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非領主史觀」看一向一揆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五島海賊大將青方尾張守)時間18年前 (2006/01/06 21:55), 編輯推噓24(2408)
留言32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不是歷史學者,這篇也不是論文,所以下這個標題可能太誇張 不過因為想不到比這更貼切的標題,於是還是姑且用之... -_-a 針對一向一揆這個戰國時代的重要腳色,小弟我想提供一個不同於領主觀點的看法 領主史觀,顧名思義就是敘事的中心對象是領主 也就是將軍、大名、國人這些武士出身者,站在這些人的角度來看歷史 相對於領主的是什麽呢? 我想大多數的人首先在腦海浮現的應該是「民眾」兩字 這應該是很自然的,因為領主=統治者,民眾=被統治者 故理所當然地若使用「領主史觀」這樣的辭彙,相對於此的名詞應該是「民眾史觀」 然而我不想用民眾史觀這樣的辭彙,因為這一名詞或多或少帶有價值判斷的因素在內 為什麽呢? 民眾=被統治者,並且有極大的可能性是被壓迫者 現代社會以民主為政治上的主流價值 所以「站在民眾的角度來看歷史」這樣的說法完全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 在這樣的前提下,用「民眾史觀」一詞來探討一向一揆的話 很容易帶給人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 在還沒探討之前就先將其定位為「反抗暴政的起義者」,這個效果是我不願見到的 雖然接下來這篇文章在很多板友的眼中可能還是偏向一向一揆,為一向一揆護航的說辭 但在標題使用「非領主史觀」這樣的字眼,至少可以避免前述的先入為主效果 並且我只是想提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向一揆這樣一個歷史現象 沒有對「領主史觀」與「非領主史觀」,甚至是「民眾史觀」下價值判斷的意圖在 並不是「非領主」較接近現代的民主價值觀,故採這個觀點就比較高級 因為小弟並不完全贊同以現代的價值觀來評論歷史現象 近來日本史學研究也有重新評論民眾起事的趨勢 (若稱「起義」或相反地稱「造反」就帶了價值判斷的因素在了) 例如將傳統上稱「天草之亂」的那個事件改稱「天草一揆」 我自己的感覺是「一揆」一詞較中性,比起「之亂」要可以接受 但是這樣的改稱,帶有以現代價值判斷歷史事件之嫌疑 故雖然我接受「天草一揆」,可是卻不會完全認同這樣的意圖 另外為什麼用「一向一揆」一詞而不用「本願寺」呢 因為若用本願寺的話,會過於侷限,給人一種其領導階層全都是本願寺和尚的印象 這與其組織的實態並不相符,故我避用「本願寺」 個人以為,將一向一揆視為只是地痞流氓、暴民的「叛亂者觀點」並非恰當 但這不代表我就贊同將其視為完全是民眾起義的「抗暴者觀點」 嗯...光是對這個標題作辯解就說了一堆廢話...而且好像越描越黑... 接下來進入正題 首先何謂一向一揆?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然而一般的觀念中常常存有許多盲點 例如一向宗與佛教的其他教派沒什麽不同?   比叡山延曆寺和本願寺在本質上可以等同視之?   一揆=暴民暴動?   本願寺在本質上與其他大名的勢力沒什麽兩樣? koei出的信長之野望系列與太閤立志傳系列 這是包括我在內的戰國板板友們,入門日本戰國史這塊領域最常見的途徑 在這些遊戲中,koei將本願寺作為一般大名處理,這可能是造成上述盲點的原因之一 雖然最近的遊戲中似乎有過將一向一揆做出來的嘗試(我沒玩過不確定) 以及在武將的信仰參數中,特別將「一向宗」與「神佛」作了區別 但我想一般是不會去深究,究竟一向宗到底和日本佛教的其他教派有什麽不同 並且在歷史上本願寺與比叡山延曆寺都是反信長派 所以就算不會誤認他們之間沒有不同,也會很容易將他們用同一個框架框起來 