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小弟書中的戰國歷史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Querer es Poder)時間15年前 (2009/04/09 22:03), 編輯推噓5(5037)
留言4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第三度修改,為了不佔版面用修文 若還有錯誤嚴厲指正也沒關係,感謝 第一部分-九州篇 平安時代末期,發生在關門海峽,源平合戰的最後一戰「壇浦之戰」,宣布了平氏的衰微 。 戰國前期,九州的少貳氏(後由家臣龍造寺氏所取代)、大友氏、島津氏漸漸成長茁壯,成 為九州三大勢力。後來島津氏擊敗其他對手,眼看就快一統九州,卻因為豐臣秀吉發動的 九州征伐,島津氏決定投降以保住江山,日後成為豐臣秀吉的得力幫手之一。 第二部分-本州篇(中國地區) 平安時代由距離京都的遠近,而有「近國」、「中國」、「遠國」的稱呼,並不是因為此 地崇尚中國文化。這裡跟九州一樣,生產了許多海盜,明朝初年實施海禁?就是為了防堵 日本海盜。但也因為「中國」地區較少內戰,藝術文化的發展也頗為鼎盛。 戰國初期,尼子氏佔據山陰,大內氏統治山陽。介於兩大勢力之間,有個令制國叫做「安 藝」,身為夾心餅乾,此地的人們一點也不安逸,當地土豪之一的毛利元就,一開始投靠 尼子氏,後來效忠大內氏。 經歷了「大寧寺之變」,身為大內氏家臣的陶晴賢弒君謀反,扶植魁儡政權;毛利元就利 用姻親、離間、拉攏…等謀略,掌握了安藝國。原本曾結盟的兩方漸漸對立,爆發了「嚴 島之戰」,毛利氏以寡敵眾,以五千人打贏三萬人,被列入日本三大奇襲戰之一。 毛利氏的聲勢如日中天,確立了中國地區的霸主地位,甚至一度攻入九州。幾年後應邀參 與信長包圍網的計畫,成為織田信長眼中難纏的敵人,在「本能寺之變」發生前,還跟豐 臣秀吉大打一場。面臨戰爭的十字路口,毛利氏先是簽訂和約以求自保,看著豐臣氏羽翼 漸豐之後才投靠他,日後擔任豐臣體系的五大老之一。 第三部分-四國篇 「四國」的由來是因為阿波、讚岐、伊予、土佐,這四個古代令制國。從鐮倉時代開始, 這裡是由細川氏所管轄,戰國時代三好氏漸漸接管了東北方的阿波、讚岐;以水軍著名的 河野氏也奪取了西方的伊予,但最後統一四國的是號稱為秦始皇後代的長宗我部元親,帶 領著半農半兵的「一領具足」,先是攻佔南方的土佐,接著統一整個四國。 長宗我部元親曾與織田信長結盟,但信長卻毀約攻打四國。好不容易統一了四國,卻又遭 豐臣秀吉攻打而降伏其下。日後勢力漸衰,在關原之戰、大坂冬之陣、夏之陣加入豐臣陣 營,最後敗給了德川陣營的戰敗,消失於歷史洪流之中。 第四部分-本州篇(近畿地區) 近畿是「首都附近」的意思,首都指的是京都,古稱「平安京」,從西元794年桓武天皇 定都,到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擁有1000餘年的首都歷史,但是在戰國時代卻呈現殘破不 堪的景象。 戰國時代之前叫做室町時代,由足利幕府掌權,金閣寺就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所改建的 ,有看過一休和尚的人應該不陌生。晚期發生應仁之亂,天下開始大亂,各個戰國英雄也 開始崛起,象徵戰國時代的開始,但至直到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放逐,名義 上室町時代才算結束。 細川氏、六角氏、京極氏、淺井氏、三好氏都在此區佔有一席之地。其中三好長慶最為活 躍,昔日為細川氏家臣,為報父仇,一步一步打下江山,全盛時期整個家族的勢力範圍多 達11國,被稱為「天下人」,可惜後繼無力,政權逐漸被野心勃勃的家宰─松永久秀所掌 握,死後其勢力更是分崩離析,最後是由織田信長平定近畿。 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殺死織田信長,統治京都11天,後人戲稱「三日天下」。由豐臣秀 吉接手後,天下逐漸太平,也開始有了大規模的建設,像是聚樂第、御土居、伏見桃山城 ,以及當時日本規模最大的大坂城。 經歷了關原會戰、大坂冬之陣、夏之陣,德川家康擊敗豐臣氏,在江戶成立幕府,近畿的 政經地位逐漸被關東地區取代。 第五部分-本州篇(東海地區) 這一帶由東向西依序有駿河、遠江、三河、尾張、美濃,分別由今川氏、斯波氏、松平氏 、織田氏、土岐氏所統治。戰國三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是在這一帶出生。 斯波氏被今川氏兼併,但是今川義元在著名的「桶狹間之戰」遭受織田信長的奇襲,之後 今川氏便一蹶不振。齋藤道三篡奪了土岐氏的美濃國,不過他孫子也敗給了織田信長。三 河的松平氏一度呈現無人領導的狀態,忍辱負重熬過來的松平元康也就是之後的德川家康 。 原本曾互相討伐的織田氏與松平氏(此時已改名為德川),聯手在「三方原之戰」抵禦武田 信玄的西進,更在「長篠之戰」嘗試大量槍砲,徹底擊潰武田氏,確立兩方的勢力基礎。 第六部分-本州篇(甲信地區) 「甲信」就是甲斐、信濃的簡稱,甲斐的守護代是武田氏,經歷了「上杉禪秀之亂」,導 致權力弱化,因而群雄割據;信濃國由小笠原氏、村上氏、高梨氏、木曾氏、諏訪氏、海 野氏各據一方。武田信虎統一甲斐後,開始攻佔信濃,但後來他的長子武田信玄聯合重臣 以「實施暴政」為由,將他爸爸放逐到駿河國。 統一信濃國的任務由武田信玄完成了,此外還跟駿河的今川氏、相模的北条氏締結同盟, 後來又相繼打敗他們。也五度與越後的上杉氏交戰,即著名的「川中島之戰」,可惜在「 西上作戰」時病逝了,其子武田勝賴又在「長篠之戰」慘敗。兩百年來武田氏賴以成長茁 壯,並完成統一的甲斐國,最後被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當做獎品分封給下屬。 第七部分-本州篇(關東地區) 關東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經歷了許多亂事。室町時代,身為鐮倉公方的足利成氏被討伐而 移往古河,成為第一代古河公方。身為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氏與古河公方長期抗爭30年, 後來和解,合力對抗日漸崛起的扇谷上杉氏。稱霸南關東的扇谷上杉氏為了與山內上杉氏 抗衡,拉攏北条早雲來幫忙。豈知北条早雲的勢力愈來愈強,以下剋上取得地盤,漸漸打 敗其它勢力,成為關東的強者。 繼承關東管領的上杉謙信曾經圍攻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但沒能攻下,謙信死後,北条氏逐漸 擴張,並與德川家康締結同盟,在北条氏政時期領土最大。最後是豐臣秀吉出動壓倒性的 武力從陸路海路包夾,才迫使北条氏直投降。之後將德川家康移封至此,於是關東成為江 戶幕府的創設之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67

