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Jellicles]《人子》讀後

看板book作者 (封狼)時間10年前 (2013/11/17 22: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這次的快閃讀書會活動書目是鹿橋的《人子》。說起來這是我蠻喜歡的短篇小說 集。讀起來的感覺,與其說有點像我正在習作的 OUaT 練習,應該說是我希望 OUaT 故事集能寫得像這本故事一樣?   但是這樣說好像也不太精確……人子的故事往往帶著不輕的童話味道,而裡面反 覆出現的一些元素,會讓人忍不住懷疑「這嬰孩是否是那王子?」「這獵人與那鷹師 是否有著親屬關係?」諸如此類大約就是「這個故事和那個故事是否彼此之間有所關 聯?」的問題。   從前言的地方可以看出這應該是鹿橋刻意為之的寫法。因為希望使故事能涵蓋盡 量大,影射盡量多,因此刻意不給予人名與地名。而出於一些不太相同的原因,正好 我們的 OUaT 故事也同樣刻意減少人名地名的使用。(其實我們只是因為短篇練習不 需要太多無用的設定,打算專注在故事上因此才這麼做的。)而 OUaT 的習作,由於 關鍵字群的調性,以及從固定卡片組中抽取關鍵字的寫作方式,或許也導致了當中元 素的重複出現與童話氣息?   當然《人子》並不是真的只是藉由抽關鍵字形成的一組故事群。我相信鹿橋應該 還有某些更深一層的企圖在。整體故事中帶著相當濃厚的道家與/或神秘主義的味道。 各個故事間也非並非毫無關聯,而是刻意要使它們略有相關,而形成能夠分開閱讀, 也能夠視為一個整體的一個故事集。 汪洋   如同作者所說,是整組故事的開始。也可以當作框架來看,就像一千零一夜裡, 一開場雪赫拉莎德的故事那樣。 幽谷   我好像在其它地方也看過這個故事的變體。似乎在說自由與選擇的壞處。這部分 在《誰在操縱你的選擇》這本書裡花了一整本書來討論。雖然這樣說有點像是在打別 本書,不過看看文學家用直覺獲得的結論,人類學/心理學家怎麼用實驗來證實其實也 挺有趣的。   簡單地說,人們喜歡選擇,但有其限度。當選擇的數量超過某個限度時,試圖尋 找不知在何處的「最佳解」就變得十分令人焦慮了。谷中精靈給小蓓蕾的禮物如果是 五選一,或者階層式選擇(先選色系,再選深淺,然後……),而非一次性的無限選 一的話,或許就會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這樣解讀或許會比單純的說「所以人要認命別想啥麼選擇」來得正面一點? 忘情   好厲害的一記回馬槍(笑)。考慮到城裡一晚可能有多少個嬰兒出生——話說這 又是個「小」城……可我們也知道卜洛克有本寫紐約的小說也叫《小城》。城市越來 越大的這年頭,它們卻往往認為自己太小,此乃後話且先別過不表——這便又更可供 玩味了。(當然這是個「誰也沒見過那麼好看的」男孩,說真的健康的嬰兒哪個長得 不好看?)   所以經過那一晚之後,這個新老爹將會怎麼看待自己的寶寶呢?   他會相信他沒有感情嗎?如果信了又會怎麼處理?畢竟「感情」這種東西,即使 在正常人其實也是蠻晚(晚於單純的「情緒」)才長出來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會是個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開端嗎?   另外作者在序裡說,讀這本書不宜一篇比一篇,不過說真的對人來說,要不被前 後影響實在非常困難。而說實話作為一個隱約有總題的作品,也不可能前後真的毫無 關聯?〈忘情〉這篇放在前面,其實也給讀者(至少我)在後面的閱讀情緒中藏進了 「鬼」,讓人忍不住疑神疑鬼究竟這孩子是否就是那孩子? 人子   莫名其妙被斬的小王子啊。(欸)   以前我一直懷疑小王子是否就是前篇〈忘情〉裡的寶寶。話說一個國王要謙稱自 己的首都是小城好像也沒啥不行的。(欸)不過這次重讀,發覺他既然會「愛」那些 技藝的美感,那麼或許並非如是?(只是這愛是針對非人的「知識技藝」?)   另一個疑惑點在於「小王子的教育失敗,究竟是因為他學得不好,還是因為他學 得太好?」   所謂的善惡有時候很是清楚,但有時候卻也不是那麼明確。畢竟是人定的東西, 依著人與環境的變遷也會時常變化。