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上坡 重踩還是練迴轉好?

看板bicycle作者 (阿富)時間15年前 (2009/05/03 15:48), 編輯推噓11(1105)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wobi (wobi 1)》之銘言: : 經過前天 九份長坡的洗禮 : 今天騎石門水庫 大腿很不爭氣沒力 : 回途遇上坡索性就調前3後4用重踩 上坡變輕鬆 : 快沒力時,還得上承德橋 平常用前2後3 都覺得有點吃力 : 今日用前3後6 竟不用重踩 也蠻好提高迴轉數 速度飆到30 : 後來發覺上坡時 : 用前2 輕踩但要提高迴轉數 大腿就很酸 力量拉不上來 : 用前3 重踩竟比較輕鬆 這正常嗎?? : 我的膝蓋有舊傷 但騎車後好像有好轉 : 反而是大腿在上坡時 輕踩反而沒力 : 真是怪哉!! 分享自己的經驗....我不是啥高手就是了... 迴轉也踩不到200,光120rpm我就覺得太快了 基本上輕踩高迴轉或是重踩低迴轉 個人感覺, 高迴轉踩踏方式用到的肌群使用率比較平均(前提是踩踏有效率,不是屁屁跳的高迴轉) 也就是前後側肌群都有使用到 再者,高迴轉肌肉收縮次數增加--增加腿部血液循環率,有效提高血液循環增加氧氣提供 這樣能給肌肉較好的後勤支援,不會一直累積肌肉的氧債造成最後乳酸堆積過量, 酸痛無力再採 此外,如果沒有經過訓練,初期使用高迴轉騎車的車友,由於一般騎車都訓練到前側肌群 後側肌群的耐力可比喻為嬰幼兒等級,但前側已經是強壯的中年男子 平路輕齒帶轉速看不出來,但爬坡是持續的功率輸出,如果後側肌群沒有鍛鍊過 那當然想帶轉速騎很容易會酸到沒力帶轉速 低迴轉前側肌群使用量比較大,重踩還會容易利用到一部份上半身跟體重的力量 會有爆發力強大踩的比較動好處,壞處是使用肌群單一,血液循環較慢 短坡爆發不錯,但是長坡耐力可能就比較弱勢了,另一個小缺點也就是 對膝蓋以及肌腱的負擔相對較大... 以RPG遊戲的方式的胡謅說明: 前側肌群 HP 有1000 回血速度每分鐘50 後側肌群 HP 有200 回血速度每分鐘80 回血速度跟最大HP都可經由訓練增加 ,但本質就是前側最大HP有優勢 後側回血有優勢 雖然前後側都用可以增加最大HP且後側回血速度快,但後側瞬間消耗完,你馬上就沒力 只好又改回重彩 但是如果後側經過良好的鍛鍊,畢竟前側肌肉訓練有極限的(肌肉訓練總得有個極限) 後側肌群HP上升了... 你就可以同時用前後側去踩...HP總量上升,如果能維持到後側肌群的回血=你的輸出時 你會發現你爬坡可以一直維持90-100RPM爬坡,之後的課題就是控制檔位來調控輸出 跟消耗的平衡 ------------------------------------------------------------ 接下來講到爬坡策略 如果短坡,當然可用你最大輸出的方式去快速衝上去,要高轉重踩依個人喜好 (不一定低轉速輸出就比較高,高轉練起來輸出也可以很高) 爬坡就是輸出跟回復的平衡,以及齒比檔位的調控 練爬坡第一件事情不是注意檔位,是注意輸出 輸出超量讓心跳一直維持在超高使用率,會導致回覆速度大降..提早買單 雖然高輸出很快..短時間快很多, 但是爆掉要恢復所損失的效率,遠遠大於一開始得到的好處 所以維持高有氧心跳區間 約85%使用率吧 反正我都用160-175心跳 是不錯的長坡戰略 這種情況下,回覆速度也夠,也不會騎太慢 之後在這個前提下,自己去感受高轉還是重踩低轉那個好 (最常發生低轉重踩輸出容易高180心跳 去跟高轉170心跳比,這樣你會覺得重踩快) 有點懶得說了 反正,騎車看習慣的 高轉回覆速度比較有優勢.低轉容易提高輸出 有人天賦異稟可以累積很多乳酸,那他可以低轉騎 有人天賦異稟可以高心跳高回覆,那或許高轉高輸出很適合他 騎單車到後來是要學會評估如何長時間騎乘,維持穩定輸出 達到最佳效率的策略 我自己有時低轉,有時高轉....可以一肌肉狀況體能狀況去改變策略才是最靈活的策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20.22

