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

看板book作者 (Cogito ergo sum.)時間7年前 (2017/05/14 01:53), 編輯推噓8(805)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時間:2014 年 10 月 30 日 推薦指數:★★★★☆(4/5) 部落格版:http://bit.ly/2pJ615Q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一開始對作者想表達的東西,有些部分不是很理解,看到接近 一半時大概能懂,然後反過來覺得這個來踢館的學生實在是「(想法)太嫩了!」 但我在網路上看到其他人的心得,說這位提問者的問題著實都是他想問的,我想這 可能是不同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對事情的體悟自然也會不同,書裡其實也有提到。 整體而言,我不是很適應對話式的寫作,也就不會再看第二集,但有時間的話,可 能會看比較正統一點的阿德勒書籍。 下面藉由一些書裡的句子,說說我自己的經驗與想法,或許可以讓大家粗略了解書 裡部分的內容。 有兩點需要先說明: 1. 因為我沒有先讀過阿德勒較正式的作品,不太確定本書中「阿德勒的思想」是 否就真的是「阿德勒的思想」。 2. 我的想法與感覺就僅止於「我的」想法與感覺,「感想」都是很 personal、 因人而異的。 開始吧! 對當下的「你」來說,井水的冰涼或溫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這就是所謂「居住在 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 的。--p.11 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 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p.11 這邊需要一點前情提要(脈絡)。同一個溫度的水(假設是23℃),我們在夏天會 覺得涼,在冬天會覺得暖,不變的事實是水的溫度,然而感覺卻不同。 同一個事實,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會有不同的詮釋,書上說「居住在主觀的世界」、 「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是這個意思。首先,這可以和書上另外 一段話一起看: 阿德勒認為,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比如遭遇 重大災害,或是幼兒時期遭受虐待之類的事,它對人格形成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影 響還是很大。重點在於,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 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 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p.35 因為感覺與詮釋會因人而異,因此重要的便不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如何 詮釋事實」,也就是「賦予經驗什麼樣的意義」。這樣的觀點在很多地方其實都看 得到,海濤法師所說的「假的!」是這個意思,另一個常見的說法:「換個角度, 世界便截然不同。」也是同樣道理。 幾年前,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心情不是很美麗。騎車回家途中,停在復興北路地 下道的紅綠燈待轉,看見前方一輛機車上,後座的女生緊緊抱著前方的男生,兩人 有說有笑,好不親密。也許有人會覺得厭惡、覺得刺眼。但那時我突然想到,在他 們兩人眼中,此刻的世界是多麼美好,一想到「原來在我過得不好的時候,還是有 人過得好」,剎時整個世界溫暖了起來,心想「果然這個世界還是好的」,我可以 因為他人覺得開心,而覺得開心。 這個場景是我(逐漸)脫離「憤青」很重要的一步,就因為一個念頭:「原來在我 過得不好的時候,還是有人過得好」,世界就從此不同。所以我能理解「賦予意義」、 「詮釋角度」的重要與影響。(這個場景還教會我一件事:如果我的眼光能擴及他 人,深刻體會到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還有他人,就不會一直執著在「我」,世界也 會遼闊很多。) 其次,「賦予意義」這件事,我覺得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我們永遠可以把事 情往光明面、積極面去解釋,例如:「雖然我現在在吃苦,但吃苦就是吃補,有助 於我未來更成功。」因此「壞事」也可能有好的意義,對人生有助益。壞處是,過 度或錯誤使用這項能力,可能讓人變得「阿Q」,不再好好地正視事實,去改善狀況。 如果遭到虐待,只知賦予虐待「正面的意義」,不思如何阻斷虐待、保護自己,問 題或壞事無法改善,受害的還是自己。 這跟很多事情都一樣,關鍵在平衡、拿捏,適時適度使用。 p.35 有一句話,我覺得也值得探討: 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p.35 這樣的想法或信念,適用於「面對人生的態度」,適用於擁有「基本運氣」的人, 換句話說,常常是生活過得還不錯的人才會說出這句話。例如出生在台灣的我們, 有不少人就是屬於「運氣不錯」的族群,出生在中產家庭,社會環境相對安全穩 定,享受一定程度的自由。同樣在台灣,有一部分人就沒有這種運氣,可能出生 在相對貧窮的縣市,破碎的家庭或者隔代教養,由於家境不寬裕,從小(可能國 小開始)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分擔家計,教育與公共資源可能也短缺,種種不利的 先天因素,讓這些人可能在實質生活上沒辦法大聲說出「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 我們自己。」並不是符合上述情境的都注定是相對「不成功」的人(如果我們用 錢賺得多不多來衡量),我們身邊都有一些雖然出身不是很好,但努力擁有專長 的朋友,可是也不能忘記,有些運氣更不好的人。 在台灣尚且如此,若出生在更貧窮的國家,更動盪、不安全、不公平的社會,更 缺乏教育資源的地方,即便他們付出同樣的努力,甚至更努力,仍舊很難改變物 質生活。對這些人而言,「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 生活的,是我們自己。」在物質面聽起來就比較沒有說服力了。你對一個下一餐 都不知道在哪裡的人說:「你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以前我認為「不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這思維的背後其實是「我的成 果都是我努力來的」,同時也將付出與成果中間簡化為直線關係,卻忽略了「運 氣」這個因素,而顯得自大傲慢、不知感恩。我出生在中產家庭,小時候沒有得 小兒麻痺,遇到好的老師,至今沒有被車撞死﹍﹍,這些都不是我「努力」來的, 如果沒有這些運氣,我還會像現在一樣嗎?老實說我沒有把握。當我認知到「運 氣」在「成就」中間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後,就不免會更在意「環境」的重要, 同時也變得更謙虛一些。 現在我覺得,運氣和努力都是「成功」(指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不可或缺的要 素,前者的重要性可能比我們認為的還大很多。(這和心理學的一項偏誤有關。) 如果我們是幸運的一群人,這句話就比較適用。如果我們真的有某種程度的選擇 權或自由,那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我們自己選的。有些時候,選擇並不是很外 顯,而是比較隱晦,是透過價值觀做出排序,進而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也是我們 自己的選擇,雖然有時很難察覺。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p.44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p.49 這應該是阿德勒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即「目的論」。 