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柳生一族傳奇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小七)時間16年前 (2008/05/08 14:06), 編輯推噓15(1500)
留言1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www.e-e.idv.tw/japan/sword-family.doc 最近一直在玩太閣立志傳五 對有名的劍豪發生興趣所以去找他們的資料 剛好看到精華區沒有因此轉貼於此 如有疏漏之處還請眾高手不吝賜教 柳生一族傳奇 作者:飯富左津 看過漫畫《帶子狼》,或是其他一些有關柳生宗矩(yagyu munenori 1571-1646)的電 影、小說的人,可能會對柳生宗矩產生一種陰狠、殘酷、權慾極大的形象。雖然漫畫、電 影與小說的描寫過於誇張,但是柳生宗矩是德川幕府初期的情治頭子這事,卻是不爭的事 實。 柳生宗矩的父親是後人尊崇的劍聖,也是「新陰流」劍術唯一承繼人石舟齋宗嚴( sekisyusai muneyosi)。無奈某次戰爭裡,主君戰敗,劍聖也只得淪落為無所屬的失業 武士「浪人」。後來劍術高超的名聲傳到德川家康耳裡,家康親自寫信給石舟齋宗嚴,並 與他交刃比武,領教了名不虛傳的武功,於是將他納為門下家臣。 日後,德川家康所率領的東軍與石田三成統率的西軍,展開奪取天下的「關之原大戰」( 1600),石舟齋奉德川家康密令,專門負責攪亂西軍後方,立下大功;宗矩在這一場大戰 中,也為德川家康傳遞秘密書函,召集各地豪族協助東軍,不無汗馬功勞。但是此時,在 德川家康眼裡看來,柳生一族還算是無名小卒。他所看重的是柳生父子倆超群出眾的劍術 ,所以提拔了柳生宗矩當將軍家的兵法師範。 柳生宗矩第二次立功機會是在「大阪夏之陣」(1615)時。我簡略說明一下,日本戰國時 代有三位統一天下的英雄,依前後次序而言,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第二位 的豐臣秀吉過世後留下一嗣子豐臣秀賴(toyotomi hideyori),與生母淀君(yodogimi )一直住在大阪城。淀君一直想讓兒子當上天下君主,全國各地殘留的豐臣家死忠舊臣也 蠢蠢欲動。為了斷絕後患,德川家康曾於前一年冬天發動「大阪冬之陣」,只是無心趕盡 殺絕。沒想到淀君野心太大,不甘臣服為區區小諸侯,拚命招兵買馬,企圖反「德川」復 「豐臣」。德川家康只好在翌年再度攻擊大阪城,逼使秀賴與淀君走投無路,最後切腹自 殺。 「大阪夏之陣」時,柳生宗矩的身份是德川家康三男德川秀忠(第二代將軍)的兵法師範 ,實際作戰時,理所當然也成為未來將軍的貼身守衛。當時敵方有數十名武將打扮成平民 裝束,突襲秀忠主將陣營。宗矩抵死守護君主,獨力砍死了七名武將。這是他在史實上留 下的唯一武功事跡。以後,他就不再污染雙手,退居幕後陰柔操縱一切了。他從小親眼目 睹父親在眾豪族之間翻騰折衝,領悟出若是不善於處世,空有一身無敵劍術,也是徒然的 。因而便專注於擴展人際關係,並鑽研兵法戰略。 第三代將軍家光(iemitu)18歲時,柳生宗矩正式成為家光的兵法師範。當時家光還有另 一位「一刀流」劍術師範,只是這位師範,與家光練習劍術時,一點都不客氣,下手嚴厲 得很。宗矩則恰恰相反,他總是拿自己的長男三嚴(mituyosi,小名「十兵衛」,也是一 位非常著名的劍客)做比樣,示範給家光看,很少與家光直接交手。因為他認為家光生來 就是當將軍的命,沒有必要在劍術上深造求精,所以傳授劍術時,重心便放在「身為武士 的心得」之上。 除了教授家光劍術以外,宗矩也時常陪同家光放鷹補鳥,更是家光欣賞能劇、茶會時的談 話對象。換句話說,他的職務,不僅是兵法師傅,也相當於家光的養父。因此家光於20歲 登上將軍寶座時,立即任命柳生宗矩為「大目付」之一,主要職責是監視諸國大名與幕府 大臣們的一舉一動。此時,柳生宗矩62歲,是四位「大目付」之中,最年長的。 第三代將軍家光設定了許多新政綱,例如命令諸國大名每隔一年必須到江戶赴任的「參勤 交代」,不准三位主要執政者「老中」們獨斷批准政務,設置監視官「大目付」等。並同 時派出眾多忍者收集全江戶的情報,而領導掌管這些忍者的,正是柳生宗矩。所以即便是 將軍底下的執政者「老中」們,也非常懼怕「大目付」。 柳生宗矩為了監視各藩國的舉動,派出許多門徒任職大名的兵法師範。因為家光非常信任 柳生宗矩,所以大名們也只得唯命是從。於此可見宗矩當時的權利有多大。且直到幕末, 柳生一族14代,始終維持著將軍家兵法師範的地位。 柳生「新陰流」劍術,主要是奪取敵方武器,儘量讓雙方保全性命,平安無事,因此又稱 「活人劍」。這是石舟齋自身鑽研所得。這種劍術,運用在兵法上,便是心理戰,也是《 孫子兵法》中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時所謂的兵法家,指的是類似宮本武藏 那種劍豪,或者是武田流派軍事學中的軍師,但是精通「該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真 髓的兵法家,似乎只有柳生宗矩一人。他留下一部兵法秘本,日本「岩波文庫」有白話文 版。 