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幾本書&幾張照&幾句話

看板YangTaiChi作者 (你好)時間20年前 (2003/11/23 23: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感謝分享 在這邊想問一下幾個問題 因為我初學不久 想問一下大家是怎麼看拳照呢? 因為我還不太懂要怎麼欣賞才對 聽說高手常是看不出來的 你們覺得呢? 這些拳照跟之前也有看過陳發科的拳照 這些拳照 有沒有藏招呢? 因為之前聽說有的師父讓人拍照的話會藏招 這些照片應該沒有吧? 謝謝^^ ※ 引述《changwsh (迷惑失道)》之銘言: : 這些資料貼過很多次,不過最近新入社的人很多,所以再貼一次以供參考。 : 太極拳理傳真及太極拳理傳真續集,作者張義敬。 : 此書中所闡述之觀念極適合初學者。 : 武當嫡派太極拳術,作者李壽籛。 : 作者拳架甚柔,或許比楊澄甫還「無力」;甚適合初學『臨摹』。 : 李雅軒拳照 http://home.pchome.com.tw/team/chhguo/yaxuan/yaxuan-1.htm : 鄭曼青拳照 http://home.pchome.com.tw/team/chhguo/man-quin/manqing-1.htm : 以下選錄自 http://www.taichi.com.hk/read2.html 太極拳先師的思路 : 鄭曼青常在教拳時罵學生。〔鬆不掉,全身都是蠻勁〕〔先用意,感覺自己全身骨關節已 : 經分開了。〕〔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即心理負擔。名利 : 負擔等等)。〔太極拳是越練越少,不是越練越多。原先只十三式,窮其根,僅陰陽,再 : 合之,太極而已。〕〔練太極拳,要耐得起寂寞。〕〔把太極拳之理用於劍上,才可謂之 : 太極劍。三年刀,十年劍。刀舞一大片。劍走一條線。練成後,劍隨身行,身隨劍走,後 : 求身劍合一,功成之後,無所謂劍,無所謂身。才是太極劍。〕〔太極拳,練功三要:1) : 要傳授得法。2)要天資過人。3)要持之有恆三者以傳授為最。如不得傳授,難以有成也。 : 無恆則近於自棄,不足與語學也。縱天資過人,傳授得法,終歸於無成。良可痛惜也。〕 : 古人所謂〔要言不繁〕,此言確乎有卓絕之至理。楊澄甫常對鄭曼青囑咐:要鬆要鬆。不 : 鬆乃是挨打的架子。相繼不下千遍。一夕鄭曼青在夢中覺雙臂已斷。醒後即明此理。正猶 : 玩具之洋娃娃,手臂關節賴一帶之維繫,得以轉捩如意。 : 楊澄甫宗師,他不會講話。可以一天到晚不發一言。但對此〔鬆〕字,每天總講上幾百回 : 。不單如此,他還講了一句話,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講這句話。你三輩子都學不到 : 的。〕鬆可以免除提心吊膽。中國其他拳術,普遍都講用力,只有太極拳講鬆。且沒動手 : ,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心與肺不大動,氣沉丹田。腦子清醒。 : 先師教我,練拳不動手,應用沒有招,沒有式,沒有套招,只求實戰。要鬆淨,鬆透。心 : 中不著一物,要一絲不能承受外力。不給人有任何可借之力。〔用手打人是幫倒忙。拿人 : 是傻瓜,抱人是摔自己,自找麻煩。雙手不接,兩腳不起。〕等於把搏鬥制勝的條件全放 : 棄。剩下的是全與人相反的教法,練法,用法。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哲學落實。 : 能把抽象,能說又說不清的東西,落實於健康,修身應用的。就是鄭曼青先師的思路。 : 以下錄自 http://www.taichi.com.hk/read2.html 太極拳錄–陳微明著 : 林炳堯的心得,慢:有兩層意思,學拳不能性急。一般學拳的人,往往迫切要求很快地學 : 會,學完。殊不知快慢不當,反而有弊無利。俗語說:〔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 : 。初學時,要樹立一個慢慢學的思想。這就是說,學拳必須循序漸進,老老實實一步一個 : 腳印,一著一勢地學。一著熟悉後,再學下一著。決不可粗枝大葉,不求甚解地學。慢慢 : 學才能對手足的運行法則,架子定式及其運用的原理了解得比較透徹;對上下承接虛實轉 : 換等基本要領,領會得比較清楚...。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吸收,記憶,消化,鞏固的過程 : ,也是反復實踐,糾正錯誤的過程。這個過程寧放長點...。如果初學時太馬虎,日後打 : 拳必然要手足錯亂,運行呆滯...。姿勢錯誤校正起來就困難了。常言道:〔寧磨千遍, : 不改一著〕...。 (134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38.31
文章代碼(AID): #_mDCDUD (YangTaiCh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mDCDUD (YangTai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