這個教派,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淨土真宗」才對,由十三世紀的親鸞所創立 「一向宗」這個名詞,原本除了淨土真宗之外,還包括了淨土宗以及時宗 泛指鎌倉時代開始出現的,提倡只要唸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教派 事實上讓淨土真宗飛躍性地成長發展的蓮如本身在其遺留下來的書函之中 就常常強調「本教團正式名稱是真宗而非一向宗」 但是因為在一向宗之中,這個時期(十五世紀中期以後)淨土真宗的發展最為顯眼 使得外界的人習慣這樣叫,甚至教團成員也自稱為一向宗 於是到了戰國時代,一向一揆成了一個正式的名稱 泛稱「一向宗」的新教派對於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就在日本發展的佛教來說,其實是異端 淨土真宗也不例外...不,或許應該說就因為在蓮如一代淨土真宗發展快速 導致其成為傳統教派的眼中釘肉中刺,而這傳統教派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比叡山延曆寺 所以,「本願寺」與「延曆寺」在共同敵人織田信長出現之前 其實互為對方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敵人 傳統教派有個專有代名詞叫「顯密佛教」 「顯」指的是在聖德太子的時代就已傳入日本的佛教 代表教派是奈良的「南都六宗」(華嚴、法相、律、三論、俱舍、成實) 講究鑽研佛理,並且可以藉由佛教的力量保護國家,是謂「鎮護國家」 「密」就是密教,也就是最澄入唐留學回國後傳承創立的「天台宗」 空海入唐留學回國後傳承創立的「真言宗」 密教講師徒傳承,講究修法,但是因為我不是教徒,詳細的內容我也不清楚... 天台宗以比叡山為中心,真言宗以高野山為中心 淨土真宗倡導只要唸佛就可往生 這一點和講究高深佛理、修法的顯密佛教之間在教義上有衝突 淨土真宗不講國家安泰,也不講現世的消災解厄、實現願望 他只講信佛的意志足夠的話,那麼肯定可以往生極樂,這點亦與傳統顯密佛教不同 在與國家的關係上 顯密佛教是「佛法與王法相輔相成」,然而淨土真宗是「佛法超脫於王法之外」 於是,日本史上第一次對淨土真宗寺院出手的不是武士 反而是在我們這些外人看來,與其同為佛門的天台宗比叡山延曆寺 寬正六年(1465年)延曆寺出兵攻打京都的大谷本願寺 淨土真宗方面稱此事件為「寬正法難」 另外,本願寺的總本山其實原本不是大阪的石山本願寺 而是蓮如在文明十年(1478)開始籌建的山科本願寺(京都近郊) 山科本願寺在天文元年(1532)受京都的法華宗徒攻擊而燒毀之後 教團才將總本山遷往石山本願寺的 法華宗徒,在我們外人看來也是與淨土真宗同為佛門 (法華宗又稱日蓮宗,日蓮創立,也是鐮倉新佛教之一) 不是只有武士才會稱被為佛敵,顯密佛教與鎌倉新佛教,甚至是新佛教之間也會互稱佛敵 而一揆一詞是否等同民眾暴動?  答案是否定的 一揆的原意為「眾人同心協力完成一個目標」,所謂「一揆同心」 在日本史上最早出現一揆這個字眼非但不是民眾階層,反而是武士階層 十四世紀中小豪族武士們組成一揆 以眾議決定重大事項以及解決組織內的紛爭是一揆的起源 而後到了十五世紀,民眾們要求幕府發布取消債務的「德政令」時也組成一揆 這稱為「德政一揆」,或是「土一揆」 土一揆為了達成要求,會「亂入」京都,所以這應該是後世一揆印象的起源 但我們應該注意,一揆這個名詞的重點不是在這些人去暴動,而是他們組成一個組織 不然從文明十七年(1485)至明應二年(1493)在山城國南部行自治的「山城國一揆」 豈非八年間都在搞破壞,不是這樣的 相反地,這是在地的土豪國人們成功要求上面大名不要把他們家園當戰場 而之後又進行代表合議自治的一個特殊事件 一揆一詞會與民眾暴動畫上等號,應該是進入江戶時代以後 一向一揆的治國模式亦類似上述的山城國一揆,是由在地土豪、商人為代表的合議制 因此不完全是和尚主導,並且其組織亦非本願寺由上而下組成 而是該地原本就存在,或者是有這個基礎卻尚未組成的組織 當然本願寺宗主並非無權無勢的一個虛位元首,他擁有破門權,可以將某人從教團除名 