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車] ▓▓▓2013-各主流車種情資總評鑑▓▓▓▓

看板biker作者 (kobe bryant)時間11年前 (2013/08/13 22:04), 編輯推噓7(7010)
留言17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1.歡迎版眾按r回文 新增車種 修正優缺點都歡迎 (大寫R使用方法:回文按y 連按兩下enter後 輸入大寫r 再按一下enter) 2.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修正哪裡 補充哪裡" 3.多設了一個爭議處 因為好像不是每台車主都有這種情況 如果有很多人反應 會正式列入優缺點中 4.編寫者請在"最後編修"一欄填上ID 以示負責 EX: 最後編修 chungsen 5.請從置底文章回覆(不要從中間隨便選一篇回) 6.基本上有任何意見都會列入"參考" 請大家在推文保持理性 勿爭吵 7.此總匯心得為各車主聯合建立,請勿在推文中質疑為何沒有某車種 若您發現您的新車並無出現在此文章中,請自行回文補充總匯心得 ============================================================================= 新增一些新勁戰三代2013版本的優缺點 最後編修:Free50280 ================================SUZUKI==================================== GSR125 最後編修:work901125 nimaj 五期噴 馬力 9.3ps 扭力0.95kg-m 長1790寬667高1115mm 重117kg GSR深度測試報告 http://www.jorsindo.com/wordpress/?p=3 轉自小老婆 優點: 缺點: 1.馬桶同級車中最大最深(32L) 1.單人騎乘後避震稍硬 2.失竊率相對偏低 2.電子表(油表)僅供參考 3.33mm內管前叉 3.坐墊不舒適(噴射版有改善) 4.車體窄但細長 4.原廠後照鏡略寬,鑽車易a到 5.飛旋踏板後座放腳舒適 5.改裝零件較熱門車種少 6.身高16x的可單腳著地(無須傾角) 6.傾角大時易磨側裙(可拆) 7.10吋傾角非常棒 7.儀表配置(時速指針式 轉速為電子) 8.操作性靈活性不錯 8.後普利組偶爾打滑(改裝碗公可吃滿且改善) 9.大燈也有人推 9.側柱很軟,不適合用側柱停在傾斜處 10.尊爵版很低調 10.燻黑燈罩會減低大燈亮度 11.腳踏空間不錯 180 OK 11.90CC齒輪油難找(好像只有金帝?) 12.GSR FI後避震與NEX同樣是雙避震 爭議:1.怠速不穩 踢側柱會熄火 (請檢查腳踏左側的CDI線路) 2.大燈會滲水起霧 (拆殼看防水的套子有沒有鬆掉或申請保固) 3.零件是台鈴速克達中最貴 4.原廠前碟似乎勝過一般單二 (原廠煞車皮有含金屬成分)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20 GPS 96 (化油) ------------------------------------------------------------------------------ ADDRESS V125 & V125G 最後編修: voei 五期噴 馬力 9.9ps 扭力1.00kg-m 長1750寬645高1030mm 重 95kg ADDRESS測試報告 http://www.jorsindo.com/wordpress/?p=6 轉自小老婆 優點: 缺點: 1.台灣出品 外銷日本的代表作 1.置物箱不大(放得下一頂全罩+一些零碎物品) 2.適合比較嬌小的人騎(置腳空間小) 2.大燈不是很夠亮 3.噴射引擎省油(平均40KM/L) 3.噴射系統小問題需要多關心, 4.飛旋踏板(非彈出式,要用手扳) 菜籃族可能不適合。(存疑,未曾聽說) 5.失竊率相對偏低 4.異音(後內土除、前煞車線固定器...Etc.) 6.遇同型車機會低 5.配備陽春(方向燈撥桿無自動回正功能, 7.噴射車裡相對 無小燈超車燈,為傳統儀表) 8.100cc的車身,125的引擎 6.前碟煞盤160mm很小,煞車力道薄弱。 9.號稱同級車最大傾角 7.四期車(領牌車)單相發電,發電量小 10.不改車的人適合(功能較陽春) 五期車(今年新車)三相發電,發電量充足 改車的人也適合(不用花冤枉錢) *油箱剩2/5時就已歸零,無法得知殘油量 11.v125後扶手有貨架(市面上少見)  12.機油卸油螺絲部分已有改良不會磨到... 爭議:油量殘餘部分,因應日本環境(加油站少的可憐),因此當油表歸零時,     剩餘油量會是2L左右,方便找加油站,如此設計對台灣環境來講方便度     「因人而異」(至少我覺得很貼心)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05 GPS 91 (四期Z版) ------------------------------------------------------------------------------ NEX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9.3ps 扭力0.95kg-m 長1790寬667高1115mm 重117kg http://www.suzukimotor.com.tw/motor/125/nex/index.htm 優點: 缺點: 1.雙槍更穩 有10'的靈活12'的穩定 1.LCD介面雖然夜間辨識度好 但白天就真的 2.藍光高反差儀表夜間辨識度高 不怎麼樣,且某一個角度之後會看不到 3.油耗較化油版優 2 噴射化後維修方便度面臨考驗 4.大燈改良後光型不錯 3.後照鏡左、右下角視線被切掉 有死角 5.喇叭比化油版更大聲了 但是我覺得夠用,或許是角度問題 6.引擎通常耐用至3萬左右 4.前置物空間放不下清心等標準規格飲料 7.坐墊改良 前後高低差較明顯 硬要放的話要用斜放,容易灑出來 前座較低 但一樣硬 5.避震會磨防塵套(騎不到1km馬上就摸得出來) 長途騎乘較不易屁屁痠痛 8.腳踏空間不錯 180 OK 9.車廂同GSR(32L) 爭議1:怠速小不穩(輕微但感覺得出來)有些甚至會大跳 2:車殼密合度不佳、烤漆不均勻(我的倒還好)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0 GPS 94 ------------------------------------------------------------------------------ Music 125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9.9ps 扭力1.00kg-m 長1750寬645高1030mm 重 95kg http://suzukimotor.com.tw/motor/125/music/index.htm 優點: 缺點: 1.引擎及調教同address蠻有力的 1.相對於充沛動力來說碟盤太小 2.輪胎尺寸同Y牌gtr aero 2.雖然配重好但是整體設計來說 但是車身配重調教更好 還是不建議用這台殺彎 3.坐墊蠻軟的,舒適取向 3.坐墊設計給女性騎乘, 4.Suzuki特色:保有踩發桿 男性會有蛋蛋被包住的異樣感 5.車輕,同address為95kg 4.後照鏡一樣同Suzuki其他車有死角 ================================YAMAHA==================================== 新噴鵝 (新勁戰 CygnusX) 最後編修:kobers 五期噴 馬力10.4ps 扭力0.94kg-m 長1855寬685高1135mm 重114kg 新噴鵝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CygnusX.aspx 優點: 缺點: 1.大燈讚、改裝配件多、維修點多 1.有點高(170以下吃力)、有點重、有點寬 2.神奇的二手車售價 2.噴螺絲(龍頭下面&馬桶兩側) 3.長途的油耗還不錯(原廠而言) 3.失竊率略高(賣太好) 4.避震協調性好(雙避震、很舒適) 4.大燈燈面漂亮但容易刮傷 5.車架及前後配重有很好設計 5.噴射版容易放屁(可調slow改善) 6.這台車的噴射系統也有改裝配件了 6.儀表板(內側)容易有白點(本人未發生) 7.噴射系統無阻風門問題 7.坐墊需要修,會卡卡的 >///< 8.