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為什麼一些明星早死就會紅?

看板ask-why作者 (zzgt)時間12年前 (2011/10/07 17: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認為關鍵在於成就一種類似宗教狂熱的情感。 由前面2篇文章confidencel和npicgod大所提供的例子 大致上可以看出,會因為驟逝而成為傳奇的大部分是歌手,而演員很少,為什麼? 我的看法是,做為歌手,其與聽眾(歌迷)的交流是比演員多的,這裡指的是內心的交流。 歌手在演出時,是以情感在與聽眾互動,一個好歌手演出時是真情流露的, 甚至是唱著自己寫的歌詞。這樣很容易可以和歌迷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甚至可以成為信仰般的存在。 例如「她唱出了我的心聲」、「聽過她的歌,心情好了一點」、「讀了聖經(或佛陀的教 導)後,我釋懷了」...。 但相對的,演員比較難成就這種情感,因為演員的演出是有劇本的,是被控制的, 不是純粹的、直接要與觀眾交心的情感。因此和觀眾間造成了一種距離,即使演員演 得再好、再感人,觀眾也不會認為是演員「本人」在與其交流,因此演員和觀眾間 比較不容易以單純的表演建立起深厚的、個人式的情感。 但我指的是比較不容易,並非不可能,例如該演員他本身因為戲裡戲外的種種作為, 所塑造出來的一種標誌、符號,如果強度足夠,也可以讓他直接與粉絲直接產生交 流、建立情感。 如confidence1大所舉的李小龍就是一例。他並不單純只做為演員,而是代表了「民族 自尊心」,是如同教主、聖人或搖滾巨星般的存在。例如,從很多人雖然會穿印著李小龍 的T-shirt,但他不見得看過李小龍的電影,這點就可以看出。 因此,由上所述可看出,重點在於這種「宗教狂熱」的建立,而非在於其為歌手或演員。 惟以工作性質來看,歌手比起演員,較容易造就這種心理現象而已。 至於驟然而逝這點,只是一種加分的要件。因為惋惜的情緒,而達到情感的增強。 它的功能在於,可以讓一個不錯的歌手成為經典;或者讓一個經典樂團成為傳奇; 甚至成為神話。這個要件可以讓本身已經很強大,但尚欠缺「臨門一腳」的藝人進 入人們記憶,但如果是等級差太遠的,除非他的死有重大意義,否則還是不夠的。 所以驟逝並不是必要要件,很多經典藝人並沒有突然死亡,但他們仍是經典, 例如,Ozzy Osbourne、KISS。 因此,主要還是在於情感的建立,因而發生情感的依賴,進而宗教化(產生宗教狂熱) 的過程。 其他例子還有,Kurt Cobain、賈伯斯...等。 延伸閱讀:腦波會說話! 看到賈伯斯就像看到神 (新聞)  http://ppt.cc/ej8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6.165.140 ※ 編輯: Zzgt 來自: 210.66.165.140 (10/07 22:58)
文章代碼(AID): #1EZiOWdC (ask-why)
文章代碼(AID): #1EZiOWdC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