一樣善戰」,或是詩人會寫下「我的愛和海一樣深 」而不會寫出「海像我的愛一樣深」的詩句。Amos Tversky 發現,不管運作的原因是什 麼,人們在比較兩個事物時,根本不在意對稱的問題,也就是過去所有關於相似度判斷的 理論都是錯的,一切都跟距離無關。 那究竟跟什麼有關呢?Amos Tversky 建構了自己的理論:《相似性特徵》(features of similaity)。指的是當人們在比較兩件事物、判斷兩者相似性的時,基本上心理會列出 一份特徵清單,共同特徵越多,代表兩者越相似。這些特徵,純粹是他們對於事物的觀察 ,然後再計算這兩個事物之間有多少共同特徵。這個現象說明當人們在做決策的同時,也 在進行相似度判斷。而判斷的方法,就是依據自己所能注意到的特徵。如果能引導他們去 特別關注哪些特徵,我們就能操弄他們對相似度的判斷。 回到本段的副標題,當一個人喜歡咖啡勝過茶、喜歡茶勝過熱可可,但他卻喜歡熱可可勝 過咖啡的時候,傳統的心理學理論認為這種現象違反「遞移性」,是不理性的行為。可是 這時候,Amos Tversky 認為也許那個人並不是以一種「整體性」的角度在做比較,也就 是說,在他的心智地圖上,可能不是以「熱飲」的角度在衡量,而是以這些飲料種種的「 特性」角度。例如在比較咖啡與茶的時候,「咖啡因」的特性會比較明顯;較咖啡與熱巧 克力時,就變成「糖」這個特性比較重要了。有時候我們偏向選擇某些特性,有時候換成 考量別的特性,端看我們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底下。 #與行為經濟學的統合:從《不當行為》看《橡皮擦計畫》 如果你看過天才交會時綻放的光芒,也許你就會期待自己總有一天也能夠與誰碰撞。 《橡皮擦計畫》這本書遠不如 Daniel Kahneman 在 2011 年出版的《快思慢想》來的有 名,《快思慢想》介紹了人類心智是由兩個系統所操控的,分別是「系統一」與「系統二 」。那這兩個系統是怎麼被 Daniel Kahneman 研究出來的呢?這就得提到,原本大家以 為跟心理學領域八竿子打不著邊,但後來發現相性極合的領域「經濟學」。 在 1975 年,有一位落魄的經濟學家 Richard H. Thaler 在羅徹特斯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簡稱 UOR)擔任助理教授,當時他 30 歲,前途茫茫,甚至有人懷疑他到 底夠不夠格當一位教授(誰也沒想到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會是他)。但 Danie 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改變了他的一生,在遇到這兩位心理學家之前,在 Richar d H. Thaler 還在 UOR 念研究生的時候,他就對經濟學的課堂教材感到疑慮過。 在撰寫他的畢業主題論文《生命的價值》時,他試圖回答一個有趣的問題:人命值多少錢 ?目前的估計數字,在後來與更新過的《人命價值幾何》的論文中指出,拯救每條人命的 價值約 700 萬美元,這個論文如今仍然被用於政府單位的成本效益分析。但正是在研究 人命價值的過程中,Richard H. Thaler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他設計了一個問卷,上面的題目是這樣的:「如果你感染了某種有千分之一致死率的病毒 ,現在有一種解藥可以救你,那麼你願意花多少錢來得到這個解藥?」以及另外一題「某 種病毒有千分之一的致死率,需要付你多少錢,才能讓你願意被這種病毒感染一次?」 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相同,因為你答出的金額都代表了千分之一 死亡機率的代價。 但問卷得到的答案卻相差甚遠,金額的差距高達 200 多倍(按《不當行為》中的敘述, 是 2000 美元以及 50 萬美元的差距)。Richard H. Thaler 覺得這種現象很有去,把這 項結果拿給他的論文指導教授,但教授只告訴他不要再浪費時間,回頭是岸,好好完成畢 業論文比較重要。就這樣,Richard H. Thaler 一直鬱鬱寡歡了一段時間,直到 UOR 拒 絕提供他終身教職之後,他陷入了人生實質意義上的轉戾點。 為什麼是轉戾點?