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的不同

看板Whales作者 (黃金獵犬真貴)時間21年前 (2003/07/12 23: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idance (下學期排課要集中在週四)》之銘言: : 不過我爸冷冷的看了一分鐘 : 只說了句:"被他甩到還得了" : 他看的是握棒長度 : 以同樣觀點來看的 還有much台的一位講評 忘記是不是吳復連 : 因為我先聽過much台所說的 再聽到我爸講的 : 讓我頗好奇這些專業人士看球的出發點 : 爆發力 身材等等都不成為考量的重點 重點集中在手和棒子的互動關係上 : 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看彭政閔 只看到他的揮棒速度 : 彭的揮棒速度整體而言 也許沒有陳致遠張泰山這麼快 : 但他的絕技是頓一拍去打內角變化球 這需要在短時間內改變動能的爆發 :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快 : 再回到"被他甩到還得了"這句話 : 像我們這種球技不精的人 講求的是揮棒動作的完整流暢性 : 只有運用標準的打擊姿勢 由腳尖到棒頭 : 一路完美的增加球棒的動能 才能發揮最大的打擊力量 : 而在這些專業人士的眼中 似乎只需要利用球棒自身的動能 就能發揮一定的打擊力量 ㄟ...基本上 揮動性的運動(ex 高爾夫 and棒壘球) 這種甩出去的感覺本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同時 這也跟揮棒速度是相輔相承的 還有 通常在說揮棒的速度 是在指"瞬間的"揮棒速度 ok 這分成兩個部分 1.何謂是甩的感覺 有兩個比較簡單的方式可以想像 1.是鞭子 如果只是揮..打到人根本不會痛 (本人絕無特殊癖好) 甩起來就會ㄆㄧㄚㄆㄧㄚ響 2.有空看Tiger 打高爾夫(特別是木杆開球..球杆長 看起來就像鞭子在甩) 其實簡單的說 就是要有棒頭帶動整體動作的感覺 而不是光靠手臂來揮動球棒 這點L大形容的從腳到棒頭的揮棒 形容的很貼切 總之 甩的感覺 就是感覺有點像棒頭走在前面的樣子 2.何謂有意義的"揮棒速度" 我想 握棒長短沒有意義 揮棒速度才是一個人是否長打的關鍵 這種論調是來自王貞治 我個人也覺得 要有甩的感覺 跟握棒長短沒啥關係 重點在於擊球時的瞬間速度 這才是大家一直在說的揮棒速度的真相 大家不彷可以拿一隻玩具的塑膠棒(因為比較容易有聲音..不用什麼基礎)來揮揮看 相信大家可以聽到 咻~咻~這種風聲 在揮真的球棒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相信我 職棒選手的咻咻聲 遠"短"於我們的(不需要強打者...強打就更短了) 這就是一瞬間爆發力的重要ꘊ 相信在人群之中要找到肌力大於職棒選手的人並不會太困難(找個工人可能就贏了) 他要把球棒很快速的揮完可能不困難 但是要能把球棒揮棒的力量 一瞬間爆發 就沒有那麼容易 揮棒必須做到 在擊球那一煞那 最快速 甚至持續加速 揮棒只聽到一個短暫的咻~ 才是是否能夠將球擊的強勁的關鍵 所謂的技安才會打全壘打 也是因為他們畢竟肌力強 即使沒有做到瞬間速度極快 他整體平均的速度也夠快了的因素造成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 蔡豐安球棒沒揮完(更別提甩的感覺了) 但是 球還是飛出去了 對了...瞬間速度極快 最近可以參照泰山推打的100號全壘打 也因為擊球那一瞬間已經夠快了 所以不用揮完 也是出牆外 要看球棒像鞭子一樣甩的 可以看水手時期的小葛瑞菲 (這幾年都很少看到他打..so 不知道受傷有沒有影響打姿) 對了 別忘了秋總說過..體重六十以上的人 就可以打全壘打 (雖然我完全不能體會了解and查出這句話的基礎點在哪..T.T) 但是總之就是有一定的肌力之後 有好的打擊技巧 就可以擊出全壘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201.159.249 ※ 編輯: GoGoMoonLin 來自: 210.201.159.249 (07/12 23:07) ※ 編輯: GoGoMoonLin 來自: 210.201.159.249 (07/12 23:09)

推 61.231.6.237 07/12, , 1F
技安XDDDDDDDDDDD
推 61.231.6.237 07/12, 1F
文章代碼(AID): #_42CKOh (Whal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42CKOh (Wh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