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改編成電影或影集後再回去看原著

看板book作者 (weq)時間6年前 (2018/01/07 00:5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jeanvaljean (24601)》之銘言: : 一本著作如果能被改編成電影或者影集 : 至少代表書具有價值 無論是內容好看或者市場價值高 : 假設改編得不錯 能夠呈現原本著作所要傳達的精神或者意涵 : 那感覺好像看改編作品 就像是看過那本書一樣 : 而且時間上節省非常多 : 比如說教父或者發條橘子 : 電影本身也成為另一種經典 :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 有沒有回去看原作 能夠從原作再得到內容是不是就有限了 : 兩者之間雖然一定會有落差 書也一定還是有電影無法傳達的意境 : 可是這之間的落差 是不是已經到了不用太在意的程度 : 也就是說 如果要了解內容或者得到啟發 看電影就好了 : 或者換個角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 還能從原作得到甚麼電影得不到的嗎 影像跟文字的關係我一直都很有興趣, 不過兩者有時候是敵對、互斥的,有時卻又能相輔相成, 在我的經驗裡,文字與影像相輔相成的例子很多,簡單舉幾個: 1.<神鵰俠侶>,我是先著迷於范文芳版的電視劇才回頭看小說, 所以看小說時腦中小龍女都是用范文芳在代入。 2.<尋秦記>,也是先看電視劇,然後對原著小說跟電視劇的差異產生好奇才開始讀小說 發覺原著小說實在太龐大,電視劇濃縮整併了許多人物跟經歷。 3.<阿甘正傳>,當年很喜歡的電影,原著小說被以"周邊商品"的姿態包裝(封面還是湯姆漢克), 結果看了小說大吃一驚......阿甘??這是阿甘??XDD 原來文字跟影像也可以激盪出火花 4.<傲慢與偏見>,先看過小說,但不是非常喜歡, 但之後看到綺拉奈特莉的電影版本讓我對這部小說的看法好轉了些。 ...... 而文字與影像敵對又互斥的例子有: <哈利波特>、<魔戒>、<達文西密碼>........ 更早期的還有<侏儸紀公園>、<將軍的女兒>、<沉默的羔羊>..... 甚至<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演義>.... 都是看過電影或電視劇後,手邊已經有書,但完全提不起勁看小說... 有種梗被雷光了,沒什麼好看的感覺。 因此目前我有個暫時的結論,就是說不論先看文字還是先看影音, 前提必須要讀者或閱聽人要對故事或人物產生主觀情緒性的喜好, 要先愛上故事人物,然後就會很容易對這個故事或人物的原創或再創作產生興趣... 譬如江山代有金蓮出,潘金蓮由誰來演永遠都會是話題... 而從金蓮身上也能知道,如果沒有一代接一代的讀者接力愛上一個又一個潘金蓮, 現代人實在也很難讀完幾百年前的古典小說... 也很難發現原來影音裡強勢無聊直白的性描寫,用文字表達可以如此細膩... 所以<金瓶梅>也是相輔相成的一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65.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15257572.A.1A6.html

01/07 01:09, 6年前 , 1F
阿甘,認真覺得電影點到為止剛剛好,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01/07 01:09, 1F

01/07 01:09, 6年前 , 2F
01/07 01:09, 2F
文章代碼(AID): #1QKFxa6c (book)
文章代碼(AID): #1QKFxa6c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