05/03 15:51, , 1F
未看先End 誰叫你現在就要衝到我家約騎車了 XD
05/03 15:51, 1F

05/03 15:55, , 2F
潘海盜,前側肌群HP:∞ 後側肌群HP:∞ 囧
05/03 15:55, 2F

05/03 16:18, , 3F
結論:起手百草最實在
05/03 16:18, 3F

05/03 16:33, , 4F
確實是有爬坡都能用重踩的"神人",不過練好高迴轉速才是王道
05/03 16:33, 4F

05/03 16:34, , 5F
畢竟肌肉也會有疲乏的時候...
05/03 16:34, 5F

05/03 16:51, , 6F
高迴轉速是王道+1
05/03 16:51, 6F

05/03 17:12, , 7F
所以練爬坡先從殺小怪開始囉~~+1 +1 +1 +1......
05/03 17:12, 7F

05/03 18:54, , 8F
高迴轉速不一定要用後側肌群的,心肺如果頂不住也是轉不起來
05/03 18:54, 8F

05/03 19:01, , 9F
大叔說得對,高轉速下心肺頂不住也是不行
05/03 19:01, 9F
這一部份 各人看法有點小小的不同喔 我還是比較相信功率輸出的說法.... 高迴轉=高心跳?? 或許有點相關 但是我覺得相對關係沒有大到這麼絕對 有時候高迴轉心跳高..是因為騎很快 然後心跳高 低迴轉心跳也可以很高...也需要心肺....我重踩心跳也可以上190...也很喘 同樣的時速,同樣的車子,同樣的人(至少我自己拉) 我用低迴轉騎 跟高迴轉騎 我覺得心跳差不多....拿我最近一次去澄清湖 無聊騎的經驗來說好了 我騎三圈,後面兩圈的數據剛好可以拿來當個解釋 (ps.澄清湖是很簡單的路線,上下坡複合地形) 第二圈平均時速30.08km/hr 時間14分09秒 平均心跳164bpm 平均轉速89 第三圈平均時速31.04km/hr 時間13分52秒 平均心跳164bpm 平均轉速80 (平均轉速80-90代表平常有在踩時都是100rpm+,平均低是下坡沒踩..轉彎沒踩..拉低的) 兩次騎車平均差了10轉,可是騎車均速跟心跳幾乎沒有差異...... 或許轉速對心跳是有些許影響...但是非絕對 除非你是騎熱身那種爆表轉速 那或許同樣時速你的心跳會高,但一般爬坡策略70-80轉 跟90-100轉 我覺得... 單純因為轉速對心跳的影響非常小 姿勢影響還比較大 抽車低轉速---比我坐騎高轉速 心跳負擔很明顯是抽車低轉速比較大........ 坐騎低轉速 跟坐騎高轉速爬坡...轉速差20以內的情況下,我覺得心跳負擔沒差... 單純是個人騎車策略不同罷了 我的習慣平常是高轉為主,但是偶而會換低轉速,是當天前後側肌群疲勞程度決定罷了 PS.也可能我騎車閉門造車為多拉...希望各位高轉的大大用力的鞭~ 畢竟我沒辦法用110+轉爬坡,也只能等轉速神人大大來說明了 或許可以討論出更精闢正確的觀念喔 ※ 編輯: radi035 來自: 219.70.20.22 (05/03 19:36)

05/03 19:50, , 10F
我的意思並非指高迴轉=高心跳 @_@"
05/03 19:50, 10F

05/03 19:51, , 11F
個人的經驗是,在高迴轉下如果心跳隨之標高或降不下來
05/03 19:51, 11F

05/03 19:51, , 12F
那迴轉的狀態就很難持續很久
05/03 19:51, 12F

05/03 19:53, , 13F
大家還可以多討論^^
05/03 19:53, 13F

05/03 20:14, , 14F
我從沒說過重踩心跳低~
05/03 20:14, 14F

05/03 21:21, , 15F
上泰武最後3KM:齒比39/25,轉速只剩45。廢柴團算我一個吧
05/03 21:21, 15F

11/17 22:23, , 16F
參考一下!謝謝! http://www.94istudy.com
11/17 22:23, 16F
文章代碼(AID): #19_KnBWj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