因為一個助理教授沒能當成終身職,那的確是前途未卜;但也是這個時 間點,他遇到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在《科學》月刊上的論文《不確定下 的判斷:捷思與偏誤》。後來的故事就簡單了,Richard H. Thaler 開始與兩位主角展開 在心理學上的研究,從而發展出新興的學科:行為經濟學。 這個故事裡面包含了很多技術性細節,諸如「展望理論」、「稟賦效應」、「峰終效應」 、「預期效用理論」、「系統性偏誤」、「捷思」等等,但這不是這一段我想敘述的重點 ,在這一段我關係裡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一個抱持著點子卻被世界打壓成傷痕累累的一 個人,在最後遇到了一個懂他的伯樂,並且徹底的推動了世界的改變。 也許世界的運行就是這樣,我們只能一直保持正面的想法,一直充實自己,一直追求前方 的目標。也許有一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那句雞湯「努力也許不會成功,但不努 力一定不會成功一樣」我認為面對這種世界的心態應該是這樣的,要保持彈性,期待自己 哪一天也能在這世界上綻放,但也要知道,自己「最多」能拿到的就是對自己的心安理得 、對自己的問心無愧。 心得 念完《橡皮擦計畫》給我最大的收穫有兩個:第一,重新撿起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知識 。在板上有我閱讀《不當行為》的心得,已經是一段時間之前的事情了,看完這本書再度 讓我意識到人類的判斷有多麼脆弱,會受到哪些因素造成偏誤;第二,我也想成為像 Dan 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那樣的人。當然,指的不是成為心理學家,而是針對自 己的想法能實際地構築出一套計畫與理論,他們是學界的創業者,綜觀本書,你會發現他 們提出的論文以及面對的學術圈環境,簡直就相如今的新創在做邊緣創新一樣。 我喜歡能夠追逐自己夢想的人。在《橡皮擦計畫》中也有許多值得摘錄的名言佳句,例如 :「悲觀的人碰到壞事,等於歷經了兩次厄運」阿莫斯常常這樣說:「第一次是你擔心某 件壞事會發生,第二次是壞事真的發生」、「我們做出的重大決定,通常都是隨機發生的 。反而是那些比較不重要的小決定,才能看出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等等。我推薦在每閱 讀完一個章節後,停下來思考幾個面向的問題:這章節的發展對於「理論」的影響、這章 節的主角帶給了我什麼新的人生觀......諸如此類。 由於修過經原,也閱讀過一些相關的經濟學、心理學書籍,因此我在閱讀本書時沒有遇到 太大的障礙。如果是害怕學術味太重的讀者也不用擔心,書中針對專有名詞都有白話的介 紹,多半都還有提及相關的實驗可以幫助理解。真的很擔心的話可以先閱讀《快思慢想》 這本科普讀物(有條件的話建議讀原文)。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對行為經濟學有基本認知 ,可以「了解行為設計背後成因」的人來閱讀,本書表面上的劇情很多,但如果有相關的 知識再來閱讀,就可以抓到在劇情背後,那些理論成長的脈絡。 最後,一樣附上我在閱讀本書時為每個章節做的章節筆記,歡迎大家參考。 章節筆記 第一章 那些年,NBA 的選秀會上 本章以休士頓火箭隊總經理的故事說明過去的球員市場效率極低,人為的判斷有很多缺點 。本章著重在描述總經理引進數據預測模型的故事,人為預測在本章一開始也有很多討論 ,但在預測模型上的討論大致上有:模型也有局限性、人為判斷跟模型的綜合使用、大量 的偏誤效應。本章引入模型的背景是從 2006 年開始的,當時要引入模型有很多問題,例 如資料不夠全面,資料的維度不夠(場均數據以及每場的分鐘數據差別)、資訊不夠詳盡 、歧視過多等等,但在 2020 年人類對於數舉分析的使用已經大幅進步了,大數據跟人工 智能是否在選秀市場上有更好的判斷能力呢?這是個有趣的話題,可以去找找有沒有近幾 年的論文。最後我很喜歡總經理的世界觀:概率論、以及認知到世界不是自己看到的樣子 :「他很清楚,沒有人能對所有事情都有把握。他只是運用數據分析來下決策,提高準確 度。