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要辦飢餓三十?

看板ask-why作者 (麥子)時間15年前 (2008/09/06 15:05),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wtuc (小藻)》之銘言: : 為什麼要辦飢餓三十? : 一堆人把時間花在唱唱歌、跳跳舞 : 然後記者例行性的問: : 你們餓不餓阿? : 大家都很亢奮的說:不餓! : 何不把這辦活動的的時間、經費 : 幫助真正需要的弱勢團體 : 如果社會上有一群人腿斷了, : 那是不是也要辦個腿斷三十? : 然後一群人也拄著柺杖走30小時 : 這樣有意義嗎? 想一想,推文似乎很難講得清楚,我還是回文好了。 你說的腿斷三十,伊甸基金會每年有類似的活動,名稱是身障體驗。 體驗的內容有各種不同的身障,包括肢障(手、腳)、視障、語言障礙等等。 基本上活動的內容都是一些很「簡單」的「遊戲」。 我在大二到大五那段時間還滿積極參與整個活動,甚至也有開發和設計一些活動, 不過後來上研究所以後,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可以參與這些活動,有些可惜。 不過身障體驗的訴求和飢餓三十應該不太一樣,我先講講身障體驗好了。 基本上身障體驗的活動,主要的訴求並不是要參與者捐款,實際上需求也不大。 因為這些活動的主要訴求對象都是學生,學生基本上沒什麼錢, 所以不會去期待這些學生捐錢,活動的經費也經常無法打平。 但我認為參與這些活動,或者舉辦這些活動,比金錢上的幫助更大, 因為在這些活動當中,第一可以體驗身障者的不變,在了解他們的不便以後, 在身邊有身障者出現的時候,才更可以知道應該要怎麼樣從旁協助他們。 身障者生活的不便,其問題不是金錢可以解決的,也有很多身障者可以自食其力, 但離開了家庭,離開了工作場所,身障者的世界就變得很窄,因為多數人, 並不了解當身邊有身障者的時候應該要怎麼樣去幫助他們。 這些活動之所以專注在學生族群,主要就是希望當這些學生變成有影響力的人時, 會想到這些身障者在生活上的需要。舉例而言,現在一般的店家, 在設計的時候並不會特別注意到無障礙斜坡的設計,這對身障者是很不便的。 要解決這種問題可不是捐一大筆錢給伊甸,讓他們去幫所有的店家做斜坡可以解決的。 畢竟這預算太高,根本不可能做到,再說也許店家也不願意做斜坡。 但是這群參與過身障體驗的學生,如果可以了解身障者的不便與需求, 有一天當他參與這些設計的時候,有一絲念頭想到要為身障者做點事, 那麼身障者的生活也就會變得越來越便利,這才是整個活動的重點。 說實話,舉辦活動的時間和經費,如果是投資在讓整個社會對身障者更友善, 絕對比把這些時間跟經費直接拿去幫助少數的身障者更有價值。 因為對身障者的直接幫助,在那一次之後,就消失了,不見了。 離開了被服務被援助的環境,身障者一樣是落在孤單沒有幫助的環境。 但若是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到身障者的不便,了解他們的需求, 進而願意去改善他們會面對到的環境,對身障者才有長遠的幫助。 當然不是說辦這些活動,就不需要有金錢和時間上的援助, 只不過單只有金錢和時間上的援助是治標不治本的。這些活動, 實際上是讓社會上的人對於弱勢需要關懷的人,有更多的認識與關注。 這些人需要的不單只是援助金錢的「數字」,而是真實的了解與同理。 當然,飢餓三十關注的對象不在台灣,甚至也沒機會出現在我們身邊, 但如果對飢餓可以有更深的體會,若有一天能夠作些決策有些改變時, 可以去注意到這群需要被關懷的人,我認為這是活動更深一層的意義。 -- 活著的目的是為主活 然後為主死 死亡的目的是為主死 然後為主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78.71

09/06 16:00, , 1F
推這篇
09/06 16:00, 1F

09/06 16:09, , 2F
推 別的事有別的人去關心 這群人就關心飢餓,不是嗎!!
09/06 16:09, 2F

09/07 01:00, , 3F
推,有參加過身障體驗的活動,真的更能了解他們生活的不便
09/07 01:00, 3F

09/08 00:22, , 4F
"唯有了解, 才會關心; 唯有關心, 才會行動; 唯有行動, 生命
09/08 00:22, 4F

09/08 00:22, , 5F
才有希望」 ~by 珍古德
09/08 00:22, 5F
文章代碼(AID): #18mYk-M9 (ask-why)
文章代碼(AID): #18mYk-M9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