前手套置物 8.斜板大燈照射死角,看不到出彎後路況 9.33mm前叉、行車穩定 9.後照鏡不夠廣角且易積水 10.245mm碟盤夠大、夠便宜、煞的穩 10.車廂太淺 難放全罩 有的3/4帽也不行(24L) 11.儀表板造型具未來感及質感 11.車殼橡皮蓋會被偷拔(含螺絲孔蓋) 12.傾角大、底盤高,同級車軸距最短 12.騎久異音很多(鵝不會叫不是鵝) 13.風扇進風量不小 13.喇叭高音但很小聲(可換舊勁戰的) 14.儀表板上的數位時間精準(誤差小) 14.噴射版汽油泵浦易出問題(原廠永久保固) 15.配色多、不易掉漆 15.從舊勁戰以來一直有的通病 大彈簧易軟(久了還是能騎...) 16.馬桶改更深 3/4不用壓就擺得下 16.原廠加速還是很悲劇(跟G6比被海放..) 17.過彎絕對穩 轉彎半徑小 說2013版本有改快 但跟二代比根本沒差... 18.三段式避震可以調整 17.方向燈開關要推用力點 19.有三種方式可以開置物箱 20.油箱大(7.4L) 21.電瓶電壓顯示 22.可以針對單段旅程測量里程 也可顯示換機油後騎多少里程 23.時速表準 誤差五公里內(尚未證實)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5 GPS 102 (新化 110/70-12) 登輝大道 尾速 104 GPS 99 (新化 100/90-12)非極速僅供對照 ------------------------------------------------------------------------------ Bw's FI 125/ Bw's X FI 125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9.7ps 扭力0.98kg-m 長1910寬715高1110mm 重116kg Bw's FI 125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bws.aspx Bw's X FI125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bwsx.aspx 優點: 缺點: 1.價位在Y牌125中算便宜? 1.避震頗優 2.傾角很大且深 2.機油狀況不好時會有鳥仔聲 3.免息火開坐墊 3.BW'S只配單一卡鉗!令人害怕 4.動力換油耗,個人油耗平均30KM/L 4.沒有飛旋踏板 5.車殼較少 5.車廂太小(一頂3/4 就快滿了) 5.大燈為HS1規格,可直上H4 6.加油孔的設計很令人害羞 6.座墊 7.雙避震,避震頗優 8.高速行駛時(80KM/HR)還是很穩 9.引擎調教為三台中最好(aero、CygnusX、Bw's)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錶速) 個人最高110KM/HR 100KM/HR是極限 90~95KM/HR是正常 疏洪道測試 尾速 100 GPS 92 (120/70-12) ------------------------------------------------------------------------------ AERO GTR(五期噴射)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9.3ps 扭力0.96kg-m 長1780寬680高1075mm 重107kg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GTRaero.aspx 優點: 缺點: 1.起步不錯 也頗有力 1.尾速是普通100cc的水平 2.220m浪花碟 2.前腳踏空間頗小 且不平(170腿長者卡) 3.H4大燈夠亮,較適合夜間行車 3.前叉偏硬 後避震偏軟 4.加長型內土除 防噴功能極佳 4.前框過窄 輪胎會太尖 高速穩定性不足 5.10吋胎比較便宜 5.傾角不夠大 殺彎會磨中住 6.前斜板風洞進氣口 6.噴螺絲,同勁戰車殼螺絲很多 7.飛旋踏板 載妹夠誠意 7.車身短 但偏寬 有時不好停車 8.三段可調式雙避震(豪華版) 8.後尾架設計不好挪車 9.車廂大(YAMAHA車系)(兩輪誌:27L) 9.加長型土除防噴 但也容易被卡破=.= 10.全液晶儀表(豪華版) 10.車廂形狀設計問題 放一頂全罩或3/4後 11.配色多樣化 只能放半罩..... 12.同引擎系(aero、CygnusX、Bw's) 11.因為使用高扭力凸輪所以7000轉過後 油耗最佳 震動較大較沒力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99 GPS 88 跟EASY100差不多 改舊GTR13齒 105 93 跟奔馳125差不多 10克+薄墊片+迎光+13齒 107 95 跟GT125 NEX125 奔馳換KWS盤差不多 ------------------------------------------------------------------------------ RS ZERO 100cc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7.2ps 扭力-.--kg-m 長1740寬630高1065mm 重 90kg RS ZERO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RSzero_info.aspx 優點: 缺點: 1.車重輕 操縱靈活 1.油箱小 續航力囧 2.車廂同級車最大(22.5L) 2.椅墊薄 3.改裝配件好找 3.前叉秉持JOG傳統 行程短且軟 4.維修點多 4.車廂大 但太淺 無法放全罩 5.車身小 停車方便 且有前置物空間 5.起步瞬間比RSZ略好 但之後加速不如RSZ 6.座椅小 載妹福利大(誤) 6.馬力比RSZ更為調降 7.5PS => 7.2PS 7.烤漆板件少 停車不怕刮 7.廣告上號稱曲軸側邊培林升級 8.在100cc車種中 傾角算蠻大的 其實是有出過災情...... 9.有按壓式飛炫踏板 8.配鐵框? 10.免熄火開坐墊 11.前腳踏改回類RS的設計 較好置腳 12.大燈為HS1 方便改H4提升亮度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0 GPS 90 (RS化) 登輝大道 尾速 98 GPS 87 (RS ZERO) ------------------------------------------------------------------------------ 勁風光/DX 最後編修: voei 五期噴 馬力 8.0ps 扭力0.90kg-m 長1795寬660高1040mm 重101kg http://www.yamaha-motor.com.tw/compare/premotor_breeze_stand.aspx 優點: 缺點: 1.價格便宜 1.不扎實 2.車身低 裙子不容易被看見內褲 2.新車期很夠勁 六個月後馬上虛 3.好停車 駐車簡單 3.油箱小 不適合長途 4.坐墊大 後座雙載120公斤兩男ok 4.引擎異聲 5.馬桶大 (?有爭議)DX好像比較大 5.YAMAHA通病,曲軸及側邊軸承易壞(長衝程) 6.油錢省 6.車子不算小台 對男生來說有點低 7.大燈改款不在斜版上,還蠻亮的 7.車架剛性較同級車稍差 by johnnycgi 8.鋁合金輪圈 8.大燈改款後很醜 爭議:區軸易掛這點是和引擎調教偏低轉有關,偏偏婆婆媽媽又愛起步灌油門 不過會掛通常也是3萬公里以後的事 by voei 勁風光曲軸潤滑方式類似勁戰,並非EV4車系採噴濺式 by Inar 馬桶形狀不佳,放不下 3/4 帽 (17S),空間也不大 by johnnycgi ------------------------------------------------------------------------------ New CUXi 100cc 最後編修:jimhu 五期噴 馬力 7.2ps 扭力-.--kg-m 長1705寬640高1060mm 重 90kg http://www.yamaha-motor.com.tw/compare/premotor_CUXI_stand.aspx 優點: 缺點: 1.車體重量輕,操縱靈活(94kg) 1.後把手易生鏽(鐵質外露部分) 2.起步加速表現佳,引擎聲音沉穩 2.碟煞磨合時間長(但後鼓煞很好用) 3.多合一中控鎖(類GTR、新勁戰) 3.後照鏡角度不好調整,但還算廣 4.免熄火開坐墊 4.