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1&2

看板book作者 (Capufish)時間6年前 (2018/06/14 01:10), 6年前編輯推噓11(11010)
留言21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針對「課題」這件事情,我認為有一派哲學更適合談課題。 : 而且講述的更加清楚明白,那就是「斯多葛學派」。 : 許多人應該看過這段話:「寧靜禱文」 : --- : 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 : 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 : 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 --- 看到上篇許多人對《斯多噶》有興趣,所以再分享一些我的心得。 懂得分辨什麼事情是「可控制」,什麼是「無法控制」,是斯多葛的入門心法。 對於這個心法還可以再更深一層的討論。 那就是「可控制」的定義為何?(文長,慎入) ----------------------- 先講結論: 「可控制」應指在合理範圍內可以做到的事情。 可以做到,但非常困難,這就是屬於不合理,也就是「無法控制」。 可以控制的,就去做。 無法控制的,就接受。 越快接受,就會越快將心力放在可控制的範圍,繼續前進。 ----------------------- 以下舉例來驗證這個思維:【女生去夜店,被性侵了】 第一派的說法通常是:「女生不自愛,穿太少,誘人犯罪」等。 第二派的說法通常是:「去哪裡,穿什麼,這是個人自由,身體自主權」等。 去夜店這件事情,當事人可不可以控制? → 可以。 所以不要去 = 被性侵的可能性降低。 但我們不可能因為害怕車禍就不出門。 雖然不出門是一種選項,但它不合理。 所以即使「不出門」是可控制的,也不會是我們想要的選擇。 面對在夜店性侵的可能,我們可以控制的是什麼? 1. 多帶幾個親友去。 2. 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 3. 不要讓飲料離開視線。 4. 派一個,甚至兩個親友看住自己。 你也許還可以列出5.6.7.8.9項,這些選項都是屬於「可控制」的範圍。 就「女生去夜店,遭到性侵」這件事情而言。 性侵他人者該死,絕對該死,沒有任何可以辯護的理由。 而被害者也沒錯,錯的絕對不是她。 但是,這個但是很重要(這邊怕被曲解意思) 針對應該做到的「合理控制」做法,當事人是否有做到? 假設被害者已經盡自己「合理」能做到的「可控制」。 結果還是被性侵了,那就是屬於「無法控制」的範圍。 別人要不要侵犯你,你是「無法控制」的。 與其將「不被侵犯」的期待放在對別人的信任上(無法控制)。 倒不如自己做好「可控制的事」。 假設跟一群朋友去夜店玩 (可控制1)不喝酒。 (可控制2)有交待兩個朋友留意自己。 (可控制3)請家人朋友來接送自己。 都做到這樣的範圍了,我們就在「可控制」的範圍盡力了。 如果真的還是發生事故,那就是「無法控制」。 例如一群孔武有力的男生,直接當場把人架走性侵。 這種狀況雖然還是有可控制的方法(像是僱用保鑣),但這脫離常理了。 在合理範圍內,做到所有能控制的,剩下的都是「無法控制」。 這邊「合理」的定義很重要。 我自己的定義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範圍。」 請保鑣不是一般人會做的(=無法控制)。 身上配戴一把槍防身,也不是一般人會做的(=無法控制)。 所以在談「可控制性」的時候,必須將合理性放進去。 「合理 + 可控制」=合理的可控制性。 「合理 + 可控制」=合理的可控制性。 「合理 + 可控制」=合理的可控制性。 講到這邊,很多人就會下意識認為:「講那麼多,還不是檢討受害者?」 但這邊檢討的並不是「被性侵」這件事情的責任。 而是被害者在自己「合理範圍」內的可控制性有沒有做到。 再舉例:【去信任的親友家,結果被性侵】 通常去親友家不會特別「防備」,所以上述講到的控制法都沒用。 因為我們不會防備親友的飲料,不會因為去親友家還找朋友保護。 所以這邊「合理的可控制」很少(真的要說就是平時得留意親友的為人)。 如果被信任的親友性侵,大多是「無法控制」的事情。 面對這個世界可以天真,但永遠要對人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這個警覺,就是在「合理」範圍內,盡量去留意自己的「可控制性」。 如果一個女生獨自去夜店,喝酒喝到掛,最後被性侵了。 這件事情絕對是加害者的錯。 BUT!如果受害者在「合理」範圍內能盡量小心一點。 將可以使自己被性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這是最後一個例子: 小明有一百萬,他放在家門口炫耀,隔天一百萬被偷走了。 請問這件事情是誰的錯? 絕對是小偷的錯。 BUT!小明是不是應該要想想,「合理的可控制」有沒有做到? 例如錢不要放在家門口、加裝保險櫃、監視器、養看門狗等等。 這邊就是「可控制性」可以加強的空間。 假設小明沒讓任何人知道自己有一百萬,還把錢存進去銀行,這就萬無一失了吧! 結果隔天銀行倒閉,一百萬全部泡湯。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去探討小明的「可控制性」了。 因為銀行倒閉這種事情,誰控制得了呢? ps:看到這邊你應該要去思考:「銀行倒閉真的不可控制嗎?」 能不能關心一下金融趨勢跟銀行風評?或是將一百萬分成兩間銀行放? 這些簡單的合理範圍,就是可以控制的。 * 要把「可控制」跟「無法控制」分清楚,沒那麼容易。 必須將生活中遇到的雜事套進去思考,反覆磨練。 才能得出屬於「你自己的」可控制與無法控制。 * 「合理的可控制」,才是斯多葛的可控制。 其他「不合理的」就應該要歸類到「無法控制」。 可以控制的,就去做。 面對不幸的可能,我們要盡量掌握自己可以做到的。 如此一來才能避開不幸,朝好的方向前進。 無法控制的,就接受。 面對已經發生的不幸,我們已經無從改變事實。 再煩惱也是徒然。 越快接受,就越快能將心力放在「可控制」的事情上,繼續努力。 : 順手推薦一本神書,必看,送給所有你愛的人。 : 《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https://goo.gl/YtZFVV : 放下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事物,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才能把人生過好 : 想徹底改變「認知」,可以從閱讀這本書開始做起。 : 光閱讀絕對不夠,要從生活中去實踐斯多葛的心法,相信會比阿德勒更有幫助。 : 身為一個斯多葛學派的信徒,真摯推薦這本書。 : 謝謝大家。 《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https://goo.gl/YtZFVV 還是推薦大家找這本書來看。 有空再分享斯多葛會怎麼看待:「是社會不景氣,還是你自己不爭氣?」這句話。 謝謝大家。 PS:推文有提到「時間點」的適用,建議一併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46.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8909846.A.13A.html