他從不靠自己的直覺做決定,它賦予了怪咖一個新定義:一個了解自己的心,所以不 信任自己的人」。 第二章 少年康納曼的煩惱 本章敘述 Daniel Kahneman(康納曼)對心理學研究的初期歷程。康納曼是猶太人,從小 他就在納粹的追捕下與家人四處逃竄,也因為這麼特殊的童年經歷,讓康納曼從小就以一 個旁觀者、觀察者的角度在度量身旁的人,也因此對心理學產生興趣:為什麼一個人對於 眼前所見的認知,會因為所處的情境不同而改變?當有個一心要滅絕猶太人的政權在歐洲 興起時,為什麼有些猶太人看見了並趕緊逃走,有些人卻留下來等著被屠殺?二戰完,康 納曼服兵役時被掉進心理研究部門,負責以心理學塞選哪些士兵適合哪些職位,在這段經 歷中,康納曼發現了光環效應,並且制定了「康納曼計分板」來避免人為主觀判斷的干擾 。本章有一個小主題,就是康納曼生涯發展的一種模式:一開始熱情擁抱某個想法或計畫 ,最後失望地割捨。例如在醫學與性格研究這兩個領域。 第三章 遇見天才阿莫斯 本章介紹 Amos Tversky (阿莫斯)進入心理學領域的過程。他的生平還蠻有趣也蠻吸引 人的,感覺是個理想中的風趣知識份子。這一章的後半部分主要在敘述阿莫斯進入心理學 領域後研究的「相似度」問題,這個問題的起因是因為「遞移性」。遞移性指的是,如果 你喜歡 A 大於喜歡 B,又喜歡 B 大於喜歡 C,那麼你一定喜歡 A 大於喜歡 C。這個結 果在數學計算上是絕對的,但在人為的實驗中卻時常出錯:假設一個人喜歡茶大於咖啡, 喜歡咖啡大於果汁,但不是每一次當面前有茶跟果汁時都會選擇茶。後來阿莫斯的論文指 出,這是因為人在比較事物時,會列出「相似性特徵」。在阿莫斯之前的主流心理學認為 ,人們做判斷是因為距離:當你比較兩件事物時,你實際上是在問兩者間有多相近。可是 這種說法很矛盾,就像詩人會說,我的愛像海一樣深,卻不會說海像我的愛一樣深一樣, 當人們用隱喻時,相似關係的方向性和不對稱特別明顯。阿莫斯根據這種矛盾否決了所有 建構在「距離」上的學說,進而提出了「相似形特徵」:當人們在比較兩件事物、判斷兩 者相似性的時,基本上心理會列出一份特徵清單。這些特徵,純粹是他們對於事物的觀察 ,然後再計算這兩個事物之間有多少共同特徵。這個現象指出當人們在做決策的同時,也 在進行相似度判斷。而判斷的方法,就是一句自己所能注意到的特徵。如果能引導他們去 特別關注哪些特徵,我們就能操弄他們對相似度的判斷。看到這裡,我對行為經濟學的起 源有了新的認知,原來也可以從「操縱相似性」的作法去解釋行為經濟學。 第四章 戰火下,課堂裡 本章介紹 Daniel Kahneman(康納曼)的生平。從這一章可以看出康納曼是一個對於世界 抱有好奇的人,他喜歡去追求問題。這一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康納曼的學生給他的評語 :「有人說,所謂教育,就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而康納曼是這句 話的奉行者」康納曼時常在課堂上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例如:以色列正面對恐怖攻擊 ,康納曼就要求學生利用心理學設想政府應該怎麼做才能安撫人民的情緒;康納曼也教過 飛行員,他要求學生設計一套方式讓飛行員能記住一大串的指令;他曾經買了一款遊戲, 然後要學生設計一套教導別人如何教導這套遊戲的方式......諸如此類。這一章的中斷部 分也介紹到了康納曼後來提出系統一與系統二的契機,是康納曼在研究「知覺防衛」,一 項研究發現人們會下意識地受眼前所見字詞影響而不自知:眼前的事物烙印在心中,但心 智卻沒有察覺。這讓康納曼提出疑問:這種下意識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一個人不覺得自己 「認得」某個詞,那麼他要如何理解並進一步扭曲這個詞的意思?莫非我們的心智,存在 著兩套不同的運作機制,一套負責接收外界訊號,另一套負責阻絕訊號......這就是系統 一系統二的雛形。這一章也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概念,Taleb 說:「人們總是喜歡去尋找 自己想要模仿的對象,其實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去找出你不想模仿的人,並且努力讓自己 不要成為這樣的人」這是刪去法、負面作法的應用,這跟康納曼的研究策略非常雷同。