04/09 22:08, , 1F
還是錯很大錯不用錢
04/09 22:08, 1F

04/09 22:10, , 2F
你可不可以精華區看看在爬文不然這樣像是大家來找碴
04/09 22:10, 2F

04/09 22:23, , 3F
北條家的"關東霸主"掛名成分居多 關東內"無人可擋"?
04/09 22:23, 3F

04/09 22:53, , 4F
你的書應該是指小說吧 你的用語實在不像在寫歷史
04/09 22:53, 4F

04/09 22:54, , 5F
說實在跟古木有的比....
04/09 22:54, 5F
※ 編輯: cooltree71 來自: 140.112.212.67 (04/09 23:29)

04/09 23:28, , 6F
島津有臣屬豐陳旗下?好像不是吧@@?關係不是那樣
04/09 23:28, 6F

04/09 23:29, , 7F
毛利簽約自保那邊我覺得秀吉自己的打算才是關鍵
04/09 23:29, 7F

04/09 23:31, , 8F
我覺得你可能想寫很多但是也包太多也沒仔細了解
04/09 23:31, 8F

04/09 23:31, , 9F
改成「豐臣秀吉的得力幫手之一」有沒有比較好?
04/09 23:31, 9F

04/09 23:31, , 10F
看一下精華區囉
04/09 23:31, 10F

04/09 23:33, , 11F
其實毛利輝元在秀極體系的地位你可以看精華區
04/09 23:33, 11F

04/09 23:33, , 12F
沒有東北XD
04/09 23:33, 12F

04/09 23:34, , 13F
直接寫擔任五大老可能問題最少
04/09 23:34, 13F

04/09 23:36, , 14F
抱歉因為是搭配遊記,沒有騎到北陸、東北這幾區就沒寫
04/09 23:36, 14F
※ 編輯: cooltree71 來自: 140.112.212.67 (04/09 23:37)

