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PLG/T1 各平台粉絲人數統計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陣雨)時間2年前 (2022/05/30 18:06), 2年前編輯推噓21(21023)
留言44則, 20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king62602 (fz)》之銘言: : 剛好YouTube 1/27我有統計訂閱人數 : 可以看一下各聯盟接近球季尾聲 人數成長多少 : 1.PLG/T1: YT訂閱數成長 : https://i.imgur.com/Bnizu9t.jpg
: https://i.imgur.com/JOaNOay.jpg
: 新北國王更新影片數真的快 : 主題也蠻多樣,成長人數四個月破萬 : 高雄鋼鐵人有換過行銷團隊,頻道也砍掉重創 : 所以比較不準,這邊備註一下 : T1這邊特攻短影片做蠻多的,人數成長最快 : 海神真的影片更新太慢 : 跟季初的期望有點落差 : 2.PLG/T1: IG追蹤人數 : https://i.imgur.com/fHSeB1S.jpg
: IG我覺得比較偏向年輕族群 : 新竹攻城獅領先群雄 : 倒是海神IG表現相對YT僅次特攻 : 3.PLG/T1: FB追蹤人數 : https://i.imgur.com/v7CoaYb.jpg
: FB族群就比較廣 : 富邦則以12萬人遙遙位居第一 : 題外話追蹤人數還比富邦悍將多一點 : 台中太陽的話FB比IG表現好 : 族群可能相對年輕族群更偏向中年長族群 : (IG、FB之前沒統計到不能做成長人數 : 現在先統計 下一季可以再來做成長數) 這邊來延伸討論一下社群平台訂閱數的意義 推 ctw01: P的確比較受歡迎 但這點訂閱能回多少本也令人懷疑 直接講結論: 重點根本不在訂閱數賺錢回本 而是訂閱數象徵"新生代球迷"族群的開發成果及聯盟的商業潛力 其中又以IG族群最具"新生代"這一詞彙的代表性 - IG大約是在2018年正式超越臉書 成為人們網路生活的延伸 (相對臉書則是走向另類的資訊論壇性質) 這種社會現象 在九年級後 也就是千禧世代尤其明顯 我們先將他們稱為IG世代好了 SBL大約是在2009年球員開始西進CBA打球 之後連續幾年 在國內打出實力以及票房吸引力的球員紛紛西進 官僚式的經營模式加劇了台籃環境的沒落 走到後面僅用最低限度的預算在苦撐 在IG盛世的2019年 達欣退出SBL 基本上可以將這視為指標事件 這時期的SBL基本上就是一攤死水 https://basketballtop5.com/news/detail/4169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873744 因此推邏輯來說 IG世代根本沒有機會見證PTT鄉民回憶中的SBL盛世 經典野獸V.S少俠 台啤V.S達欣世仇 王者裕隆 璞園連霸 通通沒參與到 在他們具有消費力能進場看球的時候 台籃就是一攤死水了 正因為如此 IG訂閱數才有意義 因為它象徵T跟P聯盟未來的群眾基礎 這群20出頭的年輕人 肯訂閱球隊以及聯盟的IG 就代表關注台籃 有進場機會 他們或許不是啥專業球迷 也不是情懷球迷 但他們可是純金的大有未來可言的新世代球迷 聯盟要生存就需要經營客群 老球迷很重要 但新生代球迷同樣甚至更為重要 就是一個基本的球迷人口紅利的概念 P是商業聯盟 T也是商業聯盟 (拜託別因為跟運彩一起冠名就說公益性質) 這兩個聯盟現在就是貨真價實的在商業競爭 而誰爭取到IG世代 就爭取到商業聯盟未來的穩定票房 目前在社群平台上 P的地板比T的天花板還高是客觀事實 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希望T1的經營團隊能重視這一塊 好好經營聯盟 畢竟如果沒有未來商業潛力的話 商業聯盟也只是燒錢聯盟 砸了重本 看起來聲勢浩大 但卻也只是煙火 實在可惜 -- 燃燒你的台灣魂吧! 僅獻與國家代表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rLUo2n6N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3.137.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53905188.A.A90.html

05/30 18:12, 2年前 , 1F
IG也不一定重點,中職IG才6萬,更別說兄弟9.4萬
05/30 18:12, 1F

05/30 18:12, 2年前 , 2F
難道會因為ig人氣很低就沒人看或是沒年輕人關注?
05/30 18:12, 2F
我這篇文要強調的是IG數象徵未來聯盟球迷的發展潛力 你用現在的時間點去看中職 IG當然沒有很重要 因為長期累積下來有厚實的群眾基礎 但對台籃來說 P跟T 幾乎是砍掉重練的情況 IG數象徵的族群 能跟過往的群眾做出劃分 這是我要表達得重點

