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沒有資優班

看板book作者 (popopopopopo)時間11年前 (2013/04/06 12:10), 編輯推噓9(9017)
留言26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看著整篇討論串變成在「教師版」討論的內容 這或許是一個引子 用來討論所謂"芬蘭教育奇蹟"是不是一個"可以學習的經驗" 但畢竟寫心得的人 看起來只是一個大學生(我猜測的), 在看過一本書之後,對芬蘭教育的所知 →參考資料有限 以及自我反芻 →自身的經驗當然也影響著看書的角度 所以總覺得版友們對這個主題關注與評論的角度 已經不在於她的心得或說法,而是整個國家文化制度學習的可能了 如果是這樣 我願意提供一些個人對芬蘭教育的淺見(但其實我覺得這好像應該是放在教師版) 就像我在推文中提到的 「你可以認識芬蘭人怎麼做,但芬蘭不是你的答案。」 這句話是芬蘭目前最主要的一位,在全球各地演講的教育專家Pasi Sahlberg 解答過無數國家對芬蘭教育的問題之後,所作的結論 (這位專家出的書,臺灣最近有翻譯出版了) 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發展的條件、歷史與背景: 芬蘭的人是我們的五分之一(人力資源極其珍貴)、 卻有我們十倍大的廣大森林資源可以帶來盈收。 芬蘭國家的獨立時間比我們短一點、 芬蘭在1990年代教改的時候,不是參考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芬蘭的民族相對單一、民族性格超級誠實、超級務實、自律性極高 芬蘭的教育經費占比比臺灣低一點、但全體人民對教育發展方向的共識性很高 芬蘭教育的制度很簡單,從幼稚園到成人幾乎不需付學費之外(政府有各種補助), 和我們差在國家型考試只有在高中升大學時發生 學校沒有統一考試,一切由老師自行自主教學,老師都是碩士畢業,錄取率只有1/10 教學時數很短,沒有補習班,家長不以成績表現評價 社會職業甚至學歷都沒有高低差異 (僅管如此,芬蘭學生還是嫌學校考試和功課太多) 芬蘭少子化和高齡化的情形很嚴重,高稅收支持高福利政策 卻也受到不想生孩子的人的抨擊、公立醫療的資源也被大量擠用,影響服務品質 像這樣隨便舉可以舉出很多臺灣和芬蘭的差異 更不用說氣候促使整個生活心態上的影響 (酗酒、自殺、憂鬱症、對未來的與競爭上的消極態度、失業率比我們還高) 在評論一個國家時,需要參考非常非常非常多的資料,還不一定能下判斷 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 臺灣人會注意到芬蘭教育的開頭,就是一個很"臺灣思維"的理由:PISA排名第一 在芬蘭人的心中,世界排名多少這種title原本就一直不是他們所追求的目標, 就算被評為全世界最佳國家,也只是剛好測到對他們有利的項目。 在他們心中,永遠看到自己的國家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那才是他們腦袋裡在煩憂的東西 得名、讚美評價,那些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芬蘭經驗能讓臺灣人學習的 絕不是表面上這些制度、作法,或是以排名第一為目標去思考事情,而是態度 舉一個我覺得最重要的來講就好了:務實 「務實」不僅是對於所有付出與收穫的比例很要求,更不喜歡鋪張浪費     會覺得踏一步就要有一腳印,付出的心血要老老實實得到回報     (但前提是要對人性、生理學習進程有基本的理解) 「務實」也是對自己的看法很誠實,不會去隱瞞自己的不好,     反而很誠實地面對解決問題。     因此芬蘭人總是說:芬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也呼應一些版友所說的:芬蘭人看自己是嚴格的,僅管臺灣覺得它是天堂般的地方) 當然「務實」「務實」大家都知道,但做不做得到就是關鍵 當然,臺灣需要成長的也不只這方面 但我覺得,目前臺灣最需要的,也最能從芬蘭那麼多表現中, 真正學來解決問題的,正是這一項。 教育不是錢花得多花得少的問題,是有沒有花在刀口上, 制度、口號學得像,只求表面的改變,內在沒有改還是一樣 決策者能不能在不考量任何功名利益之下 回到教育的基本面去認識臺灣人的性格、臺灣需要的人才、思考臺灣教育適合的路 才是關鍵 如此種種,要談芬蘭 就像之前在推文所提到的 關於芬蘭的現象、制度、故事,可以被寫成幾千幾萬篇文章或書籍 但請各位在看到冰山頂上的華麗同時,務必去想想"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 再多讀些資料,再多看些報導,比較、思考 不斷致力去追求背後真正的原因 才能寫出更有價值的心得 以上是個人淺見,勞煩各位的眼睛,謝謝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210.66 ※ 編輯: popopopopopo 來自: 122.117.210.66 (04/06 12:13)

