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機油太輕或比較稀的話??

看板biker作者 (Art of Life)時間19年前 (2005/06/10 17:40),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好吧...反正都聊開了...那就一起聊聊吧.... 中間部份引文我就刪除囉...抱歉!! ※ 引述《wildsky (教練..我想打籃球..)》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機油太輕或比較稀的話?? : 時間: Fri Jun 10 00:15:17 2005 : : ※ 引述《abliou (Art of Life)》之銘言: : : ※ 引述《INMOST (好熱好熱好熱!)》之銘言: : : 數字叫"黏度系數"..越高表示越黏... : : 相對之下越低越不黏...也就是流動性會越好.. : : W代表"winter"..是在低溫的工作情況下的粘度.. : : 這個值對於會在冰天雪地發車的人比較有用... : : 熱油快不快是跟機油的添加物和材料比較有關.. : : 跟這個值沒有絕對關係... : 但是還是有關係的...因為會影響到vi值.... : 低溫黏度越低......vi值越大... ^^^^^^^^^^^^<=這句有錯..相信是您的筆誤吧.... : 代表低溫跟高溫的黏度差異越小....故會有熱車快的感覺.... 所謂的VI..是指vicosity index... 而vicosity的定義則是"在液體情況下能抵抗地心引力的值" 因為以不同的油為基礎材質其vicosity不盡相同.. 通常napthnic流動變化會比paraffinic快很多... 因此為了制定一套測量標準...就將naphthinic定為0..paraffinic為100 將待測油的流動曲線以內插法算出其值..就是VI.... 在"W"(winter)的測量中..以嚴寒(定義在攝氏-5~-35之間)中"確定能發車"的黏度 然後一直量到攝氏100度..但在此時vicosity也不能過低(至少要讓機械能工作)... 接著才做出那樣的曲線.... 而後面的數值則是在講"油在攝氏100度的粘度" 而並非講到"它們的耐熱程度"....有的資料是提到度量是以"油膜韌度"為主 但是一樣在攝氏100度中...韌度強的並不代表就一定耐熱....這一樣要看添加物... 若是添加物特性就不耐熱...最後這隻油的高溫指數到60了...還是躲不過劣化命運 然而測量的過程中並沒有"熱油快"的測定(我一直認為熱得快不快是駕駛自己的感覺)... 而VI值的定義也不包括在"高溫跟低溫間黏度的差異"... 當然我是不大懂您所提出"黏度差異小所以熱油快"的觀點是怎麼回事... 但是由數值中並不能看出"這瓶油熱得快不快"... 完全是取絕於這瓶油的添加物..... 當然我們騎車的人也不會去討論它到底家了什麼..因為這些有的是商業機密... 一罐好油是要"自己試出來"...而不是靠這些值... : 但一樣有關係...高溫黏度越高代表高溫附著力越強... : 越能讓機油內的添加劑和潤滑劑持續發揮效果.... 所以到這邊...即使添加物不耐熱...也許有好的附著力...但一樣會劣化... : : 這是因為比較黏...附著性相對也強...保護性當然就大... : : : 我不知道你的輕機油是啥意思,不過照你說的這罐5W50的話(我只針對數字), 我也不知道"輕機油"的意思是什麼..... 但是有些資料說明以分子量的觀點來看..分子量越小的油其在高溫VI值的變化越穩定 其保護性就能更持久.. 雖然是不知道老版跟你說的"輕"機油是怎麼一回事..... : : : =>這是跟10w40的來比啦! : : 沒辦法比...這東西全部都要看機油的特性.. : : 這些值只是在你選構的"參考"..讓你對這隻油特性有比較多的瞭解.. 也是因此我在這一行有提到這些值的"參考性"... 這並不是全無價值的東西(其實我挑油也一樣會看這些值...) 不知道這樣是否能回應到下面所提出的觀點?? : : 這一些東西在先前的討論也很多...油只有"黏"或"不黏"...沒有"稀"或"不稀".. : : 因為在坊間還有看到有任何指數是在說明(至少我不知道..有的話請指教...) : : "這隻機油含有百分之70的油"之類的...... : 稀一般來說還是用來形容黏度低啦...聽得懂應該就ok.... 這就是我龜毛的地方呀...請多包涵... 畢竟"黏度"才是正統的講法...當然如果有人提出問題中有講到比較偏的講法 還是要適時的指正一下...不然以後有人講出比較正統的講法反而被笑的話.. 這樣的情況....不大好啦.........@@..... : : 老車的建議用黏的油是因為氣缸用久了難免磨損 : : 比較黏對氣缸的保護性比較大.. : : 跑長程也會希望對汽缸有比較大的保護....所以才衍生出這一些說法 : 比較黏不一定保護性大吧...之前不是才提到了... : 老車是因為機件磨損...機件間隙較大....比較會有吃機油的現象... : 而黏度低的油是因為流動性佳...失油率會較高... : 所以一般老車不建議用黏度太低的油.... : : 至於"後面數字越大越耐熱"的說法..我個人是不認同...因為全部要看你用什麼油 : 數字越大越耐熱是沒什麼錯的....