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生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 你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p.52。 這裡的「善」與道德上的好壞無關,而是指「有用」,換句話說,「沒有用」便 是「惡」,作者說這是希臘語中善與惡的意思。(或者是古希臘?)上面那句話 的意思是指,我們之所以「選擇」了不幸,是因為那個「不幸」對我們「有用」, 我們想要「利用」那個不幸。 「目的論」可以連同上述「賦予意義」一起理解。阿德勒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會 因為某些『目的』而活著」(p.37),那個「目的」很難察覺,不是「我想當科 學家」、「我要賺很多錢」這種,書中有個例子: 我有一位年輕朋友,他夢想成為小說家,卻一直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他的說法是, 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讓他隨心所欲地寫小說,結果當然沒有寫出東西來,更 別說參加什麼文學獎甄選了。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他只是藉著不參加甄選,保留一點「只要我願意, 一定做得到」的可能性。他不想被人批評,更不想面對自己那麼糟糕的作品萬 一落選的現實。他只想活在「只要時間夠的話,我也可以」「只要環境許可, 我也能寫」或是「我真的有才華」的各種可能性之中。再過個五年、十年,他 應該就會開始找別的理由,像是「我已經老了」或「我有家庭要顧」之類的藉 口吧。--p.60 按照作者(或阿德勒)的說法,這位想成為小說家的人,他的目的其實是「活在 『我有才華,只是環境不允許』的粉紅泡泡裡」,而不是「成為小說家」,他將 經歷到的「不幸」(工作忙),賦予了「阻礙我實現目標」的意義,利用「工作 忙」這個不幸,達到「活在粉紅泡泡裡」的目的。 以此標準,阿德勒的心理學其實是對自己非常嚴苛的,如果拿他的說法去「攻擊」 別人(或者說是「揭開真相」),力道也很強,這種事情在我年輕不懂事的時候 做過一次。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看電影,開演前去旁邊買吃的,店員和我朋友聊了起來,他說 他也很想去看我們要看的電影,我就在旁邊默默補了一句:「放心,如果你真的 想看,你就一定看得到。」我想說的是,「看電影」沒有排在他「行動清單」很 前面的地方,其實他並沒有「真的」「很想看」,或者,那個「很想」還不夠想。 這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有些選擇是比較隱晦的,但它仍舊影響我們的行動,其實 我們還是做了選擇。 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認為所有的人都能改變、都能幸福、都要活在當下, 似乎都可以從「目的論」和「賦予意義」出發去理解。 我自己在看「目的論」這一段時,有點掙扎,覺得有些事情可以用目的論去解釋, 但如果硬要將所有事情都用目的論去看待,不曉得是出於何種原因——不忍心、 覺得殘忍、或者其他——又會覺得不舒服。也許是目的論也跟其他東西一樣,並 非適用於萬事(要適時適度使用),也可能是我自己受到太大衝擊而無法接受。 但如同我所說,這是很嚴格的看法,拿來要求自己可以,若想以此去「戳破」別 人,要三思。後來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功課, 也有自己的快樂和痛苦要經歷,拿自己的道德去要求別人,如果不在那個時間點, 沒有機緣,後果不僅是徒勞,還可能破壞彼此的關係。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又 何需我多管閒事?(這和下面內容有關。) 不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健全的自 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p.95 認真地在這一剎那跳著自己的舞,認真地生活。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像跳舞 一樣,活在每個終結的剎那中。不必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你一直跳 著,就會到達某個地方。 所謂的「實現式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就我自己而言,不論我如何回顧過去, 都無法清楚說明自己為什麼來到了「此時、此刻」。--p.286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不和別人比較其實很難做到,工作的人三不五時就要績效考 核,學生三不五時就要考試排名,甚至老師每學期都要接受教學評鑑。我比較有印 象的是國中時,我媽媽每次考完試都會跟我說:「不要跟別人比,跟你自己比就好。」 或許是因為這樣,我覺得現在的我稍稍能在心裡做到不和別人比較,但外在力量要 將我拿去「被比較」就不是我可以控制的,而這大概也是書裡的「分離課題」(第 三夜的主題)。 離題說一下「分離課題」,和我喜歡的一句英語諺語有關:「別人怎麼對你,不能 決定你是誰;你怎麼對別人,才能決定你是誰。」 然而「跟自己比」也要很小心,因為比較的對象是「理想中的自己」,換句話說, 若使用不當,這是鼓勵我們「追求完美」,而完美是永遠無法企及的,因此這麼做 的人可能反而陷入永遠自卑的困境。我的想法是,這和管理學談「變革」很像,我 們需要「立即性的小成功」來鼓舞自己、激勵自己,告訴自己「我做得到」、「我 做得還不錯」、「我還可以更好」。也就是說,我們一邊望向遙不可及的、理想中 的自己,一邊每天進步一點,不貪心,對每天的小小前進都要覺得開心、有成就感, 偶爾停滯甚至後退也都沒有關係,心也需要休息,只要目標清晰,慢慢走,每天都 會是更好的自己,這樣就很足夠。過分逼迫自己,怕把自己弄成沒有彈性的橡皮筋, 只能斷裂。老話一句,關鍵在平衡與拿捏。 「不需有目的地」可能一般人比較不懂或無法接受,這讓我想到,有次和幾位前輩 聚會,其中一位說:「很多時候,成功不見得會出現在你期待的地方。」就像書中 的哲學家所言,他原本想學希臘哲學,後來卻研究起阿德勒的心理學。我們身邊可 能也會有這樣的朋友,或者曾經聽到某些創業者的經歷,也是這樣,甚至連創業書 籍愛用的 pivot 一字,也是這個意思。 在個人層次,「理想中的自己」是會變的,例如我們國中時想成為的人,和後來大 學時想成為的人,很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人生方向出現大轉彎也是合理的。我們可 以把「理想中的自己」當作遙遠的指引,同時要保持彈性,改變了也沒有不好,不 管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是每天往那個方向前進一些,而且為自己的小小進步感到 小小歡欣。 你會希望「十年前早知道就好」的這個想法,其實是因為阿德勒思想讓「現在的你」 有了共鳴。如果是十年前的你會怎麼想,誰也不知道。只能說,應該了解這些事的, 是現在的你。--p.288 這和我前面所說的有點共鳴,要想理解什麼、體會什麼、領悟什麼,都需要一定的 前置作業、一定的過程與累積,時間到了、機緣到了,某件事情、某個場景就會發 揮臨門一腳的關鍵作用,讓我們有所體會。就像陳奕迅《苦瓜》的歌詞:「大概今 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領悟到的道 理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不可能要求別人要和我們有一樣的世界觀或生命觀, 畢竟每個人都只能體驗到某些面向的世界和人生,每個人對生命與世界的理解都是 片面的。(正常來說是這樣,因此我們一定要謙卑。) 如果我們急著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說教),可能會有《禪與摩托車維修 的藝術》提到的狀況: 在約翰真心求助之前,別人主動去幫忙,他只會排斥。--p.25 以上大概就是我記得要寫下來的,還是要不厭其煩再說一次,我的想法就只是「我 的」想法,一定是片面的、很 personal 的,記錄下來只對我自己有意義,我不在 意對別人是否也有意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47.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94697999.A.89A.html