柳生宗矩的長男十兵衛三嚴,13歲時當上家光的隨身家僮,20歲時誤觸逆鱗,回到奈良「 柳生之里」老家,專心研究兵法,寫出了《月之抄》等兵書,更把本派劍術傳授給從全國 各地慕名而來的門徒。32歲時,家光原諒了他,讓他回到身邊當親信護衛。有些小說或是 漫畫,將十兵衛描寫成「獨眼龍」,說他在離開幕府之後,浪跡江湖。這些絕非事實,都 是作者創造出來的。因為他晚年留有肖像畫,雙眼正常得很。十兵衛44歲時,據說在京都 府南部山中放鷹補鳥,意外身亡。他的死,到底是被人暗殺?還是毒殺所致?眾說紛紜, 至今仍是個謎。墳墓分別在「柳生之里」的芳德寺,與東京都練馬區廣德寺別院(西武池 袋線櫻台車站)內兩處。 十兵衛過世後,遺留下的領地,全部由柳生宗矩三男柳生宗冬(yagyu munehuyu,小名「 又十郎」)所繼承。五味康祐的《柳生武藝帳》(中文譯名《柳生英雄傳》)中,描述宗 冬於15歲時,蒙住雙眼、綁住雙手雙腳,動了拔牙手術,之後裝上全副黃楊假牙。這是事 實。因為身為忍者,有時候必須假扮成女人,所以需要動這種手術。1927年時,東京練馬 區廣德寺柳生家祖墳,不但出現了當時的刀劍、印籠(放印章的小盒子)、煙管等陪葬品 ,也出現了一副黃楊製假牙。據說以牙科技術來判斷,那副假牙可以說是當時全球最精巧 的假牙。 目前,柳生一族的戶主是柳生宗久(munehisa),是員工有2500人的東洋墨汁企業總公司 的販賣課長(科長)。不過,這是10年前的資料,現在職位很可能晉升為部長(處長)吧 。他當然也是位劍道高手。我記得2、3年前,報紙好像有報導他公開披露劍術的新聞。 柳生一族的老家在奈良東方深山內。越過舊柳生街道山嶺,就可以抵達江戶時代風貌濃厚 的「柳生之里」,因為傳說跟景致都有獨特之處,也算是一個很有名的旅遊景點了。 真‧柳生傳承 [ 作者:飯富左津 ] http://www.new-china.net/japan/jp/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8 柳生家紋 柳生之裏,位於奈良東方二十公里左右的深山中。世代居住於此的家族,採用地名柳生作 爲姓氏,這就是有名的劍豪一族:柳生氏。如果追溯源頭,柳生的祖先乃平安時代前期的 文學大家,被尊爲文學之神,教育鼻祖的菅原道直。據傳,道真因與朝中大臣不睦而遭陷 害,被天皇流放至福岡。而當道了他的後裔菅原永家一代,被派往小柳生莊擔任地頭。而 醍醐天皇建武中興時,當時的菅原永珍立下了功勞從而被加封爲柳生一地的首領,同時改 名柳生。這樣看來,柳生氏便同菅原氏,乃土師氏流,祖籍大和(今奈良縣)添下郡。 而柳生氏真正得以聞名全日本,全數因歸功於一人。他,正是被尊爲柳生新陰流鼻主的柳 生石舟齋宗嚴。 一卷:劍豪宗嚴 日本戰國時期衆劍客,論佩服首推上泉信綱。再後,輪到的就該算柳生石舟齋宗嚴了。 一 大和名劍 大永7(1527)年(又說是享祿2(1529)年),大和柳生裏第十六代家主柳生家嚴喜得嫡 子,幼名新介,後改名新左衛門,又左衛門。此時得家嚴並不知道,這在他懷抱中啼哭不 止得嬰孩,日後成爲了中興柳生一族得關鍵人物。 新介自幼喜好舞刀弄槍。家嚴見子興趣如此亦不忍強行阻止,於是順勢而行,四處爲新介 尋訪名師傳授其劍術。在這一點上,新介沒有令長輩失望,年紀輕輕已學得神取新十郎的 新當流,再從戶田一刀齋學一刀流,很快達其極至。 元服後的新介,用了宗嚴的稱謂。歷史上因此出現了,柳生宗嚴。 而在這段時間中的天文13(1544)年7月,柳生氏所依賴的木澤左京亮艮政與大和豪族筒井 氏之間爆發戰爭。柳生家嚴隨艮政出戰,慘敗于筒井順慶,柳生氏臣服.至此開始了十六年 錄屬筒井氏的生活.而宗嚴成爲柳生派出的人質.而其兄七郎左衛門深通茶道,與大和松永 氏的松永久秀成爲了朋友.柳生氏開始在暗地與松永氏交好. 直到永祿2(1559)年, 松永久秀與筒井順慶開戰,遣使者送來書信.家嚴於是帶領全族倒戈, 加入松永麾下. 而柳生宗嚴對政治依舊是不感興趣,埋首於劍道世界之中.因此結識了在大和一地相當有名 的武僧, 日後的寶蔵院流槍術之祖寶蔵院胤栄.兩人對武道同樣的狂熱,很容易便成爲了至 交好友. 永祿6(1563)年,正月,多武峰的僧衆和松永久秀之間發生戰事,宗嚴受父命開始了他的初 陣.在與僧衆的戰鬥中,宗嚴手持長槍,一馬當先.精湛的武藝和超群的膽識使其戰無敵手, 猶鬼神般,所到處勢如破竹. 由此一戰,宗嚴還得到了久秀的獎狀,威名. 高超的劍術,極快地打響了柳生宗嚴的名號,「畿內隨一」的高度評價便是最好的證明。 二 命運之會 命運車輪的滾動,是無可阻擋的。或許是天意要創柳生新陰流,又或者,老天不甘於讓宗 嚴這時代風雲兒僅取得如此微薄之成就。總之在永祿6(1563)年,宗嚴的一生因爲一封信 而巨變了。 在家修行的柳生宗嚴,在這一天忽然接到了摯友寶蔵院胤栄派人送到柳生之裏的信箋。信 中提到:“上野國來了幾位有名兵法者,上京途中逗留在寒舍。閣下能否過來一趟,彼此 較量一下,以便參考。” 滿是疑惑的宗嚴,最後還是依照老友信中所提趕到了寶蔵院道場。在這兒,命運之子的雙 手緊握著的,一面是柳生宗嚴;另一面,則是改變了宗嚴人生的關鍵:上泉信綱。 對於這位日後得以劍聖之名揚天下的戰國第一劍客,此時的上泉在大和一地顯然是岌岌無 名之輩。照宗嚴的看法就認爲其不過是位鄉下劍客。然而聽聞寶蔵院胤栄已敗北的消息後 ,深知胤栄實力的宗嚴極爲震驚,於是親自向信綱提出了試合請求。 然而出乎宗嚴意料的是,上泉信綱並沒有答應,反是微笑道:“請先與吾弟子文五郎試合 吧。” 