斜板大燈有照射死角,看不到出彎後路況 5.前置物空間方便 可塞寶特瓶X2 5.價格以同級車來說偏高(很高很高XD) 6.坐墊舒服 6.因設定為起步快的市區車 尾速不高 7.後輪鎖(即鑰匙孔蓋) 7.原廠避震稍嫌軟 8.三段式燈源控制 9.按壓式飛旋踏板 10.後方向燈非常明顯,安全度高 11.改裝配件多 與RS系共用 12.大燈光型不錯 13.車廂空間大 可放13.3吋以下NB 14.儀表辨識度高,可惜沒有轉速表 15.液晶表的時間準 兩個月誤差不到1分鐘 補充: 個人測試 尾速 95 GPS 88(學院風化油版) NQC尾速 表103 GPS 97 (里程才400多 未來為更高?) by jimhu ------------------------------------------------------------------------------ JOG CIAO 115 Fi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8.0ps 扭力-.--kg-m 長1795寬635高1030mm 重 93kg http://www.yamaha-motor.com.tw/motor/motor_ciao2010.aspx 優點: 缺點: 1.12吋胎 傾角大 1.置物箱太淺 很多3/4帽不能放 2.架車輕巧容易 2.沒有碟煞 3.按壓式飛旋踏板 3.沒有前置物空間 4.低重心,騎乘感輕盈自然, 4.原廠前後避震效果不佳 5.低座高,適合身高不高的騎士 5.大燈照明效果普普 6.省油省的很誇張 6.原廠配胎尺寸難找(90/90-12) 7.比較沒有噴射車常見的的高溫 改100/90-12又會刮破後土除(bt601、R1等) ===================================SYM======================================= iRX 115 最後編修:voei http://tw.sym-global.com/showroom/iRX115/ 優點: 缺點: 1.配了STCS算有誠意,好像可以改很大 1.單一卡鉗制動力稍嫌不足 2.電子儀表板 2.車廂長度及寬度不足,但深 3.省力中柱 度夠,可放17S,雜物需塞於 4.LED尾燈,煞車時內圈燈才會 帽內 亮,辨識性高 3.有了STCS油耗似乎沒有強很多 5.免熄火開座墊 4.前置物箱小,放不太下新鮮屋的飲料 6.HS1大燈夠亮,且可直上55w H4大燈 7.車子輕,對力氣小的人來說 負擔較小 8.雙避震、飛炫踏板 ------------------------------------------------------------------------------ GT 125/150 EFi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9.3/10.6ps 扭力0.98/1.16kg-m 長1810寬700高1070mm 重105/109kg 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1&sub_CA=47 優點: 缺點: 1.全電子儀表版 1.車身較重,女性移車不易(化111kg噴105kg) 2.省力中柱 2.側柱太傾 容易倒車 3.後座大 座墊軟硬適中(偏軟) 3.置物箱底部有一圓型突起物 無法平放 4.彈出式飛旋踏板 4.前置空間相當雞肋 放不下750cc飲料杯 5.超亮LED後燈 5.油箱不夠大 (5.5L) 6.免熄火開座墊 6.單一卡鉗力量不夠 50km/hr 無法即按即停 7.兩層式置物馬桶 方便收納小東西 7.噴射版和化油版引擎不同,噴射較無力(125) 可放進全罩+瓜皮+雜物(27L) 8.後懸吊阻尼弱 上下晃很大 8.起步輕盈,油門好催好收 9.爬坡較無力 上下坡速度差很大(125) 9.可改H4大燈,未改就夠亮,燈形好 10.起步加速 6500轉以下加速較慢(125) 10.頃角還算夠用,不要壓太大 11.初期噴射版125 Gy6配15克普利珠導致重拖 11.價格較便宜 C/P值高 新車已換回13.1克 12.腳踏空間不錯 180 OK 12.後避震不好改 離胎 空濾太近 13.150是HAM引擎 可套用悍將引擎零件 13.失竊率較高 14.2V150起中 扭力表現好 14.150不怎麼省油 油耗:化油平均30~35km/l, 噴射40km/l上下.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1 GPS 95 (化油) ------------------------------------------------------------------------------ GT evo 125 EFi 最後編修:FuYen 五期噴 馬力 10.5ps 扭力 1.02kg-m 長1795寬700高1095mm 重113kg 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1&sub_CA=22 優點: 缺點: 1.椅墊軟好坐 1.起步較無力(省油車特性) 可配傳動改善 2.後坐舒適 載妹適合 2.造型反應兩極的車燈 (我覺得很可愛XD) 3.飛炫踏板 3.椅墊稍高 170可能要坐前面一點才能雙腳著地 4.油耗輕鬆40km/L以上 廣告沒騙人 4.車身重 移車不易 5.三段可調避震 5.只有超陽春的指針表可以選 6.前碟煞單二卡鉗(舊GT為單一) (不過有小塊液晶顯示電壓表和TRIP) 7.前置物和置腳空間不錯大 6.沒有LED尾燈和方向燈 ↖可以放兩瓶寶特瓶or麥當勞大杯 7.車箱大歸大 可以放的安全帽卻超少(車箱淺) 8.中速有力 爬坡ok 尾速不錯 稍微大一點的3/4就需要壓一下 (拉到表速100就停了 還可以往上拉) 全罩幾乎沒有放得下的 整體動力較舊GT進步很多 (同GR) 9."號稱"同級車最大的車廂 29.6L 可以放小一點的3/4+瓜皮+雜物不用壓 放小東西好用 缺點後面講 10.超不易撞車 失竊率低 ------------------------------------------------------------------------------ New Fighter 150 最後編修:nimaj http://tw.sym-global.com/showroom/NewFighter150/ 五期噴 馬力13.5ps 扭力1.26kg-m 長1935寬700高1110mm 重126kg 優點: 缺點: 1.加速接近61半套的實力 1.油箱太小 (3~4月的版本 後期版本接近58.5半套) 2.起步反應比舊版略差 2.傾角比Racing略好 3.車廂溫度高 3.原廠避震一般騎乘舒適 4.原廠避震偏軟 不宜激烈操作過久 4.載人好 後座舒服 後座座位寬大 5.前座空間較舊版的小 5.大燈亮度(HS1) 集中度較舊版優秀 6.直立前踏不好放腳 6.車廂升格為同級第二(30L) 7.後座高度仍然偏高 7.車廂配置較舊版優秀 好放東西 8.車體偏大及重 8.操控性與Racing差不多 但重心較低 9.油耗較舊版改善不少35~40KM/L PS:1.61半套指的是缸+高凸+化油器+管+傳動+齒比 (以改同一台車來說 加速大概介於58.5半套到58.5全套之間)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6 GPS 108 (110/80-12)(初期版) 與G5 150化油舊12版比較 起步G5超前 40~60NFT追上 60以後NFT持續加速拉開 拉開的距離 因為速差小 路要很長才追得回來(被超後跑了幾百公尺才追回) ------------------------------------------------------------------------------ New Fighter 150 ZR 最後編修:nimaj 五期噴 馬力13.5ps 扭力1.26kg-m 長1935寬700高1110mm 重126kg http://tw.sym-global.com/showroom/NewFighter150/ 優點: 缺點: 1.加速有接近58.5半套的實力 1.油箱太小 2.傾角比Racing略好 2.車廂溫度高 3.原廠避震一般騎乘舒適 3.原廠避震偏軟 不宜激烈操作過久 4.載人好 後座舒服 後座座位寬大 4.前座空間較舊版的小 5.大燈亮度(HS1) 集中度較舊版優秀 5.直立前踏不好放腳 6.車廂升格為同級第二(30L) 6.後座高度仍然偏高 7.車廂配置較舊版優秀 好放東西 7.車體偏大及重 8.操控性與Racing差不多 但重心較低 8.