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TCR2 or Defy3

看板bicycle作者 (喔啦嘟啦)時間10年前 (2014/02/14 11:41), 編輯推噓7(706)
留言1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小弟我是騎著tcr想著defy的弱腳 買啥車都好,反正心理想著這絕對不會是我最後一台車…… 就算現在不想,遲早也會想! ※ 引述《aderan (Ian)》之銘言: : 小弟剛好也前陣子入手Defy 3 2014 : 且一開始也是在考慮TCR 2 與Defy 3這兩台車 : 我個人的建議是"選你喜歡的塗裝" : 為什麼呢?且聽聽看我的理由: : 1.車架 : 我在訓練台上踩過這兩台車,兩台車的Size S和M都有 : (身高176,體重74,體脂10%,跨高約90多,柔軟度手指節可觸地) : 雖說這兩台車設計取向一個是爬坡、一個是長途旅行 : 但我的感覺是兩台車的車架騎乘上幾乎沒什麼差 : 就算有差應該也不是新手可以感覺得出來的 : 結論:無感 說真的,只踩一下真的無感,那頭碗也沒差多少,但公路車的世界差1cm都是很多的。 踩一下無感,騎個100k、200k……保證有感! 可能會說,我才是個新手,不會騎那麼遠的~ 但看到一堆人去挑戰單車活動,不會腳癢想去試試嗎? 我騎車第3個月就去個60k的肉腳活動,半年就參加100k了,更不用說現在每年參加一堆。 當然,龍頭的高度是可以調的,但若要在tcr和defy調成一樣的高度 可能defy降到底了,但tcr還要幾個墊片。降到底的視覺爽度就是不同啊! 最後再強調一次,龍頭高度、長度對於騎長程是差很多的! 這也是我想換defy的理由之一。 : 2.變速器 : TCR 2是Tiagra,Defy 3是Sora : 一樣,反覆測試的結果我覺得手感差別不大,都是剛入門等級的款式 : 至少要像Sora vs 105 or Tiagra vs Ultegra這種才會有感覺到差異性 : 結論:無感 我只用過105,所以無法給建議 : 3.齒盤與飛輪 : TCR 2是前50/34T、後12-30T : Defy 3是前50/39/30T、後11-32T : 乍看之下是Defy 3更適合爬坡,第三盤更是大家口中常說的"救命盤" : 的確對新手肉腳們來說Defy 3的三盤是一大優點 : 不過其實當你腳力越來越強,Defy 3的第三盤你會越來越少用到 : 結論:Defy 3較親善一點,但隨實力的增強差異會漸小 3盤真的不建議 在操作上真的麻煩,而且同意上面說的,3盤的需求會隨著車齡而減少 前50/34T、後12-30T,這已經算是很輕的齒比了,騎不上去就多練 而且最好不要越級打怪,沒效率又容易受傷,好處只能跟別人吹噓我騎上了哪裡 就拿3p來說,用3盤一定比雙盤容易騎完全程 (但還是很不容易) 可是那一定也是走走停停硬撐完的,真的沒必要 3p騎不上去,就去騎風櫃嘴。 風櫃嘴騎不上去,就去練中社。 中社還不行,就去聖人瀑布。 總之單車最迷人之處,就是在你知道你進步了! 這次爬不上去,要下來牽個幾次車。下次可以不落地。再下次時間短了…… 最後可以騎更遠的路、爬更高的山! 這種明確知道自己的進步的成就感真的很棒! 講到這,或許有人會問,要爬山應該就是tcr車型,怎麼還會想換defy呢? 因為我是肉腳,不是那種拼上凸字,或是神速上山、爆力抽車的人 我只能用平穩的轉速、不快的速度,維持不爆掉的狀態緩緩的騎上去 所以對目前的我來說,舒適一點的車或許會更適合 當然,如果可以,我想要的是雙盤的defy,不過這種車款只出在高階車型 還有,我一開始有說過,這不會是最後一台車 所以當我有能力拼上山速度時,可能心儀車種又會換回tcr : 4.輪組 : TCR 2是GIANT P-R2 : Defy 3是GIANT S-Elite C Wheelset : TCR 2的輪組較好些,是還不錯的原廠練習輪組,缺點是重了點(約1900g) : 但我覺得兩個輪組騎起來的差異也是不大 : 以新手練習來說這兩個輪組都夠是用的 : 未來若覺得不足再升級就好 : 結論:TCR 2輪組較優一點點 這就不用考慮了,只要有持續騎車,換輪組是遲早的事! 雖然我用了5年的原場輪組(2kg+),但也跑了不少地方,夠用了啦! : 最後總結: : 兩台都是很不錯的入門車款 : 而價位上的差異則反映在細部的用料上(如變速器、輪組、座墊等) : 但其實以入門新手來說真的是沒有太大的差別 : 我個人認為此時最重要的是要挑你自己最順眼最喜歡的塗裝 : 你很喜歡它就會想常常騎,車子的錢就花得值得,性能對你來說才有意義 : 你不喜歡它就會放著生灰,車子在哭荷包也在哭,再好的料也無用武之地 :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對原PO還有其他也有相同疑慮的朋友能有點幫助 : 謝謝! 完全贊同。 喜歡最重要!願意常常跨上去騎最重要! 當騎出興趣後才是思考下一步的時候,或許更換配備就從這時候開始 尤其是輪組,是要平路板輪,還是爬坡輪,還是綜合型輪組,還是多組交替使用…… 而在長時間與車子接觸後,才會知道如何微調成自己適合的fitting 看過太多騎個一年半載就沒繼續騎的 通常是過個冬天休息一下之後就一路休下去的 ^^ 雖然是借用原po這篇回的 但其實是想跟原原po喊一下話 (好繞舌) 最後,要選tcr還是defy 我想還是要先確認tcr的尺寸 再來貨架孔也不是太重要,夾座管的貨架也不少,而且tcr的座管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鋁的 如果尺寸合適的話,就挑喜歡的塗裝吧 雖然我不推3盤,但喜歡的車,願意騎的車才是最好的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55.69

