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穿條紋衣的男孩》(雷)

看板book作者 (引線木偶)時間14年前 (2010/06/04 21:12), 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宣以不同種族、不同立場的兩位男孩友情做主打。但實際上直到文章 已經進行一半後,另一位猶太男孩才出場,且只佔主角布魯諾生活的一部分。 就我個人閱讀的感受,覺得整篇的性質反而沒有很刻意強調『友情』。 而更接近以一個孩童的角度,從狹窄的一個視點,他小小的生活變化, 去感受二次大戰的影響。 描述二次大戰大環境裡,渺小人民感受的書籍其實不少,就算以孩童角 度為主的不多,但也不至於罕見。(經典之作如《安妮的日記》更是真實血淚) 此書比較特別的是,它不是以受害者受創悲痛的經驗記敘,而是以施暴 國的人民,一個德國高階軍官的小孩--九歲的男童布魯諾為主角,由他的角度 去敘事。 開頭描寫布魯諾因為父親工作調動,他們舉家搬離都市柏林到一個陌生 的貧乏鄉村。 對於九歲的布魯諾來說,他在柏林有要好的朋友,也很喜歡大城鎮帶來 的便利、娛樂。要他搬到這樣一個完全沒有同齡孩子,舉目荒涼的無趣環境,幾 乎讓他快悶出病了。 而新的環境中,最特別是他們家的旁邊隔了一道大籬笆--這道牆像隔 開兩個世界,布魯諾這一方人煙稀少,而對牆裡住了數千人,有老有少也有小孩 ,他們唯一的共通點是清一色男性且身著一模一樣的條紋衣。 不直接言名這是二次大戰時,甚至開卷時希特勒來訪,也以小孩的口齒 不清戲稱「炎首」(=「元首」) 不直接說明是納粹的集中營,或是如何種族岐視、迫害猶太人的細節。 因為對於九歲的布魯諾,他不瞭解國家情勢轉變,只能以小孩的角度去 觀看,單純描述他生活環境的轉變。 但是一點一滴的明白線索,逐漸讓知曉真實歷史的讀者猜測出,這就是 二次大戰時的德國,而布魯諾的父親正是其中一個集中營的司令官。 布魯諾雖然沒有直接、正面去凌虐猶太人,但他同樣也享受這些資源。 正因為如此,不像被迫害者一方,我們能清楚明白他們的痛苦。 身為享受資源的人,若角度稍有不慎,很容易變成無病呻吟,或只是事 不關己的廉價同情,這是個很困難書寫的角度。 借用孩童的純真,來讓懺情變的易為人接受,可以說如此設定算成功一 半。但或許是太想讓主角能夠撇開施虐一方的負面形象,作者讓他對於德國與猶 太人的恩怨完全一絲毫都不瞭解,卻有些太過度欲蓋彌彰。 布魯諾的設定,是九歲到十歲間,已有入學。 不僅對戰爭完全不理解,對於猶太人跟自己是日耳曼民族的稱號也一概不知曉。 書中有一段是布魯諾問姐姐,那些籬笆外的人是什麼人,姐姐很鄙視的 回答那是猶太人。布魯諾疑惑地說:「那我們是什麼人,不是猶太人的人嗎?」 諸如此類的對話,即顯示出瑕疵。 如果說當時的教育對於小孩們是刻意掩飾德軍暴行,當我們身為不知情 的其他國家讀者,若沒有刻意去考據,也未必會清楚,應該可以很流暢接受布魯 諾的單純無知。 但劇情卻多設個對照組破壞了佈局,那就是僅比布魯諾大三歲的姐姐葛蕾朵。 兩人相差沒幾歲,一樣有入學,但是她就瞭解情況,布魯諾卻連基本常識都沒有 。不禁讓人感覺怪怪的,也讓人發現布魯諾太過不沾鍋的設定。 因為是用小孩純真的角度去進行故事,又要讓布魯諾沒有背負到丁點罪 惡,也漸漸造成很多視點模糊。 如布魯諾對於科特勒中尉逞兇的多次逃避。 曾經悉心照料布魯諾的猶太老醫師佩佛,最後因為一次餐桌上的服侍失 手,被少尉惱羞成怒攻擊。 可說是一個高潮點,但卻沒有去敘述老醫師遭受什麼處置,僅以破折號帶過。 依照當天餐桌前段的話題,一向驕傲的少尉正因他的出身被執疑,感到 困窘憤怒。以及他之前虐待猶太人、殘殺狗的行徑,只能推測他是當場殺了佩佛。 布魯諾在當下震驚的程度,大到從他的視點無法敘述情況。卻沒再追憶 此事,沒讓它成為心靈上的一個記號或影響,最後遂成為一樁事不關己的『意外』。 而另一樁事件,則是布魯諾與舒穆爾首次在家裡頭見面。 因為科特勒中尉需要一個手指細瘦的小孩來擦玻璃杯,所以他剛好逮到 舒穆爾,造成讓兩人去除鐵欄面對面的契機。 