起步反應比舊版略差 9.油耗較舊版改善不少35~40KM/L 9.後煞反應比前煞好 控制上要注意 10.前後碟 煞停效果更佳 PS:1.噴射電腦設定同後期NFT性能下調 提升省油的版本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4 GPS 106 (110/80-12) (0~40 KCC RC較快 40~80 NFT較快 80~90差不多 90~尾速 KCC RC較快 尾速差不多 整體會被化油舊12版的G5 150拉開很遠...) ------------------------------------------------------------------------------ 高手車系 最後編修:smaillove 四期化 馬力 9.8ps 扭力1.00kg-m 長1780寬678高1078mm 重112kg (新高手HAM) 五期噴 馬力 9.3ps 扭力0.98kg-m 長1780寬678高1078mm 重106kg (高手R GY6) 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1&sub_CA=49 優點: 缺點: 1.便宜有碟煞(五萬內) 1.婆婆媽媽都愛他(5566也愛) 2.坐墊算軟,好坐 2.車廂可放一頂全罩+瓜皮,車廂很溫暖(24L) 3.車輕牽車架車皆方便 3.個人覺得起步慢加速慢(和他車種比) 4.車體苗條好鑽 4.車體輕騎過快或風大時容易飄移 5.尾燈光用傳統燈泡就很亮 辨識度高 5.無飛旋踏板,後座乘客腳不好放,騎乘者 6.外型流線 不錯看 容易絆到後座的腳 7.免熄火就能開座墊 6.後照鏡固定性極差,且考漆殼久會會因為震 動而龜裂 7.前置物空間過小 8.125R 機油交換量為650ml 保養時需注意 9.後避震不好改 離胎 空濾太近 ------------------------------------------------------------------------------ GR 125 EFi/勁化版 最後修編:voei 五期噴 馬力10.0/10.5ps 扭力0.99/1.02kg-m 長1795寬680/700高1095mm 重104/112kg 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1&sub_CA=45 優點: 缺點: 1.扭力不錯,SYM傳統。 1.車廂同級車來說算小(3/4+瓜皮 硬塞可) 2.車重輕、好鑽車。 2.全指針表。(有人說是優點) 3.改款儀錶不錯看 3.有定位燈做沒定位燈泡。 4.有預留定位燈燈座。 4.前叉也屬於偏軟,要熱血請重灌油 5.三段可調式後避震。 5.中控鎖不包含坐墊鎖。 6.單二卡鉗(雙活塞卡鉗)。註:碟煞版 6.儀錶板的燈光很弱 7.飛旋踏板 7.前置還是頗雞肋 8.超級不會撞車、失竊率低 8.座墊很高、對腳不太長的人不是很方便 9.通電後按鈕式開車廂方便 9.安全帽鉤設計不良,很多安全帽鉤不上去 10.外型真的還蠻好看的 10.副車架的問題不影響騎乘安全 11.勁化版車廂有變大一點(25L) 也有提供保固 附註:動力特性正好兼具AERO的起中與GSR的尾速 爬坡則比AERO還好一點 ------------------------------------------------------------------------------ JET Power 125 EFi 最後修編:stabber111 五期噴 馬力10.8ps 扭力1.01kg-m 長1740寬680高1095mm 重118kg http://tw.sym-global.com/showroom/JETPOWER/ 優點: 缺點: 1.車頭外型充滿殺氣 1.前座腳踏平台空間小 斜踏板過斜 2.加長型後土除 2.車廂同級車來說算小(3/4+瓜皮 硬塞可) 3.儀表造型富有質感 3.龍頭太輕,高速會飄 4.雙槍後避震 靈活兼具穩定 4.大燈亮度不集中 5.車身短,好鑽 5.油門放掉車會頓 6.高轉動力充沛 6.座高不低 7.雙頭燈範圍廣 8.爬坡力同級4V125最好 9.2011年後 車廂有變大一點(25L) 附註:與AERO相較 爬坡的起速是AERO略好 但爬坡也是有中尾速的 差不多加速到4~50就換JP超車了(林口青山路)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2 GPS 102 =================================KYMCO===================================== X-MODE 100 (R)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 8.6ps 扭力-.--kg-m 長1710寬635高1040mm 重 93kg 優點: 缺點: 1.排氣過五期環保 1.置物箱小(只一頂全罩) 2.2T起步爆快 2.後避震無力 3.噴射車省油(40KM/L) 3.沒飛旋踏板 4.100的引擎 150的加速感 4.前置物箱口太小 5.失竊率低/同型車少 5.2T聲浪頗大聲(這算缺點嗎?) 6.保固內保養超省事 6.翔鷹100舊有的曲軸潤滑系統問題 (2千KM加罐機油就OK) 不知有無改善 7.便宜的噴射車 7.有人說原廠噴合油不好用? 8.三相發電大燈穩定 8.只有高雄總經銷有在賣 9.單二前碟煞車犀利 10.車重輕(空重93KG) ------------------------------------------------------------------------------ VJR 110 5期 Fi 最後修編:sedan 五期噴 馬力 9.5/9.8ps 扭力0.87/0.92kg-m 長1770寬645高1060mm 重100/93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VJR110Fi/VJR110Fi.html 優點: 缺點: 1.小100當中最大傾角35度 1.後輪內土除形同虛設 2.4V引擎(雖然說噴射車是沒很大差別) 2.側柱不是很外露,不好勾 3.雙後避震,仿賽配備 3.烤漆品質 4.車廂大 能放68S免壓(15.7L) (斜板、後扶手金油層感覺不是很厚) 5.儀表版辨識度不錯 4.定位燈內會起霧 還會留下水滴痕 6.中段加速還算凌厲 5.尾燈燈殼有夠難裝 7.前碟煞(單二)手感、效果都不錯 6.雙避震導致排氣管更為外露 8.避震頗Q不死硬 停車時要小心碰撞 但不嚴重 9.HS1頭燈亮度優 光型屬於集中型 7.數位油表很唬爛 就算是參考用也太扯 10.後期AD/AE版本 已無熄火問題 所以都看Trip模式加油 11.110版起步有力 載人扭力接近4V125 12.110版本 配備彈出式飛炫踏板 13.110版本 配備水平式上懸吊 操控穩定性提升不少 註:本車機油交換量800cc,不同於JR的700cc,有些車行會搞混,最好提醒一下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2 GPS 94 (VJR100Fi) 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5 GPS 96 (VJR110Fi) ------------------------------------------------------------------------------ MANY 110 5期 Fi 最後修編:nimaj 五期噴 馬力 9.5/9.8ps 扭力0.87/0.92kg-m 長1720寬660高1050mm 重 98/91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many110Fi/many110Fi.html 優點: 缺點: 1.與VJR相同的4V戰隼引擎 1.前叉行程稍短,單人70公斤坐上去後 2.置物箱空間大(15.5L) 稍微壓一下就觸底了,騎乘時遇到坑洞 (68S鏡面朝車頭小壓可放入) 時感覺更明顯 3.飛旋踏板 2.喇叭聲稍嫌虛弱,按了沒人理 4.後避震三段可調還算穩定 3.儀表板背光太亮,夜間騎乘眼睛很累 (與CUXI不可調比)雙載130KG,調第 4.安全帽掛勾不好用,68S的雙D扣不知道 二段,以60km/h左右過彎,路線還可 要勾哪兒 以保持,不太會晃出去 5.高速穩定性 略輸VJR RX RSZ 5.原廠配H4 60/55W大燈,還算夠用 6.車廂保溫效果不錯... 近燈光型類似倒梯形 遠燈大概像"山"字 6.動力不錯 50km/h小補油門有明顯推力 7.