簡單的一句否決,卻極大地傷害了柳生宗嚴這「畿內隨一」劍客強烈的自尊心。 憤怒的宗嚴對眼前的對手疋田文五郎相當輕視,揚言要在一合內打下對方手中竹刀。 對此上泉信綱只是微笑應對。 但是,當試合開始,文五郎真實實力展現的那一刻,宗嚴總算明白自己有多麽狂妄和對手 是多麽強大。只是隨意的一站,毫無架勢可言,但可怕的是周身竟無法找出一絲破綻。 不動如山! 文五郎人未動,然氣勢已將原本氣焰囂張的柳生宗嚴比下去。 感應到宗嚴氣勢漸弱,本面無表情的文五郎淡淡一笑:“你輸了。” “什麽?”還沒有反應過來,手腕劇痛……中招……落劍。 疋田文五郎出招行雲流水,快勝奔雷。以宗嚴之能,如何中招竟一點沒看清。這不禁令其 目瞪口呆,半晌,才冒出句:“再,再來!” 就這樣連續三次試合,三次在莫名其妙中敗得一塌糊塗。驕傲的柳生宗嚴,對新陰流心悅 誠服。 按照慣例,連弟子都無法取勝是沒有資格挑戰其師的。但宗嚴對劍道的癡狂,使他不顧一 切,包括來之不易的聲望,向信綱挑戰。而上泉信綱對這位有傲氣,不居一格,且癡迷劍 道的男人也是相當欣賞,當場落常與之比試。而柳生宗嚴也終於見識到了上泉信綱傲視天 下的精湛技藝。 在寶蔵院胤栄的見證下,兩人以木刀爲器,試合開始。 雙方互相敬禮,站起。難以置信的是,雙方第一輪比試就在這一瞬間,終結了。 上泉信綱在站起的一刻,原是右手下舉的木刀迅速變爲中舉,在以雙手握刀,變勢上舉, 逼近柳生宗嚴;而以宗嚴之能,此刻方才站起身來,連架勢都沒擺上就已落敗。 “太,實在是強。”柳生宗嚴無話可說,明顯是己方實力運遜才被對方輕易以氣勢完全壓 倒。 無論宗嚴怎麽相信,也絕猜不到信綱在第二輪試合時的行爲。 抛開木刀,“我用空手接你的劍。” 如果是別人,宗嚴肯定會大罵狂妄,但對手不是別人,他可是上泉信綱啊! 猶豫了一下,宗嚴還是全力出手了。 畢竟是「畿內隨一」的劍客,全力的一劍任誰都無法輕視。然而,這強力的一劍尚未沾到 信綱衣角,只見信綱雙手合什,牢牢鎖住了宗嚴的木刀。宗嚴一愣間,手中一松,木刀已 被上泉信綱奪取。 宗嚴呆木了好一陣,突然雙腳跪下,向信綱叩頭拜師。上泉信綱自然也樂意收下這名自己 已經中意的新弟子。 這年,上泉信綱56歲;柳生宗嚴37歲。 三 柳生新陰流 拜師後的宗嚴,邀請上泉信綱一行至柳生之裏暫住。信綱欣然應約,隨之來到柳生之裏。 宗嚴之父柳生家主家嚴十分熱情地款待了信綱一行。盛情之下,信綱與兩名隨行弟子暫時 留在了柳生之裏,傳授柳生一族新陰流劍術。作爲上泉信綱入室弟子的宗嚴,理所當然接 受了信綱最爲嚴厲的教導。修行之路雖苦,然劍術的日益精進,宗嚴也是樂在苦中。 信綱住在柳生之裏直到次年,也就是永祿7(1564)年正月,得到親子秀胤陣亡的噩耗, 悲痛萬分的信綱起程趕回關東。臨行之際,爲宗嚴留下一極其艱難的研究課題,後來成爲 柳生新陰流的精髓「無刀取り」。宗嚴領受,並在信綱專門爲他特意留下的師兄疋田文五 郎協助下開始了更加艱苦的修行。 信綱一去就是一個年頭。永祿8(1565)年4月,上泉信綱再次駕臨柳生之裏。此時的信綱 ,已今非昔比,將軍足利義輝親賜「兵法新陰、軍法軍配天下一」的稱號,使得信綱走到 了人生的顛峰。劍聖之名,如雷貫耳。信綱顯然是當時的天下劍法第一人。 柳生宗嚴對恩師的再度駕臨欣喜若狂,立即請信綱至道場,要將己最近研習劍術所領悟的 在信綱面前展示。 親眼見「無刀取り」從宗嚴手中使出,上泉信綱有生以來,從未有過這般驚訝,只不過一 年而已,宗嚴的劍術已達與自己並駕齊驅的境界。無限感慨的信綱長歎:“我之技不及你 也!”將新陰流印可頒與宗嚴。 柳生宗嚴知道,其實在得到信綱印可的一刻,他已站到了劍道界的頂尖。就這樣滿足了嗎 ?當然,答案是,不! “我要更強!” 信念推動下,宗嚴又在劍道之路上緩慢探索著。上泉信綱的新陰流,爲宗嚴做出了光明的 指引。在繼續發展新陰流基礎之上,柳生宗嚴經過又一年的努力,終摸索出了一套宗嚴自 己的劍法之道,以「無刀取り」爲神髓,不以殺戮的劍技磨煉。 “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爲勝。” 這就是柳生宗嚴的宗旨,柳生宗嚴的胸懷。 爲感激恩師教誨,永祿9(1566),年至40的宗嚴將自創的新流派命名爲——柳生新陰流 。 「冥加」(左),石舟齋傳下新陰流正統之印。「柳生」(右),柳生家嫡流之印。 附錄:石舟齋的由來? 柳生宗嚴,入道石舟齋。 爲何取這樣一個稱號?我無法理解,因而翻閱衆資料。得以兩種解釋: 一:在天正13(1585)年,當時治理大和一地的羽柴秀次對柳生家受到了嚴格的檢地。但 由於同族松田某的告密,發生了隱田事件,百石領地被沒收。全家爲此感到悲痛、蒼涼之 際,在附近的山中發現了一隻石櫃,高和寬都是四尺,長七尺,好象是一隻石船,宗嚴愛 不釋手,說道:“以後就叫我石舟齋吧。象一隻石船一樣在人間中做一個擺渡人。” 石 舟齋因此得名。 二:信綱首次來到柳生之裏,教導柳生全族劍術。宗嚴以石舟齋之名向信綱請求指導,因 此得名。 上述說法,最後在查閱柳生年表時均備推翻。 歷史上宗嚴入道稱石舟齋,是在文祿2(1593)年了。明顯與兩種說法(1585,1563)都 對不上號。 哪到底石舟齋如何取得,怕只有地下宗嚴自己能清楚吧。 一卷 終了 二卷 柳生傳承 柳生宗嚴,求劍極至;柳生新陰,登峰造極。然擅謀劍二不通謀家。柳生一族在羽柴秀吉 統治期間,百石封地盡失,家道中落。但,又因爲一生無上技藝,在其子宗矩,其孫宗東 的努力下,依附於德川家。終使柳生族從不名一文的小領主一躍成爲了萬石的藩主。 