但是這不代表其為專制君主,因為這個破門權不能私用,是必須受公評的 另外這個破門類似日後江戶時代的「村八分」,受宣佈破門者就不能待在其習慣的家鄉 到最後結果可能是窮途末路客死異鄉 由於與「村八分」相當類似,故破門的原理極可能是來自村莊中原有的慣例 另外,「佛敵」宣言也是由本願寺宗主宣佈 宗主可以視為是戰時動員體制的最高發令者,並且整體動向,要戰要和都是他決定 但是平常的統治上,以及戰時細部的動員就不是他直接可以着力的地方了 這點與信長式的專制體制自然是完全不同 並且雖然看似與傳統大名「不得不」採用的國人合議制差距不大 但因其為各個小地區的合議制,故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 再來談談對於天下人來說,宗教勢力代表的意義是如何 對於織田信長來說,「佛法與王法相輔相成」的傳統顯密佛教是必須迫使其屈服的對象 也就是說,他要的不是「佛法與王法相輔相成」,而是「王法統轄佛法」 日後的江戶時代,寺社連修門補鍾都要一一請示領主,並且不能新建堂社 宗教勢力完全就是國家權力的統治對象之一,可說是王法統轄佛法的實現 信長的階段可以視為這個工程的過渡時期 在燒討比叡山之後,信長對於佛教勢力的態度明顯地變得很嚴苛 這個現象與其說是信長偏好天主教,或者說根源自信長的報復心態 不如從更根本的,統治原理的本質上來探討或許比較恰當 因為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寺社型態不是他想要的 既然對於「佛法與王法相輔相成」的傳統顯密佛教,信長都不能容許其以原本的姿態存在 那麼「佛法超脫於王法之外」的一向一揆對於信長來說就更是要排除的對象了 一向一揆自成一個政治實體,由在地的人們依「佛法」自治 不主動干涉「王法」,並且追求排除「王法」的干涉 (這是真的,顯如之前的本願寺宗主都採不主動介入政治紛爭的態度) 故對於信長來說,一向一揆若不屈服於「王法」固然是需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對於一向一揆來說,以「王法」自居要求「佛法」屈服的信長更是要打倒的佛敵 德川家康引爆三河一向一揆的契機,就是他企圖取消一向宗寺院的「不入權」 所謂「不入權」,意謂武士領主不能派人進入寺院統轄範圍檢地 故這個企圖可說是觸動了一向一揆最敏感的神經 也讓家康嚐到家臣變敵人的痛苦滋味 長島一向一揆的戰役的慘烈程度是出了名的,這對於雙方都適用 除了一般廣為所知的屠殺數萬人,以及織田戰死將領人數之多,這兩點之外 伊勢長島距離尾張之近在另一個層面上亦可謂「慘烈」 一向一揆的抗爭中,一揆大多是站在防守的一方 故我所謂距尾張近,著眼的地方並不是一揆眾對織田本國的直接威脅程度 而是長島一揆的構成份子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來自尾張西部地區 故在這場戰役時,有許多人必須選擇要接受領主的徵招,還是前往在地寺院抵抗 雖然純屬想像,但我想這些人應該都是經過一番心理掙扎才做了最後決定的 也很有可能一些同村的人到最後卻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現代的長島的位置 http://myurl.com.tw/pch6 這一帶的地形雖然改變很多 但越過長良川就馬上到尾張這一點是沒有變的) 有一派史家將一向一揆與信長的天下統一作戰同樣視為終結中世封建體制的歷史動向 他們認為如果一向一揆勝利,之後的日本歷史的方向就不會是幕府集權的體制 或許這種看法言過其實 但一向一揆絕非單純的暴動,這點小弟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 丹波國の日向守が慟き 天下の面目をほどこし候 次に羽柴藤吉郎 數國比類なし 然して池田勝三郎 小身といひしも 程なく花熊申し付け 是れ又天下の覺えを取る 爰を以て我が心を發し一廉の慟きこれあるべき事                ~信長公記 卷十三よ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9.100.144

