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早合配線列步法能否加速打完戰爭?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8年前 (2015/11/03 16:3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aaa013008 (Clown)》之銘言: : 線列步法在十七世紀的歐州才實用化 : 假設戰國時代有錢的大名 如織田 本願寺 島津等 實施線列步法的話能提早結束漫長的會 : 戰 : 還是礙於日本地形根本無法用 按Jeremy Black的說法,軍事革命起自西元1660年, 根本在於燧發槍、刺刀和軍政體系, 關原1600,大阪1615,島原1638,根本就趕不上啊...... 要不然我們採用Geoffrey Parker的早期說法好了,軍事革命根源於堡壘與海軍, 堡壘和海軍的進步又基於火炮的發達, 日本到大阪之陣的時候兩方都已經有大量火炮囉,但是堡壘還是來不及發展, 反而優先引進了槍枝,和西歐迥異。 你說的線列步兵如果是指荷蘭學派在1590年代發展出來的東西的話, 我可以說日本就算有人引入相關的理論也不會有什麼明顯的改變, 反而可能會出現丹麥和薩克森在三十年戰爭的慘劇; 如果你說的是1670年代成熟的東西的話,技術不到只能搞穿越了,請左轉架空板。 把線列步兵當作無敵星星是1955年Michael Roberts的瑞典帝國理論, 我只能說這種想法已經過時囉, 日本戰國後期在很多體制上已經算是很順應潮流了, 但是即使兵農分離、產生了常備軍,也不代表馬上就能達到其他地區的軍制, 而且也未必有那種需求。 別忘記荷蘭發展出線列的雛型後還是被西班牙痛扁了好幾次, 瑞典更囂張卻也被扁得更慘。 如果真的打算用類西歐的方法迅速結束日本戰國的話, 你會需要的至少也要有足量的輕重火炮和戰鬥工兵,可能還會需要堡壘技師, 但物質方面解決較易,技術層面可難得多, 不如說日本在1615年已能勉強追上就已經很不錯了,明朝可是直到1620年才引進重砲。 最後,雖然我不認為長篠之戰有出現三段擊, 但是在朝鮮的時候日軍的鐵炮隊確實有輪番開槍的紀錄, 以戰術的成熟度來看根本不需要另外引進什麼線列。 -- The nation which forgets its defenders will be itself forgotten. ~John Calvin Coolidge, J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446539664.A.B2C.html

11/03 18:32, , 1F
日本幾乎可說沒有騎兵,頂多像龍騎兵,那線列步兵成
11/03 18:32, 1F

11/03 18:32, , 2F
功,會第一個消失的就是武士階級吧。
11/03 18:32, 2F
文章代碼(AID): #1ME76Gii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E76Gii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