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東周英雄傳/鄭問

看板book作者 (weq)時間7年前 (2017/03/30 23:02), 7年前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想要一句話告訴所有人:鄭問到底強在哪裡? 我總說:「請google『桃園三結義』的圖片。」 保證一眼就能明白鄭問的境界在哪裡。 http://0rz.tw/4cIWY 傳統上,多數人只要聽到「桃園三結義」這個詞,就會如同上面那張截圖,腦袋裡浮現的 不是劉關張三人拱手祭天,就是三人舉杯敬酒的意象。這些意象源自於從小的少年讀物、 電視電影、以及卡通漫畫,甚至可以回溯到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古代畫家,形成一種 群體共識。而人群也從未質疑甚至抗拒過這樣的意象。 然而,鄭問筆下的三結義是這樣: http://0rz.tw/4cIWY 三個人表情歡樂,甚至有些扭捏,尤其是關羽。而三個人伸出手跟其他不知名的大眾一起 「加油加油加油」的打氣,整個感覺活靈活現。源自於傳統,卻丟掉包袱,沒了陳舊古味 ,多了現代感,精緻的畫面也讓人感覺不到一絲絲粗糙。要說是惡搞,那也是極其高竿的 幽三人一默。 他具有高超的能力,能具體化呈現心中想像; 而他對事物的想像,又往往突破傳統。 因此,他的構圖,總是大器裡有著留白飄逸; 他的視角,總帶著奇凸的趣味; 而他筆下的人物,也往往有著特異的舉止。 這也是鄭問獨特的風格。 然而,鄭問真正的能耐並不只這些。 鄭問一生作品不多,比起他的長篇漫畫,我其實最喜歡《東周英雄傳》這部短篇集。因為 ,裡面看的到作者的嘗試。 創作中,圖片與文字的關係,似乎一直顯得曖昧不明。 有時候,圖像本身就能乘載一個故事(如漫畫);有時候,圖像似乎只是在為文字服務(如 小說中的插圖);而有時候,圖像與文字也能取得平衡(如幾米的繪本)。 而鄭問似乎嘗試將這些表現法融入在他的作品裡。短短的二三十頁,可以看到他用插圖來 帶文字,交代背景推進故事;然後又用漫畫技巧演些小劇場,最後再用類似繪本的方法來 帶出一個感覺...... 你可以感覺他始終在玩著一個文字與圖像間的遊戲。 而他之所以能這樣玩,關鍵還在於他擁有強大的美術技巧。 只是,這樣的強大,或許也是鄭問作品難以風行的主因。 因為他的強大,可以把形形色色的人畫出獨特性,不會有其他漫畫裡常見的「兩個人的差 別,只在髮型,五官都長一樣」的情況發生。 也因為他的強大,他會讓平凡的人,甚至醜陋的長相去擔任主要角色...... 他可以畫帥哥,也可以畫絕世美人, 但很奇怪,他的帥哥跟美人很難令人有心動的感覺...... 我猜想,或許對他來說,那些俊男美人都只是負責呈現故事的任務,並不是真正的重點。 從《西施》跟《荊棘花》這兩篇可以看得很清楚。 而這樣的表現方法,沒有充分運用五感帶動讀者情緒,讓讀者對主角產生性幻想,進而愛 上角色。也才使他的作品在日系漫畫爆乳女角跟尖下巴花美男的夾擊下......漸漸失去群 眾注意...... 這是非戰之罪,但我想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7.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90806177.A.4C8.html ※ 編輯: weq (114.38.7.209), 03/30/2017 23:03:22

03/30 23:14, , 1F
國寶級人物,可惜作品真的太少
03/30 23:14, 1F

03/31 03:54, , 2F
好文
03/31 03:54, 2F

03/31 07:54, , 3F
推 鄭問的話真的無可取代!祝他一路好走 QW
03/31 07:54, 3F

03/31 08:14, , 4F
03/31 08:14, 4F

03/31 11:18, , 5F
畫技超強 故事性比較非主流 或者像這篇說的 打輸日式
03/31 11:18, 5F

03/31 11:37, , 6F
看完的感覺是他始終缺乏一個好故事
03/31 11:37, 6F

03/31 11:38, , 7F
比較精彩的東周英雄傳有所本又是短篇就比較完整
03/31 11:38, 7F

03/31 12:37, , 8F
找時間收一套
03/31 12:37, 8F

03/31 14:49, , 9F
他的畫法 撐不過日本的連載模式
03/31 14:49, 9F

03/31 14:54, , 10F
另外 日本漫畫不是只有爆乳啊
03/31 14:54, 10F

03/31 23:56, , 11F
小時候看日式漫畫長大,完全無法適應他的畫風
03/31 23:56, 11F

04/01 23:23, , 12F
推鄭問 他自創的故事也很強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阿鼻劍都很
04/01 23:23, 12F

04/01 23:23, , 13F
有趣 可惜台灣的環境太差
04/01 23:23, 13F
文章代碼(AID): #1OtHtgxf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