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林夕,曾經︰每個人的另一面。

看板book作者 (going u)時間13年前 (2010/10/27 02: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套書實圖網誌版︰ http://vasary.pixnet.net/blog/post/25861670 我真恨這種書腰…,好像這年頭書是誰寫的無所謂,有哪些大咖替其背書才緊要…, 背書就背書,還要來個"深情推薦"…,我都起惡寒了orz 這套共四本的書其實是舊作, 林夕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頭兩年所出的三本單行集結, 買它只為了想知道早年的林夕是個怎麼樣的人, 人這種習慣動物,看過去能知現在,推未來,一切都是既定軌跡的延伸…, 生命裡的巨大轉折,終究不是個個都有的基本配備。 我其實是先認識張小嫻才認識林夕的, 1996年那本"麵包樹上的女人", 我相信那書中的男主角,作詞家林方文,背景肯定來自於林夕, 會這麼說當然第一個基於"作詞家"的身份, 再來就是林方文跟林夕,都是拆字組合 (方文組成放,林夕加在一起是簡體字的"夢") 96年才開始追林夕其實算晚了,但還不算太遲,至少我都很樂觀這麼想。 林夕的歌詞是一絕,不過短文我覺得還好, 香港報紙的專欄是很厲害的,李碧華、蔡瀾、張小嫻都是這種專欄極能手, 極短的文字極大的張力,早些年中國時報的三少四壯集算是風格比較接近, 我非常愛讀這類作品,因為字字珠磯。 寫東西最難大概就是這樣︰長怕囉唆短怕疏漏,不長不短又怕重點不夠…,總之很難。 附了今明兩年的大張年曆,我喜歡它替每個月配上的標題,都是書裡揀的, 也許是隨機也許是刻意,原來9月是製造淒涼的大好良機嗎? 短文主題很雜,當隨記看感覺很好,像偷窺林夕的日記一般, 看他講生講死,評吃論喝,當然也免不了談情說愛…。 明明是林夕,但又好像不是林夕,是他的另一面,或者才是真正的他, 我喜歡這種落差…。 作詞家也不是無憂無慮的…, 在那些獎座後面,在那些鋒頭之下, 我想林夕應該常常半夜在家,片下自己的血肉,靜默地成就每一首歌詞吧? 而眾人唱著唱著便無聲流下的眼淚,或許就是最為華美的獻祭, 否則我想不出為何他可以一直,一直這麼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13.168

10/27 11:36, , 1F
我覺得林夕的書禪味好重 有時候吸收不太了
10/27 11:36, 1F

10/27 14:32, , 2F
同樓上
10/27 14:32, 2F
文章代碼(AID): #1Cnnvt8q (book)
文章代碼(AID): #1Cnnvt8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