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戰國時代的貫高制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長白雲之鄉)時間6年前 (2018/03/04 12:30), 6年前編輯推噓8(8012)
留言20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戰國時代以前使用「貫高制」 直到太閤檢地才普遍使用「石高制」 同樣用來表示稻米收穫量 (4/17編輯: 貫高是將收穫量換算成錢貨 石高則單純是收穫量) 想請問的是 貫高 與 石高 之間能互相換算嗎? 以十六世紀初期的毛利家為例 大河劇演到吉川國經的女兒美伊(妙玖) 依尼子家的意思,政略結婚嫁給毛利元就 美伊嫌毛利家太弱小,只有三千貫 這三千貫之中,毛利本家的部分只有四分之一 其他四分之三是家臣們的領地 這時的當主是毛利幸松丸 元就還只是多治比猿掛城的城主,三百貫 我覺得用石表示,比較好理解 要怎麼理解這時毛利的三千貫,大約等於多少石? 有查到 一貫=二石 的說法 但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區,是不是標準不一樣? 如果用 一貫=二石 算 這樣十六世紀初的毛利家,差不多六千石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92.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520137855.A.A7E.html ※ 編輯: Aotearoa (49.159.192.39), 03/04/2018 12:32:02

03/04 12:48, 6年前 , 1F
不是一比五嗎
03/04 12:48, 1F

03/04 12:59, 6年前 , 2F
爬板上以前的優文,算法似乎有很多種,不同時期地區...
03/04 12:59, 2F

03/04 13:07, 6年前 , 3F
不好算的原因在石高的出產會因地區有變化
03/04 13:07, 3F

03/04 13:35, 6年前 , 4F
三千貫真的好少 大河劇秀吉裡信長拿下美濃後 秀吉就拿到
03/04 13:35, 4F

03/04 13:35, 6年前 , 5F
兩千五百貫了...毛利還要養那麼多人
03/04 13:35, 5F

03/04 14:14, 6年前 , 6F
1:3的貫高差...好明顯的弱幹強枝 一顯家主在合議的弱勢
03/04 14:14, 6F

03/04 14:16, 6年前 , 7F
家格實力都擺明只有國人層級 內部架構居然還能如此碎散
03/04 14:16, 7F

03/04 16:15, 6年前 , 8F
毛利掘起後一直是鬆散的国人體質,納入豐臣下後才以這是上
03/04 16:15, 8F

03/04 16:15, 6年前 , 9F
方(秀吉)意向來整合,被減為兩国後才真的團結一體(誤
03/04 16:15, 9F

03/04 18:55, 6年前 , 10F
毛利元就前幾任家主都早逝,家主沒什麼權勢
03/04 18:55, 10F

03/04 19:43, 6年前 , 11F
弱幹強枝其實是常態
03/04 19:43, 11F

03/04 20:52, 6年前 , 12F
就算原先是強幹弱枝 主家分封幾個兒子出去就漸漸弱惹
03/04 20:52, 12F

03/04 22:02, 6年前 , 13F
松平元康:不然十三松平還可以搞到老爸和爺爺掛點怎麼來的
03/04 22:02, 13F

03/05 07:53, 6年前 , 14F
包龍星他娘:十三~我有生那麼多啊
03/05 07:53, 14F

03/06 08:21, 6年前 , 15F
松平家有十八松平 甲斐武田家有板垣油川甘利秋山穴山淺利
03/06 08:21, 15F

03/22 17:15, 6年前 , 16F
超難算...戰國從1540起算就好 到1600年是60年耶
03/22 17:15, 16F

03/22 17:15, 6年前 , 17F
60年前1950年的物價要拿來跟現在比就超難比了
03/22 17:15, 17F

03/27 14:48, 6年前 , 18F
現代是因為用信用本位制可以發行超過準備的貨幣所以貶值
03/27 14:48, 18F

03/27 14:48, 6年前 , 19F
相對快速,連金本位制都還沒有之前的近古恐怕還要擔心通貨
03/27 14:48, 19F

03/27 14:49, 6年前 , 20F
緊縮(因為貨幣供給不足)
03/27 14:49, 20F
※ 編輯: Aotearoa (49.159.193.165), 04/17/2018 20:32:45
文章代碼(AID): #1QctP_f- (WarringState)
文章代碼(AID): #1QctP_f-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