06/14 02:24, 6年前 , 1F
其實會刻意曲解你的意思人是屬於 不可控制的
06/14 02:24, 1F

06/14 02:25, 6年前 , 2F
看文章 發現原PO一直很怕被曲解 XDD
06/14 02:25, 2F
因為有些人只要看到「可以怎麼做,」就會打起「檢討受害者」這個旗幟。 這樣就脫離內文想說的東西了,所以在我可控制的範圍內,盡量注射預防針XDD

06/14 03:51, 6年前 , 3F
其實用那舉例是真的很容易誤會的,不過原po解釋得很清
06/14 03:51, 3F

06/14 03:51, 6年前 , 4F
楚,所以推XD
06/14 03:51, 4F

06/14 03:52, 6年前 , 5F
期待下一篇
06/14 03:52, 5F

06/14 05:48, 6年前 , 6F
推一下原po,舉例很務實也很能理解(會被批評的理由
06/14 05:48, 6F

06/14 05:48, 6年前 , 7F
)。
06/14 05:48, 7F

06/14 06:32, 6年前 , 8F
作者你有一個可控制的行為,研究性侵犯的行為模式再來舉
06/14 06:32, 8F

06/14 06:32, 6年前 , 9F
06/14 06:32, 9F
如果擔心性侵,研究性侵犯的行為模式確實也是可控制的。 但我是生理男比較不擔心,所以特地花時間去研究,並不在我的合理範圍。 不幸被性侵就只能接受了。因為那對我來說屬於「無法控制」。 如果S大是想表達我不懂性侵犯,我確實不懂。 舉例只是想說明面對危險的可能「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可控制的事情。 我想一般人不會特地去研究性侵犯。 就像一般人也不會因為擔心謀殺,而去研究殺人犯的行為模式。 s大若真的想討論,也歡迎交流。 我相信還是能夠透過可控制與無法控制的想法,來討論性侵犯的行為模式。 以及如何盡可能的做到「可控制」,來避免性侵。 (但這篇不是想討論性侵啊,重點在於合理控制,性侵只是舉例而已...) PS:小明放在家門口的一百萬被偷了,小偷的行為模式沒人關心嗎?

