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到底是哪裡沒拍好呢??總是拍不出讓大家 …

看板ai-photo作者 (OFU)時間13年前 (2011/02/15 05:14), 編輯推噓11(1102)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同步更新於網誌版給有需要的人(18號大字好讀版) http://www.wretch.cc/blog/OOFU/5659684 ※ 引述《yoyokosimon (不相信我請不要找我!!)》之銘言: : 小弟拍人像大約1年左右,在板上也po過少作品. : 不過總覺得不符合大眾的口味,很多版友也覺得很普通 : 不知道因為拍攝手法的問題還是後製技巧的問題呢?? : 拍到現在已經感覺有很大的瓶頸了,請各位幫忙看看.   也許很多人(包括我)都有遇過或者現在正經歷這樣的問題,  所以我分享一些個人經驗跟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你對拍人像的初衷是什麼? 「當初為什麼要拍?」這一點我覺得跟你之後的攝影路願意走到哪裡, 是會有很大關係的。畢竟如果只是拍給自己高興,當然就不用太在意 大眾的眼光,重點是照片能不能感動自己,看了有沒有感覺。 像我自己當初其實是國小的時候喜歡班上女同學才接觸相機的,那時 後只要可以拍就好了,帶了家裡的傻瓜底片機就去學校,洗一捲照片 要花掉一個月的零用錢,回想起來數位相機真的方便很多。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拍女生,一來是女生在畫面上的情感表現 比較細膩,這讓後來我在某些場合需要拍攝男生時覺得容易許多。 二來我剛開始拍人像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大學的事情了,一開始我就有 接觸到自己喜歡的攝影師拍的照片,所以我效法的方向很明確,也就 不在意大眾口味這件事情(因為當初那位攝影師也不是市場主流)。 於是經歷一段學習和反覆思考之後,去年有一段時間我看自己照片真 的滿舒服的,就像我當初喜歡而效法的目標那樣,看到自己拍的照片 能深深淺淺的打動自己,我覺得已經相當有成就感。 (後來也獲得一些朋友私底下的讚賞,那又是另一種開心的感覺了。) 2.你花在整理、編輯照片的時間與你拍攝和學習的時間平衡嗎? 之前看到一個書上還是老師講說,攝影人應該花三分之一時間學習,三 分之一時間拍照,三分之一時間整理自己的照片。他看過很多攝影記者 照片拍得都很棒,但是一沒時間整理,照片就堆在那裏,然而那一堆照 片裡頭是有極好的佳作的,不過相關的故事和拍攝資訊,時間一過去就 這樣被記憶埋沒了,非常可惜。 換成我自己的經驗是照片能少放就不要多放,更細節一點的是考量觀者 在呈現平台上瀏覽的習慣,像是相簿是屬於單張單張瀏覽,如果一個人 點了下一張卻看到極為雷同的照片可能覺得好像「鬼打牆」就容易膩, 甚至可能興致缺缺就關掉視窗。但網誌的話其實仍要注意這一點,你只 放一張佳作與你放了一張佳作在二十張習作裡頭的時候,也許大家都會 看到那張佳作特別好,但對於你的評價就不見得會那麼高了。 (換句話說要讓人以為你的好作品可以信手拈來,張張皆是) 另外我當初遭遇人像瓶頸時疏通我心靈的是吸收新知,當時聽了拍過眾 多明星甚至王建民的人像攝影大師汪笙來淡大攝影社分享講座,他問同 學:「大家覺得拍人像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溝通。」 我就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至今還沒有遇到下一個瓶頸,一切原因都來自於 溝通,會覺得拍攝上不順利多半是與模特兒的溝通上出了問題,這裡的 溝通指的層面甚廣,言語上的也好心靈上的也罷,汪笙老師當時用一句 話解釋溝通應該要做到什麼樣子: 「讓對方在五分鐘內覺得你是他多年不見的好朋友。」 也許五分鐘聽起來很難,我們不用面臨商業攝影有時間上的壓力,所以 去掉那五分鐘,總而言之就是希望你能取得被攝者的信任與安全感。 這就是為什麼與其想破頭讓陌生人在五分內成為多年重逢的好友,我比 較建議大家拍攝對象從日常生活中的親人朋友著手。想想看,如果連最 親的親人都拍不好,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把一個陌生人拍到贏得喝采? 補充:關於最初級的溝通,坊間有很多關於「聊天」的書籍可以看。 3.攝影採光的選擇。 攝影就是拍出光影,更簡單的說是拍出影子,因為有光才會有影子,所 以選擇在合適的光線下拍照顯得十分重要,許多商業攝影師在棚內拍攝 ,如何營造各種光線以滿足需要成為他們畢生的課題。但一般人用自然 光拍攝也可以拍得很好,十分建議大家在天氣好光線佳的時候多拍照, 陰天光線變得比較柔和其實也很適合拍照,但拍人的時候可以稍微注意 補光,會讓人物看起來比較有層次。 一般室內住家或餐廳的採光常常不利於拍攝,主要是瓦數不夠,但光是 燈光頻率跟色溫的問題,就會讓拍攝作業不是那麼順利,需要更注意白 平衡以及測光曝光等按快門前需要留意的部分。 4.眼光。 眼界開了,視野不同,想追求的層次也會變得不一樣。 之前攝影上的前輩都叫我多看國外的作品,常常不定時貼些連結給我: http://feaverishphotography.com/blog/ (全部一百多頁,每一頁都有幾十張人像作品,看完覺得還是沒進步, 我們再來討論問題出在哪。) 最後這篇文章也打了一個多小時我想暫告一段落,文末附上一個我到現 在不定時還是會回頭翻翻的攝影經典好文必讀(友善的小徐整理): http://www.wretch.cc/blog/friendray/6581426 從最下面一篇開始往上看,相信有很多篇文章都能直接或間接的,讓你 多些啟發:) 怕大家沒空看完全部,但如果你有任何初步的問題務必看看最後五篇由 STEVEN寫的文章,相信都會多些思考。 2011.2.15 5:11AM 雪糕人Ofu   睡醒了,看了睡前的文章有些地方可以補充一下,關於第四點採光,我 引用郭大爛的網誌,有些文章和大家分享學習: http://www.wretch.cc/blog/DUpisces/9572927 人像攝影課程(上) 發現還有一篇關於「顏色」的文章:教你如何「拍」出好看的顏色? http://www.wretch.cc/blog/DUpisces/8769053 5.後製 我想顏色也是很多人的迷惑,不過我個人經驗是如果還不知道自己哪些 照片比較好,不建議現在就開始進入後製的階段,一來是方向不明確, 很容易讓你花掉比拍照和學習更多的時間在整理照片上。 我大概有一年時間只對照片校正白平衡跟增減曝光量,最近半年才又開 始比較積極的對畫面做細部的經營,體會到電影硬體設備的不足,真的 多花掉不少時間。 在後製之前取得一張構圖盡可能完美,曝光正確的照片還是很重要的, 有時候現場就是避不開一些雜景,事後裁切讓畫面更精實,問問自己: 「這樣是最好了嗎?」問問自己對於這張畫面的亮點在哪裡,是不是有 包含了其他干擾的元素進而減低了畫面美感與張力。 後製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傳統暗房工作也是在做後製,只是現在 數位方便許多了,不用花大錢買設備,只要一部電腦跟軟體就可以處理 各種工作,照片拍回來了,加入想法做成希望的樣子,才會成為作品。 2011.2.15 12:37AM 似乎再一個月就要當兵的雪糕人OFU --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逐光獵影」--范毅舜的攝影心法 全書印刷精美,由淺入深,照片張張光影色彩豐富,引人入勝 雖然是中文名字但卻有國外攝影書的質感,十分推薦一讀:) -- 。 http://ofu.tw Yu Fu Photo 有FU攝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28.44