04/06 13:23, , 1F
中肯 大推
04/06 13:23, 1F

04/06 13:58, , 2F
不推不行
04/06 13:58, 2F

04/06 14:06, , 3F
04/06 14:06, 3F

04/06 15:02, , 4F
推這篇!用更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彼此。
04/06 15:02, 4F

04/06 18:29, , 5F
04/06 18:29, 5F

04/06 18:55, , 6F
你怎麼知道我是大學生(羞~~其實 算碩士了
04/06 18:55, 6F

04/06 18:57, , 7F
這篇很棒,可以推到我部落格的回應嗎?
04/06 18:57, 7F

04/06 22:15, , 8F
那個..(舉手) 印象中他們有參考瑞典,還是我記錯了??
04/06 22:15, 8F

04/06 22:35, , 9F
您是說印象中他們有參考瑞典的什麼?制度?還是作法?
04/06 22:35, 9F

04/06 22:36, , 10F
2012年瑞典教育部次長曾嘆道:芬蘭能,為什麼瑞典不能?
04/06 22:36, 10F

04/06 22:39, , 11F
芬蘭參考瑞典不無可能,但需要您提更多資料來說明影響
04/06 22:39, 11F

04/06 22:41, , 12F
畢竟芬蘭曾經被瑞典統治,直至今日還保留瑞典語為母語
04/06 22:41, 12F

04/06 22:46, , 13F
瑞典裔芬蘭人讀芬蘭境內的瑞典學校,或許是這樣參考?
04/06 22:46, 13F


04/07 21:59, , 16F
畢竟,芬蘭三十年前啟動教育改革時,還是向瑞典取的經。
04/07 21:59, 16F

04/07 21:59, , 17F
裡面的一段話o o"
04/07 21:59, 17F

04/08 11:01, , 18F
他提到的是八○年代時,但當時芬蘭教改還只有一項被國
04/08 11:01, 18F

04/08 11:02, , 19F
際認同,低於一般國家水準-《芬蘭教育理論與實務》
04/08 11:02, 19F

04/08 11:04, , 20F
在教改後期完全中學的概念也有參考瑞典,但參考不是盲
04/08 11:04, 20F

04/08 11:04, , 21F
目的copy制度或作法,這才是我在文中想要表明的,謝謝
04/08 11:04, 21F

04/08 20:50, , 22F
嗯,我瞭解了,謝謝你的解釋:)
04/08 20:50, 22F

08/12 20:27, , 23F
畢竟,芬蘭三十年前啟動 https://muxiv.com
08/12 20:27, 23F

09/14 21:10, , 24F
他提到的是八○年代時, https://daxiv.com
09/14 21:10, 24F

11/06 16:46, , 25F
11/06 16:46, 25F

12/31 03:14, 5年前 , 26F
在教改後期完全中學的概 https://daxiv.com
12/31 03:14, 26F
文章代碼(AID): #1HNw1GKh (book)
文章代碼(AID): #1HNw1GKh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