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學教育朝向"不分系"發展,會是好事嗎?

看板WomenTalk作者 (爸爸住山上媽媽住海邊)時間3年前 (2021/02/10 1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pipiboygay (喜歡男人的男生)》之銘言: : 看到各大學間有慢慢朝向"不分系"的一個發展方向,新聞這樣報導: : 「選系」過時了?國內多所國立大學搶辦「不分系」,成功大學、清華大學等校行之有年 : ,東華大學「大一不分系」預計111學年改為四年不分系,中正大學也向教育部爭取成立 : 全校不分系,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領導人。甫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已設百川學程,並將「大 : 一大二不分系」獨立為一學院,規畫學生先練好基礎研究功力,大三後選擇藥學、物理治 : 療、應用化學等11個熱門科系。 : 呼應跨領域趨勢,國內「不分系」逐年增加。 : 以前李遠哲的教改,後來被罵到臭頭 : 現在又開始有這個"不分系"的作法,會不會將來研究所也要走向"不分所研究"呢?? : 大家覺得這項措施是創新的"改革"??還是埋下將來的"禍根"呢?? : 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我自己看到這項措施的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領導人。 : 這一點讓我很是困惑,因為如果人人都當領導人,那誰來做"被領導的人"呢??? : 人人都當企業的領導人、大人物,誰要當在底下工作的小人物呢?? 這就是一種循環 三國演義開篇語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評論大學教育單位要怎麼搞... 人本來有通才(甚麼都會一點但甚麼都不精)跟專才(專精某幾樣技術學問) 問題就是怎麼發現與選擇?? 不分系只是延後選擇而已,最終還是要依自己的天賦能力與社會需求去取得一個平衡點 如果遇到那種很早就確定自己個人的天賦與努力方向的 不分系反而是阻礙,早點投入學習才是正軌 舉個例: 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從國小三年級(10歲)就開始練習羽球 到世界排名冠軍是2016年(22歲),都專注學習練習一種運動項目 過程中如果改學一下籃球?? 改練一下田徑嗎?? 然後回頭來再打羽球,這樣她會有機會當上球后嗎?? 照現在不分系的方式來說 是不是高中(18歲)以前都各種知識(運動)都學習一點 然後一直到了大二(20歲)還是不分項目去學,大三(21歲)才開始選羽球打 結論就是你看到培養出一個各種知識(運動)項目都會一點的羽球選手 也比平常人厲害,但不可能是世界第一 領導人又是另一回事,當領導的的確是甚麼都懂一些,但不需要通通懂 如果你出生環境就是利於當領導的(像是政治世家、富二代三代等) 天生就不需要特別學甚麼,有錢有權就能空降當你的老闆或主管 但這不完全是學習的問題,而是貧富資源差距的問題(也就是投胎前就決定好的) 教育這個事情要扯可以扯很多 結論就是依自我的需求去選擇,多點選擇是好事 但要先選好讀書方向,確認自己未來想學的 還是要延後選擇方向,通通都唸一些,直到快要面對出社會才去做選擇 都是每個人自己人生問題 -- 人的相聚別離往往存在著定數 越是想留住的情分,越是消逝得迅速!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 只是,命運怎麼就是愛捉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10.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12928219.A.0BA.html
文章代碼(AID): #1W8rJR2w (Wo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8rJR2w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