傾腳不錯大 過彎可以壓頗深 8.110版起步有力 載人扭力接近4V125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5 GPS 96 (自強隧道破120 估計GPS破100) 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9 GPS 99 (Many110Fi) ------------------------------------------------------------------------------ 超5 125 10吋 5期 Fi 最後編修:nimaj 五期噴 馬力12.0ps 扭力1.07kg-m 長1785寬725高1115mm 重114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SG5125/SG5125.html 優點: 缺點: 1.大燈亮 同級算前排水準 1.全電腦中控(不好改車) 2.引擎高轉輸出力道很不錯 2.單活塞卡鉗 略嫌不足 3.油耗40km/l以上 不難 3.原廠前叉不良 過軟不易回彈 遇坑容易觸底 4.飛旋踏板 4.斜板小燈沒有密合 會進水起霧 5.龍頭輕手 變換車道靈活 5.軟軟的後避震 6.承襲G5 TRS雙中密避震 抑震效果不錯 7.加速與tigra125差不多 僅次150車款 8.車廂大 同級僅次於GSR NFT(29L) 9.坐墊舒適度同級中優選 10.腳踏空間不錯 180 OK 11.水平式上懸吊 過彎穩定性提升不少 (略輸同級下懸吊車款 但已經不錯了)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25 GPS 106 ------------------------------------------------------------------------------ RACING 125 Fi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11.8ps 扭力1.04kg-m 長1920寬700高1135mm 重118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Racing125Fi/Racing125Fi.html 優點: 缺點: 1.訓車超過600km後,起步穩定 1.訓車初期速度在40km間會有2-3次爆衝狀況 2.同上,起步到中速尾速時間短且穩 2.壓車會狀中柱或排氣管 3.制動佳 3.後鼓煞要自行調緊,且長會有煞不住情況 4.油耗約38-40km非常省油 4.表速顯示常有40km是60km速度不準 5.可大傾度壓車,廣告沒騙人 5.沒訓車超過600車況不佳 6.車身配重在上懸吊車裡算優 6.但是對前輪的抓地力要求度很高(150也是) 7.車廂大(29L) 7.原廠前普利盤和軸心的間隙有點大 8.前輪沒置中偏了一點,肉眼看不出來 (150也有...原廠說不影響騎乘)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3 GPS 101 ------------------------------------------------------------------------------ RACING 150 Fi (雙碟版) 最後編修:nimaj Haiker 五期噴 馬力13.8ps 扭力1.11kg-m 長1920寬700高1135mm 重124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models/racing/racing.asp 優點: 缺點: 1.雙35W HS1大燈 亮度佳 1.時速表白天辨識稍差(鏡面有弧度易反光) 2.煞車燈辨識性佳 2.原廠前煞反應較慢(更換煞車液可改善) 3.碟煞制動力優異  3.原廠燈具 無法承受雙H4高瓦數燈泡 4.起步加速 輕快平順 4.前座踏板 椅墊 把手 設計不夠協調 5.雙避震 三段可調 舒適性佳 5.車身略重 市區停車 牽車不方便 6.12吋胎 頃角較大 6.後懸上座角度不佳,單雙載路感差異明顯 7.有飛炫踏板可選(MMC版) 7.原廠配胎抓地不佳,煞車請適度掌握分際 8.車廂空間大(Fi略小於化油)(29L) 8.傳動在中速會出現異音,訓車期可勤換 9.動力強勁 兼具 節省油耗 齒輪油改善 10.金屬煞車油管 磁石螺絲(機油) 9.原廠前後煞車液空氣普遍沒放乾淨, 11.KCC版加速有提升 加速不輸NFT 導致手感.反應不佳 爭議(Haiker編修): 10.原廠前普利盤和軸心的間隙有點大... 1.傳動在中速會出現異音,訓車期可勤換齒輪油改善 2.車身前後配重優於G5但遜於同級勁戰,激烈進出彎操駕仍略嫌不足 3.尾燈殼無螺絲設計雖可有效抑止水氣進入,但更換燈泡相對麻煩 4.KCC版有改良前叉阻尼棒 操控 行路舒適性都有提升(nimaj)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7 GPS 105 (MMC版齒比比舊版少一齒 所以縮減) ------------------------------------------------------------------------------ GP/VP 125 Fi 最後編修:voei 五期噴 馬力10.6ps 扭力1.05kg-m 長1800寬700高1080mm 重113kg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GP125/GP125.html 優點: 缺點: 1.H4大燈亮、碟盤在同級車中算大 1.單一卡鉗不太靈光 2.飛旋踏板 2.噴射化加上原廠回壓管=高溫 3.起中加速不輸4V150車款(同級最佳) 3.改版後素色沒中柱鎖 4.100車身125引擎 4.車身低,容易磨東磨西的 5.維修算方便簡單的 5.原廠後座不好座,包個坐墊吧 6.有轉速表方便了解車況 6.車廂長度還不錯 只可惜太淺(22.5L) 7.KDU引擎起步 扭力表現極佳 (帽後還有空間 可以放雨衣啥的) 8.VP看過52000左右的價格 7.後避震阻尼偏軟,造成底盤晃動的錯覺 9.噴射化後KDU引擎採一體式缸頭 8.噴射化後風扇有加重(可改G-max的...) 及滾針凸輪提升性能 9.噴射化後後端重量加重移車不易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3 GPS 96 (化油) 大潤發專賣的VP靠著加長的前叉增加傾角,比較不會磨中柱及車殼 VP尾齒仍用如意尾齒騎起來起步較拖一點 ===================================PGO=======================================  G-Max 4V 150 EFI 最後編修:alexysc 五期噴 馬力12.1ps 扭力1.18kg-m 長1885寬730高1170mm 重136kg 優點: 缺點: 1.原廠附金屬煞車油管 1.油箱設置在腳踏處 載東西不方便 2.(前對四後單二)仿B卡鉗,制動性強 2.起步不快 3.中置避震彎道穩 3.價格頗貴 4.Y型環抱車架鋼性強.操控性佳 4.輪胎比較貴2K~3K都有 5.前後13吋胎 5.不適合載人,除非加長避震器行程.  6.配置油冷排散熱 6.車子較笨重.雖然比200輕了快10KG 8.國內左右傾角最大速克達. 7.怠速會飄 9.免熄火可開坐墊 8.缸頭蓋易漏油 須注意 10.適合高個子騎(17X~195cm) 9.車廂太小 11.失竊率低 12.新增磁石鎖設計 特點: *原廠排氣管防燙蓋跟前盾牌有仿Carbon式樣 *置物箱有貼心小燈 爭議(joeeling):1.造型帥,有殺氣。2.中速不快 3.車身太高 不適合身材嬌小者 4.馬桶很小 5.13吋胎選擇少 6.零件貴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20 GPS 98 (化油) ----------------------------------------------------------------------------- G-Max 2V 220 EFI(五期噴射) 最後編修:alexysc 五期噴 馬力16.7ps 扭力-.--kg-m 長1885寬730高1170mm 重144kg 官方網站:http://www.pgo.com.tw/GMax220.shtml#specific 車測報導: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149309-1-1.html 異同點: 缺點: 1.