06/14 09:41, 6年前 , 10F
06/14 09:41, 10F

06/14 10:32, 6年前 , 11F
謝謝原po讓我認識斯多噶,之後來看這本書
06/14 10:32, 11F

06/14 11:20, 6年前 , 12F
我覺得這樣舉例ok啊,一樣的事情不同的情境講或是做其實是
06/14 11:20, 12F

06/14 11:20, 6年前 , 13F
不一樣的,基本上平常講培養保護自己的觀念或是事先預防
06/14 11:20, 13F

06/14 11:20, 6年前 , 14F
性質講不覺得有問題,是出事後的時間點去說為什麼要這樣
06/14 11:20, 14F

06/14 11:20, 6年前 , 15F
或不這樣才讓人覺得檢討,何況那時間點當事人可能也已經
06/14 11:20, 15F

06/14 11:20, 6年前 , 16F
懊悔自責了
06/14 11:20, 16F
C大提到重點,您說的「時間點」以及「自責」的問題,我本來也寫在文中。 但後來因為想把重點放在「合理的可控制」上,所以刪去。 既然提到這邊我就順便講一些原本想寫的內容。 (1)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使用,是有「時間點」的。 我自己分成「事故前」跟「事故後」。 用「事故」來說可能比較難懂,我用「考試」來類比會比較明白。 「考試前」→可控制就是努力讀書、猜題、讓自己準備齊全。 運動培養健康的身體、考古題練習、模擬考練習等等 這些都是「可控制」。 當一個考生把所有能做的都做完了,從斯多葛主義來看,他就無須煩惱了。 因為剩下的事情都是「無法控制」的,既然無法控制,那煩惱有什麼用呢? 「盡人事,聽天命」→這個盡人事就是可控制,聽天命就是無法控制。 「考試後」→結果出爐,不管考的好或不好,結果也是無法改變的。 假設考的不好,一定會有學生覺得很自責,覺得自己過去那些時間都浪費了。 為什麼他們會「自責」? 因為他們在想「我明明可以##############」 因為他們「不接受」無法控制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生命裡。 這個不接受,就是煩惱的來源。 因為不接受,所以拼命找理由來合理化事情本身。 但是成績單擺在那邊,沒有辦法攻擊它,這個時候就會把火力放在自己身上。 「都是因為我###,如果我不要###,就不會###,所以才###」 這邊都是不接受所引起的自責。當然很可能是自己做不好的原因所導致的。 以下很重要,建議一字一字看。 面對成績這件事情。 自己能做的,自己可控制的,只有在「考試前」。 考試前能做的,就是盡人事。 考試後我們能做的,只有聽天命。 既然成績不可能改變了,那我們再去煩惱「無法控制」的事情也沒用。 所以就接受吧。 越快接受自己考不好的事實,就能越快從低潮走出來。 越快投入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面(例如找個第二志願,還是仔細想想自己的方向) 反覆陷在考不好的情境中,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考不好已經是事實了,唯有接受,才能儘快重回軌道。 這邊如果拿「考試考不好」=「被性侵」來說。 被性侵之前,我們可以盡人事,盡量讓自己不要被性侵。 但盡人事之後只能聽天命,如果還是被性侵了,我們不應該陷入自責。 因為我們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還是被性侵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就像走在路上等紅燈被車子撞到,我們應該不會去自責自己停紅燈錯了。 遵守交通規則,是我們盡人事的方式。 但別人要酒駕跑來撞我們,這就只能聽天命了。 所以會自責有兩種可能 第一:自己真的有該做到,而沒做到的可控制,所以自責。 (例如自己闖紅燈,結果被撞,這絕對會自責啊) 第二:自己盡人事了,還是被性侵。但因為不想接受,所以找理由來逃避。 這個理由就是「如果我不要###,就不會被性侵了」 面對上面兩種自責,斯多葛主義應該會說。 第一種自責的人,你無須責怪自己,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 你應該要把心力放在未來上面,也就是想想目前「可控制」的事情是什麼。 至於那些「無法控制」的不幸,已經無法改變了,再去煩惱也沒用。 第二種自責的人,你也無須責怪自己,因為該做的都做了還是發生,那就是命了。 你已經盡人事,那就是聽天命吧。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不要再去執著「無法控制的過去」,把心力放在「可控制的現在」吧。 有段話是這麼說的:「如果你掉進洞裡面,就不要再往下挖了。」 掉進洞裡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要往下挖,而是向上爬。 向上爬的本身,就是可控制性。 而往下挖,就是執著於無法控制的事情上。 看到這邊你會發現,不管是事件發生前後,可控制與無法控制都可以完美運用。 更重要的是,不管結果如何,它都是屬於無法控制的。 既然無法控制,我們就是接受吧。 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可控制」上。而不要去在意「無法控制」的事情。 上面這兩句話建議放在心上想過一次。 希望這樣解釋能讓更多人明白「時間點」的運用。 以上是我個人閱讀斯多葛的一些心得,應該沒有脫離主義本身的論述。 謝謝大家。 ※ 編輯: Capufish (1.173.46.48), 06/14/2018 14:40:14

06/14 21:52, 6年前 , 17F
好文,有趣
06/14 21:52, 17F

06/15 14:01, 6年前 , 18F
推~期待下篇!
06/15 14:01, 18F

06/15 15:38, 6年前 , 19F
推好文,覺得你好厲害唷
06/15 15:38, 19F

06/16 12:34, 6年前 , 20F
謝謝分享
06/16 12:34, 20F

06/17 11:18, 6年前 , 21F
期待下篇
06/17 11:18, 21F
文章代碼(AID): #1R8L0M4w (book)
文章代碼(AID): #1R8L0M4w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