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贖罪

看板book作者 (nido)時間9年前 (2015/02/16 01:03), 9年前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伊恩麥克尤恩成功利用簡單的故事,呈現文字與世界之間的斷裂:所有寫下 的事實,都是做了某種詮釋的論述。贖罪全書分為四章。首章敘述白昂妮因嫉妒 與誤讀,誣陷姐姐西西莉亞的情人羅比,毀了他的人生;次章描述羅比出獄後赴 前線戰場,等待著與西西莉亞的重逢;第三章是白昂妮自我贖罪的歷程,這部分 由她收到的編輯來信開始,扭轉讀者對首章描述的認知:那些多視角的內心想法, 不過是白昂妮自己的臆測。最後一章時間來到六十年後,白昂妮在回憶進一步推 翻了第二章的真實性,所有羅比的經歷與想法也都是她的想像與詮釋。既然故事 都是白昂妮觀點,那她自己經歷的部分總該是真實的吧?這部分白昂妮也坦承為 了美好的結局,她修改增添自己的回憶故事。   閱讀故事時,讀者應該完全信任作者。當作者說「城堡」時,讀者腦海中的 城堡仿佛就真的存在,作家如同上帝一樣,可以任意塑造故事、詮釋歷史。但是 這只侷限在文字之中,當牽涉到真實世界時,不管是自傳、半自傳、回憶錄或口 述親身經歷時,所有創作者都跟白昂妮一樣不可信。他們可能為了自身的虛榮、 朋友家人的壓力、出版商的壓力等,竄改修正發生的事實。作家擁有絕對的權力, 但述說真實卻是唯一辦不到的事,贖罪不斷推翻前段故事真實性的作法,閱讀時 可以充分體會這樣文字(白昂妮的書中書)和現實間的差距。   即使敘事者是誠實的,他仍受到幾個限制,讓文字無法表達真實。首先是作 者的意思沒有辦法完整傳達,人們的想像總是有差異。即使作品影像化,仍無法 避免,畢竟處在相同風景中,康斯塔柏和塞尚也不會見到同樣的景色。再來是修 改,白昂妮的文稿歷經數十年的時間,六次版本修定,最終留在故事內的,不是 當天的真相,而是這些年來她對事件的想像與詮釋。最後是事實的複雜度,當下 沒有人能得知事件全貌,如白昂妮、西西莉亞和羅比事件當下產生的種種誤會, 但是認為事後研究能得知真相也是不切實際的。由於資訊量過多,描述的時候時 間已經被縮小,事件經過選擇,關係簡化,強調連結,這些都損及真實,所以又 有誰能客觀訴說噴泉畔雙人行的真相。   既然故事沒辦法還原真相,那寫作目的就是為了解釋,要寫給誰看就是重要 的問題。十三歲的白昂妮總認為自己發現真理,急切的告訴世界所有無知的人。 羅比想傳達情感給西西莉亞,寫了那封引起風波的信。至於白昂妮為贖罪所寫的, 如果是為了向羅比與西西莉亞解釋,那兩人卻早已逝去;如果是要控訴羅拉,似 乎也毫無幫助;那這書中書目的也許是為了像自己告解,但她是沒辦法原諒自己 的,自然無法藉此獲得救贖。 白昂妮在書中遭遇關於創作上的種種處境,是完全能套用到現實作者上頭的, 我認為也是這本書吸引人之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23.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24019803.A.177.html ※ 編輯: nido (61.231.123.103), 02/16/2015 01:07:43

02/16 17:44, , 1F
麥克尤恩的寫作功力真的很一流
02/16 17:44, 1F

02/16 17:46, , 2F
這本書我印象很深刻的 是他怎樣隱藏故事裡的爆點 卻又
02/16 17:46, 2F

02/16 17:46, , 3F
在字裡行間裡留下點線索
02/16 17:46, 3F

02/17 08:58, , 4F
這本書最後引導至創作者的「虛構力量」更加深了深度
02/17 08:58, 4F
文章代碼(AID): #1KuD5R5t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心得
1
4
心得
0
3
心得
2
4
文章代碼(AID): #1KuD5R5t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