04/09 23:39, , 15F
已修改,感謝viking指教
04/09 23:39, 15F

04/11 23:57, , 16F
簽約自保對毛利來說沒有錯啊,至少以通說來講,毛利確實考慮
04/11 23:57, 16F

04/11 23:58, , 17F
投降.他哪裡會知道秀吉在想什麼
04/11 23:58, 17F

04/13 22:28, , 18F
平家那邊有點意見 起碼信長就是平氏
04/13 22:28, 18F

04/13 22:30, , 19F
用衰微之類的辭比較好 平源兩氏用滅亡這種說法不太好
04/13 22:30, 19F
※ 編輯: cooltree71 來自: 140.112.212.67 (04/14 10:19)

04/14 10:19, , 20F
有道理,已修改!
04/14 10:19, 20F

04/14 14:19, , 21F
松永久秀不是佞臣,佞臣應該是跡部勝資這類人
04/14 14:19, 21F

04/14 14:24, , 22F
三好長慶本人沒有"勇"名吧,"看好統一天下"也不當,不合史實
04/14 14:24, 22F

04/14 14:26, , 23F
連原來的主君細川,和自己的家臣都搞不定了,勢力也只在近畿
04/14 14:26, 23F

04/14 14:27, , 24F
的山城河內和泉和大和一帶......
04/14 14:27, 24F

04/14 14:38, , 25F
尾張斯波氏有被駿河今川氏兼併????!!
04/14 14:38, 25F

04/14 14:48, , 26F
都市改造計劃也不對吧,伏見城在當時是新築的耶,沒有舊的
04/14 14:48, 26F

04/14 14:50, , 27F
何來改造之說,陶晴賢謀反和毛利崛起介紹一段好好爬文吧
04/14 14:50, 27F

04/14 14:51, , 28F
發生的"事件"是說對了,但是事情的因果背景不對
04/14 14:51, 28F

04/14 14:54, , 29F
政經中心的轉移不是豐家被滅後才開始,是家康成為征夷大將
04/14 14:54, 29F

04/14 14:55, , 30F
軍,在江戶成立幕府後開始,當時秀賴還沒掛哩
04/14 14:55, 30F

04/14 15:03, , 31F
導制權力弱化,"因而群雄割據",你是在說信濃嗎?
04/14 15:03, 31F

04/14 15:06, , 32F
甲斐武田氏的勢力在13代當主信滿時期並未及於信濃阿!
04/14 15:06, 32F

04/14 15:10, , 33F
長篠之戰不需刻意強調槍砲
04/14 15:10, 33F

04/14 15:14, , 34F
常陸佐竹家和在相模伊豆.武藏的北条氏中間還隔上下總,怎麼
04/14 15:14, 34F

04/14 15:18, , 35F
"阻止"擴張,北条要擴張到常陸也要先吃掉小婿千葉家吧
04/14 15:18, 35F

04/14 15:22, , 36F
里見和北条打了兩次國府台會戰也是很激烈的,三船山合戰里
04/14 15:22, 36F

04/14 15:24, , 37F
見也成功阻擋北条,北条始終沒有滅了里見
04/14 15:24, 37F

04/14 15:27, , 38F
北条在氏政時期領土最大,主要是鞏固領地和與德川.結城同盟
04/14 15:27, 38F

04/14 15:28, , 39F
等外交手段,里見的確勢微,但佐竹可沒那麼虛弱
04/14 15:28, 39F

04/14 15:34, , 40F
太田三樂齋也不是省油的燈
04/14 15:34, 40F

04/14 15:40, , 41F
若要說謙信死後北条的擴張,更無需提里見,當時兩方和睦
04/14 15:40, 41F

04/14 15:44, , 42F
與佐竹也是下野侵攻時才發生,面對反北条聯軍也非節節勝利
04/14 15:44, 42F
※ 編輯: cooltree71 來自: 140.112.212.67 (04/14 21:48)
文章代碼(AID): #19tW0g4Q (WarringState)
文章代碼(AID): #19tW0g4Q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