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制約"~請問這個字的意思

看板Wrong_spell作者 (五月二十日 絮:)時間21年前 (2003/03/05 16: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josephw (BleMisH)》之銘言: : ※ 引述《krasis (五月二十日 絮:)》之銘言: : : 制約應該是指心理學中的conditioning : : 通常會分成古典制約跟操作制約 : : (classical conditioning, operant conditioning) : : 古典制約的例子有 每搖鈴即餵狗 日後搖鈴狗也會流口水 : : 操作制約的例子有 馬戲團一步步教會小豬拿籃球灌籃 : 請問制約用的例子之類的?有轉意嗎? 制約算是約定俗成的譯名 通常在使用的時候 多半都沒有什麼轉意 頂多只是因為在文學中有時會將制約賦予一些 「某人去操縱某人」的感覺吧 像是在「美麗新世界」一書中 制約就是一種普遍將社會需要的價值觀內化的手段 例子舉的「每搖鈴即餵狗 日後搖鈴狗也會流口水」 是說:巴夫洛夫教授有隻狗 每次餵他就會流口水 巴夫洛夫教授就做了個實驗 就在每次要餵他時搖鈴 使得這隻狗習慣聽到搖鈴就知道要吃東西 也就會流口水 後來即使單獨聽到搖鈴聲 那隻狗也會流口水 這種將本來沒有相關的刺激與反應(搖鈴與流口水)連結在一起的歷程 稱之為古典制約 「馬戲團一步步教會小豬拿籃球灌籃」 是說:是說本來不會運球不會灌籃的小豬 用食物誘導他 使得他做出越來越接近指定目標的動作 一開始可能是碰到球就獎勵他 後來是把球抱起來才獎勵他 再來是要會運球才獎勵他 再來是要運球走向籃框才獎勵他 再來直到小豬做對整套的灌籃動作才獎勵他 如此一來 運用不斷增強的誘導 個體就會學到本來不會的行為 這種對學習的觀點(制約)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家提出的學習理論 -- 宇宙是由故事組成的 而非原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15.151
文章代碼(AID): #-PRMvWE (Wrong_spe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PRMvWE (Wrong_sp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