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都是前輪碟煞?不是後輪碟煞?

看板biker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6/11 07:23), 7年前編輯推噓5(5011)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要了解確實的解釋請直接跳到最下面trisipy大的推文 作者: dukery (沈淪的賢者) 標題: Re: [問題] 為什麼都是前輪碟煞?不是後輪碟煞? 時間: Sun Jun 11 07:23:03 2017 事實上是慣性造成前輪下壓 基本上慣性力(inertial force)是一種假想力,實際上並不存在 慣性力僅僅是用在非慣性座標系中用來表現慣性作用的一個工具 可以參考wiki的解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5%A3%E6%80%A7%E5%8A%9B 基本上我是不使用非慣性座標系進行討論,當然也不會討論到假想力 ※ 引述《vLkdSc (())》之銘言: : 正確來講應該不是"重心前移" 重心前移只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講法 : 來解釋前輪下壓力增加的結果 : 前輪下壓力增加 基本上是因為慣性力(inertial force)的關係 : 當我們做減速的動作時 所有的質量(包括身體)都會有一股力量施加在車體的前方 : 這股力量會被傳遞至前輪 導致前輪下壓力增大 : 以小妹我的理解 基本上除了身體 是不會有重心的轉移的 基本上因為車架跟避震系統並非剛體 當煞車時,全車受慣性影響,前輪會下壓 前避震會被壓縮,隨之全車重心前移 重心不會前移的車並不存在,因為理想剛體並不存在 : ※ 引述《dukery (沈淪的賢者)》之銘言: : : 基本上車輛煞車時依靠的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或稱「抓地力」) : : 依照國中理化教過得 最大靜摩擦力=靜磨擦係數*正向力 : : 若是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就會開始滑動,在車輛上通常稱為「打滑」 : : 而在煞車時,受慣性影響,全車的重心會前移 : : 因此煞車時,前輪所承受的重量大於後輪,因此其正向力大於後輪 : : 故前輪的最大靜摩擦力較大,安置煞車力道較強的碟煞位置當然以前輪為優先 : : 若是前鼓後碟 : : 則後輪碟煞可能煞車力道太強超過後輪的最大靜摩擦力,後輪打滑 : : 若是顧慮此點而減弱煞車力道,則與前後雙股煞相比無明顯優勢 : : 前碟後鼓則可充分發揮碟煞的優勢而無此顧慮 : : -------------------------------------------------------------------- : : 看來最近真的太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9.116.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497136986.A.988.html ※ 編輯: dukery (101.139.116.79), 06/11/2017 07:24:10

06/11 09:46, , 1F
那公路車怎麼解釋 他前叉不可壓縮耶
06/11 09:46, 1F

06/11 09:46, , 2F
一樣是前輪制動力大於後輪
06/11 09:46, 2F

06/11 09:47, , 3F
光是前避震會被壓縮這件事 就證明有力量在壓縮他
06/11 09:47, 3F

06/11 09:47, , 4F
這跟是否是假想力無關吧
06/11 09:47, 4F
從慣性座標系來看 實際上壓縮前避震的力量來自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 而非假想的慣性力 假想力存在的意義是在於許多工程運用中 使用非慣性座標系可以簡化計算 但是非慣性座標系不適用牛頓力學 為了修正而加入一個不存在的假想力 關於公路車的部份 我先前確實沒考慮到 不過老實說,這個計算中,騎士跟車輛是必須一起看的 所謂重心的前移,必然是指騎士+車輛的共同重心 以機車來說,機車本身的重心會因前叉壓縮前移,而騎士的重心也會受慣性作用前移 整體重心自然是前移的,也就導致前後兩輪負重不同以至於最大靜摩擦力不同 而公路車的狀況,即使其前叉不可壓縮,騎士的重心仍然不可避免的會前移 而且因為公路車重量遠低於騎士,整體的重心前移只會更明顯 是故公路車設計上也是要前煞>後煞 ※ 編輯: dukery (114.42.212.66), 06/11/2017 11:26:18

06/11 11:53, , 5F
公路車前叉會型變啊,避震形式不同罷了
06/11 11:53, 5F

06/11 11:53, , 6F
型變(X) 形變(O)
06/11 11:53, 6F

06/11 12:04, , 7F
其實畫個力圖分析一下結果就出來啦,當你煞車時在地面會
06/11 12:04, 7F

06/11 12:04, , 8F
產生向後的力,乘上與質心距離產生一逆時針力矩,此時為
06/11 12:04, 8F

06/11 12:04, , 9F
了達成力平衡,前輪必須提供更大的正向力
06/11 12:04, 9F
喔喔~有人突破盲點了 事實證明我把轉動平衡完全忘掉了~ 感謝救援~

06/11 12:17, , 10F
材質相同的情況下 最大靜摩擦力是相同的 只是正向
06/11 12:17, 10F

06/11 12:17, , 11F
力不同吧
06/11 12:17, 11F
最大靜磨擦係數相同,但是最大靜摩擦力是與正向力成正比的喔

06/11 20:44, , 12F
想成理想剛體也可以,就是樓上說的力矩,為了使你不旋轉
06/11 20:44, 12F

06/11 20:44, , 13F
,前輪的正向力一定會更大
06/11 20:44, 13F
※ 編輯: dukery (114.42.212.66), 06/11/2017 21:14:18

06/11 21:12, , 14F
我個人也是推崇力矩說,這才能解釋前輪正向力增加跟
06/11 21:12, 14F

06/11 21:12, , 15F
後輪正向力卻減少的原因
06/11 21:12, 15F
※ 編輯: dukery (114.42.212.66), 06/11/2017 21:16:10

06/12 01:54, , 16F
物理觀念正確推
06/12 01:54, 16F
文章代碼(AID): #1PF7zQc8 (bik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F7zQc8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