05/14 14:11, , 1F
謝謝分享:)
05/14 14:11, 1F

05/14 14:40, , 2F
感謝分享
05/14 14:40, 2F

05/15 00:47, , 3F
:)
05/15 00:47, 3F

05/15 11:01, , 4F
感謝分享!
05/15 11:01, 4F

05/15 16:46, , 5F
我只有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他自己的著作),怎麼覺得你
05/15 16:46, 5F

05/15 16:46, , 6F
這篇把被討厭這本書描述得比講義那本還深...
05/15 16:46, 6F

05/15 22:06, , 7F
我印象中在哪看過影片,他說阿德勒是一個不太會表達的人
05/15 22:06, 7F

05/15 22:06, , 8F
,所以他自己的著作,反而會比其他人寫的(阿德勒心理學
05/15 22:06, 8F

05/15 22:06, , 9F
)更枯燥、更讓人覺得語意不明。
05/15 22:06, 9F

05/15 23:12, , 10F
^_______^
05/15 23:12, 10F

05/16 22:00, , 11F
推,謝謝分享:)
05/16 22:00, 11F

05/17 05:41, , 12F
謝謝分享,寫得讓我更加了解了
05/17 05:41, 12F

08/16 19:04, , 13F
08/16 19:04, 13F
文章代碼(AID): #1P5qWFYQ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5qWFY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