05/30 18:14, 2年前 , 3F
中職是因為是棒球有一批很大的基礎球迷 老球迷居多
05/30 18:14, 3F

05/30 18:14, 2年前 , 4F
講真的現在開始看棒球的年輕人偏少
05/30 18:14, 4F

05/30 18:15, 2年前 , 5F
但籃球更吃這種新生代球迷吧 你要那種看宏國 等CBA
05/30 18:15, 5F

05/30 18:15, 2年前 , 6F
球隊的老球迷來看P+願意的很少 不如拉攏年輕球迷
05/30 18:15, 6F

05/30 18:17, 2年前 , 7F
像國豪就是用人氣拿到3500的 所以P+的策略蠻正確的
05/30 18:17, 7F

05/30 18:17, 2年前 , 8F
周杰倫 幫PLG宣傳 這個連國際的能見度都有了
05/30 18:17, 8F

05/30 18:18, 2年前 , 9F
撇開其他運動不談 光兩聯盟在ig的聲量來看 追蹤人
05/30 18:18, 9F

05/30 18:18, 2年前 , 10F
數是有鑑別度的
05/30 18:18, 10F

05/30 18:18, 2年前 , 11F
其他聯盟會因為群眾基礎不同所以不準
05/30 18:18, 11F

05/30 18:37, 2年前 , 12F
而且我覺得粉絲人數這個東西很實際
05/30 18:37, 12F

05/30 18:38, 2年前 , 13F
通常會變成那隊粉絲 願意為了那隊進場
05/30 18:38, 13F

05/30 18:38, 2年前 , 14F
基本上都會去按讚 訂閱吧
05/30 18:38, 14F

05/30 18:38, 2年前 , 15F
如果你是進場人數很多 但粉絲人數很少
05/30 18:38, 15F

05/30 18:38, 2年前 , 16F
那就代表進場的並非是去支持你的球隊
05/30 18:38, 16F
沒錯 這也是主客場 經營方需要留意的地方

05/30 18:53, 2年前 , 17F
這我倒覺得不一定 我個人不太喜歡看社群軟
05/30 18:53, 17F

05/30 18:53, 2年前 , 18F
不過必定是呈現正相關就是
05/30 18:53, 18F

05/30 18:54, 2年前 , 19F
平台也有差
05/30 18:54, 19F

05/30 18:59, 2年前 , 20F
有些人不喜歡訂閱或追蹤,不然版面一直洗很阿雜。
05/30 18:59, 20F
這更證明了願意在IG訂閱的新生代 是願意讓台籃進入他生活圈的一環的 這不是粉絲什麼是 球團要經營長久 就是要賺這些人的錢

05/30 19:28, 2年前 , 21F
沒錯啊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在用IG
05/30 19:28, 21F
我今年32歲 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男生用IG的數量一半一半 女生幾乎都有在用 但年紀再大我10歲的男女 幾乎沒有在用IG 而20出頭的 是每個人都有IG帳號 即便是被動使用 還是會開會看 就跟10年出頭的臉書現象差不多 大家都在用 你沒用你就沒社交生活可言 ※ 編輯: a435007 (182.233.137.102 臺灣), 05/30/2022 19:33:44

05/30 19:29, 2年前 , 22F
我覺得原PO講得很好
05/30 19:29, 22F

05/30 19:42, 2年前 , 23F
推你這篇
05/30 19:42, 23F

05/30 20:17, 2年前 , 24F
分析角度不錯
05/30 20:17, 24F

05/30 20:23, 2年前 , 25F
05/30 20:23, 25F

05/30 22:52, 2年前 , 26F
推 不錯
05/30 22:52, 26F

05/30 23:01, 2年前 , 27F
這種社交軟體都很難說 過五年搞不好又換一個。剛去
05/30 23:01, 27F

05/30 23:01, 2年前 , 28F
美國時還是my space 過兩年就變成Facebook…
05/30 23:01, 28F

05/30 23:03, 2年前 , 29F
05/30 23:03, 29F

05/30 23:03, 2年前 , 30F
年輕一輩看籃球真的不少。大多是nba。他們真的追的
05/30 23:03, 30F

05/30 23:03, 2年前 , 31F
很多。(說的是高中生以下)
05/30 23:03, 31F

05/30 23:04, 2年前 , 32F
族群就不同 IG族群就年輕族群 價值不同
05/30 23:04, 32F

05/30 23:06, 2年前 , 33F
品牌要投廣告也會看收視族群 你就很少看到銀髮族的
05/30 23:06, 33F

05/30 23:07, 2年前 , 34F
廣告投在籃球上,但棒球就會看到不少這類廣告
05/30 23:07, 34F

05/30 23:08, 2年前 , 35F
不過高國豪那個金絲膏廣告不錯。我認為可以把綠油
05/30 23:08, 35F

05/30 23:08, 2年前 , 36F
金一起拿過來代言lol
05/30 23:08, 36F

05/31 08:33, 2年前 , 37F
認同大部分 但是T要成為商業聯盟要加油
05/31 08:33, 37F

05/31 09:00, 2年前 , 38F
總結一句 拿踢來跟批比根本污辱批 連車尾燈都看不
05/31 09:00, 38F

05/31 09:00, 2年前 , 39F
到的那種
05/31 09:00, 39F

05/31 15:11, 2年前 , 40F
推這篇講得很好 我和我朋友都是被國王的IG YT圈粉
05/31 15:11, 40F

05/31 15:11, 2年前 , 41F
的 反倒我在大學或以前高中朋友都比較少人看中職(
05/31 15:11, 41F

05/31 15:11, 2年前 , 42F
他們不懂棒球的魅力QQ) 我推坑台籃的成功率還比較
05/31 15:11, 42F

05/31 15:11, 2年前 , 43F
05/31 15:11, 43F

06/01 17:27, 2年前 , 44F
還不錯的分析角度
06/01 17:27, 44F
文章代碼(AID): #1Yb9SagG (basketballTW)
文章代碼(AID): #1Yb9SagG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