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中華四號位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gaga)時間1年前 (2022/07/16 11:56), 編輯推噓10(11120)
留言32則, 1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原文恕刪。 台籃這十年發展洞超大的,好不容易有P+ T這兩個舞台,加上規劃到阿提諾,才準備要止血 而已。 西亞、紐澳先不講,目前現況就是被日、韓海放到一個不行。 200公分以上長人,講老實話一直都有,但一代不如一代。大洋將某方面是限縮了長人的發 展,也導致到現在還是要靠澎澎、伯勳在那邊硬扛被嫌。 從籃協這次選才名單,看的出來內線本土拉到大賽培養經驗,這件事又要再放推一年了,沒 看到拉未來要培育的人上大隊。唯一禁區新生代蘇士軒也是不滿200公分。 雖然國際賽選才可能是帕克教練的職權,四號位這個洞懂籃球的都看得出來,籃協應該要介 入這塊,資源要砸。 200公分以上、25歲以下的人,至少固定挑2個上大隊,即戰力配龍貓、伯勳頭幾年過渡期擋 一下。教練團也要能固定請有國家級經驗的禁區球員進去手把手教。例如田壘、黃春雄、李 啟億、賴國弘、劉義祥等等。這些應該都還在籃球圈相關才對。 P+雙洋將但第四節只能單洋,我舉雙手贊成,這迫使各隊內線的本土球員要有所擔當。 算一算四號位這個洞,扣掉這屆,最快至少還要4年才看得到一點長進。當初2000年換血, 印象中曾、吳、田到2004年之後才慢慢能扛的進去,2004前國際賽成績也不太好。但天分現 在球員輸曾、吳、田一大截,所以正常培育要6-8年都有可能。 再回到文中所提,一定要放眼25歲以下,一定要開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48.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57943776.A.CEB.html

07/16 11:59, 1年前 , 1F
蔡宸綱準備好了
07/16 11:59, 1F

07/16 12:06, 1年前 , 2F
25歲以下的大多應鄉民呼籲轉型去射三分了
07/16 12:06, 2F

07/16 12:07, 1年前 , 3F
老實說蘇士軒這種裸足連195都沒有的 到國際賽真的
07/16 12:07, 3F

07/16 12:07, 1年前 , 4F
沒啥用 把機會通通給那些200公分的年輕人吧
07/16 12:07, 4F

07/16 12:16, 1年前 , 5F
蔡也才195
07/16 12:16, 5F

07/16 12:17, 1年前 , 6F
帕瓜如果都要選這些人那幹嘛還去場邊看比賽
07/16 12:17, 6F

07/16 12:18, 1年前 , 7F
200左右又可以養的 一年可能不出一個
07/16 12:18, 7F

07/16 12:29, 1年前 , 8F
還到25也太老了吧
07/16 12:29, 8F

07/16 12:37, 1年前 , 9F
台灣本來就要狂練三分才有機會
07/16 12:37, 9F

07/16 12:37, 1年前 , 10F
不用期待出什麼200公分以上的長人
07/16 12:37, 10F

07/16 12:38, 1年前 , 11F
就算有也沒那個身體對抗能力
07/16 12:38, 11F

07/16 12:39, 1年前 , 12F
沒長人就算了,結果台灣三分球實力卻越來越弱…所以
07/16 12:39, 12F

07/16 12:39, 1年前 , 13F
國際賽只有吸收經驗的份
07/16 12:39, 13F

07/16 12:41, 1年前 , 14F
結果巴林屌打韓國了
07/16 12:41, 14F

07/16 12:50, 1年前 , 15F
自爽聯賽跟國際賽怎麼比…尤其12隻職業隊 根本一堆
07/16 12:50, 15F

07/16 12:50, 1年前 , 16F
b咖也能捧成明星 先發捧成巨星…實質除了3500這批
07/16 12:50, 16F

07/16 12:50, 1年前 , 17F
之外 其他人就還是SBL球員罷了
07/16 12:50, 17F

07/16 12:55, 1年前 , 18F
不用 台灣1-4號 都練到三分神準 射爆對手就好
07/16 12:55, 18F

07/16 12:56, 1年前 , 19F
沒看到昨天日本隊內三分球大賽 大家投起來
07/16 12:56, 19F

07/16 13:07, 1年前 , 20F
遇到強的對抗就很耗體力,準度怎可能維持
07/16 13:07, 20F

07/16 13:13, 1年前 , 21F
有對抗就不能維持準度 那不就是訓練不夠
07/16 13:13, 21F

07/16 13:13, 1年前 , 22F
2011時食安危機連發 前後這代差不多都呵呵笑有吃到
07/16 13:13, 22F

07/16 13:14, 1年前 , 23F
比黃金一代差也是合理啦
07/16 13:14, 23F

07/16 15:09, 1年前 , 24F
23歲以下比較好一點。 另外2001-2003這段時間,在
07/16 15:09, 24F

07/16 15:09, 1年前 , 25F
當年或許被認為不是很好,但好歹年輕平均在24歲以下
07/16 15:09, 25F

07/16 15:09, 1年前 , 26F
,還拿了個東亞運銀牌,亞錦跟亞運都還有第七,2003
07/16 15:09, 26F

07/16 15:09, 1年前 , 27F
年第十一比較是教練問題。2005年第九比較是分組不
07/16 15:09, 27F

07/16 15:09, 1年前 , 28F
佳,特別東亞運還贏當年亞錦第五同樣陣容的日本兩
07/16 15:09, 28F

07/16 15:09, 1年前 , 29F
次。
07/16 15:09, 29F

07/16 17:34, 1年前 , 30F
g大客觀
07/16 17:34, 30F

07/16 17:43, 1年前 , 31F
長還不夠 我覺得體重才是一個重點
07/16 17:43, 31F

07/16 17:44, 1年前 , 32F
200cm 100kg的範本
07/16 17:44, 32F
文章代碼(AID): #1YqZRWph (basketballTW)
文章代碼(AID): #1YqZRWph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