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蘋』字好神奇 是ㄣ也是ㄥ已回收

看板WomenTalk作者 (窮奇太子)時間8年前 (2016/10/16 12:28), 8年前編輯推噓23(2304)
留言27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Hanedas (南瓜塔塔麋)》之銘言: : 大家安安 : 我常常需要打蘋果這兩個字 : 可是每次都不會出現 : 其他的字打前面的注音就好了 : 就是蘋果還要找… : 有沒有人有一樣的困擾? : 而且我還發現注音的BUG : ㄆㄧㄥˊ : 跟 : ㄆㄧㄣˊ : 都是蘋== 《廣韻》:蘋,符真切。 頻,符真切。 「蘋」與其聲符「頻」本來是同音字, 在中古時期的《廣韻》中同為並母真韻, 在近代北方代表的《中原音韻》中清化,同讀為滂母的真文韻,陽平調。 依韻書對應到今天的華語,讀音應同為ㄆㄧㄣˊ。 但正如原PO與推文中提到的,字典與輸入法都顯示「蘋」有二讀: ㄆㄧㄣˊ,指一種水生植物,如「白蘋」。 ㄆㄧㄥˊ,用於「蘋果」。 按前述《廣韻》的記音可知, 第一種讀法ㄆㄧㄣˊ才是「蘋」的本音。 《廣韻》外的一個證據是, 「蘋」在《說文解字》中又寫作「草字頭的賓」(這裡無法顯示),從艸賓聲。 而「賓」也跟「頻」一樣,是真韻字,今華語應為韻尾。 所以問題在於第二種讀法ㄆㄧㄥˊ是怎麼出現的? 由於此讀只出現在「蘋果」一詞, 我的假設是,韻尾是被後字「果」的聲母 (ㄍ),在發音部位上同化出來的結果。 白話解釋就是: 因為「果」的聲母 (ㄍ) 是舌背向口腔後部軟顎部位隆起所產生的語音, 所以發音時為了銜接到後字「果」的這個軟顎聲母, 前字「蘋」結尾原本屬於口腔前方齒齦部位的鼻音韻尾, 便自然而然改為與ㄍ一樣的軟顎部位,即軟顎鼻音 (拼音為 ng)。 換言之,ㄆㄧㄥˊ的讀法是音韻上的同化規律 (assimilation) 被詞彙化所致。 類似的鼻音部位同化規律在各種語言中俯拾皆是。 譬如華語的「南」本為 -n 結尾 (ㄢ其實是 a + n 的組合), 在「南邊」一詞中,大家可以念念看, 會發現正常語速下,「南」變成 -m 結尾, 這是 -n 被後字「邊」的雙唇聲母 (ㄅ) 同化成同部位的結果。 又如台語「艱苦」(kan-khoo) 一詞中, 「艱」本為 -n (ㄢ) 結尾,但有些人卻會讀為 kang-khoo,變成 -ng (ㄤ) 結尾。 這跟「蘋」的韻尾原理一致, 都是被後字的軟顎聲母 (ㄍ、ㄎ) 同化成軟顎部位所致。 再如英語的否定前綴 in-, 當加在軟顎部位開頭的形容詞前時,譬如 in + correct, in- 的 n 實際讀音為 ng (音標為長腳的 n) 而當加在雙唇部位開頭的形容詞前時,譬如 in + possible, in- 的 n 更是直接在拼寫上就寫成雙唇部位的 m。 華語的「蘋」在「果」前變成韻尾,原理正如 incorrect 中 in- 結尾讀音的改變, 華語的「南」在「邊」前變成 -m 韻尾,原理也正如 in- 在 impossible 中的變化。 最後再舉一個日語的例子: 日語「三」的漢字音讀 saN (N 表示小舌鼻音), 其鼻音韻尾的部位也是隨後字聲母同化, 後接齒齦部位聲母時,如「三人」(san-niN),為齒齦鼻音; 後接雙唇部位聲母時,如「三本」(sam-boN),為雙唇鼻音; 後接軟顎部位聲母時,如「三個」(sang-ko),為軟顎鼻音。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196.150.158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76550739.A.BEC.html : 推 sociaobella: 「馨」也是ㄣ、ㄥ通用唷 10/16 01:58 《廣韻》:馨,呼刑切。 按「馨」在《廣韻》是青韻字,在《中原音韻》隸屬庚青韻, 對應今華語應為ㄒㄧㄥ, 所以韻尾才是原音。 旁證是「馨」在台語中也是韻尾,讀 hing。 今華語又讀韻尾, 推測應該是一般台灣人所謂的「ㄣㄥ不分」現象。 此現象主要出現在當韻母是 i 或 schwa (即英語 correct 中 o 的發音) 的時候。 它也是一種同化現象,因為ㄣ跟母音ㄧ (i) 在部位上也比較相近。 但跟上述鼻音被後字聲母同化的現象有兩點不同: 一是同化的對象是母音,而非子音, 像「馨」的韻尾,是原先的韻尾被母音ㄧ (i) 同化所產生的; 二是同化的方向不同,是受前面的音同化, 而不是受後面的音同化,因為後面根本沒東西。 前者同化後者,這在語言學上稱為「順行同化」(progressive assimilation)。 所以這邊也順便解釋了台灣人經常犯的ㄣㄥ不分現象: ㄣㄥ不分主要是來自於母音ㄧ對後面鼻音韻尾的順行同化, 導致母音ㄧ的後面不管原本是ㄣ還是ㄥ, 實際讀音都變成ㄣ, 當台灣人錯把混淆的實際讀音當作原本的字音時, 便導致新字音的產生 (語言學所謂的音韻規律詞彙化)。 附帶一提,這個現象並非台語造成的, 因為台語ㄧ母音後的ㄣ跟ㄥ區分得非常清楚, 試比較韻尾的「真」(tsin) vs. 韻尾的「鐘」(tsing)。 台灣華語的ㄣㄥ不分,比較可能傳承自吳語、江淮官話等的影響, 因為多數北部吳語 (如上海話、蘇州話等) 以及江淮官話 (如揚州話、南京話等) 的鼻音韻尾只有一種, 導致它們的語者無法區辨華語的ㄣ與ㄥ。 而江浙人士在國民黨遷台政權中的影響力又頗巨, 所以合理推測其ㄣㄥ不分的華語口音對台灣的華語讀音造成影響。 當然實情如何,仍有待歷史學者的考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5.86.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76592085.A.30D.html