此處布魯諾享用美食,並且慷慨樂於與好友分享。 但是舒穆爾知道若是違令吃了,後果不堪設想,努力的拒絕。 布魯諾不明白他拒絕的用意,仍是慫恿他吃,並且擔保會幫他澄清。 舒穆爾放心吃了,但是之後被科特勒中尉抓包時,布魯諾怯懦了,他沒 有像他的承諾一樣,為朋友挺身而出。 之後舒穆爾在布魯諾看不到的地方,被瘋狂毆打,再次見面時骨瘦如柴 的身軀傷痕累累。只是為了那一口牛肉卷-- 布魯諾看到好友滿身是傷,他明白是被自己所累,也有稍微的愧疚。 但小孩的腦可能是金魚的腦,過兩秒鐘就完全忘了,還是又自顧自的一 直講自己的事。他跟舒穆爾的交誼,一向是如此的,總是一股腦的只有自己傾訴。 布魯諾的懊惱、怯懦,直到逃避,其實是很可以發展的一塊重點。 因為在迫害是理所當然的環境,因為身為施暴一方,既然無力阻止,就 漸漸變的麻木不仁。 在那個年代裡,有多少德國人是選擇掩住自己的眼睛、耳朵,欺騙別人 欺騙自己,雖然不是納粹,卻是在忽視中融為納粹一部分的影子-- 可惜作者對此只選擇避重就輕的簡易帶過,而布魯諾身為無知純真小孩 的角色設定,也就再幫他擋了一刀, 小孩因為涉世未深,經歷的短少讓他們有權可以無辜。 但無知不會是長久的,若遇上任何人事物,都不能激起思考的空間、感 情,那麼這角色始終只會是個平面傀儡。 過度強調布魯諾孩童不解事的純真,是開脫解釋的利器卻也同時大幅削 減了角色魅力。 最後的結局,由無辜的孩童陰錯陽差承擔了大人的罪過。 潛入集中營當晚,即被群體送往毒氣室。 此書是第一人稱敘述,本就會讓讀者對主角更多一點寬容,而布魯諾總 歸來講也不是個討人厭的孩子,所以這樣一條還沒成長就被扼殺的孩童生命,是 會讓人惋惜的。 但更可惜的是,這一段從營內快速推擠到毒氣室,直奔死亡的道路,短 暫而片面。 布魯諾到死都不能理解不能體會,猶太人所受的虐待與夾縫中生存的痛苦。 他的逝去,僅管對布魯諾一家造成重大傷痕,但卻也不見有效應,依舊 輕描淡寫帶過。 死有輕如鴻毛,重如泰山。 只能說可惜了布魯諾的犧牲,如果說是讓他體會一段猶太人的生活後獲救。 所經歷的遭遇,帶來的恐慌與震驚,比起瞬間的死亡,層面會更深更廣 ,且日後他心態的轉變、回饋,將會比死亡為終結更有價值與意義。 -- WEb : http://blog.yam.com/kielkiel BBs : telnet://bs2.to SD_kiel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kielkiel 鮮網專欄: http://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indextext.asp?free=1001937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97.145

06/05 00:36, , 1F
從特別的角度寫納粹…滿推的
06/05 00:36, 1F

06/05 01:24, , 2F
這本很好看,也有拍電影!我覺得小說就很棒了!
06/05 01:24, 2F

06/05 11:52, , 3F
看完之後會覺得很沉重 不過真的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06/05 11:52, 3F

06/05 11:53, , 4F
看到原po的分析才知道原來少了什麼!!!! 哈 原po分析得很讚
06/05 11:53, 4F

06/06 00:28, , 5F
很推這本書!
06/06 00:28, 5F

06/21 05:52, , 6F
推~
06/21 05:52, 6F

03/15 17:07, , 7F
不是牛肉卷 是三片雞肉XD
03/15 17:07, 7F

05/19 13:14, , 8F
三片塞了洋蔥和洋蘇草的冷雞肉
05/19 13:14, 8F
文章代碼(AID): #1C2FlHkf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