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阪之陣是不是德川家康死前遺作?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illwill)時間16年前 (2008/01/24 03:52),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PTT999 (惜君如常蝶舞成雙)》之銘言: : 說是遺作好像不太貼切 : 不如說是他替兒子先把敵人給解決掉 : 大阪之陣 : 德川家贏的也並不漂亮 : 豐家的戰力在城池被施計策破壞後 : 雖然只能進行野戰 : 但是卻還是把德川家逼的很緊 : 連總大將身旁都幾次沒人了 : 這還是在已經是當代第一名將率領的情況下的作戰 : 雖然四天王都已經老死了 : 也只剩下一個老主公而已 : 但是眾所皆知二代秀忠極度不擅長戰鬥 : 如果在家康死後 秀忠才有意出兵豐家 : 那情況是否很可能是德川家調度不順而慘敗 : 結果豐家統一天下 : 甚至戰國再起 : 所以大阪之陣 是否是家康留給子孫的遺作呢? : 因為當代大概也只有他有能力調度整個幕府 : 做一場超大規模的會戰吧 : 秀忠呢 : 他連帶兵趕路都有困難了......... 其實我比較想回推文XD,只是不會操作.... 豐臣家雖然當時只是個六十五萬石的大名水準,不過卻坐擁龐大的太閤遺金.而秀賴本身 則是深宮內院長大的溫室花瓶(雖說其資質並不差),政治的主導權多半在那些臣子手裡.. 淀夫人則是三十出頭的女性,恐怕除去他身為秀賴生母的地位與聲望外,在政治上也沒有 什麼能夠發揮的空間.或著說,以她的立場與出生,去考慮天下大事是過於強求了.我不認為 她真的像小說戲劇裡那樣汲汲於恢復豐家政權,但是會去擔心兒子的基業安危是必然的 換句話說,豐家的存亡實際上是掌握在大阪豐家的臣子中. 而關原戰後成為浪人的武士超過十萬人的數字,這不管是對於社會治安與各種角度來看, 都是很大的隱憂.加上天主教徒的要素,其實當時的德川幕府是有舉步維艱,疑神疑鬼的 道理在,原因是江戶政權這個時候還很不穩. 秀吉政權不過十數年,關原到大阪戰役間也只有十幾年時間,戰國遺風未除,因此說家康不 想打這場仗是騙人的.伊達政宗也提過,這種時節就算秀賴不想謀反,但是有意擁立他幹一 票的賭徒在所多有(嘖,他大概就是其中一個XD),因此其實我認為德川對大阪提出的要求 如退出大阪,淀夫人作人質其實都有道理而且並不過分.坦白說若秀賴真的退出大阪城,我 是家康也真的會考慮留下豐家命脈.但若秀賴不離開那座大要塞,失意的人,有野心的人, 無所事事的人定會因大阪的城堅與其間的財富而騷動 除了十多萬浪人外,最值得憂慮的也是豐系大名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仍視大阪為 心目中的主君,若真有變,再來一場東西關原之戰並非不可能.因此大阪戰役有多層功能, 第一是集結這個國家內的所有危險份子一網打盡.其二是凝聚幕府的威信與聲望. 要說是家康想替秀忠打這仗也沒什麼不對,但更應該說,家康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鞏固 幕府的政權長遠安定.能在他生前做就盡量生前做. 其實說秀忠不懂打仗個人也是承保留態度,畢竟他的對手,以及樣本數都還不足夠給人一 個充分的結論.但是比他的兄長秀康要遜應該是無庸置疑,跟父親家康更是不能比了. 結論是,家康打這仗有鞏固政權的必要性,當然也有其他的好處如鞏固威望之類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2.3.204

01/24 06:58, , 1F
在是否引用全文 時選All(a),就會引用到推文內容
01/24 06:58, 1F

01/24 08:41, , 2F
文章內容多時還是用回文比較好
01/24 08:41, 2F

01/24 10:56, , 3F
同感 廟算多者勝,家康大概不願賭秀忠在他之後的作為,寧可
01/24 10:56, 3F

01/24 10:58, , 4F
以戰國輩分和威望最大的號召下,除去年輕大有可為的秀賴
01/24 10:58, 4F

01/26 13:50, , 5F
我不認為豐臣家的存亡是掌握在豐臣家和其臣子
01/26 13:50, 5F

01/26 13:51, , 6F
主動權還是在德川 否則也不會有"方廣寺鐘銘事件"
01/26 13:51, 6F

01/27 18:15, , 7F
德川自以為有名份
01/27 18:15, 7F
文章代碼(AID): #17bviCH2 (WarringState)
文章代碼(AID): #17bviCH2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