10/16 12:31, , 1F
蘋 真的欸
10/16 12:31, 1F
※ 編輯: Lhanas (111.185.86.129), 10/16/2016 12:33:12

10/16 12:36, , 2F
推長知識優文!
10/16 12:36, 2F

10/16 12:38, , 3F
蘋果系
10/16 12:38, 3F

10/16 12:38, , 4F
原來ㄣㄥ不分是江浙話的影響!
10/16 12:38, 4F

10/16 12:47, , 5F
我以為蘋用ㄣ,有邊讀邊,採形聲,所以取頻聲。我輸入不用
10/16 12:47, 5F

10/16 12:47, , 6F
注音法,沒注意有破音,原來是如此
10/16 12:47, 6F

10/16 13:02, , 7F
原來是這樣,長知識了...
10/16 13:02, 7F

10/16 13:16, , 8F
10/16 13:16, 8F

10/16 13:41, , 9F
妳聲韻系?
10/16 13:41, 9F

10/16 13:46, , 10F
10/16 13:46, 10F

10/16 13:51, , 11F
長知識了!
10/16 13:51, 11F

10/16 13:58, , 12F
優質
10/16 13:58, 12F

10/16 14:36, , 13F
長知識 推
10/16 14:36, 13F

10/16 14:56, , 14F
專業推
10/16 14:56, 14F

10/16 15:08, , 15F
專業推!
10/16 15:08, 15F

10/16 15:35, , 16F
10/16 15:35, 16F

10/16 16:21, , 17F
ㄣㄥ不分+1,每次選字都要挑半天
10/16 16:21, 17F

10/16 16:23, , 18F
認真給推
10/16 16:23, 18F

10/16 17:54, , 19F
好專業
10/16 17:54, 19F

10/16 18:24, , 20F
國文系推
10/16 18:24, 20F

10/16 19:24, , 21F
聲韻系 推個 我都還給老師了
10/16 19:24, 21F

10/16 22:26, , 22F
推認真文
10/16 22:26, 22F

10/16 22:41, , 23F
專業推
10/16 22:41, 23F

10/16 23:57, , 24F
國文系幫推
10/16 23:57, 24F

10/17 01:43, , 25F
聲韻學QQQQQ已還給老師
10/17 01:43, 25F

10/17 09:55, , 26F
10/17 09:55, 26F

10/17 12:44, , 27F
國文系4ni
10/17 12:44, 27F
文章代碼(AID): #1O0m7LCD (WomenTalk)
文章代碼(AID): #1O0m7LCD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