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八年級生這麼愛抱怨??????????消失

看板WomenTalk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2/30 20:21), 編輯推噓3(41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很久沒用windows了,標點符號跟BBS熱鍵都忘得差不多了,影響閱讀請見諒) 開宗明義先說,我也是89年次。 我想先不要提什麼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的差異好了,那個參數太多了。從人口結構、產業 結構到各種政策都影響著原po所謂的「世代差異」。本魯也不是什麼聰明人,只是想跟大 家討論一些事情--一些關於日常生活中,你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 早在西元前就有人發現「電」這個現象,那個時候他們當然還不把這叫做電、也沒什麼關 於它的具體定義或認知啦。不過他們覺得海裡會發出奇怪能量的魚實在很特別,甚至想實 驗出奇怪能量的妙用,比方說叫有痛風的病人去摸電鰩,認為或許強烈的奇怪能量能治癒 他們的疾病(我的媽啊根本現在的奇怪密醫,只是進化成買課程和喝符水) 一直到這三四百年,才開始對電磁現象有更系統性的研究。不過電這種東西真正進到生活 中,則由於十九世紀後期一堆發明家的偉大發明,比方說電話、電燈或是感應電動機。 重點來了,我幹嘛提這些呢? 當每天早上各位被鬧鐘叫醒開啟厭世的一天,按下開關後電燈亮了,然後你抓抓癢走去 浴室梳洗,打開水龍頭流出自來水。刷完牙走到廚房看看冰箱裡有什麼可以做早餐的食材 ,最後選定吐司雞蛋和前幾天買的肉片。扭一下就冒出火舌讓你調理早餐。吃完後匆忙出 門,趕上每天同一時間的捷運。 看到這裡你應該差不多想離開了,覺得我在說一堆莫名其妙浪費時間的廢話。啊不過,在 科技進步以前的人類,要就點煤油燈、要水就自己去井或溪河打,更不用提在開始豢養動 物之前的生活,要吃肉就自己去狩獵;人類從古古古早前就已知用火,但能扭一下就開始 煮食的生活,我們還真的是有史以來最幸運的一批人。交通工具也從各種依賴獸力的車, 進化成不必靠動物做功德就能前進,而且速度還快上N百倍的動力工具。 以前的人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大概也覺得不倫不類,你們過得那麼爽、食衣住行育樂什麼 資源都富足了,到底是在抱怨蝦小啦? 可是你還是抱怨的理由,就是覺得「幹生活就真的很難啊!你懂什麼啦。每天只要負責 狩獵織布維持生活所需就好,我每天工作忙到要死還買不起房子老闆超煩啊!」 是的,每個時代的人雖然都擁有不一樣的資源與優勢,卻同時得和當下的劣勢搏鬥。特別 是對近代的人來說,存在於愈後頭時間點的人,幾乎是坐收了上一代的努力成果,但社會 也因向前的速度飛快,他們必須很努力很努力、才不至於被時代所淘汰。 八年級,我們差不多一出生就有網路,有原po覺得他兒時不曾想過但我們全都擁有的東西 。談羨慕、羨慕不完,而對八年級來說談忌妒、當然也忌妒不完。機會也許更多、挑戰卻 也等比地增加,最低薪資也許兩萬二了,對老一輩而言這是過去相當多的數字。君不見二 十年前台灣經濟正好時,報紙上隨便的徵人廣告即便只是不需要思考的勞力活,也都有三 萬餘元。 兩萬跟三萬,在某些人眼裡也許差得不多。可是房價卻也飆到過去的數倍。以前肯做就有 成果、買得起房買得起車,但在現在肯做只會被老闆當成狗,過勞死了再怪你自己有病。 對年輕世代而言,再努力若是沒有一點機運,房子車子都很遙遠、更別提什麼生孩子了。 自己都養不活了是要生什麼小孩啦?所以你怪他們只愛小確幸、或是跟某理財專家一樣說 存款沒有二十萬買什麼iphone嗎?因為沒有大確幸,所以只能排隊吃吃拉麵甜點獲得滿足 、因為就算存到兩百萬也買不起房子,所以只好買支iphone來讓自己愉悅。 我是八年級,這樣的未來坦白說我也很迷惘。也許離題了,但如果生活這麼難,抱怨一下 藉以獲得面對新的更厭世的一天的動力,又何妨呢? 或者如果說抱怨是一件缺乏產能又浪費空氣的事情,那麼原PO您又在抱怨什麼呢?(黑人 問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43.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4636518.A.E62.html

12/30 22:34, , 1F
好文推
12/30 22:34, 1F

12/30 22:44, , 2F
推 什麼都買不起當然只能把錢花在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上
12/30 22:44, 2F

12/31 01:09, , 3F
那帳號發的文超級自負 神奇邏輯
12/31 01:09, 3F

12/31 09:40, , 4F
你八年級然後咧
12/31 09:40, 4F

12/31 15:43, , 5F
所以樓上看不懂原po想表達什麼 是在噓幾點
12/31 15:43, 5F
文章代碼(AID): #1QHuJcvY (Wo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HuJcvY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