01/07 00:47, , 1F
好文必推~
01/07 00:47, 1F

01/07 00:52, , 2F
頭推!
01/07 00:52, 2F

01/07 00:53, , 3F
不是頭推了,好遺憾...
01/07 00:53, 3F

01/07 01:00, , 4F
好文拜推
01/07 01:00, 4F

01/07 01:11, , 5F
推。
01/07 01:11, 5F

01/07 01:24, , 6F
01/07 01:24, 6F

01/07 01:56, , 7F
佩服
01/07 01:56, 7F

01/07 02:40, , 8F
01/07 02:40, 8F

01/07 11:33, , 9F
01/07 11:33, 9F

01/07 11:43, , 10F
講的真好~~
01/07 11:43, 10F

01/07 12:01, , 11F
好文~
01/07 12:01, 11F

01/07 12:17, , 12F
精闢
01/07 12:17, 12F

01/07 12:22, , 13F
好強..
01/07 12:22, 13F

01/07 12:31, , 14F
01/07 12:31, 14F

01/07 16:21, , 15F
這種感覺讓我想到高雄縣錫安山
01/07 16:21, 15F

01/07 16:46, , 16F
01/07 16:46, 16F

01/07 17:53, , 17F
能夠從由下而上的社會史觀點去看戰國 這點不錯!!
01/07 17:53, 17F

01/07 17:53, , 18F
想法很讚 但希望能夠有足夠的資料~~
01/07 17:53, 18F

01/07 18:00, , 19F
真是不得了的精闢~
01/07 18:00, 19F

01/08 00:17, , 20F
01/08 00:17, 20F

01/08 09:28, , 21F
01/08 09:28, 21F

01/08 16:45, , 22F
不推不行!不過天台是密教嗎?怎麼跟中國的不太一樣?
01/08 16:45, 22F

01/08 16:52, , 23F
嗯 的確和中國的天台不一樣 在最澄開創日本的天台宗之時
01/08 16:52, 23F

01/08 16:55, , 24F
也還不算密教 是到了最澄的弟子圓仁 以及圓仁的弟子圓
01/08 16:55, 24F

01/08 16:56, , 25F
珍的時代 日本的天台才完成密教化 至於為什麼要密教化?
01/08 16:56, 25F

01/08 16:57, , 26F
我對佛教思想史完全是外行 教科書上的解釋是 當時密教較
01/08 16:57, 26F

01/08 16:58, , 27F
受貴族們信仰 因此空海的真言宗在當時比天台宗更具勢力
01/08 16:58, 27F

01/08 17:00, , 28F
所以天台僧為了改善這種情形 也順應潮流密教化
01/08 17:00, 28F

01/10 12:52, , 29F
不推不行
01/10 12:52, 29F

01/10 17:35, , 30F
推!
01/10 17:35, 30F

01/22 17:02, , 31F
寫得真是好,讓我又長了幾分見識啊!
01/22 17:02, 31F

01/25 10:36, , 32F
好文~
01/25 10:36, 32F
文章代碼(AID): #13ldRZDi (WarringState)