(比如說「女首長」從前叫牝雞司晨……)要人 在一個口令之間就得出結論,而王子沒辦法達成,這該說是他缺少應有的判斷善惡能 力,還是他缺少的是「國王」所需要的,在「狀況不明時依然判斷(不論對錯)」的 「果斷」,而「想得太多」?   參不透而充滿疑惑,比起將一切視為「本應如此」的理所當然,王子是因此不適 合當國王,卻也因此而成佛的嗎?   或者這又有點加拉罕尋得聖杯的意味?那些最完美最純潔的,都跟著聖杯上天堂, 離開了人世。世間只剩下我們這些並不完美的人類。或者那些完美純潔的,正是因其 早夭,才避免了污染。革命者不死,往往看著自己變成軍閥;精瘦牛仔褲的群眾運動 者,等進了國會就褪色成了大肚腩西裝的政客?   另外要附帶一提的是,配合最後一篇的〈渾沌〉,這國家的太子運還真是差啊。 那個現任國王要不要檢討一下?(欸) 靈妻   欸……往壞的一面想就是「女孩子妳別有自己想法了,乖乖地把妳的老公當神靈, 以他的意見為意見最幸福。」(呃)   很矛盾的是我很喜歡這篇的神話氣氛。   平反一下的話,或許可以解成「要與『道』(或者『神』,視宗教而定)親近, 依靠的不是他人的教導或話語(諸如其他女孩子與家長們為了符合神靈喜好的教導、 那些『懂儀式的婦女』的處置、層層的華麗裙子和裝容……等等),而要依著你的本 性與本真的面貌而行」? 花豹   根據時事,我們應該嚴正抗議一下,鹿橋此篇鼓勵小三公然搶男人和已婚男人外 遇,嚴重破壞家庭倫常與社會風氣!(等等)   上段這叫帶什麼眼鏡看到什麼東西。   這篇又和〈渾沌〉有點關係……妳們這些會變身的外星人,捕捉實驗對象的方式 也太過迂迴了些吧?(慢著) 宮堡   又是一個追求完美而失敗的故事。所謂的「完美」、「柏拉圖原型」或許就像科 學上的「理想(氣體、黑體)」一樣,是只存在於想像中而非現實的東西。而針對單 一目的的過度執著,是否反而讓人蹉跎錯失了許多其他東西?   〈渾沌〉裡的版本也許是平行世界,也或許是同樣的追尋不斷地重複發生在不同 的時代與地點。畢竟人還真是一種容易鑽牛角尖,為了手段(完美國度)忘記目的 (幸福生活)的生物啊。 皮貌   這是歌頌「母愛最美」的一篇。   不過或許和寫作年代有關,人子當中的性別角色分工似乎相當地……傳統?王子 們(人子、宮堡,另外還有獸言的大學者)必得遠行探險追逐些什麼,而女孩子們—— 甚至都不是公主——(靈妻、皮貌、鷂鷹)的想望就都靜態了許多,而且更不受到鼓 勵的感覺。(王子的探險就算無功也還讓人覺得是場壯遊,皮貌裡的女孩幾乎是被暗 著罵賣弄風騷了。) 鷂鷹   老實說現在看來,一個人要教一隻鷹怎麼當鷹才是好鷹,實在有點自大了些…… (但我想多少可算是時代的眼淚?)獲得人家的愛情之後,又單方面分手的隨便放生, 更是有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有點「我只是要證明自己辦得到」的味道在?   當然以鷹師的角度來說,養了一隻好鷹,但不希望她變成只是一件「工具」。如 果和〈渾沌〉裡的敘述當成一個故事看……放走了就永遠不會碰上任性的可汗了。但 整個訓練與放生都是單方面的決定,實在不能不說這其實也是一種任性。 獸言   宮堡的學者版本?對知識與文字語言的執著,讓一代代的人忘記如何用身體來體 驗生活。道家絕聖棄智的意味又更明顯了一點。 明還   小小孩的媽媽哭哭。(欸)   要有嬰兒的本心,那麼整個宇宙都會為你轉動。或者反過來說,宇宙運轉的祕密 對嬰兒來說,根本是不成祕密的大白話。而在孩童的遊戲裡,媽媽擔心的那些世俗的 「有沒有人注意?」、「別人會怎麼想」又有何意義? 混沌   前面已經零零星星提過,作者應是借這篇裡的許多短文把前面幾篇加以擴充。也 許是同一個故事的前後脈絡,也或許是類似的故事不斷在人世間頻頻上演,而一切全 是同一群演員反覆演出的不同戲碼。 不成人子   非常可愛的民間傳說式的故事。在前面幾篇之後,這篇顯得相當樸實又單純。學 人倒退跑的小熊好萌啊。(雖然我不太懂一個修煉多年的熊精,怎麼還會是「小」熊? 不過有萌有加分啦!) -- http://urochordate.com/phpBB2/viewforum.php?f=12 ←快閃讀書會 http://urochordate.com ←我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87.189
文章代碼(AID): #1IYCmjF5 (book)
文章代碼(AID): #1IYCmjF5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