康 納曼認為,要了解人體感官的運作,就要知道感官是如何出錯的。錯誤不僅有用,也能揭 開心智運作的深層本質:「我們要如何理解記憶?想知道答案,我們該做的不是研究記憶 ,而是研究遺忘」。這種從反面思考的路徑很有趣,就像經濟學中認為,做選擇時不該用 正面看有啥選項,而應該從反面看,你選了一個東西後你其實失去了什麼。 第五章 在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本章敘述阿莫斯跟康尼曼合著《相信小數法則》的故事。首先,阿莫斯跟康尼曼完全是不 同樣的兩個人,雖然在希伯來大學中兩人都是著名的教授,但是少有往來。直到有一天, 康尼曼出於好奇,邀請阿莫斯到自己的課堂上演講,才上演了一場不同價值觀的激烈碰撞 。後來這兩個人漸行漸近,書中有一段敘述很好玩:先前有學生無法理解,為什麼希伯來 大學最頂尖的兩位明星教授,彼此保持如此遙遠的距離?現在他們同樣無法理解,為什麼 想法如此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可以找到共通點,甚至可說是成了靈魂伴侶?本章後半部敘 述所謂的《小數法則》,大多數人在判斷不確定事件發生的概率時,往往會違背概率理論 中的《大數法則》,而不由自主的使用《小數法則》,就是濫用「典型事件」,忘記「基 本概率」。小數法則是指人們傾向於將從大樣本中得到的結論錯誤地移植的小樣本的傾象 中。例如,執硬幣時,長期來看正反面的機率會是 50%,因此當連續出現五次正面後,大 多數人會認為下一次出現反面的機率會大於 50%。那為什麼要研究小數法則呢?其實他們 想要探討的,不只是人們如何運用統計學的問題,人類「基於直覺而產生的預期,會因為 對世界的錯誤認知而遭到扭曲。」他們發現,當人類心智在預測某個不確定事件發生的概 率時,靠的不是統計數據,那靠的是什麼?人類的心智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第六章 揭開心智之謎 本章介紹心智中的「捷思」。這一章分了三種捷思,第一種是「代表性捷思」,指的是人 們在進行判斷時,會將要判斷的「標的物」與心中的某個「理想典範」作比較。當人們評 估生活中各種情境的發生機率時,他們判斷的依據通常是相似性(代表性),在許多情況 下,如果事件 A 比事件 B 更具有代表性,人們就會判斷 A 的發生機率大於 B。例如如 果某個籃球員與你心目中的 NBA 籃球員形象越接近,你越可能認為它未來會成為 NBA 球 員。第二種是「可得性捷思」,指的是如果一件事實或意外事件讓人們印象深刻,例如最 近才發生,或是很常發生、經常被你提起,都會特別容易被你想起來,在做判斷時,你也 會給予加權。第三種是「定錨」,指的是我們在做預測時,會因為無關的訊息而受影響。 本章稍微難閱讀一點,要說明捷思,就必須以實驗說明。實驗的內容是提出一個問題,通 常這種問題有明確的答案,所以實驗者只需比較正確答案與受訪者答案的差異為何就好, 但正確答案的運算需要一點統計知識或數學運算。這一章還提到專家不可信的話題,說建 立一套簡單的模型就能比醫生更有效的判斷患者是否罹患癌症,不知道這件事到現在是否 還是這樣。在 2016 年的菁英日課中,有一期講到心理治療師的判斷比起模型化工具遜色 許多,也可以拿來做個參考。 第七章 為什麼千金難買早知道 本章討論預測。在預測上常出現的偏誤是「後見之明偏誤」,指的是一旦人們知道了最後 的結果,就會誇大原先對此一事件的猜測傾向,導致認為自己「早就知道結果」的錯誤認 知。拿籃球賽舉例吧,在球賽開打之前,雙方隊伍都有無數個支持自己隊伍絕對贏球,對 方隊伍必定輸球的理由,但當結果出現時,敗方隊伍總是會冒出許多「合理的失敗理由」 ,但如果這些理由真的這麼清晰合理,那為何在球賽開打之前沒有人看到這些因素呢?在 歷史研究方面也是,我們太常發現自已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是事情發生之後 ,卻又自信滿滿地解釋已發生的這些事情。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例如大航海時代、一戰 與二戰,都會有歷史學家給出發生這些慘烈事件的原因,這些原因看起來無比清晰,但是 為什麼當代的人們卻對這些線索一無所知呢?