延續200原有車台設計.擴缸&以200原 1.同200缺點項目,但已解決抖動問題,而且 有引擎進行修改.普利珠每顆比200的 油耗比200的表現更好. 單顆珠子重2克.皮帶和200不同. 2.車款顏色選擇較少,僅有希臘藍&曠野灰 2.比化油200省油.每公升約莫25~31KM. 3.未採用全車LED,較為可惜 (油耗僅供參考) 4.車廂太小 3.修正200起步抖動問題.起步較為順暢. 4.後碟的紅色雙向雙卡鉗和200不同.它 的制動性比200金色的後卡鉗還要銳利. 5.和以往4V150&2V200同,都有兩個打黃 油的孔(2V150有三個孔).H桿後端的滾 針軸承設計,可以讓過彎穩定性更好. 6.原廠車摧油的最高轉速會比200低.中 速的加速性跟尾速都要優於200一些. 7.同G-Max車系,都有機油濾心設計,幫 助過濾機油雜質(需定期更換) ---------------------------------------------------------------------------- X-HOT 125(5期噴射) 最後編修:aletter 五期噴 馬力10.0ps 扭力1.00kg-m 長1890寬730高1090mm 重118kg http://www.pgo.com.tw/X-HOT%20125.shtml 優點: 缺點: 1.CNC鋁合金高運動型前叉     1.多側身防護塊,後座乘坐雙腳較不舒服 2.腳踏空間寬敞 2.車廂空間寬度夠,但深度較淺 3.前後12吋胎 3.車身不輕(空車重118KG) 4.KOSO改裝儀表 4.車身寬,後照鏡也寬,市區鑽車不易 5.分離式魚眼大燈 5.尾速較不易拉高 6.後輪高抗震可調氮氣避震器 6.前煞車有時會有聲音 7.起步扭力高,反應靈敏 (經銷商表示因使用環保煞車皮聲音較大、 8.油耗表現不錯(40KM/L以上) 但耗損較低) 9.前輪220mm浪花碟 7.後輪鼓煞 不夠力 10.前置物空間,但寬度只可放鋁箔包 8.經銷維修點少 11.免熄火開坐墊 12.全車車燈均採用LED燈 13.坐墊柔軟舒適 14.造型醒目度100%,不易撞車 ※全車噴射系統,所以無踩發踏桿。 ※現有狀況:KOSO表有傳出浸水以及時間不準的災情,原廠都是直接換新的。 ----------------------------------------------------------------------------- X-HOT 4V 150 最後編修: angus86 alexysc nimaj 五期噴 馬力12.1ps 扭力1.18kg-m 長1900寬730高1095mm 重124kg http://www.pgo.com.tw/X-HOT%20150.shtml 優點: 缺點: 1.前後輪12吋胎, 金屬剎車油管 1.怠速不穩 (約1500~1800轉之間來回) 前輪220mm浪花碟 ,鋁合金高運動型前叉 2.無飛旋踏板, 且多側身防護塊, 後輪220mm碟剎, 五段可調雙槍避震器 後座乘坐雙腳較不舒服 2.KOSO代工儀表板(多電壓表,溫度計,超速警示燈 可測0~400公尺計時及0~100km/hr計時) 3.車廂空間夠寬 但深度淺 3.鋁合金龍頭,剎車拉桿,CABON平衡端子 4.車身較高,龍頭寬,後照鏡也寬 4.原廠魚眼燈(遠燈)及超車燈按鈕 市區鑽車不易 5.起步扭力高,雙載輕鬆 5.車身重(空車重124KG) 6.鎖頭雙重防盜鎖設計 免熄火開座墊 6.液晶表除了時速外只能顯示一種資訊 7.全車方向燈後燈均採用LED 7.前置物空間很小,寬度只可放鋁箔包 8.配置油冷排和空冷(油冷排比G-Max大顆) 8.尾速較不易拉高 9.坐墊柔軟舒適 9.檔泥板效果不佳 10.腳踏空間頗大 180 OK 10.經銷維修點少 11.過彎操控穩定感 同級上吊架車款最佳 11.缸頭蓋易漏油 須注意 補充:疏洪道測試 尾速 110 GPS 96 ------------------------------------------------------------------------------ Tigra 125 最後編修:kjhfm 五期噴 馬力13.5ps 扭力1.14kgm 長1865 寬710 高1140mm 重128kg http://www.pgo.com.tw/TIGRA%20125.shtml 優點: 缺點: 1.原廠水冷,馬力大(近乎150實力)  1.前叉較軟 2.雙翼倒Y式骨架(剛性好) 2.車廂空間夠大,但深度稍淺 3.12吋大胎,土除空間大 換胎選擇多 3.同級車中最重(乾重128KG) 4.多功能液晶儀表(KOSO代工) 4.車身寬、方向燈突出,須注意 5.台灣車廠首創三種尺寸可選座墊 5.原廠搭載車充,但位置在車廂內有點可惜 6.大燈亮(55/60W H4) 6.後避震上鎖點在車殼內,不易偷也不易換 7.油耗表現不錯(有40KM/L以上) 7.儀表不夠大,有全螢幕模式改善(稍有爭議) 8.前輪245mm浪花碟 8.經銷維修點少 + 目前少有車行有專用電腦 9.前後雙碟,前金屬油管,後油管為 9.前置物空間不夠大,我側放的保特瓶噴過   金屬+橡膠油管。手感一級棒 10.坐墊不好蓋,要壓特定點才比較好蓋上 10.油門反應快 隨傳隨到 11.異音 傳動咕咕聲、引擎沙沙聲 11.後避震五段可調 12.冬天水溫上昇至工作溫度較慢 12.排氣管全段包覆,安全滿分 13.大燈易有水汽 13.全車燈均採用LED,並有駐車燈功能 14.座墊下面有人裂開過 但我85KG騎一年多沒事 14.不易撞車,外觀耐看、價錢公道 補充:河岸路 尾速124 GPS111 (全原廠) ------------------------------------------------------------------------------ Tigra 150 最後編修:kjhfm 五期噴 馬力16.5ps 扭力1.44kgm 長1865 寬710 高1140mm 重128kg http://forum.jorsind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7350 優點: 缺點: 1.原廠水冷,馬力大(國產150之最)  1.儀表轉速辨識度不如125儀表 2.雙翼倒Y式骨架(剛性好) 2.車廂空間夠大,但深度稍淺 3.12吋大胎,土除空間大 換胎選擇多 3.車重(乾重128KG) 4.3吋多功能液晶儀表(KOSO代工) 4.車身寬、方向燈突出,須注意 5.三種尺寸可選座墊 5.原廠搭載車充,但位置在車廂內有點可惜 6.大燈亮(55/60W H4) 6.後避震上鎖點在車殼內,不易偷也不易換 7.燻黑方向燈、尾燈 金框、霧黑前叉 7.後避震油封位置設計不良 容易卡沙子 8.前輪245mm浪花碟 8.經銷維修點少 + 目前少有車行有專用電腦 9.前後雙碟,前金屬油管,後油管為 9.前置物空間不夠大,我側放的保特瓶噴過   金屬+橡膠油管。手感一級棒 10.坐墊不好蓋,要壓特定點才比較好蓋上 10.油門反應快 隨傳隨到 11.異音傳動咕咕聲、引擎沙沙聲 11.氮氣掛瓶後避震 預載無段可調 12.夏天行駛市區風扇開啟次數頻繁 12.排氣管全段包覆,安全滿分 13.車廂熱、大燈易有水汽 13.全車燈均採用LED,並有駐車燈功能 14.相對於動力 制動方面稍嫌不足 14.不易撞車,外觀耐看、價錢公道 15.座墊下面有人裂開過 但我85KG騎一年多沒事 補充:河岸路 尾速130 GPS115 (全原廠) ------------------------------------------------------------------------------ J-BUBU 115 最後編修:kjhfm 五期噴 馬力10ps 扭力9.1N-m 長1720 寬710 高1060mm 重98kg http://www.pgo.com.tw/J%20BUBU%20115.shtml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03152-1-1.html (算詳細的...小弟不才文章) 優點: 缺點: 1.原廠油冷 長途市區都OK   1.外觀 (實車比照片好看...) 2.動力足夠,勝於部份125車款 2.煞車手感偏硬 3.重量輕,市區操縱靈活 3.防脫勾不夠大 座墊下那邊也沒掛勾 4.全時點燈液晶儀表 里程、時速算準 4.車身稍寬 停車、鑽車可能容易刮傷 5.同級最長座墊,夠軟好坐 5.原廠搭載車充,但位置在車廂內有點可惜 6.多合一中控鎖 有免熄火開坐墊 6.車廂溫度高 7.符合美規DOT大燈(直逼GT大燈) 7.