一 野心之男‧柳生宗矩 柳生宗矩像 元亀2(1571)年,大和國添上郡柳生之裏。柳生宗嚴45歲之際又喜得第五子,其母爲奧 原助豐之女春桃禦前,幼名宗賴。元服改稱宗矩。 宗矩的前半生,正逢家中巨變,領土被羽柴政權收繳,全家生活舉步爲艱。而這一切的一 切,在柳生宗矩乃至柳生全族心中,深深埋下了對豐臣(羽柴)政權的仇恨。甚至,在宗 矩心目中,這些不幸的發生,還有一個揮不去的陰影——他的父親:宗嚴。 因爲父親對劍道的追求,超越了其他任何。家族興亡,對宗嚴來說,或許,並不重要。柳 生宗嚴的世界,是屬於劍的。而與父親不同,遭遇那種種慘事後的柳生宗矩,在內心深處 ,萌發了對權力炙熱的欲望。他有野心,光大柳生。同時,也不乏智謀與冷靜。他在等待 ,安靜地等待著一個使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 這個時機,在文祿3(1594)年被他等到了。久聞柳生宗嚴盛名的豐臣五大老之首德川家 康攜重禮親至柳生之裏拜會,並請求宗嚴進行劍術指導。 再一次。歷史的重演。柳生宗嚴與德川家康間,從現了當年宗嚴與師範信綱的試合過程。 面對家康,宗嚴施展出「無刀取り」絕技,輕奪家康配刀。德川家康震服,請求宗嚴做德 川家的兵法師範。柳生宗嚴以年老的藉口推遲,但卻向家康推薦了自己兒輩中最傑出的柳 生宗矩。至此,23歲的柳生宗矩成爲家康側近。 在德川家康待了整整6年,時代的變遷使柳生宗矩找到了適合他的舞臺。慶長5(1600)年 ,以豐臣五奉行的石田三成爲首,發起了討伐德川家康的全國大戰——關原之戰。宗矩隨 家康出戰,作爲使者爲德川家康傳遞秘密書函,召集各地豪族協助東軍,並立下戰功。戰 後被封爲德川家兵法師範,賜還他柳生原封地,並追加至兩百石。 關原之戰,奠定了德川家兩百年幕府的基業;同時,也改變了宗矩的人生,或者是,他終 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翌年,家康令宗矩傳授德川秀忠新陰流之術,追加柳生封地千石;慶長19(1614)年。作 爲先鋒軍參與了大阪冬之陣;元和1(1615)年,大阪夏之陣表現活躍。當時身爲秀忠兵 法師範的宗矩,貼身保衛秀忠,正巧遭遇豐臣派遣的刺客,柳生宗矩大展柳生新陰流神威 ,斬敵七人,敵不敢冒近。又是大功一件。 終於,元和2(1616)年,柳生宗矩得賜官邸及家紋二蓋笠。再到元和7(1621)年,宗矩 擔任了德川家第三代家光得兵法師範。從家康到秀忠再至家光,柳生宗矩可稱三朝元老了 。在當時得將軍秀忠面前更是第一紅人,寬永6(1629)年,得到從五位下但馬守之職; 寬永9(1632)年,得封地兩千石;13年再得封地四千石。此時得柳生一族,已再非以前 得弱小地主,轉身成爲了一萬石的小大名。 而對於新弟子家光,宗矩採取與衆不同的教導方式,並時常陪伴家光遊玩,以此成功地獲 得家光的信任。再德川家光20歲登上將軍職位後,立即冊封宗矩爲「大目付」。 「大目付」的作用,等同與最高監視官。幕府派往全國各地的忍者均受其管制。可見「大 目付」的許可權之大,即便朝中老臣,也是相當懼怕的。 此刻柳生一族的名聲,再這時怕整個日本已經無人不曉,無人不懼了。宗矩的野心,在他 70歲高齡時達到頂峰。封地一萬二千五百石,官位從五位下但馬守。柳生一族經歷十八代 ,最後在柳生宗矩這代,等上了家族的全盛。 作爲野心家,宗矩其實算不了什麽;但卻時十分成功的一位。在謀求發達的同時,對父輩 傳下的劍術,宗矩並沒有因爲捲入權力圈而有絲毫荒廢。在寬永9年,宗矩完成了柳生新 陰流的第一部著作《兵法家伝書》,成爲歷來柳生新陰流修行者的基本。 天保三年(1646),宗矩臥病在床,家光曾親自探望。三月二十六日,宗矩歸天,家光惋惜 地說:“我還有事沒來得及問他。” 二 真劍豪‧十兵衛三嚴 提到柳生三嚴,不少不熟悉日本戰國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是說的誰;不過,如果是講格鬥經 典侍魂裏那個獨眼龍柳生十兵衛,怕其中大部分就不會再陌生了。說起來自己認識的柳生 也是從侍魂開始的,老長段時間,以爲十兵衛的招式是二天一流,結果到後來才發現自己 大錯特錯。他使出來的,應該算柳生心眼流的小太刀二刀術。殘念~~~ 慶長12(1607)年,柳生宗矩長子出生于大和國添上郡柳生之裏。幼名七郎,元服稱三嚴 (有稱爲光嚴),後世稱重兵衛或十兵衛。至於侍魂中的獨眼龍角色,在這裏不得不爲三 嚴叫屈,好好的一個人,居然因爲遊戲的盛行被多數人認爲是有殘疾的……唉,嗚呼唉哉 ……沒天理啊! 其父宗矩依附了德川家,並深得家康,秀忠兩代的信任。可謂一人得到,雞犬升天。三嚴 在元和5(1619)年便經父親舉薦,成爲日後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小姓,並陪伴 家光修習柳生新陰流。而宗矩在兩年後正式被任命爲家光的兵法師範。 與熱中于權力的父親比較,三嚴的性格更爲接近祖父石舟齋。作爲一名真正的劍客,對劍 道之事向來一絲不苟。很快得到父親劍術真傳。然而20歲那年,夜巡中的三嚴偶遇一名男 子鬼鬼祟祟,上前盤問卻遭對方突然襲擊。身手不凡的三嚴只一合便打落對方手中之劍。 誰想,那人居然是將軍家光。三嚴因此觸逆鱗,爲家光不喜。而三嚴也一心求劍,不想理 會庶務,於是辭掉官職,雲遊四海去了。 武者修行的三嚴在一路上與不少劍道名家切磋劍意,劍術之法大有精進。