02/15 08:20, , 1F
好文必推!!!
02/15 08:20, 1F

02/15 08:52, , 2F
您的文章真的寫的很用心很受用"讚"
02/15 08:52, 2F

02/15 08:58, , 3F
大推本篇
02/15 08:58, 3F

02/15 10:12, , 4F
很實用 可是 自己對flicker的介面還不是很上手不習慣
02/15 10:12, 4F

02/15 10:13, , 5F
flicker上面的好照片真的很多~
02/15 10:13, 5F
flickr的話建議是看到你喜歡的攝影師之後,去點那個攝影師的「我的最愛」 通常好的攝影師喜歡的照片一樣是好照片,就這樣反覆連結下去一樣會挖到很多寶:)

02/15 12:19, , 6F
好文!!
02/15 12:19, 6F

02/15 12:26, , 7F
推溝通
02/15 12:26, 7F
※ 編輯: yusf 來自: 220.137.128.44 (02/15 13:18)

02/15 13:29, , 8F
推 好文!
02/15 13:29, 8F

02/15 13:34, , 9F
受教了
02/15 13:34, 9F

02/15 14:52, , 10F
好文!!!
02/15 14:52, 10F

02/15 16:00, , 11F
用心!
02/15 16:00, 11F

02/16 01:52, , 12F
謝謝大家熱情推 希望是真的對想學習攝影的朋友有幫助:)
02/16 01:52, 12F

02/16 01:57, , 13F
受教!!
02/16 01:57, 13F
yusf:轉錄至看板 DSLR 03/24 20:57
文章代碼(AID): #1DMPirRz (ai-photo)
文章代碼(AID): #1DMPirRz (ai-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