後避震上鎖點在車殼內,不易偷也不易換 8.車廂空間大 可放下不少全罩 8.雖是三相發電 但是熄火狀態卻無法開啟大燈 9.前置物空間棒 能放保溫瓶+寶特瓶 9.公里時速部份夜間不夠亮 (英里部份就很亮) 10.前後雙碟 後油管配置同TIGRA 10.油箱開啟 鑰匙要轉很大圈 (避免誤開?) 11.雙避震五段可調 可依個人需求調整 11.座墊屬寬扁型 170坐後面一點 踩地就需墊腳 12.飛炫踏板 12.經銷維修點少 + 目前少有車行有專用電腦 13.側柱、中柱 好踢好收 13.新車有待DEBUG 14.油耗表現不錯 噴射系統同TIGRA 市售車更新EMS檢修模式下可看汽缸溫度 15.全車燈均採用LED 亮! 補充:璧興路 尾速105 GPS94.5 (全原廠) ================================檔車綜合討論==================================== 野狼125EFi/寬胎狼125及150EFi 最後編修:voei 野狼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2&sub_CA=61 寬胎狼http://tw.sym-global.com/product/items_subcat_index.php?CA=2&sub_CA=60 優點: 缺點: 1.改款成狼傳後凸輪已改成扭力型 1.扭力型凸輪+很重的輪胎=高轉沒力 2.碟盤直接升級成276mm 2.排氣管不好聽、很破 3.不像雲豹用窄框展寬胎變香腸 3.這個後框頗重(影響副軸銅套、澳打耐用度) 4.寬胎和方管搖臂穩定性好很多 4.某些螺絲易生鏽(例如鏈條擋泥板) 5.150配平把及狼R前叉比較舒服 5.125配分離把角度又太開很難操控 6.後避震器阻尼感不錯(當然比較貴) 6.油耗因為車重有點拖累,還是比KTR省油 7.改款成ABS烤漆前檔 7.16吋寬胎蠻貴的 (不用再上追風土除和洞洞鐵了) 8.噴射化後維修不再是野狼等級 8.大部分改裝套件沿用狼系 9.缸頭設計和短裙活塞(B3U)使野狼不再有 9.和以前的野狼比,大燈亮太多了 十萬公里的耐用里程,四到六萬差不多 10.短裙活塞使震動感降低 10.噴射化後轉速表只刻到一萬兩千轉 11.椅墊改良不再死硬 好像少了點什麼(化油刻到萬四轉) 12.國際五檔 11.腳踏設計原始(可改雲豹的腳踏等) 13.金屬煞車油管 12.牌照燈設計見仁見智? ------------------------------------------------------------------------------ KTR 150 Fi 最後編修:voei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KTR/KTR.html 優點: 缺點: 1.車身輕巧(即使是寬胎版也是) 1.車架強度不足配合31mm前叉導致高速搖頭 2.原廠手把高,騎乘很輕鬆 2.五檔齒比只有1使尾速不佳(狼→0.96) 3.4V-OHC引擎高轉表現相對較佳 3.油箱小,且油耗較高,相對續航力差 4.FUN BIKE外型適合年輕人 4.低轉區域無力 5.改裝品多 5.側邊撞風面積太大,易被吹跑(窄胎版) 6.有平衡軸,震動小 6.前後叉容易軟腳 (前叉可以重灌油解決) 7.原廠即有氮氣避震 7.1-2及4-5檔落差小 2-3檔落差大(商用齒比?) 8.寬胎版配方管搖臂穩定性增加 8.中柱、側柱缺點: 9.浪花碟 C型扣環彈簧容易噴掉 (彈簧倒裝可改善) 10.噴射化後改成滾針凸輪 側柱角度太大,寬度斜度皆激增 使拉轉更快(酷龍也是) 9.原廠汽門使用約5萬公里就差不多了 11.毛毛蟲椅墊 10.原廠後貨架不適合載重,不然有機會斷裂 12.缸頭墊片改良不再漏機油 備註:KTR需要熱車,否則上路時轉速會超級不穩定 原廠重心偏高 對濕或滑的路面及有風的時候 比其他車種來得敏感 路況不好時一定要格外格外格外小心 ------------------------------------------------------------------------------ QUANNON 150 Fi 最後編修:evaof31734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newProduct2010/QUANNON/QUANNON.html 優點: 缺點: 1.車架剛性佳(環抱式車架) 1.車價(逼近十萬 NK版本還更貴) 2.騎乘穩定感 後坐墊附置物小空間 2.動力堪用 乾重136k引擎14ps 輪輸約出11ps 3.前後單向對二單碟 3.二檔三檔齒比落差過大 4.後中置單槍(可惜僅是直推式) 4.高轉域車殼共振 5.原廠配胎尚可(正新c6000) 5.起步重拖感(後輪配140/70-17大胎) 6.油箱好夾 6.腳踏過低 姿勢過於RV(與優點9一體兩面) 7.原廠座墊即配防滑皮 7.軸距長迴轉半徑大 8.視覺效果佳 8.原廠來令過硬 磨合期容易出現異音 9.騎乘舒適度佳(騎姿正確的話) 9.三角台噴砂漆薄鑰匙容易刮漆 10.遠近分離式H7 55W大燈亮度廣度夠 10.電子油表底部不是很準 有時搖一搖油箱 11.目前國產150以下尾速最快車種 油表從一格變成兩格 (根據某雜誌在機場跑道的測試文 以下是數據:) 噴龍(仿賽) 極速 108.79km/h 0-1000m 41.42sec @108.36km/h 0-400m 20.91sec @99.25km/h 補充:實測尾速 121 (噴射版) 計算齒比的理論值 108 疏洪道測試 尾速 123 GPS 111 ------------------------------------------------------------------------------ 雲豹150S(09噴射版) 最後編修:voei 優點: 缺點: 1.外觀及需求座高平易近人 1.騎久(2萬以上)鏈條及缸頭異音多 2.坐墊重新設計,後座舒適度提升 2.專門維修店家少 3.方管搖臂(配合後碟做新設計) 3.噴射版價位較高 4.引擎震動相對老狼來的小 4.動力部份較化油版來的低 5.OHV引擎利於爬坡、載重 5.後碟雨天制動稍差 6.高檔位低轉速仍能保持動力輸出 6.沿用mini噴豹的後煞車燈 7.前260浪花碟(可惜是五孔舊車不能上)7.剛出廠的怠速極低高速壓離合會熄火 8.砲彈型雙圓儀表(附液晶儀表) 需要回原廠重灌電腦 9.改良為HS1大燈 (可直上H4) 8.後輪依舊是窄框(2.15inch)塞大胎 10.前後碟制動能力較化油版更好 11.氮氣避震 12.最大扭力峰值提前落在4500rpm 13.省油,約46 km/L (鐵騎網誌為平均達47.9 km/L) 14.國際檔及適合市區騎乘的齒比 附上數據 雲豹150S =12ps/8300rpm 1.2 kg/8300rpm 150Fi =10ps/8500rpm 0.99kg/4500rpm T1 150Fi =12.5ps/9000rpm 1.07kg/8000rpm 雲豹確實只能騎帥而騎不快...Orz ------------------------------------------------------------------------------ MY150 最後編修:Free50280 優點: 缺點: 1.原廠駐車燈 金屬油管 油封鍊條 1.座墊偏硬 騎長途屁股會痲 2.多連桿中置避震+35mm前叉 2.無檔泥板 污泥會把座墊下方噴得到處都是 避震性及穩定性佳 3.方向燈尾燈是鹵素燈泡 非LED燈泡 3.OHC引擎 8000轉僅小震而已 4.14吋輪胎選擇少 且價格偏貴 4.原廠配KOSO數位儀表+檔位顯示 5.後照鏡雖然有廣角處理 仍不夠廣 視野不佳 5.原廠大燈55/60W H4規格 6.前叉過軟 (但避震效果頗佳) 6.淨重118kg 座高780mm 車身小巧又輕 7.1~2檔太近 2換3轉速延遲 非常適合個子小的男女生騎乘 7.原廠排氣管聲浪頗好聽 8.前碟256mm 後碟190mm 煞車夠利 9.原廠貼心設計 碟煞鎖固定架 10.省油,官方油耗數據為48.2km/L 11.6L油箱+省油 適合長途騎乘 =============================RV型大羊綜合討論================================= ------------------------------------------------------------------------------ 希望能以自身騎乘經驗為主,圖片判斷為輔 板友在閱讀時會比較有能作為參考的依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97.239