曾有記錄,十二 名惡人(仇人?)趁三嚴醉酒時對其偷襲。,最終結果卻是殘敗三嚴劍下。 寬永14(1637)年,三嚴得到了父親所傳兵法論一卷及柳生新陰流印可,他出師了。但十 兵衛三嚴並沒有就此滿足,完成武者修行回到柳生之裏後,他將自身所學,結合雲遊時路 途經歷,寫下了柳生新陰流又一著作——《月之抄》。 柳生十兵衛著作———《月之抄》 正保3(1646)年,宗矩沒。三嚴繼承得封地八千三百石,三弟宗東分四千石。然而只對 劍道情有獨忠的三嚴放棄了柳生氏家督之位,居住于柳生之裏苦心鑽研劍道。其門下弟子 最高峰時期達萬人,不可不謂強也! 而他的三弟宗東則繼承了家督之位,成爲了德川家光、家綱、綱吉三代的劍法師範。 慶安3(1650)年,三嚴在柳生之裏鷹狩中意外墜馬身亡,享年44歲。 觀柳生十兵衛三嚴一生,于祖父石舟齋何其相似。兩人同樣的劍絕於世,同樣的不擅官場 ,最後終一生獻於劍道這一光輝事業。三嚴性喜漂浮,半生遊歷全國,以有劍道大乘之日 。世人評價其劍,已超越其父宗矩。堪稱柳生氏最強者。 作爲日本劍術第一名族,柳生氏威名在柳生宗嚴,宗矩,三嚴三人之手發揚光大,乃使三 人得以並稱——“柳生三天狗”! 三 尾張柳生氏 或許,是宗矩,三嚴太過出名,世人大多只知柳生宗矩一脈,而對柳生新陰流真正的道統 卻知之甚少。實際意義上,繼承柳生石舟齋者,並非柳生宗矩,而是長子柳生嚴勝。雖然 嚴勝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事迹,但其子乃至孫輩,卻是日本歷史上相當出名的劍客 。最爲出名者,要算其子兵庫助利嚴和利嚴之子連也齋嚴包了。 尾張柳生開祖——兵庫助利嚴 柳生兵庫助利嚴,號如雲齋。乃石舟齋一系正統第三代傳人。因爲出仕了尾張徳川義直, 從而開創了尾張(今名古屋)柳生氏,成爲尾張柳生之祖。關於利嚴的劍術,也並無許多 介紹,不過有記載曰,利嚴滯留于名古屋時,曾遭遇戰國兩大劍聖之一的二天一流開祖宮 本武藏。雙方切磋劍術,其結局不得而知。不過兩人都對對手之技讚不絕口可知利嚴之劍 術已達柳生新陰流大乘的地步。 第五代——連也齋嚴包 比父親和祖父更出名的,便是柳生連也齋嚴包,新陰流第五代繼承人(第四代是尾張權大 納言源義直)。新陰流大成不出世之劍聖。 嚴包頗負劍才,十八歲時其與一刀流、柳生流等高手三十余人比賽,嚴包連勝全部高手而 能毫不露疲態。聲明遠揚。德川四代將軍家光聞其名,招至江戶。慶安4(1615)年在幕 府將軍德川家光禦前展露獨創新陰流劍法,並與江戶新陰流三代宗東(也是嚴包的叔叔) 比劍。結果嚴包勝之而震驚天下。 其後,嚴包自著新陰流兵法目録解說,將伊勢守信綱,石舟齋宗嚴之教誨定爲「本曰」, 而將父親利嚴及自己的新見解設爲「嚴曰」,自此柳生新陰流之術再度被全新闡述。 同時,嚴包的刀裝也是別具一格。柄絲繩多用黃色,卷綁的圈數在八卷至十三卷之間,柄 上所綁目貫規格較一般大,黑漆鞘,整體搭配大方高尚。這樣的裝法被稱爲柳生刀裝流傳 下來。 嚴包一生信仰佛教,終生未娶。元祿7(1650)年10月去世,享年70歲。其遺言中寫道: “將殘體火化,骨灰裝一小壇,以小船載之飄入大海。” 尾張柳生,經歷德川幕府,明治維新,數百年傳到今日已是第二十一代柳生延春。 附錄:柳生新陰流諸代名家著作 太祖 上泉伊勢守秀綱 著:《影目錄》四卷 《新陰流截相口伝書事》 一代 柳生石舟齋 著:《新陰流兵法目錄事》 《截相口伝書》 《沒茲味手段口伝書》 尾張柳生氏 柳生如雲齋利嚴 著:《始終不捨書》 柳生茂左衛門利方 著:《討太刀目錄》 柳生連也嚴包 著:《新陰流兵法口伝書內伝》 《兵法十二ヶ條》 《兵法十六ヶ條》 柳生嚴延 著:《後悔記》 《新陰流緣起》 柳生道機齋嚴春 著:《陰流書》 長岡房成桃嶺 著:《新陰流兵法伝書外伝》 《刀法錄》 《兵法論》 江戶柳生氏 柳生宗矩 著:《兵法家伝書》   柳生十兵衛 著:《月之抄》 柳生宗冬 著:《宗冬兵法物語》 二卷 終了 三卷:柳生新陰流兵法技體系 一 兵法書與兵法體系 柳生新陰流,源自上泉伊勢守。得傳永祿9(1566)年,即柳生宗嚴得上泉信綱賜新陰流 印可次年,信綱遣人送來新陰流奧義的影目祿四卷。分爲: 第一 燕飛 一卷 第二 七太刀 一卷 第三 三學 一卷 第四 九箇 一卷 宗嚴從中收益良多,再經身爲天才劍客的他不斷改進,以影目祿四卷爲基本,創立了柳生 新陰流兵法技體系。今,尋得影目祿四卷開首——燕飛,與諸位共用。 第一 燕飛 影 新陰流 凡兵法者,梵漢至三國皆有 梵文中,七佛師文殊上將提智慧之劍 截斷無知之賊,一切衆生莫不拜其劍下 可謂兵法之濫觴(鼻祖) 摩利支尊天 使之專成秘術 于漢,三皇之時,自黃帝反泉 戰于逐鹿之後 自五帝三王直至元明兵法無有斷絕 于倭,自伊邪那岐命尊、伊邪那美命尊至今 雖一日不可斷 其中間有上古流 中有古念流 新當流 亦有陰流 其外不可計數 予溯諸流之奧源于陰流 抽取尤妙之處稱新陰流 予不廢諸流不認諸流 實可謂得魚而忘筌者 或只曰不分諸流 非勝於千萬人之英傑不可傳予之家法 古人決不以屠龍之劍斬蛇 且懸待表裏不守一隅 隨敵之轉變施一重手段 恰如見風使帆見兔放鷹 事常以懸爲懸,以待爲待 懸非懸,待非待 懸意在待,待意在懸 學牡丹花下睡貓兒者可透得識此句 若又來向上人更施不傳之妙 燕飛懸待表裏行 簡要爲五處精髓 所謂五處即眼、意、身、手、足也 猿回意在隨敵而動,以弱勝強,以柔制剛 口舌傳于學者 此流爲予久日勤修摩利支尊天迷法日夜鍛煉琢磨 蒙皇天感應,忽從胸襟流出者也。 