至少我是這樣覺得... : 但如果本身油內添加劑不足或是潤滑劑質量不夠好... : 即使油膜能附在上面也不一定能產生好的潤滑效果..... 這一段我在上面有說明過了...希望也是能讓人能了解我的觀點.. 關於耐熱的部份...我是認為跟數值"沒有絕對的關係"... 如果真的比較耐熱...那也可能是"副作用"(比如添加物和基礎油的不同) 會這樣說明只是不想讓新手會有"後面的數值跟耐熱會有正相關"的概念... (雖然我也只是新手啦......)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0.58.171.42 : 推 wildsky:沒有絕對關係...但還是有其參考價值.... 210.58.171.42 06/10 : → wildsky:不然機油瓶身上寫的就不是黏度系數..而是添加劑 210.58.171.42 06/10 : → wildsky:的種類和用量...sae仍然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210.58.171.42 06/10 : → wildsky:都用沒有絕對關係來說明..對新手會比較籠統膜糊 210.58.171.42 06/10 這一點就是我後面說的 "先去了解SAE制定的方式在去使用這些值"的意義... y大的精華區中都有很詳細的整理... : 推 INMOST:我較推W大所說的,sae是有其參考價值,但問題是 61.228.60.22 06/10 : → INMOST:每家廠牌,每個系列的添加劑用量等都不同 61.228.60.22 06/10 : → INMOST:如果我愛某一種廠牌,黏度系數是我考慮的因素,而 61.228.60.22 06/10 : → INMOST:不是去鑽研他的添加劑如何,畢竟每家配法不同,誰 61.228.60.22 06/10 : → INMOST:又能保證,誰的配最好呢,所以我都從系數和廠牌 61.228.60.22 06/10 : → INMOST:去選適合我的機油 61.228.60.22 06/10 我是認為"適合我的油是試出來的" 貴不一定好用...便宜也不一定難用...一瓶一瓶試才知道好不好 個人的觀點... 當然在這邊除了SAE value之外...也提供你另一個選油油標準... 就是API值....(精華區好像有...所以我再簡單提一下....) API是以兩個英文自母為代號...前一個代表內然機的形式..後一個則是等級... 以"SL 10W/50"為例...(後面數值應該不用再講了吧??) "SL"的"S"代表"四行程內燃機"...如果是"F"則是二行程內燃機 "L"則是等級...越往後的越高..如"SL"等級就比"SJ"高.... 等級的測定是怎樣...請下一個高手出來講吧..XD..(鳥大...上了阿.......) 就目前最高級是到"SL"..... 那就再囉唆一下好了....XD.... 其實SAE value是由Society for Automotive Engineers(SAE)所制定... 其制定黏度的方法是在所使用的oil會在那個環境下工作.. 而所面對的環境溫度如何...就以那個溫度為基準測定.... 在汽油內燃機是用攝氏100度做標準...但是看到齒輪油..前剎油等等... 作用環境不同...因此看到的番號也不同(因為測試環境也不一樣) 現今汽油內燃機W番號是0~25....而後面的則是20~60 (也就是為什麼大多看不到70的番號..而在加油站的有賣到番號100多的機油.. 就是因為測量還境跟適用機件的不同...) 這邊附上一篇SAE所查到的paper.... http://www.fammllc.com/famm/publications/lubes_bulletins_06.pdf 嗯...有錯還請指正.......... -- 打好多...好累....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38.144 ※ 編輯: abliou 來自: 218.166.138.144 (06/10 18:42)

220.139.40.108 06/10, , 1F
你所說的定義是kinematic viscosity
220.139.40.108 06/10, 1F

220.139.40.108 06/10, , 2F
viscosity的定義是shear stress/shear rate
220.139.40.108 06/10, 2F

220.139.40.108 06/10, , 3F
還是機油所表示的就是K.V.呢?
220.139.40.108 06/10, 3F

140.127.203.123 06/10, , 4F
好有深度的文章
140.127.203.123 06/10, 4F

218.166.138.144 06/11, , 5F
我所查到的資料應該是前者....
218.166.138.144 06/11, 5F
※ 編輯: abliou 來自: 218.166.138.144 (06/11 01:33)
文章代碼(AID): #12gM085- (biker)
文章代碼(AID): #12gM085-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