答案是,這些線索在當時也只是背景雜音的 一部分,人們對於預測不確定的未來不具有穩定的能力。為什麼不具有?這一章提到一個 實驗,實驗的結論是只要給受試者任何資訊,即使是無用的資訊,都有可能增加他們預測 的信心。實驗設計了兩種情境:沒有給予特定證據,以及給予無用的證據。而人們的預測 結果大不相同。沒有給定特定的證據,人們會正確地運用先驗機率;但如果給予特定的證 據,他們就會忽略先驗機率。 第八章 派出信使,到未來之地 本章以 Donald Redelmeier(雷德邁)為主角,雷德邁是 Sunnybrook Hospital 的醫師 ,主要工作是檢視醫學診斷上的錯誤情況。雷德邁和阿莫斯與丹尼爾「個別」工作過,他 們找上雷德邁的因素很簡單,就是在醫學診斷上很長出現所謂的「捷思」。例如在賭錢時 ,醫生和病患有什麼不同的心理傾向?當醫生告訴病患一個手術成功率有九成時,或是當 醫生告訴患者有一成的手術失敗率時,患者選擇是否動手術的機率截然不同。例外,這一 張還提到了「選擇性配對」,也就是關節炎和溫度差異的例子,一般人認為天氣冷會造成 關節炎只是一種代表性的捷思,只是因為關節痛的時候病患會特別去在意天氣這個因素罷 了。最後,這一章敘述了「峰終定律」,也就是人們對一件事情高潮與結尾的印象通常會 代表人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本章是以大腸鏡作為例子。這一章蠻有趣的,內容慢慢提到 一些行為經濟學或經濟學中會使用的東西,例如重複賽局等等。在這一章中有兩句話讓我 很有感觸:如果可以很具體地描述可能發生的災難,就會讓我們感覺到這趟旅程的危險性 很高,即便這些輕易就可想像出來的災難,並不代表他們發生的機率會比較高。相反地, 當可能的危險難以想像或完全想像不出來時,我們就可能低估他們的風險、一個人在做預 測時,只有在百分百確信自己是對的情況下,才能略過基本比率。第一句告訴我們,人們 對於未知的事物的處理能力有多差;第二句告訴我們要避免捷思。 第九章 從快樂到遺憾 本章藉由以阿戰爭的發展說明阿莫斯和丹尼爾是如何從研究「決策分析」,轉而研究「 決策研究」。改變的轉戾點是因為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前往調停埃及、以色列、敘利亞時, 丹尼爾交給以色列的外交部長一份報告,報告的內容是如果這次調停破裂,全面開戰的可 能性會上升 10%。但外交部長看完這份報告後說:「才增加 10%?那沒什麼差別嘛。」這 句話讓丹尼爾放棄了決策分析,他發現人們對數字理解太少,少到幾乎看不懂數字的意義 ,大家都不覺得機率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且沒有人會根據數字做決策,他們要的是故事 。在這之後丹尼爾跟阿莫斯開始研究另外一個主題,有關「期望效用理論」,期望效用理 論是 1730 年代,由瑞士數學家 Daniel Bernoulli 提出的,他說:「人們追求的不是期 望值最大化,而是「效用」(utility)最大化」就是指在風險情況下,個人所做出的選 擇是追求某一數量的期望值的最大化。但後來法國經濟學家 Maurice Allas 提出了「阿 萊悖論」指出期望效用理論的矛盾之處。丹尼爾與阿莫斯則透過這個矛盾發展出了一套「 後悔理論」:人們在做決定時,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們考量的,是追求遺憾(後悔) 最小化。這套理論,後來也成為了「展望理論」的基石。 第十章 人生有賺有賠 本章在介紹那些如今在行為經濟學領域鼎鼎大名的理論。自然,這一章也提到了經濟學諾 貝爾獎得主,《不當行為》的作者 Richard H. Thaler。有關理查的故事在《不當行為》 中有很深刻的敘述,本章大致上提了一些理查的個人特色,以及理查發現傳統經濟學的矛 盾之處:千分之一的疾病、堅果的選擇等等。後來這些研究與洞見被整理成所謂的「稟賦 效應」,簡單說就是一旦某樣事物讓你感到擁有,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就會開始提升,激發 你做出不同行為。在面對收益時,會想規避風險;在面對損失時則會傾向於冒險也是這一 章討論的主要內容:對於負面變化的敏感度高於正面變化,這種現象不是只出現於賭局, 這充分反映出人類基本上就是一部追求快樂的機器。