上州之住人   上泉伊勢守    藤原信綱 花押  永録九年五月吉日 根據影目祿四卷,及結合自身鑽研,柳生宗嚴創出柳生新陰流。而柳生新陰流體系也在影 目祿四卷的基礎上得以延伸。 柳生一脈相承之新陰流兵法目録事,即爲最古老的柳生新陰流體系證明。 《新陰流兵法目録事》 三學円太刀 一刀 両段 斬釘 截鐵 半開 半向 右旋 左転 長短 一味 九箇 必勝 逆風 十太刀 和蔔 睫徑 小詰 大詰 八重垣 村雲 天狗抄 太刀數構八ツ 添截亂截 無二剣 活人刀 向上 極意 神妙剣 八箇必勝 二拾七個條截相 序  上段 三 中段 三 下段 三 破  折甲 二 刀棒 三 打相 四 急  上段 三 中段 三 下段 三 上泉武蔵守       藤原秀綱 柳生但馬守       平宗厳 花押 柳生兵介       平長厳 慶長八年卯癸三月日 自戰國再是德川幕府,最後直至今日。作爲日本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經歷四百餘年,二 十一代傳人的漫漫歷史長河。在其中不斷演化,合散。現在的柳生新陰流體系比之四百年 前已是大大不同。只太刀技一項,便分爲內伝.外伝兩系。 [內伝],近似於四百年前所傳之《新陰流兵法目録事》.分成五項. 1 三學円太刀(柳生太刀技之基礎) 五本 與《新陰流兵法目録事》同。.即: 一刀両斷 斬釘截鉄 半開半向 右旋左転 長短一味 三學円太刀的三學以佛學爲基本,講求戒.,定,慧三者修行,輔以身體,手足,太刀進 行學習。作爲劍術基本,三學円太刀主要是爲劍手通過精神上的修煉得以清楚認識自己, 並在對敵時得以保持平常心態。 2 九箇(集合) 九本,爲: 必勝 逆風 十太刀 和蔔 捷徑 小詰 大詰 八重垣 村雲 九箇者,有取與他流極意,綜合而得之成本的說法。與先前之三學円太刀中三學之法正好 相反,九箇的精髓在於如何去掌握對方的行動,並最終影響驅引對手。講究在對戰中如何 時刻保持必勝的信心。新陰流之術,是以動搖對方勝利的信念,而不戰而勝之活人劍的妙 用。 3 燕飛(動聲結合) 六本(江戶遣八本),爲: 燕飛 猿回 山陰 月影 浦波 浮舟(這招太閣四裏就有,石舟齋的絕學喲^^~) 燕飛、上泉伊勢守先從松本備前守之神道流、愛州移香斎之陰流學習而後得新陰流的創始 ,燕飛便是陰流絕技之一。使用木刀後,可以一氣呵成六本(江戶使用八本)齊出的絕學 。在新陰流諸法中,氣勢的加重方式幾乎是無聲的,唯一例外是這個燕飛使用是氣勢,聲 ,型三道共起的獨特技法。通過燕飛的修煉,可以使身體,手足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得到 合適的鍛煉。 4 天狗抄(具體之法) 八本,爲: 花車 明身 善待 手引 二刀 二刀打物 亂剣 二人懸(天狗抄奧) 這個在太閣四裏面也有,遊戲中是防守技,不過現實裏,天狗抄是在通過三學,九箇的修 煉後,得其基本可以自由自在使用時才課學習的高深劍術。其中包含二刀之法,及以二刀 應對多敵的戰法。(懷疑侍魂裏,柳生十兵衛用的,是不是天狗抄?畢竟柳生心眼流雖然 以十兵衛爲道主,但卻不是真的由十兵衛開創……不過看那些招數名稱,汗~~) 5 奧ノ太刀 六本,爲: 添截亂截 無二剣 活人刀 向上 極意 神妙剣 奧ノ太刀中,如雙方實力相當且均以奧ノ太刀對戰,則使無二劍者勝添截亂截者,使活人 刀者勝無二劍者,依次類推。最後到達神妙劍這極意之太刀。柳生新陰流作爲將軍家的禦 流儀,當時有不少一流的文化人得到它的各項殘缺劍術心法。經過細緻的整理,使心法與 劍技得到兼備。當今的流派,劍法的不斷習得依舊在繼續。譬如柳生心眼流十世,已故的 武藤正雄氏就收集了不少柳生新陰流歷史資料,並從中發現了許多心得。 [外伝],較[內伝]種類要多不少,主要爲雷刀系(相雷刀八勢,後雷刀十三勢,続雷刀二 十一勢,外雷刀三十一勢),其他尚有中段十四勢,下段八勢,小転変十三勢等。 作爲[外伝]最大的系列,雷刀,在柳生新陰流兵法中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項。 尾張柳生氏中興之祖,違祖訓開啓三代嚴包封印之秘書《新陰流兵法目録解說》的柳生道 機齋嚴春得力助手,被稱爲中興之補佐的長岡房成桃嶺著作《兵法論》中既有雷刀之說一 章。 此外,柳生新陰流尚有【大転 三勢】;【小転 三勢】;【両刀 三勢】;【奪刀法  三勢】;【二十七個條截相】等諸小系。 二 傳位制度 ◆入門 教習內容:參學(三學円太刀) 相雷刀八勢 首先,是禮法,持刀法的學習,在後乃參學之技的使用練習。這些是從柳生新陰流最爲基 本的太刀及身體使用方式開始,逐漸端正身勢,太刀之握法,振的方式等基礎的階段。 ◆表位 教習內容:九箇之太刀 大転三勢 添加參學.八勢開始學習九箇之太刀(壓軸好戲)。初級課程繼續學習新陰流的基本。到 九箇之太刀完成,則可被授予「大転位」資格。 長時間的劍術學習,使得身體對太刀漸成習慣。通過劍技的導入修行,以便進入下階段的 學習。而高水準的劍技的習得,可使早先所學之劍技使用更加之自然流暢。隨學習的進度 ,經驗也隨之增加。 ◆大転位 教習內容:中段十四勢 下段八勢 後雷刀十三勢 小転三勢 中段‧下段‧後雷刀的通用。新陰流的樣勝及太刀技的各項的學習。身體的使用漸成習慣 ,身勢‧太刀步入中級。 完成此修業後得「小転位」資格。 ◆小転位 教習內容:參學(從下使=內伝二) 九箇之太刀(從下使=內伝二) 燕飛 続雷刀十八勢 小転變十三勢 通過此階段艱苦修業,終可踏足中級者的修行。 ◆天狗抄位 教習內容:天狗抄(包含二刀、二刀打物) 二人懸(伝授之太刀) 新的形式天狗抄加入。不過,因爲小転不再學習過多的形式,使致力於以前那些技能的深 化,直至完全消化。學會天狗抄乃上級者身勢的最適合勢法。 練習概習之形的時候,身勢如西江水之效一般更加穩定,並注意推進練習。 同時,就要對自己的晚輩,初入門新手對戰,初步掌握打大刀。而跟師範,或熟練者很好 地學習正確的打大刀練習。 ◆天狗抄奧位 教習內容:參學(內伝一) 九箇(內伝一) 外雷刀三十一勢 參學‧九箇入門時基於三目之數/內伝一的引入。內伝的完成形(實踐形)、內伝一中之燕 飛使用習得。試合勢法之外雷刀完成後步入仮目録境界。 ◆仮目録位 教習內容:二十七箇條截相 七太刀 奪刀法 座奪刀法 接受「二十七箇條截相」的教習後,應當加強平常的練習。因爲二十七箇條是平素練習太 刀技的本質,需要不斷重復。二十七箇條截相就像新陰流的索引一樣。而七太刀則是新陰 流以前的神道流的太刀技,是新陰流源流之一的寶貴太刀技,值得深考。 ◆目録位 教習內容:奧義之太刀(內伝) 燕飛(本伝=實踐型) 両刀 從目録位開始終於進入了本伝(流祖伝來太刀)。作爲上級者學習本來的新陰流刀法,到此 階段在技能的深度擴展二倍化的同時,練習有趣性也倍增。是在長期間練習內伝之形後, 致力於學習本伝的鍛煉之新形。如果能明白本伝的意境,則內伝的諸多疑問便可迎刃而解 。反過來如果不學會本伝,就不能很好地明白新陰流的本質。 ◆外伝位 教習內容:參學(本伝) 九箇(本伝) 続外勢法 練習裹甲胄後在通過類比戰場來實踐本身的刀法,以確實本伝的精妙之處。練習參學的本 伝,瞭解初次転打的實際,及參悟何爲二之斬。這樣便已站在了劍道之境的入口。 ◆內伝位 教習內容:天狗抄(本伝) 奧義之太刀(本伝) 八箇必勝(伝授之太刀) 奧義之太刀除了通常的練習法外,還有一本目如何破得二本目,如何戰勝三本目等太刀之 技,交替使用,足以改變舊有之練習方式。 八箇必勝乃獲得皆傳位之太刀技,被認爲是密中之密。被傳授這個八箇必勝後,最高之「 皆伝位」到達。當皆伝被容許了之後,便被要求鑽研全般的技術,又要接受碎(打碎)等的 講習,並開始了劍道無限研究的課題。心法的理解也開始被要求,從這裏可以說是真修業 的起程吧。 以上引至 渡辺忠成 / 島正紀 共著「新陰流兵法教範」 三 柳生心眼流體術 柳生宗嚴開創的柳生新陰流經歷四百餘年的風風雨雨,直至成爲現今日本第一的劍術流派 ,在這期間衍生出了無數新的流派。其中,以仙台爲中心得以發源的柳生心眼流體術較爲 出名。 與柳生新陰流相比,柳生心眼流體術更注重於柔術的發展,當然,也融合了其他許多專案 ,包括剣術、居合、棒術等等。 據傳,柳生心眼流流祖乃號荒木堂的荒木又右衛門吉村,而法祖則是大名鼎鼎的柳生十兵 衛三嚴。當流的修行方法以柔術爲中心,在完善身體動作,立位進退,腰之據,手足的協 調等基本之後,再將各種武器的練習溶入柔術中。這就是柳生心眼流的修行原則。下面簡 要介紹柳生心眼流體術的各項技能。 <柔術> 當流之柔,以注重修養‧鍛煉爲其特徵。當然,起先的各項設置主要是運作於實際戰場上 ,不過通過數代先師們的努力,其中危險的部分被省略了。特別是八世‧星野天知就在明 治期在明治女學校中爲女子教授本流派,現在的形式已經變成了無論老弱男女都可以容易 地進行練習。 <棒術> 棒術用的棒,長六尺,練習時粗一寸。實戰中使用的是練習時的十中之八。長度,採用要 基本適合各人的身長,不過,一般標準還是爲六尺。 當流棒術的特徵,順手持棒的技能大量使用結合長度一杯,成爲較實用的棒法。棒術的技 能,由主要是適合初學者而編的表棒,及實踐性使用的裏棒構成。表棒,將通過步法之退 以保持身體的動作與對手接近而最終得到勝利作第一的半身武藝的基本身體動作。裏棒, 返與突刺應用到極點的實戰形棒法。如想自如運用則需要相當的熟練度,不過,學會表棒 後,再繼續練習表棒只會是徒勞。因此,當呼吸法掌握,學會有節奏順暢的進退動作之後 ,便可以進入裏棒的練習。 <大太刀> 當流的劍術,最特別是所用木刀是刀身二尺四寸八分,柄長一尺一寸二分,全長三尺六寸 的大型木刀,稱大太刀。爲了採用這樣大型的木刀,這一流派的大太刀沒有了小手先之技 。而是讓臍下丹田注入力量得以充實精力進行鍛煉的剛壯練習方式,並配合呼吸,膽力, 精力的綜合技能。初學者經常不能自如運用大太刀,反過來爲大太刀的振回使身體承受過 大力量而産生危險。初學者,通常採用大太刀鍔迫互相擁擠的方式先練習呼吸,膽力,腰 腿作爲基本。在此之後,當某種程度上可以自如運用大太刀後,才開始正式的劍術修行。 以上,是當流具有代表性之技能的特徵。而柳生心眼流之體系,則爲下面這樣子: 柳生心眼流體術 <柔術> 居取 十手 立合 三十四手 <長刀術>七手 <劍術> 七手 <居合術> 八手 <棒術> 表形 十手 裏形 十手。 當流之奧義在於心気力的一致,根據呼吸法在臍下丹田治理氣,根據心気在臍下的行動來 決定身體之動。天地陰陽合體至不動之尊體乃當流極意。當流的主要著眼點是通過形式練 習推進肉體‧心‧精神三者,以達最高之奧義,使人在人世中實現真正的你是當流的主旨 。 三卷 終了 [全文完] 飯富勝猛 平左津    天享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63.115

