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逆光人像拍攝技巧

看板ai-photo作者 (Tony Chen)時間15年前 (2008/12/09 11:52), 編輯推噓16(1608)
留言24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首先先為lanfom (嵐楓)大寫這篇心得文鼓勵一下 再來就為其內文的部份, 我也另外的做些修正與補充,當然,可能也有疏漏之處,也請見諒 了 首先要先對CCD/CMOS與底片的對應觀念做點解說一下 底片分為正片與負片兩種,常見職業人像攝影都選用負片的原因 在於以下幾點: 1. 曝光略為過曝,色彩就會更顯飽和,膚質也會顯得白晰 2. 負片的寬容度極大, 可以包含到13個EV值 3. 負片便宜,沖片方便 正片與CCD/CMOS則是較為類似的特性, 1. 過曝的地方,爆掉就沒了細節 2. 通常會降低1/3至2/3EV來拍攝,要的就是保留更多的色彩與細節 3. 寬容度比較小,因此高光與低光區極易產生損失,曝光精準度要更高 因此,曝光該補償多一點或少一點,端看個人喜好,我個人喜歡正常的曝光值 事後再來做些微的補償,以保留較多的細節與色彩飽和 通常,我們所指的對臉部測光,指的是一般東方人微白的膚色,較為接近灰18% 但是如果遇到的是白人或黑人,那這法則就有問題了 遇到白人得加的更多,遇到黑人則是要降低曝光補償 可不是遇到人都加上同樣的補償的 下面,就針對在逆光下的拍攝,再來做個人的見解說明 1.補光的方式: 在逆光下,最常見的補光方式就是閃燈與反光板兩種方式 反光板需要有足夠的光線能夠反光才會有明顯的效果,但因為面積大,效果較柔也較好 再來就是反光板是屬於連續光補光方式,補光效果可先見得,所以比起閃燈是方便的太多 閃燈則是屬於單點光補光方式,光質較硬,因為效果會極為明顯,控制上較難控制 因此閃燈往往是要花滿長一段的時間去學習的 2.曝光模式: M模式(全手動模式)可以固定曝光值不會因光線角度的些微變化而偏移 是最方便的方式,但不是最準確的方式,畢竟在拍攝角度有些更改之際, 也需要做一點點的曝光補償修正,此時的曝光修正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而它的方便,是印為相機的設計,將光圈與快門的控制轉盤就設在右手的姆指與食指的位置 在做曝光補償設定的時候,可以不必將眼睛離開觀景窗就能很快速方便的設定完成 這是M模式的最大方便之處 有些人喜歡用A模式(光圈先決),這時的曝光補償也是得因自己認定去設定 再透過相機中的電腦去決定最後的曝光值 S模式則是大多使用在需要拍攝較快速度動態追拍之用,方便度沒以上兩種的方式方便 所以用M模式或A模式或是S模式,都是可以的,只要習慣了,都很方便,也都很精準的 3.測光模式...這個是以點測光與中央重點測光為主 將測光區域鎖定在臉部的位置是最佳的測光方式 當人物較小時,則使用點測光,但缺點是因為手持時易晃動,使得測光區域會有些微偏移 就會造成了測光值的微量偏移 當人物佔有較大畫面時,此時用中央重點測光是比較精準的,就算偏移,也不會偏太多 至於逆光下,人物不補光下,要讓人物臉部清楚可見的話 需要加上曝光補償多少,又跟以下幾點有關 其測光模式若為點測光時,所要加的補償都很固定 但是如果是平均測光的話,那就要注意了 1.太陽的位置, 當相機與太陽間的夾角越小,越是需要更大的補償值 2.背景的透光度,當背景是藍天時,就需要很大的補償值,如果是樹林草地,就可以不必加上 那麼多的補償值 若是為一整面牆,而牆面會因為背光而黑暗,此時的曝光補償就更小了 至於加上了曝光補償會讓畫質下降,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EV值的加減,影響到的是畫面中高光與低光區,與畫質是無關的 加的越多,背景也跟著會爆掉的地方越多...最大極限就是背景全部一片死白 相對的,低光區的部份,也會因為加上了補償,而將細節抓更多進來 在低光部份的雜訊就會跟著減少許多 那要不要縮光圈拍攝,應該先瞭解一下縮光圈的改變會是哪些 1.景身範圍加大 2.反差會加強 3.快門變慢 4.鏡頭解像力提升 5.光點部份會產生星芒 所以在逆光拍攝下,縮光圈最明顯的地方是反差加強了,色彩顯度會比較高 但也因為快門會變慢,要注意是否需要提昇ISO來互補一下(提高ISO會降低反差) 最大的好處,則是鏡頭的解像力提昇了... 這在將作品放大時,會有很明顯的差別出現 至於因為逆光拍攝,所產生的色彩淡化現像 也應該不是所謂的日式寫真風格吧 這點,我想之後可以再來一篇討論所謂的風格討論 以上,如果疏漏,歡迎再予指點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2.151

12/09 11:54, , 1F
感謝分享
12/09 11:54, 1F

12/09 11:57, , 2F
推~~~感恩補充!!!讚!!
12/09 11:57, 2F

12/09 12:01, , 3F
你也辛苦了..^^..透過討論把觀念說開很好啊
12/09 12:01, 3F

12/09 12:10, , 4F
真是詳細的分享!!感謝您~~
12/09 12:10, 4F

12/09 12:12, , 5F
推倒TONY拔~
12/09 12:12, 5F

12/09 12:15, , 6F
12/09 12:15, 6F

12/09 12:16, , 7F
推Tony...可是我要推倒誰 XD
12/09 12:16, 7F

12/09 12:25, , 8F
受用了,一些心中的盲點,有機會藉此篇文章來印證.
12/09 12:25, 8F

12/09 12:32, , 9F
等到了!我就說嘛!怎可能tony大師沒來開講!
12/09 12:32, 9F

12/09 12:40, , 10F
專業 可以M了~
12/09 12:40, 10F

12/09 12:41, , 11F
有詳細到!
12/09 12:41, 11F

12/09 12:43, , 12F
我倒是對那白白霧霧的為何會演變成日系風的通稱較感興趣~
12/09 12:43, 12F

12/09 12:49, , 13F
受教了
12/09 12:49, 13F

12/09 13:00, , 14F
起初是印刷方式和印刷紙張的關係~沒想這樣出來的表現方式
12/09 13:00, 14F

12/09 13:00, , 15F
還滿舒服的~後來才慢慢演變成一個主流
12/09 13:00, 15F

12/09 13:01, , 16F
推樓上專業
12/09 13:01, 16F

12/09 13:02, , 17F
好像跟以前日本進口服裝的服裝卡都愛拍成這樣也有點關係
12/09 13:02, 17F

12/09 13:03, , 18F
日系服裝都愛用這種模式去拍攝服裝卡,跟美系的服裝有別
12/09 13:03, 18F

12/09 13:03, , 19F
是不是這樣也是個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12/09 13:03, 19F

12/09 13:27, , 20F
所謂的日系風格現在感覺也都被濫用了 但大眾也都如此接受了
12/09 13:27, 20F

12/09 16:47, , 21F
推..感恩補充~
12/09 16:47, 21F

12/09 17:52, , 22F
推老大XD
12/09 17:52, 22F

12/09 23:15, , 23F
推一下TONY大人的教學!!
12/09 23:15, 23F

12/10 19:04, , 24F
其實不管是哪個系都好,喜歡就好,不要是<見笑系>就行了
12/10 19:04, 24F
文章代碼(AID): #19FUjoHK (ai-photo)
文章代碼(AID): #19FUjoHK (ai-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