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訓練] 關於如何跳得更高

看板basketball作者 (小睡仔)時間9年前 (2015/02/28 18:43), 編輯推噓5(5022)
留言2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先感謝幾位版友熱血的詢問, 能夠分享東西,自己的論點也能被接受, 真是令人欣喜。^^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不用用年齡打倒我] 跳躍力、速度、協調等能力, 依據目前的研究都發現在身體發展的時期就必須給予正確強度與訓練頻率的介入, 依據不同運動項目,譬如說體操很多都在5歲開始, 或者籃球我們說在7歲開始, 這樣效果最好。 如果年齡到一個地步開始, 訓練依然會有效果,但效果可能不會如預期的這麼好。 #我知道這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但這也是很多運動科學家、教練力求突破的一個點。 小睡仔約莫在5年前開始接觸運動訓練, 也是看過一些實際的例子(指在效果呈現上面 有非常殘忍的一面,也有令人期待欣喜的一面。 ex1:有26歲的學員,經過8周的訓練,CMJ只進步3cm。 那離扣籃的夢多遠呢? 原本手指中指第一個關節摸板,到中指最後一個關節可以觸板。 真是令人沮喪...離夢想還是很遠 ex2:13歲的球員,經過1年完整訓練,身高增加3cm,脫鞋身高179cm。 原本原地起跳手掌觸板,進步到中指最後一個關節下1cm觸框。 以上,有些事情我也還在尋找答案, 唯一的結論是,正確的訓練安排,的確能產生正確的結果。 第二個問題, 我都會建議版友要做跳躍力訓練前, 先做2~4週的力量耐力的訓練。 很多人都說我之前做很多,不過這邊有幾點是我在思量的。 以下一併解釋。 @首先[力量耐力]是不是[最大肌力]的基礎呢? 有研究描述,力量耐力不佳者肌耐力必不佳; 肌耐力差者,肌力必不佳;肌力差者,爆發力必不佳。 但我的看法是,"恢復"與"結構"。 我希望我的學員做力量耐力的原因就是這兩個, 因為之後下個週期,開始訓練最大力量、速度、SSC機轉巴拉巴拉的, 你不可能只跑個兩趟,然後就OVER了。 (我這邊所謂的OVER,是指學員無法達到訓練設定的強度 然後是結構,我訓練的方式是用~1RM的40%~來設定力量耐力的強度。 然後選擇8種動作在你的力量耐力訓練中。(考量上肢、下肢、拮抗肌 運用循環式的方法,一個動作20下。 組間休息1min。 當然以上的訓練量,是我其中一位學員的例子。 也許不完全適合你,但強度,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結論也很清楚了,@重量訓練可以強化肌腱、骨骼的強韌度, 這也是很成熟的研究結論了。 而我的主要目的呢? 改善你的能量代謝化學路徑、增加你肌肉微血管密度,然後降低你體循環壓力, 確實提高你"恢復"與"結構"上的問題。 PS:浪費時間? Maybe~or maybe not! 我寧願前面多做點什麼,我也不希望接下來的週期浪費更多的時間 我也希望我的球員或是學員,他不要因為在完成我的訓練的過程中, 去換了一個機器人的人工膝蓋(誇飾法~XD PS:整整4個星期只做這樣的重量訓練? Of course not! 我們每周會練習5天,只有其中三天做重量而已。 其他時間、其他訓練單元,就包含了我之前提過的, 速度啦、SSC機轉啦之類的。 後記: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吧! 小弟浸淫在運動訓練的實務與科學中, 見識過不少前輩的專業與能量,讓小的很是激動。 訓練所包含的範疇更是大得讓人無法置信, 僅將我目前在做的小部份經驗予以分享。感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22.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M.1425120226.A.E22.html

02/28 19:35, , 1F
熱心推
02/28 19:35, 1F

02/28 21:20, , 2F
好文推
02/28 21:20, 2F

03/01 10:32, , 3F
有幾點不太認同,主要是對於最大肌力部分,這類研究文
03/01 10:32, 3F

03/01 10:33, , 4F
章大部分的證據等級都不高,如果以此為信,小弟認為有
03/01 10:33, 4F

03/01 10:33, , 5F
誤導人的嫌疑!?這樣說好了,肌肉訓練的PAPER很多,但充
03/01 10:33, 5F

03/01 10:34, , 6F
其量只能說是"白老鼠"還沒有達到定論!!因為如果已成
03/01 10:34, 6F

03/01 10:35, , 7F
定論,我相信我的課本上會註明...
03/01 10:35, 7F

03/01 10:36, , 8F
"有研究描述,力量耐力不佳者肌耐力必不佳",但我也有
03/01 10:36, 8F

03/01 10:37, , 9F
看過另一篇PAPER描述人體肌肉組成比例是固定的(紅白)
03/01 10:37, 9F

03/01 10:38, , 10F
有些人天生爆發力就強(白肌多)~肌耐力差(紅肌少)
03/01 10:38, 10F

03/01 10:38, , 11F
所以不是一個不佳另一個必定不佳喔!!!!
03/01 10:38, 11F

03/01 10:39, , 12F
也希望原PO可以多看幾篇PAPER不要看一篇就妄下定論!!
03/01 10:39, 12F

03/01 10:40, , 13F
這類文章大部分都是case report採信度不高拉~~~
03/01 10:40, 13F

03/01 22:14, , 14F
Hi~james,關於你提出最大肌力的疑問 我這邊有點沒看懂
03/01 22:14, 14F

03/01 22:15, , 15F
可能我表達上令你誤會了吧 我上面提及的訓練目的
03/01 22:15, 15F

03/01 22:16, , 16F
主要是為了改善恢復這個機制 強調的是力量耐力
03/01 22:16, 16F

03/01 22:17, , 17F
最大肌力的方式 我在訓練上也不是用強度來訓練
03/01 22:17, 17F

03/01 22:18, , 18F
這邊應該是要說 一種前置的概念 為了下一週期的訓練
03/01 22:18, 18F

03/01 22:19, , 19F
確保他在高強度下 趟與趟之間 或是組間休息能夠恢復
03/01 22:19, 19F

03/01 22:20, , 20F
另外 研究的部分 我也認同 想必你也是熱愛運動科學的人吧
03/01 22:20, 20F

03/01 22:21, , 21F
我這邊只是引出其中一篇的一小節,藉以開頭陳述我想說的
03/01 22:21, 21F

03/01 22:26, , 22F
我後面的連接詞 是"但"阿~~~ 但...才是我比較認同的這樣
03/01 22:26, 22F

03/01 22:29, , 23F
至於最大肌力喔 很多文獻都有不同的解釋 應該你也知道
03/01 22:29, 23F

03/01 22:30, , 24F
有機會再發我實務上怎麼看到的 跟前輩們分享給我的
03/01 22:30, 24F

03/01 22:31, , 25F
再一起互相討論分享囉^^
03/01 22:31, 25F

03/15 22:22, , 26F
18歲 180 中指第一節觸框 練來的及嗎 想練到原地灌
03/15 22:22, 26F

03/27 11:22, , 27F
我170 18歲時也是中指第一節觸框..後來就沒長進了XD
03/27 11:22, 27F
文章代碼(AID): #1KyPlYuY (basketball)
文章代碼(AID): #1KyPlYuY (baske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