06/19 18:56,
話說 我才剛牽MY150不到兩個禮拜...所以有出入請見諒囉
06/19 18:56

06/19 20:32,
話說是不是該2013年了
06/19 20:32

06/19 20:43,
對啊!!2013年都已經過一半了!!
06/19 20:43

06/19 23:06,
標題可以改掉嗎 = =
06/19 23:06

06/20 07:54,
my150的6L油箱以檔車來說算不上什麼優點吧
06/20 07:54

06/20 12:17,
我沒說6l是優點 我是說6L油箱+省油跑長途不是問題而已
06/20 12:17
※ 編輯: Free50280 來自: 114.32.97.239 (06/25 01: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243.105 ※ 編輯: kobers 來自: 36.231.243.105 (08/13 22:05) ※ 編輯: kobers 來自: 36.231.243.105 (08/13 22:05)

08/13 22:05, , 1F
X-MODE加個大缺點,料件不通用很難叫...
08/13 22:05, 1F
※ 編輯: kobers 來自: 36.231.243.105 (08/13 22:06)

08/13 22:38, , 2F
我是覺得2013年的新勁戰,日行燈沒想像中的好看
08/13 22:38, 2F

08/13 22:38, , 3F
那是LED嗎?還是LED不夠,看起來想學汽車高級感
08/13 22:38, 3F

08/13 22:38, , 4F
反倒學不成....
08/13 22:38, 4F

08/13 23:17, , 5F
除了OZ,目前機車還沒看到原廠有日行燈的...
08/13 23:17, 5F

08/13 23:17, , 6F
^^^^市面上的125,150
08/13 23:17, 6F

08/13 23:32, , 7F
標題不能改嗎 = = 反應很多次了 很刺眼
08/13 23:32, 7F

08/13 23:34, , 8F
原來機車上的都是燈泡~我以為是LED排列很多顆
08/13 23:34, 8F

08/13 23:35, , 9F
就是覺得2013年勁戰那日行燈怪怪的XD
08/13 23:35, 9F

08/14 00:09, , 10F
應該說新勁戰和G6的LED燈都要再切小燈才會開
08/14 00:09, 10F

08/14 00:10, , 11F
要把他當日行燈也是OK的
08/14 00:10, 11F

08/14 00:14, , 12F
RCK180:.....
08/14 00:14, 12F

08/14 00:16, , 13F
<(◥█████████◤△◥█████████◤)>
08/14 00:16, 13F

08/14 09:40, , 14F
就是為了刺眼啊XD 這樣人家才不會遺漏這篇XD
08/14 09:40, 14F

08/14 10:00, , 15F
不曉得有沒有2013的T1評測...
08/14 10:00, 15F

08/14 17:25, , 16F
地瓜會搖搖車阿...吊架實在是很掉價...
08/14 17:25, 16F

10/31 21:21, , 17F
結果置底文依舊還沒更新.....
10/31 21:21, 17F
文章代碼(AID): #1I2Zplbg (biker)
文章代碼(AID): #1I2Zplbg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