02/14 11:52, , 1F
我第一台TCR2,目前想換dogma 65.1 think 2 XD
02/14 11:52, 1F

02/14 13:52, , 2F
我第一台LGS-LCR鋼管車,第二台是COLNAGO C59
02/14 13:52, 2F

02/14 13:55, , 3F
我朋友第一台FUJI SST2.0 第二台Wilier superleggera
02/14 13:55, 3F

02/14 13:57, , 4F
cento 1 第三台Cipollini RB1000車隊版
02/14 13:57, 4F

02/14 13:59, , 5F
所以第一台公路車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台,好脫手最重要
02/14 13:59, 5F

02/14 14:00, , 6F
另外頭碗的高度雖然是與車架設計的幾何有關,但與身高
02/14 14:00, 6F

02/14 14:01, , 7F
車架尺寸的選擇,都會影響你龍頭的高度,若要降到底可
02/14 14:01, 7F

02/14 14:01, , 8F
以選小一號的車架
02/14 14:01, 8F
我想可能我沒說清楚 我是指若是在龍頭高度一樣的情況下 頭管較長的,可用較少的墊片,在視覺上會有降到低的氣勢與爽度 若是頭管較短的,要達到一樣的龍頭高度,就需要較多的墊片 如此就可能變成大家口中的長頸鹿 像是ASTER的車架頭管就較短,也容易形成長頸鹿 只是舉例,希望ASTER的車主不要介意 當然,長頸鹿的發生,大部份的原因是車商沒有針對身材及柔軟度來建議適合的車架 所以只能靠增加墊片來補救 ※ 編輯: gianxxxxx 來自: 220.129.55.69 (02/14 14:56)

02/14 14:59, , 9F
脆瓜換狗媽的話,武嶺就近了!
02/14 14:59, 9F

02/14 15:17, , 10F
我還是會用TCR2騎武嶺的,因為要訂要2、3個月...XD
02/14 15:17, 10F

02/14 15:52, , 11F
第一台車MTA-520 第二台Ridley Damoncles(掩面)
02/14 15:52, 11F

02/14 16:10, , 12F
純推本篇回文,說的真好!!!
02/14 16:10, 12F

02/14 22:14, , 13F
慢慢練, 別碰40轉以下的坡
02/14 22:14, 13F
文章代碼(AID): #1I_P24Cf (bicy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_P24Cf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