05/08 14:59, , 1F
新陰流還有疋田陰流這支旁系跟大捨流
05/08 14:59, 1F

05/08 15:33, , 2F
推專業
05/08 15:33, 2F

05/08 16:42, , 3F
有看有推
05/08 16:42, 3F

05/08 17:13, , 4F
看戰國 長知識
05/08 17:13, 4F

05/08 22:25, , 5F
我到認為這還算是父憑子貴吧,畢竟宗矩是站在歷史光彩面上
05/08 22:25, 5F

05/09 11:42, , 6F
有看有推
05/09 11:42, 6F

05/09 15:49, , 7F
P+1
05/09 15:49, 7F

05/10 17:28, , 8F
05/10 17:28, 8F

05/11 03:57, , 9F
推 一覽柳生傳奇熟知戰國江戶人物
05/11 03:57, 9F

05/11 12:50, , 10F
05/11 12:50, 10F

05/11 15:09, , 11F
話說帶子狼裡面那個全情報網召集令是真的嗎..
05/11 15:09, 11F

05/12 00:20, , 12F
宗嚴早期的老闆是筒井家嗎?
05/12 00:20, 12F

05/12 19:08, , 13F
有看有推
05/12 19:08, 13F

05/13 05:05, , 14F
忘記推 補推XD
05/13 05:05, 14F

05/18 01:07, , 15F
我有問題 第六頁的家紋第三行 菅原道直和道真是不同人?
05/18 01:07, 15F
gfneo:轉錄至看板 Palmar_Drama 05/29 12:50
文章代碼(AID): #188fXLdm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8fXLdm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