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提高文學素養的書

看板book作者 (大口)時間7年前 (2016/12/26 18:29), 7年前編輯推噓12(1204)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如果是為了妹子,如推文所說,問她看什麼就好了。 但不管她看什麼,重要的其實不是書,是妹子,那麼與其問她看了什麼書, 不如問她從這些書中看到什麼,進而討論,她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喜歡的是什麼。 文學是有門檻的。 我們這些一般讀者(非以閱讀為業的通稱為一般讀者), 切入作品的途徑通常有二: 1.觸動自己的內容。 2.怎麼詮釋一部作品。 如果是前者,與個性、生活形態/歷練、想法有很大的關係, 與其要完全取得共鳴不如直接問並聽對方分享; 如果是後者,恐非你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也幾近是現代文學不斷研究的課題。 但閱讀的角度、深度及廣度也與個人所接觸的觸角有很大的關係, 至於何者影響詮釋則是文學理論要探討的部份,於此不多作介紹。 我想分享一件事, 我跟前女友都很喜歡文學,但我們文學取徑不一樣, 所以我們很常為了文學吵架。 吵架哦!!我們為了怎麼詮釋文本而針鋒相對,雖然好像也滿無聊的, 但其中包括的是彼此的價值觀以及想法,只是我們是藉由文本而非生活事件罷了。 所以為了妹子你有一定要念書嗎?沒有,書是媒介, 彼此的價值觀,或許還有你的溫柔、貼心等更生活化的事物,才是真的。 但,這裡畢竟是書版,不是BG。 我再強調一次,文學是有門檻的,不同的作品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如果你想要找的是觸動自己能讓自己感動的作品, 我覺得多看網友的推薦,慢慢的鎖定並找出自己想要閱讀的方向, 我想書單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清楚。 如果有方向但沒有想法歡迎再來討論,書版能人濟濟,或許可以給你不錯的建議。 如果你想問的是怎麼詮釋作品,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6394 張思婷翻的,非常好的譯者,聽說本人也很正(咦) 這本是結構主義的作品,先翻一輪,有個粗淺的印象,再看各式作品, 你會慢慢找到自己切入以及詮釋作品的點。 網路上有一些很好的資源,雖然不是每一篇書評/感想都值得看, 我也不覺得作品詮釋就應該像學院那樣的死板(我好像順便婊到很多人), 但是層次越豐盛的作品可以詮釋的可能性也越高。 再找幾本範本性質的作品, 如卡夫卡(現代主義過渡到後現代主義)、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 好好的看別人討論這些作品可以怎麼解讀或為什麼被這樣解讀。 不過老實說,例子我亂舉的,我想我沒有資格完整的開這份書單, 倒是市面上有許多開書單的書,如《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最後就有書單。 只是,你看到後來應該會發現,現代文學有它一定的格式以及敘述方式。 等有個最基本的認識之後, 我建議看彼得‧蓋伊的《現代主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55038 高宣揚《後現代論》的序(這本有繁體但應該絕版很久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394933 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1065 現代文學基本上不脫《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存在主義》, 而且等你熟了之後,會發現這三種思想有其延續關係。 還有像是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等等,有個基本的認識,相互對照, 或許體系化之後你會發現你看到了一些很不一樣的東西。 當然這條路沒有一定要走,我也沒有研究的非常透徹, 但理論與文本之間的彼此證成常常是刻意為之, 而若沒有理論背景為基礎,很難一探究竟。 提醒一下,很多人讀理論之後容易沉迷其中, 但我認為,所有的理論都應該是素材,而不是解讀作品的權威方式。 現代文學寫作及詮釋的缺失是太急於將理論納入(以及簡便無腦的套用), 以致作品與論文很常有皮沒骨。 當然,所謂《現代文學》意指「現代」全世界的文學基本上共享體系, 非出於這個體系的作品即不能以此詮釋。 故如前溯,中國小說,很重要的代表作是《紅樓夢》,西方有珍奧斯丁等等, 解讀的方式都回歸最根本的精讀,亦即作品的意象要怎麼彼此串連及「自我證成」。 便如現代文學,我依然認為這是解讀文學的根本。 因天質駑鈍,我常常一本書要看兩三次,精讀之後才能略懂一二。 這樣的讀法多少要懂一些文學技巧以及文化中的獨特意象, 如月亮在中國文學代表什麼?高樓在中國文學代表什麼? 有些意象在作品中出現多次其中的轉化又是什麼?呼應的是什麼?所要強調的是什麼? 我覺得這類作品非常好的代表是張愛玲,尤其是《小團圓》, 這類作品的分析我覺得顏擇雅的《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寫的非常好。 只要謹記,小說是虛構的,並不等於真實就夠了。 以上,胡亂分享,肚子比較重要,要吃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44.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82748171.A.A3F.html ※ 編輯: DAKOU (111.250.144.195), 12/26/2016 18:34:56

12/26 20:24, , 1F
12/26 20:24, 1F

12/26 20:41, , 2F
12/26 20:41, 2F

12/26 21:10, , 3F
nice
12/26 21:10, 3F

12/26 21:19, , 4F
好奇 讀文學的人口中的"文學"與"故事"是同一個東西嗎?
12/26 21:19, 4F

12/26 21:20, , 5F
好文學會不會是好故事? 好故事會不會是好文學?
12/26 21:20, 5F

12/26 21:21, , 6F
或者說文學作品的好壞與編劇知識有關係嗎?
12/26 21:21, 6F
以下淺見,真的很淺,因為我沒有真的想過這個問題。 現代文學(包括後現代等等,畢竟本來就不是那麼好分)有許多作品沒有故事性, 我認為濫觴出於卡夫卡,至廣為傳誦的是《不存在的城市》。 所以好文學與好故事兩者之間不一定能夠畫上等號, 但是談到編劇,很有趣的一件事是,現代戲劇,也不必然是在講故事。 我(沒什麼根據的)認為, 編劇知識/小說中的故事並不是現代(主義)戲劇/文學中主要的探求對象, 而常常也為了某些需要排除了故事性。 這個應該可以寫長文,我不確定我有沒有能力處理。 有機會再寫出來請方家指教,只是有原則必有例外, 依我的閱讀廣度深度不見得能夠處理的好,或許有能力處理的朋友也能為文討論之。 ※ 編輯: DAKOU (111.250.144.195), 12/26/2016 21:36:17

12/26 21:48, , 7F
12/26 21:48, 7F

12/26 21:51, , 8F
感謝回答 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自己感覺兩個有差異
12/26 21:51, 8F

12/26 21:51, , 9F
但偶爾又會有一些關聯
12/26 21:51, 9F

12/26 23:39, , 10F
12/26 23:39, 10F
※ 編輯: DAKOU (111.250.144.195), 12/26/2016 23:59:57 ※ 編輯: DAKOU (111.250.144.195), 12/27/2016 06:43:00

12/27 23:01, , 11F
推!
12/27 23:01, 11F

12/29 13:16, , 12F
好文推
12/29 13:16, 12F

01/07 22:59, , 13F
故事跟文學性是分開的 文學性是表現手法
01/07 22:59, 13F

01/07 23:00, , 14F
九把刀的書給大江寫可以變的很文學 川端的書給九把刀寫
01/07 23:00, 14F

01/07 23:00, , 15F
只會變成看處女打手槍加射精
01/07 23:00, 15F

01/08 00:40, , 16F
01/08 00:40, 16F
文章代碼(AID): #1OOF4Be_ (book)
文章代碼(AID): #1OOF4Be_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