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用現代人詮釋老段子

看板XiangSheng作者 (怕不窮)時間21年前 (2003/08/18 15:1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bigred (我又開站了)》之銘言: 恕刪 : 我覺得瓦舍正在重新定義「相聲」這兩個字 : 就像當年侯寶林在搞的一樣,必然會有像我一樣的「守舊派」很反感 我想回應AdolphWolf兄的話板主幾乎都講完了 只續一點感想:品味是在多聽多比較中慢慢培養出來的 與特定人士的好惡感沒有什麼關係 嘗過同好一致推薦的精品後,今天覺得極好的明天可能會覺得次等也稱不上 至少我是這樣悟過來的 至於板主把瓦舍正進行的目標和侯寶林曾做過的相提並論 我覺得這樣的類比沒什麼根據,因為兩者的方向完全相反 侯寶林是依照他那時代的政治正確進行所謂的改造工作 把那時候人認為是「糟粕」的東西給去掉 相聲最中心的東西,也是板主提到的語言節奏仍是侯大師所追求的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人體認到當初這種作法是"把嬰兒連洗澡水一起倒掉" 因為許多被界定為"臭春"的段子其實是語言節奏最明顯最好掌握的作品 不論演員功底深淺,這些段子演出來都會有一定的效果 像今年初吳兆南師徒聯演的"切糕架子"就是個範本 總之侯寶林的工作依然是繼承並試著找出新路 就像台灣黃家三代對布袋戲做的貢獻一樣 至於瓦舍,客氣的說法是他們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表演型態 語言節奏、用對話反差營造效果...這些相聲演出最核心的部分 應該是他們欲去之而後快的玩意,這些可以從前面幾篇網友轉貼文章看出 嚴格來說這己經不能叫相聲了 如果今天瓦舍核心成員給它新名字,透過這個名字推廣他們的理念 相信喜歡表演藝術的朋友都會樂觀其成 但他們現在是想把相聲的五臟六腑全部摘除移植 再繼續用「相聲」的名字借殼上市 當今藝術圈,或未來藝術史學者會如何評論我不知道 如果是商場上,這樣的人物大概都會被叫做"黑心肝" 這些是我目前看到的現象歸納的心得 相信如果瓦舍核心成員看到以上說法 必會搬出他們那一套會被邏輯學家批為"狗屁不通"的邏輯來反駁 不過我從觀眾的角度來看:看透這些後,去買自己認為真正有價值的門票就好了 -- 我本無心逗君樂,笑聲偏自心中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23.185.67

推 61.229.70.60 08/19, , 1F
說的對!
推 61.229.70.60 08/19, 1F
※ 編輯: cac 來自: 140.123.185.67 (10/20 09:44)
文章代碼(AID): #_G7o7Lj (XiangSheng)
文章代碼(AID): #_G7o7Lj (Xi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