對多數人來說,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 ,遠小於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最後,這一章指出了行為經濟學的一項核心洞見,人並非 完全理性,人們並非在不同事物之間作選擇,而是在不同的描述之間作選擇。 第十一章 橡皮擦計畫,未完成 如果說展望理論或是後悔法則是在探究:人們對用負面情緒的「預期」,以及這種預期會 如何影響他們的決策,那這一章丹尼爾開始發想的主題是如果不愉快的事件「已經」發生 ,人們會如何「抹除」?模擬一個情境,有一個上班族每天上班都走同一個路徑,就這樣 走了 20 年,但是某一天因為某些原因,這個上班族決定走另一條路徑上班,結果發生車 禍死去了。請問,你會如何「抹去」這個事件呢?我覺得「抹去」這個詞用的不太精準,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抹去指的是對於這件事情感到遺憾的因素。簡單來說,對於這起事件 ,我可能會這樣抹去:啊,如果那天他沒有換另一條路徑去上班就好了。但是除了這個因 素,明明還有很多抹去的方式啊,例如我們可以說:啊,如果那天他便秘拖個 5 分鐘才 去上班就好了等等,但是為什麼人類的心智不會這樣想像呢?這就是丹尼爾要研究的東西 :反事實情緒。除了這個主題,本章還介紹了阿莫斯與丹尼爾逐漸開始的矛盾,因為兩人 分隔兩地,不能再像往常一樣親密無間的合作,加上雙方面對的環境不同,讓這兩個人之 間慢慢地出現代溝。 第十二章 一朵可能性的雲 本章在敘述提出新穎學說的阿莫斯與丹尼爾與當時的學術圈論戰的過程,很多人認為他們 誇大的人類心智的誤區,使人不在相信心智。但阿莫斯的態度是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 根據經驗法則來做決策通常都不會有問題,只是有時候會失靈,而這種失靈的現象值得關 注,是因為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心智是如何運作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加以研究呢?畢竟 ,當我們用視覺錯覺去理解眼睛如何運作時,也沒有聽到有人批評啊。也是在這一來一往 的過程中,阿莫斯和丹尼爾提出了「琳達問題」以及其衍生出的「合取謬誤」:一種認為 多重條件比單一條件更可能發生的認知謬誤。但也是在提出這些理論的過程中,阿莫斯與 丹尼爾之間的矛盾越鬧越深。 第十三章 尾聲 尾聲在敘述阿莫斯因病逝世,還有丹尼爾得到諾貝爾獎的過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94.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2686976.A.39F.html

10/14 23:17, 3年前 , 1F
好棒的內容,多謝分享
10/14 23:17, 1F

10/15 01:32, 3年前 , 2F
10/15 01:32, 2F

10/15 10:50, 3年前 , 3F
感謝分享
10/15 10:50, 3F

10/15 14:46, 3年前 , 4F
10/15 14:46, 4F

10/15 18:59, 3年前 , 5F
很豐富的心得,正在看這本,可惜看原文的常常要停下來
10/15 18:59, 5F

10/15 18:59, 3年前 , 6F
思考一下,早知道就買翻譯本了XD
10/15 18:59, 6F
我倒是比較少看原文,除非是沒有中譯本或是翻的不太好的才會去看原文><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29.210 臺灣), 10/15/2020 20:10:29

10/16 20:03, 3年前 , 7F
推!
10/16 20:03, 7F

10/18 19:33, 3年前 , 8F
謝謝分享
10/18 19:33, 8F
文章代碼(AID): #1VXn00EV (book)
文章代碼(AID): #1VXn00EV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